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66|回复: 3

巨龙:四十年“流量”风云,见证中美的时代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8 17: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十年“流量”风云,见证中美的时代变迁(提纲)

  这是一个提纲,按照我的写作风格,这后面是一个系列文章。初步规划是分为上中下三篇。——在眼下的舆论战氛围里,这个系列文章,即使很尖锐,应该能够如期完成。

  2019年年初的时候,我曾经打算写一个《中美四十年》的系列文章。但是其时,中美贸易战有向缓的趋势。太尖锐的文章,不宜发表,那个文章仅仅上一篇出来就给毙掉了。当时搜集的一些资料,还有准备的一些内容,就完全搁置在一边。

  事经10个多月,如我昨天重新发出的文章《越打越嗨皮》。由于美方的缺乏诚意,更缺乏善意,连续大半年都在深圳南搞事情。舆论战也就自然而然地放开,大家开始全面“文斗”。

  从中美建交40年的关系变化来写这个系列文章,现在看来并不适合,因为有很多尚未解密的信息,这个类型的题材,我们这些草根作者,站位可能不够高,很难驾驭。

  我前一阵,一直在提“流量即陷阱”的说法。从“流量”,也就是炒作、关注度、舆论引导,等等方面,来折射中美四十年的关系变迁,倒是一个我比较擅长的角度。

  这是一个整体的提纲,也算是前言。四十年来,中美两个大国,都改变了很多,中间还夹杂着前苏联老大哥的解体,中美关系也起起伏伏。期间,舆论流量的平台,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传统媒体,迅速向互联网媒体迁移。而在互联网领域,从传统的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内部又发生重要的剧烈变动。

  我是1970年代出生。恰好经历了这整整的几十年,而我恰恰有一个喜欢观察思考记忆的脑子,许多过去很久的事情,细节都记得历历在目。所以,翻翻历史旧账,恰好给80-90-00后的同学们,上一点当代历史课。——毕竟,个人亲历的历史,比简明扼要大事概括的官样文章,要具体得多,也接地气一些。

  这个提纲,大致按照每10年一个阶段,把美国在中国的舆论投射、美国商业广告、美国形象塑造等等,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具体影响,做一个大致的概述。

  整体而言,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

  1979——1991年,始于国门大开,戛止于苏联老大哥解体。之所以把这个时间点,稍微延后一点。实际上这个时期,是冷战的最后一个阶段。

  整体而言,由于主要媒体仍然在报纸、电视台、广播阶段,电影功能也全面被录像厅替代。因此,美国“流量”在国内的直接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甚至远不如HK的流量,而在1980年代,Hk的电视剧,因为老一辈的文化工作者都还健在,整体健康向上,一大批像《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的影视作品,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在这个时间阶段,其实美国资本并没有大举进入中国。作为美国消费流行文化的急先锋,可口可乐公司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在整个的80-90年代,中国的碳酸饮料市场,几乎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打得满地找牙。加上美国柯达胶片,几乎构成美国品牌在中国的主要存在。

  重申一下,美国资本在1980年代,极少投资中国。中国引入的外资,主要来自亚洲,包括Hk、东南亚、日本,还有最早进入中国的德国大众汽车、法国的标志汽车。在这个阶段,日本品牌比美国品牌,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普遍。影视剧里,香港影视剧的影响力,也要远远大于好莱坞。——也就是说,美国对于1980年代的中国多数人而言,仍然相当遥远。

  在那个时代,美国的主要敌人是苏联。因此,重点渗透的方向,也是在苏联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顺带着在中国培植了很多种子。实际上,第一代“崇美”分子,很多也是在这个年代形成的。

  低调并不代表无所作为。展开的文章里,我也会仔细地阐述在这个阶段,英美国家布局的棋子。这些棋子,后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二阶段之后,让中国不得不彻底进入“韬光养晦”阶段。

  第二阶段(1991-2001)

  如果历史有记忆,那么1990年代,无疑是美国百年以来的国运巅峰。

  无论是海湾战争,还是前苏联解体,都足以让美国这个阶段的巅峰状态,衬托得更加辉煌。

  1990年代是美帝国的全面收获期,前苏联的解体,中国囿于实力,不得不韬光养晦。更让美国“流量”在全球如日中天,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仅仅世界五百强企业,占据全球接近40%。

  在这个阶段,既然前苏联已经解体,美国的压力进一步迫近中国。实际上无需美国刻意宣传,很多知识分子阶层,很自然的就“跪拜”在美国的强大实力之下。

  整个1990年代,可以说美国流量在中国,乃是“霸王”一般的存在。肯德基和麦当劳,就是城市中心区、现代化的象征,以至于1998年的时候,长沙的第一家肯德基开业,都能够引起全城轰动。(听起来是不是很滑稽,却很真实)。

  这种“流量”霸主地位,让所有与“美国”沾边的东西,都是“高大上”的象征。Windows操作系统,IBM PC机,Intel CPU,摩托罗拉大哥大(还有BP机),别克新世纪轿车,还有当时刚刚从美国引入的互联网......每一件,每一样,无不让国人眼馋羡慕。

  美国人在1990年代的“流量”有多霸气?1998年,《泰坦尼克号》引进中国,创造了3.6亿的票房神话,以当时中国电影的市场环境来说,以及通货膨胀来算(其时北京房价3000多),至今它取得的成绩无人能打破。

  总结起来,1990年代。美国的“流量”光环,对比中国的相对落后状态,几乎是碾压式的姿态。而中国,在整个阶段的“韬光养晦”,越发对比出美国流量的强大。

  第三阶段2001——2012

  在这个阶段,由于大部分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是在美国上市。因此,可以说,互联网舆论,几乎被美国人渗透得百孔千疮。

  在传统媒体电视和报纸,被互联网打得喘不过气的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成了美国舆论操控和渗透的阵地。

  此时此刻,中国刚刚加入WTO,忙着建设“世界工厂”,财富增量迅速,本着“闷声发大财”的祖训,加上北京奥运会之前需要一个好一点的国际环境。在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是一忍再忍。所以,互联网舆论也是对中国相当之不利。

  奥运会结束之后不久,以谷歌离开中国为标志。实际上中国已经敏感地意识到,美国在中国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让中国丢失了很多的舆论阵地。

  不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的“帝国光环”消失了不少。而很多人在现实中发现,那些早些年跑到国外的,多数都入了坑,混得还不如留在国内的好——美国的流量,威力开始消退。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美国的舆论操控威力,仍然强大。

  第四阶段2013——2019往后(反击和持久战)

  在这些年,美国在全球掀起的“颜色革命”,此起彼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国家发现,自己的信息系统,舆论阵地,意识形态,包括行政体系,早就被美国渗透得像筛子一样。

  小国家根本没有反击能力,全世界的互联网。中国以外的就是美国的世界。连俄罗斯,都应对得相当吃力。

  在这个阶段,美国对中国的“流量”攻击,已经完全常态化,热点一个接一个,大多数都有美国操控的影子。

  在这个阶段,美国人已经高度去工业化。美国的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实际上竞争力严重不足。而且时间越往后,美国的“光环”越褪色。

  作为一直在美国“流量”体系里受到影响的人,我能够感受得到美国影响力的衰退。实力不行,就完全靠舆论来补。讲道理是不可能讲道理的,做泼妇骂街耍赖,到处煽动动荡——这就是图穷匕见的阶段。

  从王者气度的一代霸主,到气急败坏下三滥的渣渣,居然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还不过一代人。这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敬请期待这个系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4: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年“流量”风云,见证中美的时代变迁(中)

  过完憋屈的1990年代,在21世纪初期的时候,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并没有变得更加“友好”。因为冷战已经结束,美国对中国的绳索,越收越紧。

  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机。此事也意味着中美关系的一个极低点,在之前的93年银河号事件、96年台海风云、99年我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可谓新仇旧恨叠加。——然而,该认怂还得认怂,面对对手压倒性的实力,“韬光养晦”还得一如既往下去。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911事件。后来延续至今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是这个事件的衍生。这个事,深刻地改变了美国,最终也影响了世界。美国曼哈顿倒塌的双子星两座楼,叫做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现在想起来,一语成谶,世贸大厦倒塌何尝不是一笔世界级大买卖?有人命丧黄泉,有人池鱼之殃,有人飞黄腾达,有人借机发展。我有时候在想,很多年以后,对于这个现代历史的变局来说,也许这两栋楼的意义,堪比萨拉热窝的那一枪。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组织。其实也是交易,中国支持美国的反恐大业,同时答应美国的诸多条件,正式加入WTO。

  西方的话语体系里,有一个著名的说法,那就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故事的起源来自于德国经典名著: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和魔鬼墨菲斯托签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要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简称,与魔鬼的交易。

  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在和魔鬼交易,我们得到发展的机会,但是也要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就像美国人一直直言不讳地表达那样,等中国出现大批中产阶的时候,中国将会积极拥抱美国人“送来”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只不过,魔鬼的交易最后失算了)。

  2001年加入WTO之后,一直到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正好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在疯狂地挣钱,魔鬼疯狂地用“流量”给中国灌输,企图拿走中国的“灵魂”——某种程度上,或者至少在网络上,他们做到了,他们拿走了很多买办文人、以及“跪族”们的灵魂。

  2001年到2010年,是美国流量在中国的“巅峰时期”。中国人在闷头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资本、美国品牌也大举入华。除了在明面上赚得盆满钵满,在金融通道里,美国资本也通过香港金融管道,通过纳斯达克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更不要说,还有那么多的地下金融管道了(影子银行)。

  而美国的舆论影响力,在这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2001——2010年时间,我甚至可以理解为美国利用流量在中国大地上“造神”的时代。

  ——美国品牌的故事,继续神话。摩托罗拉、Intel、微软、苹果、谷歌、甲骨文、思科等等企业的创始人故事,企业文化等等,以几乎爆炸的方式,在中国的文化界、技术圈里传播。这其中,登峰造极的神,非苹果教的教主乔布斯莫属,2011年乔布斯逝去,时至今日,苹果公司都还一直享受其“流量”红利。以至于微信推出小程序的时候,都用苹果手机的发布作为致敬物。

  ——美国的金融界,把巴菲特等人的地位,推高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实际上,巴菲特也很享受这个“流量”的红利,比如他买的中国石油,赚了很多倍,而在巴菲特抛掉中石油以后,中国股民最终买到了中国石油股票,却成了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坑之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美国的文化产品,在中国大行其道,成为“先进文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电影院里所谓的“大片”,如果不另外解释,那都是“好莱坞”大片,是票房的保证,是互联网热点的来源,是中国人某个阶段的“全民”聊天题材。

  ——这十来年时间里,虽然美国一直在中东打仗,但是利用舆论掌控优势,在中国的互联网“日拱一卒”,捧红了一大批的博主、微博红人、意见领袖、“意见人士”等等。其中有谣主,有崇洋派,有间谍,有网红买办,有历史发明家,有诋毁英烈者,有碰瓷搞事的......正所谓,乌烟瘴气,群魔乱舞。如果不到现实中生活,光看网络之上,定然认为中国一副“药丸”架势。这也在80-90年代形成的“跪族”脑子里,“思想钢印”又大幅度强化了10多年。

  ——在这种种情势之下,中国品牌生长环境极为恶劣,不仅卖不起价格,在网络上一直都是被“群嘲”的对象。以汽车为例,“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各种段子,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恶劣情势之下,可想而知,中国的产业成长有多艰难。

  深圳华强北是国产“山寨手机”的大本营,也是中国电子产品大规模走向世界的发源地。凭借一台不过几十元的利润,居然也突出重围,行销全世界,也可见要突破美国流量封锁,还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同样走出“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还包括诸多的国产品牌,很多都崛起于三四线以下城市,或者县乡市场。因为在品牌积累阶段,无论是电视、还是互联网,国产品牌都没有足够的财力与美国资本PK。但是三四线以下的地方,国外资本完全看不上,也派不出人手去下沉。于是在广阔的农村、乡镇市场,中国特有的“刷墙”广告,还有中国广大的下沉市场,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支撑起了一片天。——想到国产品牌崛起于乡镇,我甚至常常想起淮海战役里支前的农民工。

  华为、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在中国崛起于基层市场的品牌,实际上非常之多。比如:在国产家轿刚刚起步的时候,来自大城市的订单极少,只有在那些追求性价比,不讲究品牌含金量的地方,才有吉利、奇瑞的市场。

  ......

  总结起来,2001年——2010年前后,大约是美国流量在中国的最黄金时代。摩托罗拉、Intel、IBM、思科等IT行业巨头,在中国赚得尤其凶狠。有一年甲骨文在北京开年会,居然包下了北京东二环整一大片的五星级酒店。

  美国的金融行业,在中国市场,更是赚得盆满钵满,除了大批互联网企业到美国上市,源自于1998年的商品房改革,接下来是将近20年大规模的“财富增值”,各种或明或暗的金融机构,在此中也是赚得其High无比。高盛、大摩等等金融巨鳄,与美国其他金融机构一道,还廉价买下了中国四大行的原始股。

  这其中,除了美国产品过硬、技术先进、金融发达等等“硬实力”以外,美国“流量”的软实力,实际上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之前,中国的很多基金经理拜访比亚迪,都不看好其发展,不愿意投资。而在巴菲特购买比亚迪的股份之后,众多的资本纷纷入场,把比亚迪的价格抬得很高。实际上,比亚迪还是那个比亚迪,只不过被美国“网红”巴菲特流量光环照耀了一下而已,命运就大不相同。事隔10年,比亚迪起起落落,始终还是没有成为行业的顶级领袖企业。

  但是,中国和“魔鬼”的“流量”交易,实际上收获也是极为巨大。以魔鬼之流量入侵,换取全球市场开放,以及“世界工厂”地位,可谓失去部分精神脊梁,换来巨大财富。

  按照GDP计算,中国这十年进步巨大,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2000年,突破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全球排名第6;

  ——2005年,超过法国;

  ——2006年,突破20万亿元,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4;

  ——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3;

  ——2008年,突破30万亿元;

  ——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

  ......

  而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美国资本家发现在中国有利可图,大量的企业,都转移到了中国。即使有的并不是名义上的转移,通过OEM(委托加工)的方式,实际上把就业和产业链,也都搬到了中国,顺带着把美国的工厂关闭了。比如苹果公司,虽然是美国公司,但是整个产业链的工作人员,在美国不过几万人其中很多还是销售,而在中国大陆的代工企业富士康里,每年都有几十万人为苹果生产。

  某种程度上来说,21世纪的头十年,是美国流量在中国最恣意妄为的十年,同时也是美国“去工业化”速度最快的十年。美国用“流量”收割了中国的很多金钱,还有很多人的“灵魂”,但是同时美国也失去了勤劳奋斗的“立国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美国人也卖出去了自己的“灵魂”。

  如何评价这2001年到2010年的美国在中国“流量”?对于中美来说,可以说,各取所需,都是赢家,美国的资本家,中国的实业家,都获得了大发展;也可以说,各自都失去了很多东西,有点“两败俱伤”的意味。

  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本质上也是“去工业化”之后,金融市场恶性膨胀,在房屋抵押贷款市场,引入了“次贷”这一类的金融毒品;而中国在思想上受到的“流毒”,也是深入骨髓,至今仍然各种幺蛾子不时爆发。若非后来的“刮骨疗伤”,恐怕后果严重。

  2010年1月13日,Google公司传来消息,不愿再审查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也就是不接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宁可放弃中国市场。其实,不仅是谷歌,其他的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都遭遇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无论是电商的亚马逊,还是主打门户网站的雅虎,一家家美国“互联网”公司,兴冲冲而来,最终灰溜溜地撤走。

  美国互联网公司败走中国,实际上也意味着美国品牌“流量”平台的溃退,其后转而使用“代理人”方式,对中国舆论继续进行渗透。而过了2010年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之后,中国品牌开始进行了全面的反击。中国流量的反击战,越打越漂亮。

  2010年之后,美国在中国的“流量”,从神坛上迅速下滑,迅速转变为“魔性”,进入全面的“毒流量”时代——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的华为事件。

  (下一章,将会写“中国流量自卫反击战”.......敬请期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3: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年“流量”风云,见证中美的时代变迁(上)

  1980年代,美国流量逐渐渗透

  1970年代末,中美建交,东西方对话的渠道重新打开。封闭已久的国人,当然非常渴望了解外部的世界,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组织了一大批各种高规格的考察团,走出国门看外面的世界。仅仅是看西方国家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就给了参与考察的人们一轮巨大的冲击波,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富裕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

  当时负责工业发展的国务院副总理王震,曾经在1978年11月6日到17日出访英国。王震被英国工人阶级所享受的高度发达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震惊——他发现自己的工资仅仅是伦敦一个垃圾收集工的1/6。在访问结束之时,王震已经对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中国对社会主义的坚守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我看英国搞得不错,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基本消灭,社会公正,社会福利也受到重视,如果加上共产党执政,英国就是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王震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当年是开垦南泥湾的359旅旅长,建国后是新疆建设兵团的开创者,毛主席亲自为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即使是面对当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他仍然坚定共产党执政的理念——他希望中国有西方富足的生活,同时也能够保持党的领导。

  应该说,最质朴的初心,最坚定的理念,往往出自于出生入死的开国革命家。而一个国家后续的二代、三代的之后的,信念和理想通常就远不如第一代,往往经不起巨大的物质反差带来的思想冲击。所以必须要通过教育来培养维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发展是硬道理。现实物质的对比,也是衡量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常见指标。

  多年以后,回顾中美建交对中国进步的促进,也许最大的改变,来自人们观念的改变——追求财富,追求享受,同时有很多人抛弃了理想主义和斗争精神。西方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革命理想主义的冲击,可谓是全方位的。

  即使没有铺天盖地的洗脑宣传,中国人习惯于“见贤思齐”,在对比差距中形成的敬仰,实际上构成了美国对中国的无差别“流量”灌溉。(有如《三体》小说里,地球人对三体人科技领先的膜拜)从这一点来说,改革开放以后,整个发达国家体系,对中国的“流量”冲击,很多也是来自于中外的发展差距。

  整个1980年代,美国人在中国投资并不多,核心技术投资也很少。美国人最热衷的是卖消费品——典型的是碳酸饮料和柯达胶卷,后来还有快餐和日化产品(出名的宝洁)。而英国资本在中国最早的外资企业,居然是怡和集团通过香港公司,投资的北京航空食品公司——简单的说,就是在飞机上的盒饭。

  中国1980年代的改革,始于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制度,当然后来也体现出了很多弊端,比如集体经济的消退,个人和家庭的原子化,农村后来的长期衰退等等。但是在当时,人口红利在,水利设施基础在,化肥农药产业也迅速跟上,加上个人家庭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和农产品产量迅速得以提升。在1980年代,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比例并没有那么高。因此,国外的影响力对乡村并不巨大。(这后面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品牌往往从中国乡镇市场崛起。)

  城市的改革,实际上比农村慢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开始出现了大批的个体户。而在地理交通资源比较好的地方,乡镇企业也开始涌现出来。在广东和福建省的几个侨乡和沿海地区,中国推出了特区。用于引入外资,近距离学习。

  英美国家,对于推进中国的进步,实际上兴趣不大。倒是日本、香港、华侨等等资源,投资中国比较多。(华春莹说美国重建了中国,乃是无稽之谈,是有道理的,中国的资本,来自于美国的比例不高。)

  在整个的1980-1991年代,媒体的方式主要是报刊杂志和电视。而这一类传统的舆论阵地,美国人无从直接控制媒体,只能通过代理人进行。在那个年代,美国人自己投放的流量,主要表现在电视上的广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柯达胶卷等等。饶是如此,各种媒体上,津津乐道的还是美国信息。我记得当时看各种报纸杂志,特别是海外报导,到处都是对美国溢美的故事。

  1980年代,日本品牌的广告,日本的动漫,香港的影视剧,中国的土味广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乃是充斥电视和报纸的主流。但是,美国的流量,无疑更高端,更有“帝国”大气,更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自来吸引力。如果说,东芝、日立、松下的电器产品,尚且有中国的本土品牌,能够稍微抵挡一下。美国的几个产品,从开始的糖水,到后来的胶卷,再到快餐和日化产品,只要美国进入的领域,都做得相当成功。

  那个时代,实际上关于美国的报导非常多。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的时候发生爆炸,包括一位高中教师在内的全体宇航员殉命天空。这个事情,在我中年以后才明白过来。那就是美国的工业组织体系,实际上到了走下坡路的拐点,航天飞机这个复杂度,已经超出了美国工业体系的能力,此后美国的工业能力,已经走在了下坡路的方向。(当然帝国的惯性很大,此是后话)

  但是并不妨碍当时媒体对美国铺天盖地的报导。无数次写作文,我都引用这一类的美国题材(几乎是套路模式)。诸如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发明创新等等。当时美国人搞的“星球大战”计划,我们其实也搞不清楚具体做什么,但是听着就很唬人。现在想起来,仿佛地球人面对三体人科技的膜拜。当年广西南宁有一份杂志《海外星云》,发行量影响力相当巨大,在我中学的时代,堪比《知音》和《读者》,一直到近些年才衰落。

  我回过头想,其实中美建交之后,即使是因为要共同对付前苏联,大家有合作——所谓的蜜月期,其实关系也是相当疏远的,或者说,美国人除了因为两次地缘战争,对中国军人的战斗意志心有忌惮,在经济、科技、消费等等面,心底上压根儿看不起中国。只不过,美国不拦阻其他国家,转移一些他们看来已经落后的技术到中国,对于海外华人投资中国,也是无所谓的态度。(这其中,政治包袱比较小的日本、德国,还有意大利等国家,对中国工业技术的进步作用,反而要大很多)。

  作为一个谋划长远的大国,美国人很早就进行了“和平演变”的具体工作。“和平演变”并不是一个阴谋,而是赤果果的摆在桌面上的阳谋。只不过在当时,流量多半也是“暗”的。——只要你发展落后,我有一千万种方式,引导你的年轻人背叛你,并且分化你的高层,收买你的知识分子精英。这部分的“暗”流量,后来来了一轮总发酵。并且在1991年,把“苏联”老大哥直接放倒。

  如果回味1980年代的文化,“伤痕文学”、“自我矮化”,居然长时间是热点,这背后当然也是美国和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暗”流量。文化领域的自我否认,以《和sh-ang》为代表的那一代作品,堪称最为巅峰。

  在1980年代的中国,来自于香港的爱国主义题材影视剧,也是一股流量巨大的“正能量”,而且非常接地气,成为那个时代全民的精神粮食,对比眼下的HK,数十年沧海桑田一般的变迁回忆,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

  当然,始于改开之后的全民“英语潮”,无疑是英美“流量”的最大载体。这事当然要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学习消化西方科技体系,并且融入全球市场,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语言的学习,其实也是潜移默化的“洗脑”过程。教科书里,总是有太多的虚构“美好”(何况还有别有用心的编撰),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把这种想象中的美好,都嫁接给了英美体系国家。

  至于一些广播电台,除了办英语学习的节目,暗地下也在做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比如BBC广播、VOA(美国知音)等等。

  有意思的是,几十年过去,很多当年学了英语,后来跑到国外去的,回过头一看,大多数人的成就,还远不如很多在国内默默无闻之辈。那是另外一个叙事了。(以一个大时空来看,英美的流量陷阱,也坑了很多精英,我还专门写过第十名现象。)。

  1990年代,美国的流量霸主时代

  1991年冷战结束,其实还不是让中国人最震惊的。

  最震惊的是海湾战争,中国人第一次见识到了在现代信息体系化支撑之下,以降维方式呈现的一边倒战争形态。

  而其时,为了全力发展经济。在政治、军事、文化领域,中国走的是全面的“韬光养晦”之路。有一个事情可为佐证,中国虽然是联合国五常,但是各种提案,实际上那时候基本投的全是“弃权票”。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舆论阵地你自己不去占领,别人一定会去占领。回过头审视我们的舆论场,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在这个1990阶段,中国并不算的美国强大敌人(虽然美国也制裁了中国)。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农业社会,而且三农问题在1990年代很突出,国内大小事也麻烦不断。(西方舆论甚至认为,中国很可能难以顶过去。)

  前苏联解体,新自由主义刚刚开始进行全球敛财,有太多的韭菜可以收割,先是日本、接着是前苏联、再接着就是东南亚新兴国家,每一波次下来,英美的“新自由主义”资本家,都收获满满。

  何况,在1990年代,美国开始利用帝国光环,还有巨大的流量优势,在中国大发横财:

  ——日化领域的宝洁,海飞丝一类的洗护产品,长期霸占电视黄金时段,而且霸占各大超市门户位置。

  ——快消品领域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柯达胶卷,也是非常“美国式”的流量。

  ——肯德基和麦当劳,开一处火爆一处。之前提到过,1998年长沙肯德基开业,居然轰动一时。有网友还说,武汉肯德基甚至还有人举行婚礼,从我见证过的历史来看,所言非虚。

  ——美国大使馆门口,常年排长队,都是等待签证的人们,很多还是名校的学子,顶级名校成了“留美预科班”。

  ——电脑开始进入中国,那种“黑科技”一般的存在,让人们毫不怀疑,这个世界只有美国才配得上“科技创新”的名头。

  ——好莱坞的电影,那个时代可谓“独孤求败”,无论是《侏罗纪公园》、《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泰坦尼克》....都是那个时代美国好莱坞征服全球的里程碑。

  ——1997年通用汽车进入中国,首款汽车就是别克新世纪,给中国汽车业带来的震撼,也是革命性的,此后德国大众才开始大规模引入新车型进入中国。而2001年,上汽通用的别克赛欧正式上市,整个市场为之轰动,消费者为之雀跃,电视台争相报道的场景历历在目,仿佛一夜之间中国进入了全民家轿的时代,因为是第一家推出“十万元”家轿的国外品牌汽车公司。

  ——美国的摩托罗拉“大哥大”,BP机,对讲机,都是高大上的存在。特别是“大哥大”,在早年的港片里,都需要专门配置一个“马仔”携带,用于在电话响起的时候,给老大递上去通话。

  ......

  总而言之,在那个年代里,美国流量就是真正的“国际范”。很多名校大学生,上学第一天就开始谋划托福、雅思考试,专门培训出国留学的新东方学校,也是在那个时候走向辉煌。

  及至1990年代末,一大批的海归,比如百度的李彦宏、搜狐的张朝阳等等,更是把新一代的流量神器——互联网,带入中国社会。更深层次地影响了中国舆论的平台,而更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跑到美国上市,等于事实上成为美资公司。

  在那个时代,即使说不上全民崇拜美国,几乎也至少大半以上。我认为,现在美国之所以在中国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来自1980-2000年前后的历史沉淀,实际上可能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思想钢印”......(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3 16: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年“流量”风云,见证中美的时代变迁(下)

  这个系列的文章,提到的流量,指的是“广义”的流量,即影响力、渗透力、意识形态的接受度等等。

  很多人经常问我一个看上去很“奇怪”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高级知识分子,照理说应该是智商很高的一群人,为什么反而容易被西方的意识形态洗脑,成为西方流量在中国的“人肉喇叭”、“美国鹦鹉”?以至于人们常常用“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形容这种状况。

  实际上,这个问题挺复杂,我大概说几个点(以后如果有机会,再仔细分析这个群体)

  ——被“金钱”收买下水者,这个比例不低。实际上中国工商界的企业家,如果使用外资比较多的话,也难脱这个“被包养”的命运,拿人手短,拿了人家的钱,就要站人家的立场。所以越是美资的互联网企业,就越容易成为美国传播的平台。我早些年写过一篇文《崇洋媚外也是一笔大生意》,那些英语培训机构,出国移民机构,留学代办等等,也都是如此。生意嘛,可以更无耻一点。

  ——数十年外国强大,美帝无敌的“思想钢印”,实际上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读了点洋墨水的人,毕竟读书越多越容易相信书上的理论,而且三观也会被影响。智商高并不代表情商高,更不代表对人性社会的理解深刻。寻常人读书少一点,但是社会经验丰富,也可以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反过来,实际上读书读成书呆子的比例并不低。

  ——周围环境影响,尤其是“流量”轰炸之下,其实大多数人很难保持理性的判断力。就算是上当了,不要紧,还有下一个当,接着等着你来上,一朝为韭菜,时时为韭菜。我写作这么些年,观察过无数的热点,也看过无数的流量,最终的看法,维持不变,“流量即陷阱”,起码99%以上是有效的。

  .......

  话说回头,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中美关系自建交以来,开启了第四个十年。但是不能不提一下2008年的金融海啸,以及2008年的奥运会。

  现在我们看奥运会,自然是一股平常心。但是为了争取奥运会举办权,中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经历了漫长的等待。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奥运会举办城市。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始,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整整经历了18年的时间。

  (顺便说一声,有机会的话,加入知识星球,可以加我个人微信,进入我的读者群,我抽空专题分析2001年的时代风水问题。因为2001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转折时间点。其他的几个风水话题,也是好评不断......)

  东亚国家(日本、韩国、中国)都有一个巨大的“奥运会”流量红利,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经济持续腾飞;1988年汉城(后来改名首尔)奥运会之后,韩国三星等巨头飞速崛起;而到了2008年之后,中国的成长,让全世界都瞠目结舌(世界五百强企业平均每年增加8-9家)。——这里顺便挖个坑,回头写一篇文章,对比一下奥运会在东西方的后续效应。

  中国奥运流量开启的时候,正好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的时间点。这个世界并没有必然的巧合,尤其是国际盛衰,“一朵花儿开,就有一朵花儿败.....”,完全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其实是完全有道理的。从此美帝流量走衰,中帝崛起。

  2008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流量之花,真的开败了吗?并没有!而是转性了,从吸引人注目的张扬绽放,逐渐变成的“恶-之花”,从光鲜亮丽,逐步转性为毒性十足。

  有人形容目前美国的流量,大致分为三个派(这三个术语引自互联网):

  ——“净衣派”,就是为“灯塔国”树立光辉形象,跪舔灯塔一切。

  ——“污衣派”,就是给中国抹黑,吐口水。凡是中国做成的事业,都不符合民主范,都带着原罪。

  ——“古墓派”,就是用一些老掉牙的话术,用一些陈旧的段子,每天叨逼叨逼地重复。走不走心不要紧,真真假假无所谓,反正中国人多,没出过国的占多数,除了“美吹”、“日吹”、“德吹”,连“印吹”、“越吹”都有人去信。骗人的没安好心,被骗的不长眼睛......

  ......

  从高大上的蓝星霸主,沦落到整天搞下三滥手段,言辞间埋天怨地的渣渣样子。这才多少年时间?中国古语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善就好像攀登山峰一样难,向恶就好像山石坍塌那样容易。美国的流量完全转型“学坏学贱学毒”,那就是崩塌一样迅速。

  回顾2010年至今的中国“流量”,美国的影响力是日渐衰退,但是确实变得越来越“恶臭”。

  ——首先是美国品牌的衰落,一家家美国的顶级企业,无论是日化的宝洁、快消品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汽车行业的通用福特、航空产业的波音.....褪去光环之后,事故不断,品牌形象在中国不断下滑,在全球也是竞争乏力。想来想去,如今也只有苹果一家,在国内的光环还算比较饱满,然而也面临国产品牌的强力竞争。大企业的品牌,是一个国家的实力象征,美国品牌在中国的衰落,实际上也是美国国运衰落的影子。如今在电视上,互联网之上,美国品牌的广告,其实是越来越少。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08月23日正式上线,对于中国的网络“自媒体”而言。这是微信的一小步,但却是“中国流量”变局的一大步。那些曾经依靠微博、门户网站刷流量的明星大V们,面对新的媒体游戏规则,纷纷露出原形。到了必须依靠才华、创作力、读者支持的时代,一大批优秀的原创作者出现,并且还得到了正向的激励(包括赞赏)。可想而知,当年花费巨资捧红的那些“流量”明星、大V,到了微信时代日渐失语。只能在微博上,继续叨逼叨逼,然后微博转微信,在朋友圈二次传播。

  ——中国互联网管理,规范化。我曾经在2016年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互联网+,正义必胜》的文章。当时我的看法,就是随着中国互联网管理的日益规范,特别是全面的实名制,整个中国的电信、互联网系统,将会迎来全面的光明时代。这些年,电信诈骗发案率已经降低了很多。不过也需要警惕的是,“情感诈骗”在上升。中国互联网管理的规范化,也让“毒流量”难以大面积的发酵,毕竟制止谣言最好的方式,还是“黄马褂”。一大批当年网红,纷纷入坑,吃牢饭者有之,装病装死者有之,嫖娼被抓者有之.......

  ——美国流量全面“颜色革命化”,这也是美国产业衰落以后,制造无力,捣鬼有方。在全球的流量,不再能够为美国产业服务,转而成为洗脑、煽动、联络、宣传的平台,比如“白头盔”这种,还有围绕Hk的国际舆论等等。

  美国早就从一个创新引领型的国家,蜕变为敲诈勒索、拖人后腿、黑吃黑、挑拨离间、欺诈成性.....的黑帮国家,不仅是国际上如此,对国内亦是如此。

  为什么过了21世纪之后,特别是2008年之后,全球的“颜色革命”感觉上“遍地开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全面崛起。每人一台手机,成为流动信息平台。互联网流量,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广泛的覆盖面,大面积传播到每个人手上。——造谣和煽动也是如此。之前的互联网,主要是基于PC机之上,很难现场传播,也不可能一下子人人覆盖。

  在中国以外,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管道,美国流量在全球的“毒化”。自然不可避免地传播回中国,加上国内水军的鼓噪,制造了“国际舆论”的架势。

  其实,我们看到的所谓各种国际舆论围攻,说来说去,大多数也不过是英美国家的“话语权”而已。刨去英美两国的流量,或者加一点,去掉“五眼国家”的流量。全世界真的成天对中国说三道四、指指点点舆论,能够有多少?

  英美国家才多少人?就算五眼国家,全部加起来,才多少人,不过四亿人多一些。还不到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要是放在全球,更是不到全球人口的十七八分之一。说是“国际舆论”,其实中国人要是真的不鸟他们,也就是一群鸟人叽叽喳喳而已。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不敢干又一边叽叽歪歪,慢慢就成了笑柄。

  能够逃过美国“毒流量”的毒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小国家就是在这一套“毒流量”引导的“颜色革命”中,非死即伤,所以说,流量战争,这实际上也是新时代的战争。

  到了4G、5G时代,随着美国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落后。美国流量开始玩不过中国了,不仅在中国玩不过。中国流量也在迅速走出去,对冲美国的毒流量。当然,很多互联网软件平台是美国的,比如FB、推特、油管、谷歌这种。所以,他们也顾不上什么脸面了,凡是中国流量,只要对美国不太有利的,一律封号和删帖。

  最近很热的李子柒的视频,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说教、不辩论、甚至很少说话,行胜于言,用人人看得懂的影像,讲述中国人的乡村情趣,跨越国家、民族、种族、地区,能够让这么多人喜欢,也是一种突破西方流量封锁的路子。在美国油管之上,李子柒居然收获的粉丝超过CNN。

  既然中国能够拥有世界制造,必然也能够进入世界创造,在流量领域,同样如此......

  用主席的一首词,形容这个历史进程,也是很不错的: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9 11:31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