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55|回复: 4

弓军:先打掉官谣言,再搞掉民谣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6 09: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造谣,确实可耻,让人痛恨,造谣者,总喜欢把没有的事说成有,再添油加醋给美化一下。不光欺骗大众,也欺骗了自己的良心。

  什么事,都有个头。中国的俗语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中国又是个上面说什么话,又传达给下面分配任务的体制。当官的说什么,当差的就应该执行什么,官大就应该坐的正,站的稳,就应该,说点有水平,有质量的大话,让老百姓回家,拿字典去查去想。

  中国的谣言,到底是从那里来的,这确实有点费劲,中国本身发展的道路就不平坦,其中的起伏坎坷,就预示着极其复杂的成份。就象刘志军在11年2月部署铁路部门反腐工作一样。态度坚决,毫不犹豫,大刀阔斧,号召全铁路部门迅速行动。一定要把原则性要求变成铁的纪律,变成一道高压线,口号喊的震天响。实际自己却罪最大,这样的反腐能反吗?能起步吗?能进行下去吗?能有成果吗?

  中国社会的谣言,由来巳久,其中,如今,世面上震天响的官谣代表,当属清华教授杨燕绥和易延友,和两高司法解释。及邓亚萍说人民日报60年没有说过假话。不知邓亚萍在造谣,还是人民日报没造谣过,这已经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事实,不需去论证,群众自己可以去评判,尊重事实,提高认识。增加学习精神,一个人,一个国家才会不断前进。

  造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自己没有一点法律常识。他们以为自己说的话就是权威,所以经常口无遮拦,信口雌黄,毫无自我约束,不管对与错。下级部门总会去执行,但他们忘了这个铁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也成了这些官谣的死穴,更使得这些人暴露出了自己低下的素质,人格丑陋。

  法律条规的制定,是一个艰难不断改进,是一个长期全面上层与下层的共同制约体。它是系统规律的庞大工程。它不能成为,某一人的专利品,它更不能成为,只对他人不对己的权威象征。作为官员对大众讲话,同样要有节制。有风度和责任心,

  在此,先要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谣言,什么是官谣言和民谣言,弄清了这点,问题就清楚了,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官谣言应该是指,官员说大话假话,虚话和浮夸话。这一范围。民谣言应该是指,慌话。骗话。瞎话。吓话。这一范围。从一句话的传播方式看,官谣言的力度和广度,远远超过民谣言,官员是握有权力和传播工具,它是从上而下的降陆,如一个省长的话传给几十位局长,一位局长再传给几十位处长,民谣言则是一对一或一对三五的方式,它是横向的移动,从时间上和速度上,明显官谣言是遥遥领先。

  如果,你仔细去研究一下,你就会发现,中国最大一个谣言,就是与国际接轨,这正是官员的大话。中国五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活,去接哪一个国际轨呢?是接美国?是接法国?还是接埃及?难到中国不是国际一部分吗?难到中国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世界各国影响不大吗?去查一查,还有哪一国的文化,有中国文化那么普遍在各国的存在。国与国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是互相帮助提高的过程,而不是放弃自我和自信,去盲目搞什么与国际接轨。

  中国的官僚,长期习惯于,为我独尊,以我独大,所以,常常弄出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笑话。谣言。自然就满天飞。这样就在民众中四处传播,成为百姓街头巷尾的谈资新闻。当官员觉醒之后,感到这话太不象人说的话之时。下令查谣并辟谣。

  结果,往往无功而返。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忘了,那些谣言的根源是从哪里来的道理。中国的社会结构组成,决定着语言传播的轨道,官员在台上,喜欢说大话说假话,百姓在桌上,怎么会不跟着学呢?一传十,十传百,

  所以,先打掉官谣言,再搞掉民谣言,官员先收敛了,百姓会乱言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1 15: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州官造谣,也不能百姓造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1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再用偷换的概念为造谣者洗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1 17: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谣言问题也是双轨制,多轨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1 17: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决策者已经认识到了地方政府的胡作非为,所以会形成中央集权,地方民主,形成网络监督,在这之前,应对网络水军、大V、大谣及背后的推手进行打击,防止故意混淆视听。因为大部分民众对网络、媒体的等信息没有主观判断与辨析能力,媒体、门户网站应该起到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而不是妖言惑众、煽动矛盾、制造矛盾的工具。整顿网络与媒体是势在必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11:24 , Processed in 0.0781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