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87|回复: 2

南山游子:孟珙到底为宋朝做了些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7 07: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珙的父亲孟宗政是宋宁宗嘉定年间京湖制置使赵方的部将,驻守枣阳。1206年开禧北伐时被任命为枣阳令,后任京西路钤辖驻守襄阳,负责抵御进攻京湖地区的金人。孟珙为孟宗政次子,出生在庆元年间(1195年),成人之后即和哥哥孟璟、弟弟孟璋、孟瑛即随父作战,转战京湖战场,在父亲的熏陶之下,孟珙掌握了运筹帷幄的指挥艺术,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武艺,逐渐崭露头角,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从下级军士一步步成长为一方统帅。宋朝在迁都杭州以后,苟活了150多年,除了岳飞等人抵御金兵前数十载外,可以说后半个世纪南宋凭借孟珙及其培养的人才方支撑起残缺的天空,孟珙的功绩彪炳史册,堪称南宋“擎天一柱”。

  孟珙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少年时代正是南宋同大金国逐鹿中原的时期,青年时代又遇北方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对南宋觊觎多时、蠢蠢欲动之际,此时的南宋既要疲于应对金人的战火又要提防蒙古人的偷袭。灭金雪耻,防止蒙古铁骑南下,成为南宋军事上的两大历史使命。时事造就了孟珙,历史选择了孟珙。孟珙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围绕着这两大使命开始了他金戈铁马、恢弘传奇的一生。

  一,阻金南逃,歼灭武仙

  至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年底,大金国经南宋的围堵、蒙古铁骑的打压气数已尽,蒙古与南宋达成协议,联合灭金。金国皇帝完颜守绪逃到蔡州,金将武仙和武天赐同邓州守将移刺瑷互为救应,企图把金国的皇帝完颜守绪迁徙到四川,在那里集结残余势力重建大金国。南宋朝廷一心想歼灭金国,一雪靖康之耻,而蒙古也想趁机剪除南下的绊脚石。南宋和金国很快在光化(今湖北老河口)摆下战场。金将武天赐是邓州的一个农民,乘宋、金交战之际,聚集民众二十多万。时任“忠顺军”统领、京西路兵马钤辖的孟珙奉命出击,孟珙的军队到达后,一鼓作气攻下了武天赐的营垒,杀死了武天赐。这一仗,孟珙军队斩首五千级,抓获俘虏将士四百多人,解救的老百姓有十二万二千多人。后孟珙请命在吕堰等地设伏,大败金兵,斩首的金军达三千人,缴获的马、牛、骆驼等动物上万只,金国有三万二千多户老百姓回归南宋。

  打败武天赐之后,金将武仙的心腹将领刘义率领二百壮士向孟珙投降。孟珙从刘义处打听到武仙军队的情况,突袭金军营寨,接连打败武仙。孟珙还大打心理战,招降了金将王显。孟珙在宴请王显军队时,估计武仙会借机偷窥,派遣大将樊文彬率军在早晨以前夺取制高点,同时派军队在山下截断金军的退路,武仙大败,孟珙杀了金将兀沙惹,活捉俘虏七百三十人。孟珙趁胜追击向武仙发起猛攻,武仙逃走,俘降金兵七万,获得铠甲不计其数。接着,孟珙军队又攻占唐州,粉碎了金兵逃往四川的计划。

  二,消灭大金,战败蒙军

  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九月,蒙古大将塔察儿包围了金军的临时首都蔡州(今属河南省汝南县)。南宋朝廷派遣孟珙为全军指挥,率军二万,应蒙古之约,进攻蔡州。宋蒙两军对蔡州实施包围封锁,待机而战,待城中米断粮绝之时发起攻击,金军丞相乌古论栲栳被迫投降,金军元帅兀林达和将军二百人被战死。宋军把金国的执政官张天纲捉住了,金国皇帝完颜守绪上吊自杀。孟珙同蒙古将领共同分了金国皇帝的遗骨,并得到了金国的金谥宝、玉带、金银印章等贵重文物。至此,大金国灭亡了。

  南宋虽和蒙古联合歼灭了金国,雪洗了靖康之耻,但强硬的蒙古人撕毁了协议,大举南下,企图趁机拿下软弱的南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冬,蒙古窝阔台可汗派口温不花部、察罕部南侵,攻占南宋光、复、蕲、随等州。南宋蘄州太守张可大、舒州太守李士达放弃了守城的责任,纷纷逃跑,光州太守董光臣投降。蒙古军队集中三州物资,进攻黄州,黄州太守王监勉强守城,江州元帅万文胜率军与蒙古军队交战失利,南宋万分危急,面临亡国之灾。朝廷急派孟珙前往阻止,孟珙率援军及时赶到,冲入城内,军民十分高兴,说:“我们的‘父亲’来了。”孟珙驻守城楼,泰然指挥战斗,并告诫军民如何守城,并将玩忽职守的士兵处死了四十九人。孟珙和南宋将士一起,浴血苦战,打败了蒙军的进攻,赢得了黄州保卫战的胜利。

  三,收复失地,积极防御。  

  南宋地处荆襄以南,地势平坦,一马平川,毫无高山大川以阻挡蒙古铁骑的天险。地处汉水之滨的襄阳成了南宋御敌的屏障,襄阳丢失,长江中下游几乎无险可守,南宋政权极易被蒙古灭亡。负责京湖防御的孟珙征取蔡州、息州、郢州、襄州的青壮年参军,加强了襄阳城的防御措施,并准备了十年的军粮做好了充分的应对措施。蒙古军队屡攻襄阳,一直没有得逞,京湖地区始终控制在南宋军队的手中。接着,孟珙的军队适时出击,打击蒙古军的薄弱环节,取得了一些重大的胜利,收复了许多失地,息州、蔡州的蒙军纷纷投降,光化的蒙军也向孟珙投降,孟珙从投降的军队中选取壮士几百人,号称“忠卫军”。随后,孟珙向朝廷上奏说:“不是我们的将士不勇敢,也不是我们的武器不精良,实在是我们南宋的军事实力没有蒙古强。《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这句话指的是没有发生战争之前,要做好各种战争的准备工作。”朝廷同意了孟珙的建议,孟珙又创置了“先锋军”,从归顺、投降的士兵中征召。孟珙的这些措施,既安排了俘虏们的生活,收买了人心,同时又增强了南宋军队的军事实力。

  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蒙古将领塔海率军号称八十万,攻打四川。不久,攻占隆庆,袭破成都,占领汉州、简州、阆州、蓬州、遂宁、重庆等府,如入无人之境,南宋局势日益恶化。理宗派遣孟珙担任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又兼任京湖安抚制置使,全面负责长江中游及川东的防务,抵抗蒙古军队的南侵。防守长江中游的孟珙,对蒙古军队的入侵早作了准备,不仅遣兵驻守峡州、归州、松滋、施州,而且准备了十万石军粮。派兵驻守重要隘口,加强防守,亲帅军队正面御敌,反击蒙古军队的进攻,在孟珙几万南宋军队的积极有力的抵抗下,蒙古军队遭到了失败,不得不退兵,长江中上游的局势再次转危为安。

  为防止蒙古军队的再次入侵,孟珙向朝廷提出了“藩篱三层”的军事防御措施。第一层驻扎在夔州,担负起涪南以下的长江江面上的防务工作;第二层是做好鼎州、澧州的保卫工作;第三层是做好辰州、沅州、靖州、柱州的防备工作。同时,在峡州、松州、滋州等重要军事地域,屯兵万人以上并配备一定量的船只。归州屯兵三千人,鼎州、澧州、辰州、沅州、靖州各五千人,郴州、桂州各屯兵一千人。按照这样的部属,南宋长江以西的地盘得到有效的防御。

  四,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孟珙身为武将,非常注重文教事业。在挥师抵御蒙古入侵的同时,兴建公安、南阳书院。为了办好书院,孟珙不顾京湖防御重任,亲择"有学行者为山长",全面负责书院的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了自上而下书院管理体制。使书院学士“旬有课,季有试,暇则习射,士无饥渴以害其心,咸自砥砺以成其业。”

  一个国家的兴盛关键在人才的积累。在多年的戎马倥偬中,孟珙发现和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在孟珙去世后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很多都成为了南宋各战场上的顶梁柱。袭扰河南之战的王坚、刘整,前者指挥了闻名世界的“钓鱼城之战”;后者主管潼川府路,可惜被排挤后投降蒙古,成了灭亡南宋的主谋大将。而处决败将梁栋的监斩官,就是日后京湖战场大名鼎鼎的名将高达。嘉熙四年(1240年),孟珙收留的青年才俊李挺芝于南宋末年成为淮东的主帅,与蒙元军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正当形势好转,孟珙正欲大展宏图之时,宋朝皇帝惧怕武将坐大谋反的传统心理复生了。淳祐六年,大元河南行省军政长官范用吉密通降书,欲归顺南宋,孟珙向朝廷汇报,理宗不许。孟珙叹道:“收复中原三十年的人,如今志向不能实现了。”满腹的志向眼看毁于一旦,孟珙郁郁寡欢,本已有病在身的他病情加重,遂请求辞官,被朝廷授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是年九月,孟珙在江陵府治所去世,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7 10: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看宋朝历史都他妈的憋屈得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0 11:4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至少还是边打边谈,还有可堪大用的将才,清朝才恼火,政治不行,将才也没有,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我最反感的就是清朝的电影电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4:10 , Processed in 0.1094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