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309|回复: 0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2019年09月10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7 17: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摩根大通宣布将中国政府债券纳入摩根大通旗舰指数

  【综合消息】据有关媒体9月5日报道,摩根大通日前宣布,以人民币计价的高流动性中国政府债券将于2020年2月28日起被纳入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系列,纳入工作将在10个月内分步完成。

  1099支A股纳入标普道琼斯指数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9月8日报道,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当日凌晨宣布,将1099家大陆A股上市公司纳入标普新兴市场全球基准指数(S&P Emerging BMI),自9月23日起生效。

  此次纳入的1099支大陆A股中,包括147支大盘股、251支中盘股、701支小盘股,正式纳入后,预计A股在标普新兴市场全球基准指数中所占权重为6.2%,预计大陆市场整体(含A股、港股、海外上市中概股)在该指数占权重36%。

  外资购买中国国债兴趣将更加浓厚

  【综合消息】据有关媒体9月9日报道,中债登和上清所最新统计的债券托管数据显示,8月债券托管总量已达819025.46亿元,其中外资持债总量较7月增加119.17亿元至20282.24亿元,占比达2.48%。随着近日摩根大通宣布将把9只期限为5至10年的中国国债加入旗下多项指数,外资购买中国国债兴趣将更加浓厚。根据外资投行的统计数据,随着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规模也在逐渐放大。统计显示,在过去8年中,外资对中国股票和债券投资增长6倍,达到近1.3万亿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资金,接近一半,总额达5350亿美元。

  ●“华尔街永动机”的核心制造者、设计者和操纵者之一的摩根大通

  【时事漫谈】摩根大通集团,2000年12月由J.P.摩根公司和大通-曼哈顿公司合并而成,是美国主要的商业银行。总部在美国纽约,总资产2.5万亿美元;总存款高达1.5万亿美元,占美国存款总额的25%,分行6000多家,是美国最大金融服务机构之一。

  摩根财团主导了美联储的产生,并在以后的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俗地这样形容:它是“华尔街永动机”的核心制造者和设计者、操纵者,其在美国(西方)金融市场中占有及其特殊和重要的角色。

  ●美元资产、美债仍然是主要避险手段,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也在上升

  熟悉一些金融常识的朋友也许知道,8月以来,人民币在“有幅度贬值”,目前,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已经稳稳站在了7.1一线,但为什么外资仍然在追遂中国债券?

  近一年多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去年10月的3.25%高位跌至近1.5%。相应债券中美利差接近150bp,换言之,中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2倍。达到2017年下半年水平,且明显高于中美利差的中枢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利差的扩大本应该更多的利好人民币汇率,但美元表现出很强的抗跌性。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由于目前全球金融体系下,美元仍然是“硬通货”,仍然是全球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主要货币,很多资产均由美元计价,所以,在全球经济前景持续恶化的情况下,除去黄金在“避险”心理下走势一路“高歌猛进”之外,市场转向美元及美元资产避险的趋势仍然较为强劲,所以美元指数暂时仍保持在98的重要心理位上方。

  而另据有关数据,全球大概有13至15万亿美元债券已经处于负利率区,再加上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可见,收益率相对要高许多的中国国债,在很多投资者眼中已然是“用黄金包边”的“金边债券”。随着中美利差已大幅高于历史中枢,即便将外汇风险对冲成本考虑在内,人民币债券对于外资配置盘的吸引力也在上升。

  ●西方资本突然集中炒作中国债券的战略企图就在于…

  但基于对美国次贷危机及欧洲债务危机的长期观察与评估,更基于对欧美(日)眼下“最热门金融游戏”的持续观察与评估,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最值得大家警惕的是,在摩根大通、标普等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人民币债券或其它人民币资产的情况下,可以预见的、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如下:

  首先、人民币债券对于外资配置盘的吸引力不断上升,外资购买中国国债兴趣将更加浓厚;

  其次,在首先的基础上,在“利差拉开”的利益驱动之外,“用黄金包边”的中国国债“将有可能”经过“金融包装”,成为摩根大通之类为代表的“华尔街金融衍生交易设计”这台华尔街金融永动机的“最新生产资料”,一方面、用于急需的金融维稳,另一方面,用于其它目的,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用极少的中国国债作为“外包装”,内部则打包西方大量垃圾资产,再经类似“次贷危机”之前对“次级贷”的这种垃圾资产的“金融技术”处理方式,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南方经济体的投资者、甚至投资机构、抑或是政府部门进行兜售。

  值得强调的是,欧美(日)眼下“最热门金融游戏”中,当年的主要生产资料--次级贷款(主要针对个人,影响相对较低小),已经被更为疯狂、更为危险的杠杆贷款(注:也就是CLO之类的,主要针对中小企业、且通常是发放给资产负债表上债务负担较大的低质量借款人,其违约率很高,影响相对更大);

  ●已经有必要警示:要高度警惕这样一种危险

  再次、由于形势的迅速演化,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在首先与其次的基础上,已经有必要警示:在摩根大通、标普等纷纷将目光聚焦于、甚至热衷于人民币债券的背后,要高度警惕这样一种危险,即:

  第一、尽力维持华尔街金融永动机的基本稳定运转(金融维稳)是当前西方利益、尤其是西方资本利益面临的当务之急,且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即便是已从全面维稳不得不转换到重点维稳,但西方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重点维稳”之压力仍然在越来越大;

  第二、在尽力缓解“第一”的基础上,西方较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南方经济体”转嫁即将爆发的、主要源于西方金融体系内部的新一轮金融危机;

  ●这种实质性拖下水,与“中国经济要准备浴火重生”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在意图做到“第二”的同时,西方还企图利用所谓的“内部力量”在“已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层面”,将中国经济特别是金融体系也“实质性拖下水”。有必要强调的是,这种实质性拖下水,与“全球满地鸡毛”层面下的“中国经济要准备浴火重生”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对这一描述,大家注意理解!

  ●务必对基辛格、洪博培口中的“借以扳倒中国的内部力量”保持高度警惕

  而大家也务必对所谓的“内部力量”保持高度警惕,前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就曾经公开声称,要在“中国内部力量”的配合下扳倒中国。而目前,金融反腐败进程仍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当然所谓“实质突破”本身又与目前焦点在南亚的国际局势的具体演化进程密切相关,比如“欧美联手南亚破局”进程的具体过程与最终走向。

  ●南亚局势的最新进展看,10月底这个时间点或已经不是西方“必然”选项

  最后、我们也注意到,英国脱欧进程再生变量,英国首相原来口口声声的“不论有协议还是无协议,10月底铁定脱欧”或因目前南亚局势的具体走向再生变化。而最新的发展是,英国议会已经通过法案,或阻止英国10月底的“铁定脱欧”。这样,所谓的南亚局势的最新变化就是:在本次欧美联手破除传统安全层面的“南亚对峙”状态后,随着中国高仿真黄金期权交易等极具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色彩的警告信号的发出,使得在投入欧盟之后,才好不容易打破传统安全层面南亚对峙这堵墙的西方、却突然发现另一堵墙---“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南亚对峙(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正在前面快速形成,且其至目前为止仍然未能找到更好的应对方式,所以只能以美国在东方时事解读围绕9月1日12点给出的“72小时”附加“24小时”的观察期内“最终认怂”而戛然止步。为什么?恐怕是因为西方连面对这种“非传统安全层面”下的“南亚对峙”的勇气都没有准备好!

  这样,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英国誓言会在10月底“铁定脱欧”的事情,再现“变量”也就一点儿都不奇怪了!

  正是因为西方在面对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南亚对峙”问题上表现出的犹豫未决、极端不自信、甚至可以说是大脑一片空白的状态,使得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投机利益”的投机心理再次激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罗斯在其南亚政策迈出极其危险一步之后也突然“止步不前”、以及韩国政府在“韩军平时指挥权”问题上“对美军越权强烈不满“、日本政府在“购买美国农产品上也开始推三阻四”所各自表现出的巨大张力。

  ●西方完全有可能在另谋“突破”所谓非传统安全层面南亚对峙的突破点

  形势演化至今,表面上,西方在动手南亚破局的时间上,10月底虽然已不是“必然”,但是,这并不是“已经绕开伊朗将局势推进到巴基斯坦”的西方、不可能在南亚“孤注一掷”的必要条件,而欧盟的跳出,意味着进一步合流、且已经突破传统安全层面南亚对峙的欧美,完全有可能在另谋“突破”所谓非传统安全层面南亚对峙的突破点。

  ●在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国家和广大投资者都应该对此高度敏感,做好部署

  因此,基于上文中提及的西方资本包藏的祸心,尤其是基于……西方资本企图通过“第三”,也就是利用中国“内部力量”将中国的经济特别是金融体系拖下水、从而从另一个层面尝试突破所谓在建的“非传统层面南亚对局”的警惕,特别是基于中国在“金融反腐进程”因应南亚形势的最新形势而仍不急于“立刻取得实质性突破”、进而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的综合情况来看,有关部门仍然有必要对此种危险保持高度戒备且做好相应部署。

  而就在我们的讨论进行时,我们注意到,有媒体报道称:日前,证监会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会议要求对纪律心存敬畏、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抵制、对组织忠诚老实,时刻警惕来自各方的“围猎”。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对于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问题,一律从严查处。

  要求证监会系统各级党委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管理,履行好一岗双责。会议围绕当前资本市场监管和证监会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形势,同时通报了下一步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监督工作安排。

  由此可见,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在“金融反腐进程”因应南亚形势的最新形势而仍不急于“立刻取得实质性突破”、进而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的情况下,管理层在另一个层面也“已经在行动”。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是在……准备建立“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南亚对峙”的“决心与能力”的层面上,继“黄金期权”上线“高仿”交易之后的“最新推进”。

  在这个时间点彻底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更多是在强调“中国金融攻击性布局的节奏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而不是有些媒体所错误强调的“中国资本市场敞开大门!”甚至是“A股迎来10000亿级利好”。在这个产喝下上,真实的情况就是:

  1):直到8月份,QFII的额度一直处于不饱和状态,使用率也仅为1/3左右;

  2):中国资本项仍然是“管制状态”;

  因此,在这个时间点,这一动作,更多是一种“决心与能力”彰显及“金融攻击性布局”层面下的、在“注册制全面落地”等重大节点做进一步的准备。

  ●基于新危险,切实防范自我破功所谓的“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南亚对峙”!

  而在此准备的层面下,我们再去观察与评估“证监会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也就不难看出 ,这也是针对“第三”种危险的一种相应布署:表面上,西方南亚破局的时间上,10月底已不是“必然”,然而,基于“首先”的危险,中国金融反腐进程在未来一段,由于仍然不能“立刻取得实质性突破”,因此,务必要有相应的部署,以切实防范“中国金融”因中国投资者、机构、甚至政府部门因盲目投资类似摩根大通一类的、国外金融机构,及其委托的国内金融机构销售的打包有CLO之类“结构性收益产品”,而被不同程度地拖下水,从而自我破功所谓的“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南亚对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4 18:54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