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7|回复: 0

蔡慎坤:征收拥堵费为何要与国际接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8 07: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北京、上海正在调研征收拥堵费”的消息甚嚣尘上,昨日,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主任刘莹做客城管广播时透露,拥堵费征收或将与空气污染指数及区域交通拥堵指数挂钩。刘莹说,在世界范围内,收取交通拥堵费算不上是一项新措施,新加坡和伦敦分别从1975年和2003年开始征收拥堵费,其拥堵和空气污染状况得到改善。(中广新闻)

  大凡许多涉及民生的收费动议,政府部门通常会给出“与国际接轨”的理由,征收拥堵费看来也是如此。一个刚刚还在忽悠老百姓购车的国家,就要效仿汽车已经泛滥上百年的国家,采取类似于“关门打狗”的极端政策,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收取交通拥堵费绝不是什么国际惯例,偌大的世界,目前仅有少数几个城市偿试,从结果来看,并不成功,也没有真正解决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早在1964年,英国政府委托R.J.斯米德研究一个收取道路使用费的替代研究方案,全面评估在城市拥堵的基础上进行收费的实用性。该报告因毫无保留的建议道路收费戛然而止,但英国拥堵的道路状况,让英国国内围绕着是否征收拥堵费有过多次讨论与博弈,最终在2003年,伦敦拥堵收费方案在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的任内得以实施。

  伦敦在征收拥堵费的同时,优先配套了一系列改善公共交通的措施,让市民出门就能选择多种廉价舒适的公共交通工具。伦敦自从1940年以来就优先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城市共有12条地铁线,250多英里,地铁站多达274个。市中心地铁站之间都步行可达,密如蛛网的线路覆盖整个伦敦。除了地铁,还有城市火车、港区轻轨和8000多辆公共汽车在700多条公交线路上运行。正因为伦敦发达的公共交通能保证市民快捷舒适地到达城区,所以伦敦市民在初期对政府采取这种“控制私家车进城,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的措施表示理解。

  由于伦敦这样的城市,不象中国拥有数目庞大且毫无自律的官车公车,因而限行初期还有些效果,但很快拥堵状况依旧。2003年伦敦开始收拥堵费,开始是每天收5镑,2007年增加到100镑,而此时伦敦平均每行进一公里要等待2.27分钟,实际拥堵情况比之前更加严重。

  再看一下纽约,纽约一直打算征收交通拥堵费,2007年4月纽约市长提出要效仿伦敦,实施收取交通拥堵费的办法。经过长达一年的酝酿讨论,2008年4月,投票表决最终没有通过。香港也是如此,1997年香港政府委托有关公司进行评估,花了9000万,2001年4月24日,特区政府郑重宣布,未来10年,香港城市车速不会严重恶化,因此不考虑收取拥堵费。实际上,香港90%的市民都在使用公共交通,比例全世界最高。

  而在北京、上海等地,城区面积远远超过上述城市,且公交系统极不完善也不便捷,限制私家车出行无疑会让市民出行极其不便。犹其是满大街跑的官车公车谁会在乎拥堵费呢?中国的国情最终可能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需要谋生的市民不敢开车出行,官车公车和富人们对拥堵费会毫不在乎,因而满大街跑的都是官车公车和富人们的豪车。

  如果在尚无完善公共交通的情况下限制私家车出行,原本在高峰时期就已近乎瘫痪的城市公交系统,如何承受被拥堵费吓唬过来的私家车上班人群?况且中国人拥车的成本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市民在购车时,就支付了一笔笔数目不清的税费,在使用阶段,还要支付车船使用费和燃油附加费,政府再强行征收交通拥堵费,大大加重了市民的负担,对购车者也是极其不公平,官方动辄要与国际接轨的说辞更加令人反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0:51 , Processed in 0.0937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