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02|回复: 3

黄河:历史经验或可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7 08: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了解近三十多年来的历史,不难知道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私有化的资本主义在中国逐渐复辟的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称为“逐渐”是因为它的渐进式,而非剧烈的变革,亦即俗话讲的“温水煮青蛙”。这可能是中国式复辟资本主义最大、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这一渐进的过程似乎还没有完全触底,但离触底也愈来愈近,愈来愈急迫了。这种形势决定中国的社会矛盾积累已逐渐达到临界点,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由量变到质变,社会必将通过矛盾斗争的爆发而达成新的平衡,从而一场全新的社会变革已在酝酿之中。

  渐进的中国式资本主义复辟,是由中国特定的主客观条件决定的。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历史,可以明显地分为绝然不同、相反的两个阶段,前三十年是公有制社会主义的产生、形成、发展,到文革时达到高潮的阶段,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文革过“左”导致公有制社会主义的道路从颠峰下落,走向其反面。党内的修正主义分子死而不僵,正在暗中集结力量准备反扑;大多数老百姓对文革不是真正理解,热情消耗过度,产生茫然;连革命领袖都对前景感到悲观,这就是“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左派内部争权夺利的内讧又客观上帮了走资派的大忙,办成了走资派想办而办不成的事,因此“血雨腥风中交班”竟一语成为现实。在内讧中通过阴谋手段取胜的华国锋很快发现自己已经被走资本派劫持,“两个凡是”既是他执政的本钱,又成为他倒台的引线。走资派抓住华国锋对待毛泽东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其矛攻其盾,大加鞭鞑,终于使其无还手之力,缴械投降,白白为他人作嫁衣裳,成为为人不屑的“过渡”人物。走资派的精明之处在于,扫除了政敌后,他们深知领袖的巨大威信和文革的余威尚存,如果此时就采取明目张胆的复辟方式,必然欲速则不达。因此他们主要是运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亦即打左灯向右转的方式,一步步将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计划推进,而复辟的道路一旦开启,则按惯性只有向前一路狂奔。走资派用来渐进复辟资本主义最阴险也实际证明最有效的方法是打着毛泽东的旗号反对毛泽东,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明的是反对“两个凡是”,实际针对的是毛泽东思想本身,利用马列毛主义个别的论述来否定马列毛主义的一般意义和本质精髓,从而达到全盘否定。这股反毛反社会主义的恶风之所以在中国大地肆掠至今,其根源正在复辟资本主义的走资派本身。任何事物有立必有破,走资派要把资本主义立起来,必然要使毛泽东社会主义倒下去,这是复辟资本主义的两手,两手都要硬,相辅相成,结为一体。这种渐进式的复辟确实减轻了不少阻力,甚至赢得了一个精彩的开局,那就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的奖金制度,短时间内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迷人的肥皂泡。尽管如此,还是在不久之就后遇到了巨大挑战,89事件的爆发让人们开始真正反思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也使人们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复辟资本主义带来的危机,其表现形式就是“反腐败,反官倒”。可以说这次事件既乘了文革影响的余威,又开启了新一轮政治争锋的局面。89事件让党内左的势力赢得了机会,暂时掌握了主动权,似乎让人们看到历史车轮扭转的迹象,但诡异的是,经过短暂的博弈后,历史车轮却朝着偏离原定方向更远的地方疾驶,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的大幕这才完全拉开,一浪高过一浪的私有复辟狂潮将中国彻底抛入资本主义的漩涡,这种大跃进式的私有复辟狂潮正以席卷之势,横扫一切领域,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农村,只到现在正在进行的城镇化。正所谓一切事物的发展达到高潮的同时,也意味着离低潮不远,而这其中最具有显著特征的是重庆模式的横空出世和围绕B的是是非非,这既预示着一泻千里的改革开放之路发生了问题,也表明局势面临一个转折时期,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社会必将寻求新的平衡,改革开放之路客观上具备了逆转的条件和趋势。然而怎样实现逆转,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心声,复兴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是所有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人们所思考的问题。

  面对林林总总的争论和设计,我们也许可以透过历史的烟雾,探寻回归的道路。剧烈的暴力革命也许有时候不是唯一的方法,虽然历史不会完全重演,但历史的经验却值得我们借鉴。有的同志说重庆模式不是社会主义,没有一点社会主义的因素,比如公有制,因此B只是特色改良者,其宗旨只是维护特色持续统治,进步的意义不大,不值得期待。但他们却没有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唱红打黑现实来看确实只是对特色的局部和表面修正,没有触及特色底线,正如B自己都承认的他所做事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中央保持一致,所以就有中央六党委的肯定。虽然左派一片欢呼,却没有多少人真正认识重庆模式的意义,反而是右派眼光精准,果断出击,令重庆模式中途夭折,什么文革重演、文革余孽的棍子使出来,真是欲盖弥彰,反而让左派清醒了头脑,受到教育,使很多原来对重庆模式持怀疑态度的同志,归到了挺B的统一战线,尤其是对B的公开审判,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可以说通过重庆模式的夭折和审B事件,特色大大失分,B及其代表的发展道路大大得分。新的党中央集体上台后,有的同志寄希望于没有B的重庆道路,这到底是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还是具有客观基础条件,也一时成为争议的焦点,我们既应当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反动势力的腐朽性、顽固性,他们决不会主动放弃既得利益和权力,也应该看到事物复杂性的一面,客观上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资本主义在中国已经全面复辟,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形成了资本主义盘根错节的体制,要突破这种体制的封锁,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逆向渐进改革,逐步脱离旧的窠臼,最终实现凤凰涅槃般的新生。我们注意到十八大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意识形态上有明显左转的趋势,这到底是作秀或是逐渐在开启新的伟大转折之门,需要假以时日拭目以待。

  综合历史的经验,要实现新的伟大转折,利弊同时存在,利的方面是有马列毛主义作指引,尤其是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人民呼唤毛泽东,强烈希望变革回归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形势对回归社会主义有利,同时共产党还是一个统一的执政党,党内类似于B的人物还存在,这就为回归埋下了生根发芽的种子。弊的方面是三十年多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彻底复辟资本主义,要想打破固有的坚冰决非易事,国内既得利益官僚资产阶级不会主动交出政权,加之国外帝国主义兴风作浪,内外勾结,阴谋破坏,如B就是典型的例子。虽然经过三十多年反面教员的教育,人民已认清资本主义复辟的实质,对特色资产阶级深恶痛绝,但人民还处于一盘散沙的境地,需要组织发动才能显示强大力量。虽然从现实的情况看,反动势力强大,正义势力处于弱势,但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正义总会代替邪恶,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真正有作为、敢于为人民利益担当的政治领袖,正可以因势利导,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在夹缝中寻求生机,通过娴熟的政治手段,带领人民开拓复兴社会主义的光辉灿烂前景。虽然这种前景目前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希望中,而实际上政治向左转的同时,经济正急速右转,以城镇化和国企改革为代表的私有化进程加快推进,不免令人忧虑,但这也正显示出特色道路穷途末路,离翻底重新洗牌不远了,一个新的伟大转折将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正向中国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3: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如作者所希望的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11: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呵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9 00:0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复辟者真的就得逞了?我看未必。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军人物也尚未明朗。中国人民还会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摸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0:42 , Processed in 0.0781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