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76|回复: 0

马行空:巨变前夜,保命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3 18: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9日统计局公布了10月的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创8年新高。

  统计局的说法是猪肉价格飙涨100%,带动了CPI直线上涨。专家们用他们猪脑子绞尽脑汁给出解释,“猪肉涨价状况不可持续”“主要是非洲猪瘟的后续影响”“十几个省市已经出台了限价令”等等。

  问题是,现在不止是猪肉的事儿。

  大家去超市看看,桶装方便面今年价格上涨了25%;6-7月份苹果更是涨到十几块一斤,现在城里也没降太多。类似的涨价现象越来越多,这背后反映了非常严峻的经济形势。

  我们赖不到中美贸易战头上,因为食品产业链完全在国内;当然也赖不到果农、菜农、超市、物流商的头上,因为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没人多赚到钱。

  更可怕的是,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中国的工业已经停滞了。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4个月为负数,这说明企业的对外批发价在下降。吊诡的事情出现了,出厂价下跌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用简单的常识就能明白,出厂价格下跌会导致企业减少投资、缩减产量、减少工人,长期下去就是经济停滞。对消费者来说,价格上涨肯定会减少消费,原来全家每周吃10斤苹果5斤猪肉,现在价格上涨可能就会缩减消费量或者改用其他更便宜的食材。

  一个可怕的现象出现了:通货膨胀 + 经济停滞 = 滞胀

  企业因为价格下跌、缩减生产导致经济下滑。政府为了救市会选择多发货币,刺激经济。可是政府发的货币越多,通货膨胀的压力就越大,物价上涨就是必然的,猪肉、苹果、方便面就要忍不住继续涨价。

  于是,我们就陷入了一场教科书般的滞胀。

  01 滞胀已成定局

  这会儿你一定会想起美国。

  为什么他也印了那么多票子刺激经济,但是却没有通货膨胀?

  看到这里,有经济学基础的同学一定会想到M2这个指标,即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总和。这个数量越大越能说明政府印钞印的越多。

  很多人对比中美的M2,以此说明我们印钱是美国的好几倍。其实,我们不能单纯的用M2来说明中美印票子的多少。

  两个原因,一是美国的M2不包括1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存款和外汇存款,美国仅大额存款就有2万多亿美元,并不是小数目;

  二是,中美的融资机构不同,美国是直接融资为主,企业发债借钱,这在M2中无法体现。而中国是间接融资,以银行借款为主,企业借来的钱通常还是在银行存着,这会直接增加M2的数量,所以中国的M2显得比美国大很多。

  我们用国家的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货币发行量更科学,政府、企业、个人的欠债都包括在内了。用这个指标看,美国和中国的债务占GDP比重都差不多,都在300%-310%之间。

  可是,我刚刚提出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家发的票子差不多一样,为什么美国没有通货膨胀?

  重点来了,美元是世界货币,中国只是单一主权货币。

  美国发出来的钱全世界通用,从墨西哥的毒贩到中东的原油,从巴西的牛肉到澳大利亚的铁矿,从中国援助非洲的基建到东南亚的铁路修建,大家全部用美元!

  IMF的数据显示,80%以美元计价的商品都没有到达美国本土。而中国发出来的钱基本上只有中国人在用,甚至中国在海外的项目也要用美元进行结算。

  为什么不能把中国印出来的钱给全世界用?

  我们国内有这么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既产能过剩,又有通货膨胀压力,我们把人民币和产能过剩一起向外输出,不但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基建的国家,还能鼓励他们也用人民币,我们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你真聪明!和我们中央政府想的一样。

  从2016年开始,中央政府就明确鼓励“一带一路”的项目使用人民币结算。在此之前我们“一带一路”的工程都是用美元。

  2016年之后,境外人民币资产开始持续上升,结算量也开始增加。

  目前人民币在海外使用的频率还很低,根本无法和美元、欧元竞争,甚至都比不过日元,我们只是全球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在全球占比2.2%。

  但是,毫无疑问,未来这个比例会上升,因为这和中国的经济地位不匹配。而且我们也在努力推动“一带一路”项目用人民币结算。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推论,如果用人民币的交易多了,谁受损?

  现在美元占国际支付货币的41%,欧元32%。他们两个的份额肯定被削减。欧洲还好说,他们内部结算比例很大,国际之间利益也不一致。

  但是,美国完全不能接受人民币的崛起。如果大家像中国一样都不用美元了,美国国内一定是通货膨胀飙升。美国当初就是靠让全世界使用美元,解决了自己70年代的滞胀问题。

  我们回顾一下美国70年代的历史,一定对中国深有启发。

  1970年,美国通胀率达到了5.7%的同时,经济增幅下滑至0.2%,滞胀开始显现。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国通胀率从1973年的6.2%飙升到11%,经济增长为-0.5%。

  1980年,通货膨胀再次飙升到13.5%,经济增速-0.2%。美国被滞胀困扰多年。美国政府通过两个步骤摆脱了滞胀。

  第一步,重新确立美元霸权、让全球继续用美元。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前,美元和黄金挂钩,这时候的美元受到黄金的限制,没办法随便发。因为一旦印的美元多了,大家都可以去美国换黄金。后来实在换不起了,1971年尼克松宣布不再兑换黄金,美元违约了。所以,70年代大量美元回流,这是美国国内通胀的重要原因。

  美国必须想办法让国际社会继续用美元,否则国内就会因为通胀而崩溃。后面的事情我们知道,美国通过和沙特达成军事保护协议,沙特接受充当机动产油国,用美元定价石油!各国去OPEC买石油都要用美元,沙特等产油国答应把赚来的美元拿去买美国国债,至此石油美元体系建立了。

  通胀的压力减少了,1983年以后美国CPI开始大幅回落。通货膨胀的炸弹算是解除了。以后,任何国家试图挑战石油美元都会被美国派兵修理,先是伊拉克试图用欧元定价和结算石油,后是利比亚试图以黄金和石油为基础建立“非元”。结果都被美国消灭了。

  第二步,政府出资,大举投入科研,这是治本之策。

  只要取得科技上的突破,企业能赚到钱,美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我们都知道,科研突破并不容易,从7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后期,经过将近20年的投入,美国最终取得了计算机领域的突破,再次引领世界。微软、英特尔、IBM,谷歌等企业崛起。

  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复苏,成功走出滞胀,继续引领世界。所以,大家不要以为美国的科研都是民营企业在做,那只是表面现象。

  比尔盖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说,“自二战以来,美国政府主导的研发几乎定义了所有领域的最先进水平,而私营部门则普遍显得无能”。事实上的确如此,计算机、航空航天这些高科技领域都是美国政府通过国防部在背后投入。

  今天中国把这两招都学会了。

  我们通过“一带一路”输出中国的基建能力,输出人民币;我们通过中国制造2025发展高科技。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我们的成功就是他的相对失败。

  千万不要被经济学教科书上那一套自由市场的说辞把自己学傻了。

  全世界应用最广的经济学教科书是萨缪尔森编写的,2004年他在《经济学展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主流经济学家眼中的全球化:李嘉图—穆勒模型给出的证明》的文章,结论是,中国的技术进步会损害美国的利益。

  这成为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理论基础(理论借口)。

  都是套路。

  02 美国会想尽办法阻碍竞争对手崛起

  2017年12月,美国的《国际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2018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国防战略报告》重申这一基调。

  随后美国的各项对话、战略都是围绕这个展开。即便是未来中美贸易达成了阶段性的协议,美国也不会停止对中国的遏制。

  因为两国的矛盾根本就不是贸易那点事儿,贸易只不过是借口。美国的目标是防止中国在核心科技方面的崛起,防止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量的扩大。

  2019年3月25日,美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国内没什么报道。

  这一天,美国成立了“应对当前危险委员会(中国)”。这是一个美国的右翼民间团体,历史上它成立过3次,第一次是1950年,防止共产主义国家继续扩张,结果成功了。第二次是1976年,目的是搞垮苏联,也成功了。第三次是2004年,应对全球反恐战争,到现在也基本成功了。第四次就是现在。

  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前中央情报局局长詹姆斯·伍尔西,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前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前白宫首席策略师史蒂芬·班农,对华援助协会主席傅希秋等40多名前政府官员、国会议员、智库成员。

  ▲2019年3月25日“应对当前危险委员会(中国)”成立

  2019年4月9日,美国前众议院议长在“应对当前危险委员会(中国)” 会议上说:“美中之间将是一场长期的有关‘信仰自由与信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之间的较量。这是一场有关文明的较量,不是国家间的。”

  4月29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主任斯金纳说,中国是我们意识形态上的对手,中美是文明的冲突、种族的冲突。

  这么短的时间,美国官方说法就和 “应对当前危险委员会(中国)”保持一致了。毫无疑问他会用各种办法遏制中国:贸易战、信息战、金融战、甚至代理人战争。

  遏制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我只举一个例子。

  你可能听到过美国、欧洲的媒体到处造谣,说中国的“一带一路”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套上债务陷阱。

  他们经常举的例子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因为无力偿还贷款被迫交给中国。

  这件事的真实情况是,中国为汉班托塔港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港口后来发生亏损是因为斯里兰卡国内的政治斗争阻碍港口的燃油补给,从而让港口无法盈利,进而无法还贷。

  斯里兰卡新政府当选后将该港口70%的股份卖给了一家中国公司,丢掉了这个烫手山芋。这件事被污蔑为中国一手策划,实际上是纯粹的商业行为。

  斯里兰卡的外债共465亿美元,其中只有10%是欠中国,其他都是欠欧美巨头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债务陷阱制造者。

  2000-2017年,中国在非洲有1000多笔贷款,总额仅1430亿美元。非洲共有17个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只有3个和中国有关,另外14个都是瑞士信贷、嘉能可等欧美巨头造成的。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跟踪记录了2005-2018年中国在南美洲1400亿美元的贷款。结果发现只有委内瑞拉接受了中国大笔贷款后无法偿还,最后双方决定用石油偿还。其他国家的贷款都没有超过IMF认可的债务可持续性门槛。

  而委内瑞拉之所以出现财务问题,还是因为美国的制裁!所以,欧美才是真正的债务陷阱制造者,但是他们处处抹黑中国。

  03 老百姓关心的是财产如何保值增值

  作为老百姓,我们最关心的是,这种状况下我们的财产如何保值增值!

  接下来的10年可能是我们最难捱的10年,因为这是中美斗争的胶着期,也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期。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全世界都不好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大投行对于2020、2021年的经济形势都不看好。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中的经济增长与通胀周期

  滞胀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我们即将进入现金为王的时代!

  这时候既不适合炒股、也不适合买房,老老实实存点儿钱放银行准备过冬是最靠谱的选择。要是钱实在太多,可以买点黄金和我们央行的国债。

  瑞银与Campden Research针对360个平均财富达12亿美元的超级富豪家族办公室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家都在增加现金储备、调低杠杆,把股票转移成债券或者不动产。如果大家都在为寒冬做准备,那么预言就会自我实现。

  所以,当下不亏钱就是赚到了。

  这是个知识非常廉价,技能却很昂贵的时代。现在正是好好学点技能,充实自己的时候。

  别让自己成为滞胀的牺牲品,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6-29 15:24 , Processed in 0.4220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