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31|回复: 6

如松:释义——道德经(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2 08: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一章是道经的总纲,解释的部分很多人不认可(我也不要求任何人认可),可我告诉大家,所有的解释只有我的解释才更贴近原意,其它所谓大师专家的解释都是胡说八道,你大可以说如松很狂妄!

  道经,总纲之后的各个章节,中心的思想都在论述事物都有相对性(比如美与丑),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无为达到有为等)等等,这些内容遍布道经后面的各个段落,说明老子中心要阐述的是矛盾论和相对论,那么,把道字解释成虚无缥缈无法阐述的事物可以吗?矛盾论与相对论是哲学的核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这是常识),是虚无缥缈的吗?把“道”理解成虚无缥缈无法阐述的人,要么是愚昧的家伙,要么是有险恶的用心,无非是希望将“道”驱离中国文化的核心位置(虚无的东西也不可能占据文化的核心位置),实现自己的利益!

  也有些人执迷于所学专业是什么,如松写气候历史财经等等,气候很喜欢,历史很喜欢,古医学很喜欢,财经很不喜欢;但本人的专业和以上相距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执迷于专业者,下品;将自己的专业理解到哲学的高度,上品!当然不可能一日达到。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释义: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丑的存在(也有人解释成,天下人都追求到了美,就是不美。和以上的解释没有本质的差别,下同);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恶的存在。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相互显现,高和下相辅相成(实现“盈”,圆满的意思),音和声互相谐和,前与后相生相随,这些都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不用说教的方式施行教化,遵从世事(和事物)的内在规律(顺其自然),最终实现有所为。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自居,也就无所谓失去(功名)。

  每当看到这段文字,都想击掌叫好,一些人会说,这些东西简单的很,谁都明白,实际上绝大部分人根本不明白;举个例子来说,中国人炒房炒地,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不可能的,当共同富裕的时候,就没有了贫穷,共同富裕也就不存在,那时一斤玉米可以卖到100元,纸上富贵就转换成贫穷!如果说实现温饱是可以的。

  我为什么将历史上的皇帝--明孝宗单独提出来,历史上有为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坏人!虽然爱民的一面不可或缺,但都具备残酷的一面,包括李世民朱棣雍正等等很多,唯有明孝宗(还有明仁宗。可惜活的太短),用高尚的品德引领帝国(而不是说教),减少残酷的一面却能实现吏治清明,百姓祥和,国家富强。我也相信在孝宗时代,贪污腐化包二奶等等行为一定是过街老鼠,因为孝宗的自律;反面的典型是东汉时期,儒家不停的在说,在讲教化和礼仪,可东汉是历史上最昏暗的王朝之一,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在说给别人听,目的只有一个---实现自己的利益(门阀利益),民间一些方面实现繁荣,掩盖不了东汉朝廷的昏暗。

  一个世俗中人(如松也是),做到成功不居功,失败不气馁,得到不以为得到,失去也就无所谓失去,就可以实现心灵的清净,虽然未必能得“道”,但可以实现高尚。

  最简单是中国股市是一个负和游戏,同房地产一样是庞氏骗局,今天你盈利了,也就有人失去了,你得到了金钱同时也得到愧疚和负累,本质上什么也没得到,反之亦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2 15: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2 19: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正解大家如果都按所谓“美”的标准去追逐,实行“美”,这是极其丑陋的;同样,都按所谓“善”的标准去追逐,实行“善”,这也是极其恶的行为。因为美与丑、善与恶是一体两面、前后相随的(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这是永恒的道。因为这样,真正的大德之人不会刻意的去追求“善与美”,不拘于自己狭隘的“善与美”观点去行事。而是顺势而为!更不会把自己狭隘的观点用语言来定义并教化别人!宇宙的一切,并没有设计自己的开始、生长、结果,都是顺其自然的!重要的是万物从来部将一次的结果当初“善与美”的成功经验而“执着”不变,正因为这样,万物才不会偏离“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2 2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道行也太那个啥的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8 23: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尚楼 发表于 2013-9-22 19:5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 ...

我觉得这个讲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30 23: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发表于 2013-9-28 23:14
我觉得这个讲的好。

如松释义: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丑的存在!
这句话根本就是不入门的人的解读,天生万物,皆是美的,怎么会有“丑”的存在?丑的只能是人心,即人的不准确的认识!美与丑是比喻一个事或物的两面,如阴与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两种状态,而不是说“阴,是丑的、阳,是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 09: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用佛学来观道经,易如反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22:5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