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81|回复: 0

青衫老祖:中国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仍不是蓝水海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8 16: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7日,中国国产航母“山东号”正式入役,标志着我国海军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这无疑很有意义,标志着我国正式拥有两个航母基地,山东青岛和海南三亚;标志着我国成为二战以后亚太地区(不含美国,因为它属于美太地区)首个“双航母”国家;标志着我国成为当今首个能够自主设计建造大中型航母的国家。

  所以,12月17日必将以中国人的骄傲载入史册。

  但是,中国选择12月17日作为“山东号”入役之日,另有深意。我认为,他想告诉中国人民的不只是骄傲,更是忧患,是自强不息的警示。

  131年前的12月17日,也就是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与山东威海刘公岛正式成立。一时间,北洋水师战舰排水总量雄踞亚洲第一。但是,1894年,也就是5年后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被海军实力跃升、更强的日本彻底打败,于9月17日全军覆没。

  现在继续争论究竟是李鸿章还是慈禧太后应为这场失败的战争负责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因为归根结蒂是应当有日本帝国主义负责。这场由入侵的强盗获胜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伤痛无法估量。1895年4月17日,日本帝国主义迫使晚清政府签订充满屈辱的《马关条约》,朝鲜被夺占、台湾被侵占、琉球被窃占,而且还要赔偿2亿3千万两白银。日本因此而进入列强行列,中国通过“洋务运动”实现崛起的梦想彻底破灭。

  所以我想,中国选择12月17日这一天入役“山东号”,第一,提示中国人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拥有“双航母”,加之中国入役了许多新一代驱逐舰、护卫舰及核潜艇,其海军实力以吨位计已经是全球第二,中国航母部署南海,无疑也极大提升了我国保卫南海海洋权益的能力,但是,绝不能骄傲自满,停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脚步。北洋水师创立之初确为亚洲第一,但是,到了甲午海战时,不论总吨位,还是总炮位、炮弹打击距离、军舰航行速度等,都呈“日强中弱”态势,在“势差”面前,即使拥有众多邓世昌这样的优秀战将和不怕牺牲的英雄士兵,依然无法改变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说明什么?说明一时的先进不是真先进,一时的强大也不是真强大,只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态势,不“中途睡觉”,才能确保持续强大、永远强大。

  第二,警示中国人民严防重蹈历史的覆辙。甲午海战之前,中国总体还是有一股蓬勃向上的新风,一批符合当时标准的工厂矿山开工生产,北洋水师异军突起;但是,一场惨败的“甲午海战”,就把这场复兴的火苗彻底浇灭,也基本奠定了晚清政府彻底覆亡的命运。现在,中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距离基本实现现代化只有15年时间。这样的势头来之不易、这样的局面更是来之不易。牢记12月17日、9月17日、4月17日,我们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绝不能允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再次被外力所破坏;就必须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决同一切危害我复兴伟业的思想和行为做斗争,必要时,拿起武器、投入战斗,誓死捍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机遇和权利。

  第三,警示中国人民,中国海军的实力依然不够强大,还称不上蓝色海军。中国军队如何才能确保不败,说到底还是要靠实力,必须形成战争中的绝对优势。拥有“双航母”,无疑标志着中国海军实力的大幅度攀升。但是,这样的实力能够确保打赢一场与美国海军的遭遇战吗?显然不能。因为,“山东号”总体还属于中型航母,与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相比,还差一个等量级。尼米兹级满载排水量11万吨,核动力,搭载战机80架,综合战斗力将近山东号2倍。当然,考虑到我国配属的导弹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等要比美国的先进,“群战斗力”差距可能没那么大,但也还是有很大差距。所以,要取得远海遭遇战的胜利,中国还需加快努力。

  那么,努力到什么程度才好呢?在这里,我提出“四状态”论,供参考。

  一是“低限”状态。也就是,只要达到这个“低限”,才可以称是“蓝水海军”。“低限”是多少呢?3艘。只要具备3艘,才能随时进行一场有效的海战。3艘才可能做到1艘在基地休整,2艘遂行战备执勤。2个航母作战群结伴而行,才能形成犄角之势,也才能在遇到强敌时应付裕如。如果只拥有2艘航母,1艘休整、1艘执勤,则不能走得太远,还必须在陆基导弹的护卫下,执行中近海巡守任务。也就是说,在“双航母”情形下,护卫南海和第二岛链之内绰绰有余,进入印度洋和中远太平洋则不足。所以,3艘实蓝水海军的低限。中国应当早日达到这个低限。

  二是“适度”状态。适度,也就是基本能够满足中国战略需求的状态。也就是常说的中国战略利益延伸到哪里,中国的军力就能够覆盖到哪里。这样的状态,大体需要6艘航母(不含辽宁号这一训练和验证舰)。其中,两艘休整并主要监护中近海,4艘处于战备执勤状态并主要巡守远海。由于中国“结伴而不结盟”,不会像美国那样拥有几百个海外军事基地,中国更需要长航时的核动力航母。因此,远洋巡守的航母都应当是核动力航母。这要求至少在第3艘国产航母起,就应当采取核动力。

  三是“宽裕”状态。八到九艘。这样的海上实力就比较富裕了。加上“海空天潜”一体,完全可以称为“世界超一流”军队了。

  四是“豪华”状态。10到11艘。这样的战斗力,已经领先世界“三个半”身位,属于“孤独求败”的状态了。这样的状态十分豪华,存在过大的“战斗力冗余”,如果单纯从“积极防御战略”角度看,中国不需要这么多航母。但是,如果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在21世纪后半程,中国搞到11艘航母也不是绝对不可的事。第一,彻底实现海空一体,即空军海基化,海军空战化。中国的所有空军都是两栖空军,可陆可海。这样,就需要更多的海上移动基地。第二,保持航母的迭代升级。隔段时间就造两艘,每造两艘都采用最新的军事技术和军事装备。这样,就能够保持海军的生机和活力。第三,拉动内需。中国的钱太多,多弄几艘航母玩玩儿,带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也是公共开支应有的思路和作为。

  综上所述,“双航母”时代是个重要里程碑,但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海军要成为蓝水海军,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革命成为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00:57 , Processed in 0.1250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