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35|回复: 0

明哥:投资中最难的事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3 14: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今天聊这个话题呢?因为明哥就遇到了这个难关。

  上一篇文章里说:

  股票投资,最难的是把握业绩成长和市场预期之间的微妙平衡。

  但其实,这指的是投资的技术。

  无论一个投资者的功底如何,只要在市场里浸淫几年,常用的估值方法和业绩预测的套路,总是不难掌握的。

  即使对某个行业不懂,无法准确估计上市公司的业绩,那么享受一下卖方分析师们的报告和服务,查看市场一致预期的业绩,手算下当前的估值水平,依然是很容易的。

  但是,很多人依然会在股市里赚不到钱,甚至会亏钱。难在哪里?

  最难的事情,在于面对机会和风险时,能否驾驭自己的内心。

  我们列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01

  “爱尔眼科”周五大幅上涨6.02%。然而,如果回溯下它从登陆创业板后的总体涨幅,你会发现,已经上涨了接近40倍了。

  它一直在上涨,如果在调整,那也是在为上涨做准备。

  当你觉得它高估时,仿佛在看泡沫,然而,股价却越涨越高,仿佛天空才是在尽头。

  那么对于这样的一支牛股,即使我们完全错过了,它至少应该是投资者去学习的牛股样本,是股民们反思自己为何赚不到钱的绝佳案例。

  (图片说明:爱尔眼科的股价月线走势)

  这家医院集团的眼科技术很高超,国内别无分店吗?不是。很多公立医院的眼科,医术更为高超。

  这家医院集团的坐诊医生,都是专家级别,妙手华佗吗?不是。161家子公司中,很多都位于三线以下城市。

  这家医院集团的财务数据里,没有商誉,没有无形资产,没有负债,利润都代表了白花花的真金白银吗?恰恰相反。商誉高达24.4亿元。

  股价能够连续上涨,直破天际,其玄妙到底在哪里?

  其实,玄妙之处,只要在股市有5年经验的股民,就能够一眼看出来。那就是两个字:并购。

  一开始,公司还尝试用自有资金,去并购市面上的中小型眼科医院,无论培育之后是赚是亏,都并入上市公司的报表。这对公司选择并购标的的眼光就很高,因为每一次选择,都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自身的财务报表数据。

  但是,他们后来学聪明了。

  2014年,爱尔眼科“摒弃”了之前自筹自建的扩张模式,走上了杠杆并购之路。简单地说,公司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成立并购基金。初步出资额中,上市公司只出一小部分。

  由于初始参股比例很小,比如说,2%-49%范围,因此,被并购的医院,即使在亏损的阶段,亏损业绩也不会并入上市公司报表的,任由它在体外“自生自灭”,或者再接受上市公司的辅导。如果辅导几年过后,实现了盈利,那么就由上市公司发行股份或者筹集现金的方式,将体外的眼科医院,完整地吞进上市公司的体内,将业绩纳入报表。

  并购基金在体外收购医院时,要么趁医院亏损时低价收购,要么在医院有盈利时,以低于10倍的市盈率收购;那卖给上市公司“爱尔眼科”时,二级市场的估值已经到了90倍之多。

  并购基金里的社会资本,5年时间,赚了10倍以上;上市公司低价买进资产,反手就以高市盈率,卖给二级市场上的股民。

  社会资本,赚了;上市公司业绩好了,市值赚了;股价上涨了,股民们也赚了。

  这好像是个永动机,参与这个数字游戏的每个人,都赚大钱了。

  问题是,谁在亏钱呢?

  在2016-2018年的3年时间里,大量A股上市公司,因为在2013-2015年3年时间里,并购了无数的垃圾资产,导致爆雷惨剧,股灾一轮接着一轮。

  为何“爱尔眼科”这种数字游戏的模式,还能玩到今天呢?

  根据公司的说法,他们能够对体外被并购的对象医院,提供技术辅导和资源注入,协助它们扭亏为盈。可问题在于,加上已经在体内的161家眼科医院,体外还留存有大约200家眼科医院,“爱尔眼科”总部有多少高级管理人才和医术高超的医生,能否辅导全国各地361家医院的运作呢?

  所以,这种数字游戏,虽然没有为社会创造任何价值,但是,只要上市公司张开了血盆大口,能够不断吃下体外的并购标的,身体不断膨胀,股市的市值就能不断上涨。至于那不断累积的经营风险、资金风险和财务风险,社会资本不关注,上市公司自己不关注,股民们也装作看不见。

  我们一定知道,在未来的某一天,数字游戏会停止运转的,不符合商业规律的并购,一定会反噬上市公司,股价一定会大跌的。

  但是,利益相关者,都沉浸在游戏之中,只愿意赚取眼前看得见的钱,不管以后。

  02

  再来谈新股。

  在我国股市,一直都有“新股不败”的神话。原因很简单,新股的所有股本里,流通股本的比例很小,大部分在10-25%范围。

  对于炒作资金来讲,只需要很少的资金代价,就能把股价拉升得很高。

  (图片说明:“三只松鼠”的股价日线走势)

  例如,这是新股“三只松鼠”的股价日线图,能看见的是价格在不断上涨,看不见的是,日均换手率在20%以上。也就是说,炒作者,为了维持价格不断上涨的假象,每天买卖过的流通股本比例,超过了1/5。依靠拉升小部分流通股,整体市值已经277亿元了。

  要知道的是,这家公司的2019年三季报,单季净利润,同比-51%跌幅,前三季度净利润不足3个亿。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股价拉高以后:

  一、吸引那些想赚快钱的股民们,或者韭菜们入场,在高位完成筹码的派发;

  二、维持股价在高位,等到原始股东或者投资机构们的限售股解禁,高位倾泻而出完成减持,由接盘的股民们,向他们让渡利益。

  只要没到限售股的解禁期,击鼓传花的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韭菜生生不息,音乐不会停。

  虽然经过了2018年的生态重构的教育,次新股的炒作风潮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投机分子永远存在。只要气候合适,新股发行速度减缓,炒作次新股的土壤,会一直肥沃着。

  03

  所以,当我们明知这只是一种数字游戏,将来泡沫一定会破灭,但是短期之内股价还可能上涨的时候,我们要不要放下身段,“同流合污”,去赚这种钱呢?

  如果参与的话,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接盘侠会进来,有可能自己接了最后一棒,更严重的是,我们将二级市场里宝贵的流动资金,去追捧泡沫严重的股票,而留给那些优质资产的流动资金,就匮乏了。

  如果不参与的话,股市里真正有成长潜力、估值不高的优秀品种实在太少,要等待那些有成长潜力,但是估值泡沫巨大的股票回归到合理估值,要么等不到,要么等待的时间,会超过我们的等待极限。

  在这种两难的选择面前,投资者如何做,才能驾驭住内心的冲动,不去同流合污,不去怒斥乱象呢?

  明哥已经有了6年以上的投资经验了,股市里各种奇葩的乱象和浪潮,都见识过了。比如,蹭概念、炒新股、资产并购、财务造假、高管被刑拘。

  除了在2018年,因为外部贸易摩擦、股市加大IPO供给、市场整体流动性枯竭等原因,这种炒作风潮得到纠正了,其他大部分时候都是群魔乱舞。

  当有新的套路,风险换了一身皮,以机会的模样出现在股市里时,还是忍不住内心会有波动。

  股市,本来是社会资金,最优化配置资源的地方。

  好的公司,应该得到褒奖;烂的公司,应该得到抛弃。

  当烂的公司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受到褒奖的时候,真正好的公司,好的投资者,就得不到恰当的回报,受伤害的,是这个市场里所有的人。

  身处中国股市,要等来投资之果,心态必须要强大。

  一是忍,二是等。

  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1 07:13 , Processed in 0.2344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