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89|回复: 0

要参君:太突然!又一位首富崩塌了!该来的,果然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1 13: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刚刚,港交所传来大消息,上市公司辉山乳业,被强制退市了。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家辽宁在香港上市的辉山乳业,据其官网介绍,2013年9月在港股上市后,辉山乳业“全球发行额13亿美元,跻身有史以来全球消费品公司首次发行前十名,上市首日市值近400亿港元。”

  然而,在两年前的2017年,这家看似红红火火的企业,突然被做空机构浑水盯上了,1小时暴跌85%,320亿市值灰飞烟灭,仅剩56亿港元,创港股历史最大悲剧!

  来欣赏一下这个壮观的股价图,跟瀑布一样。

  此后,辉山乳业一直停牌至今,可惜,龟息神功没能拯救它,辉山乳业最终还是逃不脱退市这一刀!

  令人唏嘘的是,辉山乳业的老板杨凯,还曾一度是辽宁首富,2016年曾以260亿身家,登上了胡润百富榜,排在第66位。

  从一无所有的回城知青,到企业老总,再到辽宁首富,杨凯一路走了29年时间,堪称一部励志故事。

  在首富的这个神坛上,杨凯仅仅呆了不到一年时间,屁股还没坐热,就从一头跌落,成了“老赖”(被执行人),

  一朝梦醒,万物皆空!从“首富”到“首负”,只用了90分钟的时间,真可谓其败也忽焉。

  辛苦创业30年,一夜之间重回艰辛,让人一声叹息。

  二

  辉山乳业,可谓中国部分上市企业的一面镜子,是一个“高杠杆+企业过快扩张=资金链爆雷”的典型悲剧。

  近年来,陷入资金链危机不少,无论是大名鼎鼎的浙江金盾集团近百亿元债务爆雷,董事长周建灿坠楼自尽的故事,还是浙江女首富周晓光的新光集团,突然被曝出数十亿债务违约,企业陷入流动性风波,都让人唏嘘不已。

  这些出问题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资金杠杆过高,战线拉得过长,最后资金链出了问题崩盘。

  1、杠杆太高:如果仔细扒开看,原来,辉山乳业就是个“债罐子”,借钱手段让人眼花缭乱,是疯狂借贷的高杠杆之罪,将公司最终推入深渊。

  如果说浑水的做空报告是辉山乳业股价暴跌的导火索,那公司负债太高,债台高筑,导致资金链断裂,则成为压倒这一切的最后一根稻草。

  股价暴跌之前,辉山乳业被看做是财大气粗的代表。辉山乳业官方信息显示,该公司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拥有近50万亩苜蓿草及辅助饲料种植基地、年产50万吨奶牛专用精饲料加工厂、超过20万头纯种进口奶牛、82座规模化自营牧场以及6座现代化乳品加工生产基地。

  在那时,便宜的资金如潮水般涌来,辉山乳业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飘飘,人山人海呀!

  据报道,2017年3月30日,辉山乳业上市公司体系的负债,就已经达140亿元,非上市公司体系负债则可能达300亿元。

  然而,杠杆过大,负债太多,一旦遇到某个环节变现不顺利,就会影响全局整体的资金链。

  被辉山乳业拉下水的,至少有70多家债权人,除了23家国内主要银行,还有十多家融资租赁公司以及部分P2P、私募机构,他们都被卷入辉山乳业的债务危机。

  就这样,高负债,成了悬在辉山乳业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落下,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多米诺效应。

  2、企业实行多元化发展、疯狂扩张,在“大跃进”式的产业布局中,逐渐面临现金流萎缩、资金链紧绷的窘境,最后彻底崩盘。

  熟悉辉山乳业的人都知道,这家企业是靠做液态奶起家,但发展到后期,辉山乳业遭遇了银根放松、资金宽裕时候,和很多企业一样,也没有抵御住金钱的诱惑,盲目扩张。

  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可以部分归结为辉山乳业步子迈得太快。为了构建全产业链,辉山在上市后在土地、物业、厂房、设备以及奶牛方面投入了重金。

  但是,本身乳业上游的投资回报小而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年才能回本,而下游建工厂和投资市场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上游养下游难度很大,所以资金链紧张。

  但主业扩张太快,绝不能解释辉山乳业的崩盘。因为,随着便宜资金的涌入,辉山乳业最后,其实是背弃了自己的主营业务,几乎把好好养奶牛、产牛奶,弃置不顾了。

  看吧,这是“浑水”使用无人机拍的辉山养牛场的照片显示养牛场的屋顶都破了。

  讲真,獐子岛的深海扇贝数量或许的确难以确认,但是陆地上的动植物真是分分钟被盘点清楚啊。

  浑水的调查持续好几个月,共访问了35个牧场,5个生产设施基地和2个完全没有建设迹象的生产基地。

  有些房顶已经生锈。

  正因如此,浑水先后发布两份做空报告,将辉山乳业称为“骗子”,并宣布:该公司估值实际接近零。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会发出灵魂一问:借了那么多钱,自家的养牛场却破破烂烂,那这钱用哪去了?

  据坊间报道,是被老板杨凯转移去炒房了,结果没想到,在东北地区人口流出、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辽宁房子的流动性不行,房地产投资项目收不回来钱,成为压垮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是活久见,过去各路上市公司都是卖房冲利润保壳,第一次见到炒房把整个公司亏掉的。。

  在资金面宽松时过高加杠杆仿佛一种吸毒,吸毒一时爽,然而总有一天要遭遇戒毒时刻,一旦资金宽松局面发生变化,资金链绷紧,流动性就可能出现问题,那是锥心刺骨的痛。

  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

  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三

  经济周期里的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就像天气里的春、夏、秋、冬一样迟早会来,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惊人的相似。

  要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是一个稳定和成熟的企业,首先要观察的是,它在过去遇到两三次经济危机、行业危机中的表现如何,它是怎样渡过成长期中必定会遭遇到的陷阱和危机的。

  归根结底,对一个企业家来说,一时烈火烹油式的发展也许并不是最难的,超越松紧牛熊、稳健发展、基业长青才是真本事。

  其实,很多人在做投资或者做生意的时候,当遇到上升周期时,往往不注意控制杠杆率,不注意资产安全性,不注意流动性,只盯着收益率,一门心思往前冲,只攻不守。

  这种人发财靠运气,亏钱靠实力,一遇到黑天鹅或者经济不好的时候,就可能在烈火烹油之后,突然全面崩盘。

  而那些能够穿越周期、活下来且活得好的企业,必然是那些在晴天里修屋顶、安全边际意识极强的企业。比如腾讯,华为。

  马化腾说过:“腾讯离倒闭只剩6个月,有危机感才会有胜算。”正是有这一份危机感,腾讯才会紧跟用户的需求变化而转型。很难想象,如果微信不是腾讯内部赛马做出来的,腾讯现在会变成怎样呢。

  任正非就曾多次说:华为离死亡,可能只有一步之遥!在捷报频传的日子里,他反而在内部讲话中反复提醒道:

  金融危机可能即将到来,一定要降低超长期库存和超长期欠款。以前我们的货款记录不清晰,客户来还欠款时,我们还莫名其妙,连合同和欠条都找不到了,如果客户不还钱,多少预备金都付诸东流。

  不仅如此,华为还花了很大的价钱,从国外引进了八只黑天鹅,放在公司园区的湖里。华为就是用这种方式以警示大家: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黑天鹅时刻可能飞出。只有时刻保持敏锐和危机意识,像才能生存下来。

  马云说过这样一段话:“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死在了明天的夜里。”

  要长长久久地活下去,请牢记:周期为王,安全边际!

  祝福中国企业家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23:44 , Processed in 0.0781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