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26|回复: 0

梅新育:八路军总部太行山突围之战及《追我魂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 17: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十周年大庆之日,早起重温了云杉那篇令我2006年第一次读到时就震撼难忘的《追我魂魄:一个新闻记者对一场战争的追索》,回顾了那场生死存亡的八路军总部太行山突围之战,心潮起伏,难以自己。
八路军总部突围之战中跳崖幸存的17岁鲁艺剧团女兵培蕊

  这篇小说、更准确地说是这篇报告文学,记载的是作者追寻1942年5月八路军总部太行山突围之战故事的经历。日本防卫厅1980年代出版的《华北治安史》对此战记录详尽,那一战敌军命名代号为“晋冀豫边区肃正作战(C号作战)”,侵华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纠集3万多精锐主力,突袭八路军总部,实施“铁壁合围”。为此,他不仅出动了最精锐野战部队和空军打堂堂之战,而且选拔组建了改穿便衣、实施特种作战的精锐“特别挺进杀人队”,给其下达的指令是“深入敌后捕捉敌首脑(朱德、彭德怀、金永德、左权及刘伯承等),如不得手也应搅乱敌指挥中枢,报告敌主力方向及所隐藏之军需品。”敌军竭尽全力,地面和空中支援齐上,正面作战和偷袭、暗杀特种作战并举,企图一击而中,全歼八路军首脑机关和有生力量。

  在这场战役中,八路军总部后勤机关、学校、医院、鲁艺剧团等至少八千余人被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突围时牺牲,无法突围的数千人跳崖殉国,特别是包围圈内的女同志们全部跳崖,深深的太行山峡谷里到处是人和骡马的尸体,后勤人员跳崖时把骡马辎重都拉了下去,不愿给日本人留下任何东西,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在突围时牺牲40多人,占新华社抗战期间牺牲总人数(110多人)将近一半,……
左权将军

  岗村宁次差点得手实现其作战目标,但包围攻击八路军总部机关的两万日军精锐遇到了八路军李营长率领的129师769团3营阻击,不足300人对两万,劣势装备对优势装备,这场实力对比一边倒的战斗竟然足足持续了十几个小时之久,除一名被炮弹爆炸气浪掀到山下的通信员之外,我军阻击部队全部牺牲,却为突围机关争取了时间,打破了岗村宁次的作战目标。

  “有枪的留下,没枪的跳崖”——如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样,八路军总部突围之战中这句话注定了要永久烙在我的脑海中。三百阻击部队战至只有一名被炮弹掀到山下的通信员,令两万日军整整一个下午寸步难行;八千八路军总部后勤人员宁可跳崖也不愿沦为俘虏;……是的,这不是一场胜仗,但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民族,勇气和韧性只有在逆境、甚至是绝境中才能得到最彻底的展示,正是这场战斗,充分显示了这支军队具有何其高贵的精神,也预示了他们未来的胜利。

  一个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指望永远一帆风顺而不遭遇挫折、失败,但必须指望自己永远具备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够败而复兴,就能够赢得历史的长跑而不被淘汰。耿恭守疏勒,张巡、许远守南阳,王禀守太原,王坚、张珏守钓鱼城,抗击了包括西亚重型抛石机部队的整个蒙古帝国主力的襄阳保卫战,张世杰崖山决战,……直到八路军总部太行山突围之战,正是这些“失败”的战役,为我中华民族铸就了不朽的光荣,造就了激励一代一代后人的精神武器,也是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正是这种精神,令我2006年第一次读到这篇小说(或许更应该称为报告文学)时就深为撼动,无法忘怀。

  “有枪的留下,没枪的跳崖”

  “吾岳有不朽之女儿,婿获贞烈之妻,慨属民族之无上光荣!”

  ……

  这些语言震撼了我,相信也能震撼有正常情感的人。

  也正是根据同样的道理,去年中兴公司遭遇美国制裁飞来横祸之时,我实地走访考察该公司,目睹该公司从高管到车间工人的精神面貌之后,断定这是一支精神意志经得起横祸打击的队伍,值得政府出手拉一把。

  这篇作品记载的另外一些故事同样令我深深感慨:

  清远寺挤满了避难的百姓,他们无处可逃,躲入寺庙,庙外枪炮之声不绝,庙内妇孺哭声震天。年轻的清远寺主持出来安抚众人:这是佛门净地,日本人不敢来的。傍晚,山门被撞开,冲进来一队鬼子兵。年轻的主持跑过去,挥舞双手想说什么,为首的鬼子一刀把他从肩膀劈成了两半。

  杨太婆说,那年日本人打进来的时候,老百姓觉得自己象没娘的孩子。

  当时流传着一句民谣:大官儿包金裹银,小官儿拔锅卷席,小百姓哭栖惶看天望地。大小官员跑了个罄尽,跟着潮水般的难民后面,就是如入无人之境野兽般的日本兵。太行县城一位名绅温显忠老先生带病妻到山中避难,却撞上一队日本兵,日本兵先用刺刀一阵乱捅,杀死了温老先生,又强奸和残杀了他的病妻。消息传来,县城里的士绅们象塌了天似的慌做一团。日本兵奸杀劫掠的消息虽然比比皆是,但士绅们在慌乱中还有一些安慰,认为只是对小百姓和“暴民”的,中国人尚中庸之道,商会会长丘立本侃侃而言:谁来了不纳粮?我忠厚传世,诗礼之家,又怕谁来?到了这时,丘会长也慌了神,独自捶胸大叹:咱中国的军队去哪里了?

  ……

  国家国家,国破,何以有家?

  将“大国崛起”与“小民权利”对立,是何居心?

  日本防卫厅《华北治安史》记录了李营长那支小部队的英勇抗击,但他们没有看到,在那场八路军总部突围之战中,日军面对的不仅仅是八路军,还有曾经一盘散沙、但那时已经组织起来的中国百姓。

  太行山铜家峡村大屠杀案全村唯一幸存孤儿铜寿说:中国的老百姓呐,盼哪盼哪,就盼着一个能做主心骨儿的政府,盼着这个政府说,咱们苦也不怕,难也不怕,要死死在一起!昔日,无组织的百姓只能四处逃难,听任日军如入无人之境屠城灭门,却无法作出任何反抗;如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一样,他们那时的牺牲令人悲哀,却没有价值,不能与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牺牲的苏联军民相比;八路来了之后,曾经一盘散沙的百姓组织了起来,铜家峡村民发现了冒充八路军的日军“特别挺进杀人队”的破绽,及时发出警报,虽然全村被屠,但二十万担八路军公粮一粒也没有落在敌人手里。

  海内外炎黄子孙在这场生死存亡之战中的共同奋斗同样令我深深感慨。《追我魂魄》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

  一个清瘦的、有着大黑眼睛的少年在李营长面前站住了,拍了拍李营长的肩。

  “我从马来亚回来,一万多公里,走了一个月,想打仗,打日本鬼子。”

  他奋力的拉着驮着机器的骡子走了几步,又回头说:“替我打。”

  ……

  就总体而言,清末以来,海外华人不仅为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提供了大量资金捐助,不少海外华人还回国直接投身抗战,二战时期日军甚至因为海外华人广泛支持和投身抗战而在侵占新加坡后大肆屠杀当地华人。八路军女烈士李林就是印尼归侨,还在10年前新中国诞辰六十周年之际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新中国成立时共有300万名共产党员,但有名有姓可查的党员烈士已达370万人,由此可见,李林能够入选100名英雄模范人物何等不易,其英雄业绩何等突出。

  直到今天,马来西亚仍然是中国之外唯一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全套汉语教育体系的国家,一代代大马华人为中华文化在海外薪火相传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熬到了中国复兴、马来族家长也纷纷将子弟送进华人开办汉语学校的今天。向大马华人致敬。

  最后,回顾八路军总部突围之战中跳崖英勇殉国的新华社女记者黄君珏事迹,以及她爱人王默磬给岳父的家信。

  黄君珏是湖南湘潭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这在当时中国是极为稀缺的高学历人才,因为解放前教育最好历史水平为学龄儿童入学率20%左右,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有文化人口中90%以上为小学与私塾水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20余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仅18万余人,1949年平均每万人中大学生仅有2.2人,中学生23人,小学生50人;全国就业人口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不超过5%。直到建国初1952年,根据全国干部统计资料,在作为社会精英的247万余名干部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6.58%,高中文化者15.54%,初中文化者36.98%,小学文化者37.80%;……[1]

  王默磬也是新华社工作人员,当时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倒在离黄君珏不足50米处,侥幸活了下来,成为八路军总部突围中唯一见证这一惨烈史实全过程的人。事后,他致信岳父黄友郢老先生,记述了妻子殉难的过程:

  “……夜九时,敌暂退,婿勉力带伤行,潜入敌围,寻到遗体,无血无伤,服装整齐,眉头微锁,侧卧若熟睡,然已胸口不温矣。其时婿不知悲伤,不觉创痛,跌坐呆凝,与君珏双手相握,不知所往,但觉君珏亦正握我手,渐握渐紧,终不可脱!山后枪声再起,始被惊觉,时正午夜,皓月明天,以手掘土,暂行掩埋。

  吾岳有不朽之女儿,婿获贞烈之妻,慨属民族之无上光荣!”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在这首有“第二国歌”之称的《歌唱祖国》中,格外令我热烈盈眶的是这句歌词:

  “我们勤劳,
  我们勇敢,
  五千年历史光辉灿烂;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
  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

  向历朝历代我们英勇的先辈们致敬!

  2019.10.1

  [1]吴承明、董志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第44、61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9 09:16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