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81|回复: 2

张敬伟: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美国更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5 0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美,这是王毅作为外长首访美国。其外交使命是对6月份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同意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确认和深化。

  从战略力量对比而言,中国似乎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诉求更为迫切。现实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美国更为重要。

  这也是美国主流社会的共识,不管是中美利益攸关关系还是中美G2共治,都非中国首先提出来。应该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性概念,是作为强势一方的美国逻辑,而中国看重的不是理念概念的宣示与推演,而是更注重中美关系的现实运作,对中美关系的认知更为感性。

  矛盾的是,美国明知中国的战略崛起不可遏止,而且也形成了中美合作高于冲突的一整套理论,但还是以更为直接和感性的策略应对中国的战略力量提升,甚至可以说是对付中国。

  这其中包括舆论的聒噪,既有言过其实的中国威胁论,也有唱衰中国的崩溃论,还有捧杀中国的崩溃论,美国对中国的情绪可谓焦虑万分;这其中也包括美国对华的“3T”(台湾、西藏和贸易)纠葛,但台湾不再是制约中美关系的负资产,而正成为中美关系的“正能量”(王毅语)。中美贸易问题,人民币汇率和对华逆差争端没有答案,而且美国对华连番的贸易壁垒也改变不了中美贸易互补的态势。西藏的达赖窜访美国,也让中国脱敏。

  美国制华的新举措是希拉里时代启动的重返亚洲的巧实力运用。美国的目的是重建美国在亚洲或者说在东亚的领导权,事实上中国从来都没有挑战过美国在亚洲乃至亚太和全球的主导权。在美国的亚洲战略鼓励下,和中国存在岛屿冲突的邻国被鼓动起来,从菲律宾越南到日本,都成为制华的急先锋。当然,对中国发展猜忌的印度和其他国家也似有响应美国的态势。

  美国此举,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战略后果:一是将隐忍不发的中国倒逼为战略外向的国家,使含蓄的中国明确了作为亚太大国的地缘利益诉求,是美国激活了中国全球大国的战略意识;二是促使中国从传统的大陆性国家迈向海洋国家,中国对海洋利益有了合理的战略纵深诉求,而且以提升战略性军备(航母)来维护海洋利益;三是中国和邻国冲突有失控风险,有让美国深陷其中的趋势,这显然不是美国所愿;四是客观上鼓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喧嚣,挑战美国在东亚建立的战后秩序,中日关系的恶化只是表象,安倍政府的本质是要成为正常国家,是对美国在亚洲战略的潜在威胁。纵日制华,有引火烧身之忧,而且也损及美国在东北亚和另一盟国韩国的关系。

  因而,重返亚洲制华的表面风光之后,是美国重返亚洲后在东亚战略的失控,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就是对重返亚洲战略的纠偏与调整。

  美国在经贸战略上另一制华举措“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TPP)也在破局中,美国原本是将中国排除在TPP外。但中国在东南亚亦有排除美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两种隔膜的经济机制,意气竞争的成分浓厚---因为不管哪种机制,成员国之间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美经贸更是紧密的伙伴关系。中美两强都付不起贸易对抗的战略成本,所以美国不再决意拒绝中国加入TPP,中国也表现出加入TPP的意愿。

  美国一向主导全球关键战略“热点”。但从叙利亚“化学屠杀”发生后的全球大国博弈战中,美国不仅被盟国放了鸽子,而且被俄罗斯牵着走。秉承中庸温和战略路线的中国,虽然并不赞同美国的做法,但中美在全球热点问题中存在更大的合作空间。除了叙利亚,还有伊核、朝核等让美国棘手的战略性难题。若美国在亚太区域兼顾中国的利益新诉求,将换来中国相称的战略回报,这是中美构建新兴大国关系的基础。

  美国在全球都有战略利益关节点,但现实是美国有些力不从心。就此而言,美国更需要中国的帮助与奥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07:4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战略,应该是稳扎稳打,步步紧逼,不给美国以喘息的机会,从而形成新的战略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5 21:5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茕茕豆娘 于 2013-9-25 22:00 编辑

特别鄙视布热津斯基和基辛格这两个所谓的“老狐狸”,他们把苏联玩的团团转,可为什么那些下作的把戏在中国身上就是行不通呢?呵呵,我真为这俩“基”感到惭愧。也许他们忘了中国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上演的一幕一幕,都是为今天准备的预演。这里,中国,才是谋略的发源地,他们玩的自以为很深奥的东西,中国人的祖先两千多年以前,就都已经玩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4:36 , Processed in 0.2501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