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68|回复: 0

姚尧:精读《战国策》第2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6 15: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2 秦攻宜阳

  【题解】

  宜阳,是韩国的军事重镇,曾为韩国都城。战国时期宜阳的治所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的韩城镇,但其统辖的地域非常辽阔,渑池、二崤亦在其境内。《秦策二·秦武王谓甘茂》记:“(甘茂)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

  苏秦说赵王时曾道:“韩绝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史记·苏秦列传》)张仪说楚王时曾道:“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说韩王时曾道:“秦下甲兵据宜阳,断绝韩之上地;东取成皋、荥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夫塞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史记·张仪列传》)范雎说秦昭襄王时曾道:“秦下兵而供荥阳,则成皋之道不通。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部下,一举而攻宜阳,则其国断为三。”(《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由此可见,宜阳所具备的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在战国时期是具有共识的。那么,宜阳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秦国的核心领地在关中平原,南面是秦岭,东面是黄河,河对面是魏国的河东郡。名山大川的阻隔,既是秦人抵御外敌的屏障,也是秦人对外扩张的阻碍。若要避开秦岭和黄河的天险,秦人要想出关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这就是著名的“崤函通道”。请看下图2-1:
图2-1

  崤函通道是指经古代黄河河道冲击,在北面的中条山脉和南面秦岭余脉之间形成的天然通道。秦人若要经崤函通道向东,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走黄河与秦岭之间的南路,二是先经风陵渡北渡黄河,然后走黄河与中条山之间的北路【1】。当秦岭自西向东延伸至今河南灵宝,开始转为“西南——东北”方向延伸,这个向东北方向延伸的秦岭余脉,就是崤山。当崤山延伸到陕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时,迫使黄河河道变得极其狭窄,并与两岸林立的高山形成峡谷地形。而在延伸至陕地之前,秦岭在河南灵宝还有一段向北延伸的小山,被称作“稠桑塬”。塬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台状地貌,顶部平坦如原,四周峭壁陡立。稠桑塬横亘在崤函通道的中间,黄河在其北面紧贴着塬壁流过,使得原本宽广的崤函通道变成了一条裂缝,这条裂缝长约7.5公里,宽不过数米,而这道裂缝的开口处就是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市北的函谷关镇王垛村。

  正是由于崤山和函谷关的地势如此险要,最是易守难攻。秦人只要把守住此关隘,便能有效抵挡(崤)山东六国的入侵,故有“崤函之固”的说法。秦人经过函谷关和陕地继续向东,行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时出现道路分叉,被称为南崤道和北崤道。南崤道即是沿着今河南S249省道的方向,经菜园乡、宫前乡、小界乡抵达洛宁县,从洛宁县沿洛水向东30公里就是韩城镇(古宜阳),再向东约50公里就是洛阳市(周王城)。北崤道即是沿着今G30连(云港)霍(尔果斯)或G310国道的方向,经张茅乡、硖石乡、观音堂镇抵达英豪镇(古渑池)。当时,渑池在行政上也属宜阳所辖,其再往东约70公里就是洛阳市(周王城)。

  由此可见,无论秦人是走南崤道还是走北崤道,其出口都是在宜阳的辖境内。换句话说,只要韩国守住了宜阳,就能把秦人堵在崤山以西;而秦人只要占据了宜阳,就能以此为据点,为今后逐鹿中原铺平道路。所以,宜阳不但是秦、韩两国的必争之地,其他国家也非常害怕宜阳会被秦军占领。历史上,秦国曾经三次出兵攻打宜阳,第一次是在前391年,第二次是在前339年,这两次秦国都在军事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但最终仍然未能占领住宜阳。前308年,秦国第三次出兵攻打宜阳,本文所讨论的就是此事。

  【1】严格来说,只有走黄河南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崤函通道,走黄河北岸终究还得经由风陵渡口过黄河。

  【原文】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①:“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②,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④,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⑤,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

  【白话】

  秦国出兵攻打宜阳,东周武公问赵累道:“你认为战争的结果会怎样?”赵累答道:“宜阳必定会被攻破。”周君道:“宜阳城方圆八里,勇士十万,粮食储备可以支撑几年。此外,韩国宰相公仲还有二十万军队作为后备,楚将景翠也已率领楚军,驻扎在两国交界的山上准备救援,秦军必定会无功而返。”赵累答道:“秦军统帅甘茂是寄居在秦国,一旦攻克宜阳而建立战功,那么他就能在秦国获得像周公那样崇高的地位。如果他此战无法成功,就无法再在秦国立足了。秦王不听群臣的谏言而执意要攻打宜阳,如果宜阳没能攻下来,他就会以此为耻。所以我认为宜阳必定会被攻破。”

  【姚注】

  ①周君:此次秦攻宜阳发生在前308年(周赧王七年),周赧王已经还都西周国的王城,故本文中的“周君”不可能是周天子,而应该是东周君。当时的东周国君是东周武公姬根。赵累:东周的臣子。

  ②公仲:韩国宰相,公仲朋,又作公仲侈。

  ③景翠:楚国重要将领。

  ④甘茂:楚国下蔡人,经张仪、樗里子的推荐得以面见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对其非常赏识,命其为将,辅佐魏章平定汉中地。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即位,张仪、魏章离秦赴魏,蜀地又发生叛乱,秦武王命甘茂领兵平定蜀乱,之后任命其为左丞相,樗里子为右丞相。前308年(秦武王三年),秦武王命甘茂挂帅攻打宜阳。羁旅:离开本乡寄居在外地。

  ⑤父兄:泛指同姓宗室,而非实指父亲和兄长,盖秦武王的父亲秦惠文王此时已经去世。樗里子是秦惠文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时任右丞相,即属赵累所称的“父兄”之列。

  【姚论】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要想打垮敌人,我们就必须根据敌人的抵抗力来决定应该使用多大的力量。敌人的抵抗力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因数的乘积,这两个因数就是现有手段的多少和意志力的强弱。现有手段的多少是可以确定的,因为它有数量可作根据(虽然不完全如此),但是意志力的强弱却很难确定,只能根据战争动机的强弱做概略的估计。”对于宜阳之战,东周武公认为“秦必无功”,因为在他看来,宜阳的“现有手段”是非常强大的,城内有“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城外还有公仲统领的二十万韩军和景翠统领的楚军随时支援。至少以历史经验来看,秦国动用的“现有手段”还远不足以攻克宜阳城。可是,东周武公没有想到的是,秦国此次出兵的“意志力”极其顽强。正如赵累所说的,甘茂是羁旅之臣,秦武王是新立之君,他们顶着群臣宗室的压力坚持要打这一仗,胜则甘茂位比周公,秦武王大权独揽;败则甘茂削迹于秦,秦武王权威受损。当此退无可退的境地,甘茂和秦武王都会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力坚持打好这一场仗,直到最终打赢为止。所以,在将“意志力的强弱”这项乘积因数考虑进去后,赵累得出了与东周武公完全相反的结论,认为“宜阳必拔。”

  【原文】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①,官为柱国②,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③,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

  【白话】东周武公道:“那你替寡人谋划一下,该怎么办?”赵累道:“您可这样去对景翠说:‘将军的爵位已经升到执圭,官职已经升到柱国,就算是打了胜仗,也没有什么可以加官进爵的。如果打了败仗,那就难逃一死。不如背弃秦国,等到秦军攻占宜阳,您就进兵。秦军害怕您会乘其疲敝而发动攻击,必定会献出珍宝以侍奉您。公仲以为您是进兵制秦是为了救他,也必定会献出所有的珍宝。’”

  【姚注】

  ①执圭:楚国高级爵位,可手执玉圭以朝见君王。

  ②柱国:楚国最高军事长官,低位仅次于令尹(宰相)。

  ③背秦:有学者认为,“背”字当作“胥”,为“等待”之意。盖景翠此番领兵意在抗秦援韩,赵累又何必说其“不如背秦”呢?其与秦人原本就是敌非友。故原文当作“不如胥秦拔宜阳”,即不如等待秦军攻克宜阳。然在姚尧看来,此种解法固然说得通,但“不如背秦”未必就不合逻辑。盖景翠随领兵临山,却终究未曾驻军宜阳,可见其并无为韩国血战的心思。秦人见状,必定会派使者伐交,劝景翠在宜阳之战保持中立,而景翠也确实答应了秦人,故而始终未曾派出一兵一卒协助韩人守城。因此,所谓的“不如背秦”,就是楚军最终放弃原本答应秦人的中立,待其攻克宜阳后进兵。

  【姚论】

  周朝能以七城之国苟延残喘数百年,根本原因就是天下格局处于诸侯并立的均势,没有哪个诸侯愿意为了那七个城镇的微利而承担灭周的罪名。可到前308年,秦国已经成为独霸天下的超强,是具备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实力和勇气的。事实上,二周被灭也并未等到与秦灭六国同时,而是在长平之战后就被秦昭襄王灭了。周朝最愿意与韩国做邻居,因其在七雄中实力孱弱,若不尊周就会给列强留下伐韩的口实。周朝最不愿意与秦国做邻居,因其在七雄中实力最强,连六国合纵都无奈他何,自然也就最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现在一旦宜阳被占,则洛阳将直接暴露在秦军的铁蹄之下,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所以,东周武公在听完赵累的分析,觉得非常有道理后,遂赶紧询问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赵累认为,既然韩国已经无法阻挡秦军,那就只好南下请楚军出面干涉了。

  【原文】


  秦拔宜阳①,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②,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白话】

  秦军攻克宜阳,景翠果然进兵。秦国十分害怕,立刻献出煮枣城,韩国果然也献出贵重的珍宝。景翠既从秦国那里获得了城池,又从韩国那里获得了珍宝,因此对东周感恩戴德。

  【姚注】

  ①秦攻宜阳是在前308年,攻克宜阳已是前307年。

  ②煮枣:在今山东东明南,属魏国领地,不可能由秦人割让给楚人。可能是记载有误,亦可能是另有同名之地。

  【姚论】

  景翠坐观秦韩苦战,待秦拔宜阳之后再进兵,结果得城于秦,受宝于韩,成为宜阳之战中的大赢家。那么问题来了,赵累明明是东周武公的臣子,怎么好像他为景翠谋划的要远比东周武公谋划的更多呢?景翠获得的是城池和重宝的实惠,东周武公获得的却只有景翠的感激。其实则不然,东周说景翠之目的在于借景翠之楚军来制止秦军进攻洛阳。为此,东周有三种策略可供选择:

  第一种策略是,建议景翠出兵助韩守宜阳。这种策略很难获得成功,首先,景翠肯定不愿意。如果韩国拿不出足够丰厚的利益作交换,景翠为什么要拿着楚军将士的性命去与秦军血战?如果韩国已经拿出足够丰厚的利益作交换,那又何待东周来游说?其次,如赵累之前所分析的,秦武王和甘茂是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攻占宜阳的,即便景翠出兵相救,只怕也未必能保住宜阳。一旦秦军击败韩楚联军而占领宜阳,此后再要进攻洛阳,届时还有谁能阻止?

  第二种策略是,静观秦军攻占宜阳,占领宜阳后也未必就会攻洛阳,待其确定要来攻洛阳时,再去向景翠求救。这种策略将导致周朝非常被动。首先,一旦秦军确定进攻洛阳,景翠未必愿意来救。其次,即便景翠愿意来救,以周朝的防御能力,也未必能够撑到景翠救兵赶到。再次,就算周朝暂时抵御住了秦军的进攻,而景翠也答应出兵救援,那么此时危如累卵的周朝在景翠面前将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在出兵条件的谈判上只能任由景翠予取予求。

  第三种策略,就是赵累向东周武公建议的,也是唯一可行的策略。首先,景翠在秦拔宜阳之际出兵是以逸待劳,更容易达成制止秦军进一步攻击洛阳。其次,让景翠在秦军最虚弱的时候进兵,避免与秦军虎狼之师的血战,是使得风险极小化。同时向秦、韩两家收取重宝,是使得收益极大化。既能使风险极小化,又能使收益极大化,这样的策略才最能让景翠听得进去。再次,秦人此次因楚军干涉而被迫止兵,必定会对楚军产生忌惮之情和怨恨之意。因此,在彻底解除楚军的威胁之前,秦人不会再考虑对二周发动灭国战争了。

  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迫使楚国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前260年,白起在长平之战斩杀赵军四十五万人。楚、赵相继遭到毁灭性重创后,天下诸侯再难与秦抗衡,秦昭襄王遂于前256年灭西周国。前249年,秦庄襄王命吕不韦灭东周国。赵累的这番说辞,为二周保住了五十年的太平。

  姚尧将说客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看似雄辩滔滔,口若悬河,却未能获得对方认同,无法达成既定目标。这是平庸的说客。第二类是获得对方认同,达成既定目标,但却付出了代价,欠下了人情。这是优秀的说客。第三类是获得对方认同,达成既定目标,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不曾欠下任何人情。甚至,明明是对方为自己所利用,却反过来对自己感恩戴德。在“秦攻宜阳”这个案例中,赵累利用景翠出兵干涉,使得秦军攻占宜阳后不敢再进一步进攻洛阳,解决了燃眉之急。刺激秦人对于楚军的忌惮和怨恨,缓解了未来之忧。赵累利用景翠,嫁祸景翠,却还让景翠对自己感恩戴德,真不愧为天才的说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5 20:42 , Processed in 0.1088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