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04|回复: 0

颜成明:狼烟冲天叙利亚,群雄挥戈在秋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8 01: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群雄挥戈,中东风云起

  在昔日的中东强国叙利亚内乱两年半之际,2013年8月21日,叙反对派指责政府军使用化武导致“大量伤亡”。叙利亚反对派指称:政府军本月21日使用含有沙林毒气的火箭弹袭击大马士革姑塔东区,导致上千人死亡,但叙政府否认了这一指责。叙利亚官方接着指控反对派武装在冲突中使用了化学武器。随后,西方国家纷纷对叙利亚政府发出严厉威胁,美国国务卿克里8月26日就叙利亚化武问题宣读了一份声明,指责叙利亚政府未能“及时”让联合国化武调查组展开实地调查,称叙官方的合作“来得太迟”。

  叙紧张局势再度强烈升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武力干预叙利亚内乱的可能性骤然增加。美国五角大楼参与攻打叙利亚政府计划的官员强调,“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而是要严惩阿萨德”。随后几日,美国公布了叙政府军使用化武的“证据”。

  在近两日的G20峰会期间,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土耳其、英国及美国联合发表声明,“以最强烈措辞谴责”叙利亚各方践踏人权行为,称叙政府应为8月化武袭击负责,称必须做出“强烈回应”,不能坐等“瘫痪”的安理会完成授权程序。另一方面,参加峰会的俄国、中中都发表言论反对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俄罗斯总统普京明确表示,如叙利亚遭外界攻击,俄罗斯会伸出援手。

  笔者认为,美法对叙军事干预已经基本确定了,下面只是发动的时间问题。美国将从政治上绕开联合国,通过北约或西方盟国共同去打击叙政府军。也就是说,美国从政治上会抛开联合国搞一个集体行动;从军事上来看,美国会通过远程导弹空中打击的方式重创叙政府军的重要设施和有生力量,这也是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授权的军事行动形式。按照美国法律,即使美国会不授权总统打击叙政府军,奥巴马也有发动不超过60天的对外战争的权力。所以,最终来讲,打与不打,不是国会说了算,是奥巴马说了算。

  与此同时,美军和俄国舰艇正在向地中海密集集结。大战阴云笼罩中东上空。现在美军的部署情况是:叙西面是地中海,在地中海上美国有多艘驱逐舰;从北边来看,叙邻国土耳其与美国是北约盟国,美在土有军事基地;叙南面的约旦是美国的准盟友国家,美国的特种作战部队早就进入了约旦,美从南面的约旦向叙渗透,对叙的一些重要目标侦察了很长时间;叙东边是伊拉克,虽然美军已撤出伊拉克,但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还有维持安全的部队,美军在伊拉克的基地还未撤完,仍可使用。所以,叙利亚周边基本是封闭的合围状况。而且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基地都可以使用,所以从军事力量来分析,美国打击叙利亚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下面是中东地中海各国军事布署:
  
  二、血战原油,剑指中国泡沫!

  叙利亚局势为何骤然升级?美国等西方盟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维护国际正义,不是为了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吗?如果你看过笔者的拙作《大变局时代,我们怎么办》,这些问题自会了然于胸。当然,许多网友并没有读过笔者的拙作,在此,我将相关内容复制如下,相信各位读后自会得出合理的结论。

  笔者在拙作《大变局时代,我们怎么办》的第十二章“世纪大狙击”的第五节“逐鹿中东,谁主沉浮”有诸多论述,下面仅是摘录的部分内容:

  “做空中国的序幕已经拉开,但个人分析做空中国的火候还差一点,那么挤破中国房地产乃至整个中国经济泡沫的最后一把火会在哪里燃起呢?让我们把视野投向中东地区,解读美国的原油大棋局。”

  ““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概念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尚无标准定论,但一般泛指西亚和北非地区,约24个国家。中东地区是当今世界大棋局的热点地区,中东各国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宗教、民族和种族矛盾。这些矛盾成为各主要大国控制中东的手段,美国就是很好地利用了中东列国和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文化、宗教、种族矛盾,并且参透了阿拉伯国家的心理,这才使美国能够掌控中东的大局。”

  ………………………………………………………………。

  “美国前国务卿、著名的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在其所著的《大棋局》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全球地缘战略重心所在,这个概念就是欧亚大陆而不是北美洲是世界的中心地区,中东则是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区,而苏联的解体产生了亚欧大陆间的权力空洞和巴尔干地区,也就是高加索地区和中亚五国,鉴于这些区域还没有大国能完全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地缘位置极为重要,紧邻世界的油库中心,因此是美国地缘战略上必争之地。 ”

  ………………………………………………………………。

  “在以石油代表的能源成为现代经济的工业血液时代,无论潜在竞争对手有多强,只要掌控了全球主要石油资源的运输咽喉要道,就可以让对手的能源控制在美军手中,也就可以间接影响甚至控制对手。这些要道有: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直不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等。美国只要完全控制了以上海上要道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达到美国永久霸权的目标。所以,美国全球地缘战略除了直接控制中东等各原油产油国之外,就是占领全球的战略枢纽和能源咽喉要道。为达此目的,美国在上述区域要么通过军事手段直接控制,要么借反恐机会进入某些区域、要么以经济等利益加以引诱。这些都是具有高度战略眼光的策略和行为。 ”

  ………………………………………………………………。

  “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上市的WTI原油期货已经成为事实上全球原油定价的基准,再加上美国对世界油库中东地区及世界主要能源运输核心通道的撑握,世界原油主权将尽入美国囊中。届时,美国可以利用所掌控的原油生杀大权,完全以美国利益为出发点操纵全球油价的涨跌时机,根据需要打击其它国家或地区经济,进而影响所在国家的社会和政治。中国、俄罗斯、印度、欧盟、日本都要因此而向美国低头,并将被置于原油安全的最前沿。从小亚细亚到中亚,从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到阿富汗,美国的势力范围将连成一片,美国将据土耳其与欧盟相望,同时对中亚各国、俄罗斯和南亚中国的盟国巴基斯坦都将产生极大的战略威胁,中国的西部地缘空间从此也将被极大的压缩。再下一步,如果美国可以通过颜色革命内部策反来颠覆与我国紧邻的中亚的塔吉克斯坦等几个斯坦国家,美国将从战略上进一步围堵和威胁中国和俄罗斯。因而伊朗问题是全球诸大国战略大棋局的关键,也是美国独霸世界的关键一步棋。伊朗发展核武器问题只是表象,北朝鲜在核武器问题上的表现要出格的多,但不见美国有多少实质性的针锋相对的行动。”

  ………………………………………………………………。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原油安全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一旦遇到战争等突发因素,中国的原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可能对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前美国白宫能源安全顾问戴维•桑德罗把国家对进口原油过度依赖称为“原油魔咒”。很明显,我国已经陷入了“原油魔咒”之中。 ”

  ………………………………………………………………。

  “美国一方面努力降低海外原油进口量的依存度,另一方面美国的原油进口渠道也逐渐开始向着多元化发展。美国海外原油进口渠道的分布在不断优化。美国原油的进口来源广泛分布于北美、南美、非洲、中东和欧洲五大区域。 ”

  ………………………………………………………………。

  “2011年初以来,全球政治乱象进一步深化,金融危机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延伸。2011年伊始,一场由骚乱导致的突尼斯政局剧变成为中东阿拉伯世界动荡的导火索,其冲击波迅速蔓延到地区强国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中东国家,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粮食价格飞涨。接踵而至的社会动乱,刮起了一场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政治风暴。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推升了国际原油价格,本来就不景气的全球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人们更加担忧的是国际原油价格是否会一飞冲天,带来又一次全球原油危机?  ”

  ………………………………………………………………。

  “突尼斯与埃及两个国家分别处于本•阿里和穆巴拉克的长期威权统治之下,其他政治力量受到压制。穆巴拉克自从1981年10月当选埃及总统起,已连任四次统治埃及30年。穆巴拉克长期威权统治下的腐败广受诟病。政治腐败、分配不公成为埃及动荡的最大推动力。穆巴拉克执政期间,努力发展经济,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埃及并没有解决好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富裕阶层占人口总数的20%,但他们拥有的财富却占社会财富总量的55%,占埃及人口27%的人则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与高经济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埃及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约在17%左右),而在这些失业的人口中,青年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成为反对政府的生力军。2011年1月25日,埃及首都开罗、亚历山大和苏伊士等地发生大规模反政府游行抗议活动,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拉开埃及动荡的序幕。2月11日,埃及副总统苏莱曼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经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军方。埃及动荡局势持续升级,从11月18日开始,埃及多地民众进行示威,要求军方尽快交权,一些人甚至要求政府辞职。埃及定于11月28日开始议会选举,但总统选举日期尚未确定,加大了军方不愿交权的猜疑。总统选举最早可能在2012年敲定,甚至有可能延迟至2013年,这意味动荡会持续不断,如果军方不迅速交权,建立可信度高的政府,埃及政局动荡将可能再度加剧。

  2011年2月15日,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爆发了反政府的抗议活动。2月16日,卡扎菲发表强硬讲话,表明不会辞职和离开国家。2月18日,示威不断升级,利比亚多个城市开始出现抗议活动,要求政府下台。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制裁利比亚,包括冻结卡扎菲家族财产,对其本人及其亲属实行全球旅游禁令。3月19日,法国率先空袭利比亚,美国海军于深夜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防空系统发动了导弹攻击,英国皇家空军派出多架战机参与随后的空袭。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国际战争。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北约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开始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8月22日,利比亚反对派控制首都的黎波里。8月24日,欧美的盟友反对派宣布占领象征卡扎菲政权的阿齐齐亚兵营,从此利比亚开始正式进入后卡扎菲时代。

  2011年3月份以来,由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15名年幼的学生在公共场所涂写反政府标语遭到逮捕而引发叙利亚危机不断升级。由于政府军倒戈部队的参与以及大量武器从邻国非法流入,叙利亚局势走向了武装对抗。据联合国统计,截止10月14日,已有3000名以上的平民和军人在危机冲突中丧生。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不仅面临反对派的挑战,还受到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西方国家不断加大的压力。阿盟作为地区组织,表示希望叙利亚危机能够在地区范围内解决,阿盟内部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下台的声音占据上风,这直接触及了叙利亚政府的底线。作为中东仅存的激进反以色列、反美、亲俄、亲伊朗的国家之一,叙利亚一直被美国和西方国家视为是少数几个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尤其是巴沙尔.阿萨德执政期间,美国和以色列一直抨击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是真主党、哈马斯等反以色列军事组织的后台支持者。2004年,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法案,开始对叙利亚实施制裁。叙利亚阿萨德家族的长期专制统制,对反对派的高压镇压,国内的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失业率不断攀升,加上由来已久的种族、宗教仇恨,为本次叙利亚危机埋下了足够的种子;与阿拉伯世界、美国、以色列和西方世界的长期矛盾成为了危机的催化剂。实际上,叙利亚国内宗教和种族矛盾来源久远,阿萨德高压统治欠下了大笔血债,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欧美国家也必须借机拔掉叙利亚这个钉子。叙利亚形势现在已步入僵局,接下来与外国之间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或许难以避免。这种武装冲突,有可能类似于利比亚动荡,即以阿拉伯世界为直接力量,西方国家为后援的出兵干预;当然也不排除西方国家可能直接进行武装干预。”

  ………………………………………………………………。

  “中东向来是美国的油库,美国以往曾经花费巨大的军事成本去维护这些区域的稳定,以确保原油供应的安全问题。为什么现在美国任由这些国家陷入混乱、原油供应出现紧张局面呢?中东社会动乱导致原油减产,布伦特原油曾一度飙升至每桶127美元的高位,美国作为全球原油消费第一大国,为何如此淡定。其实,美国淡定态度的背后是其早已经布署好的大棋局。

  由前面章节的论述可以看到,美国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收缩自身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以保障能源安全。美国能源信息局(EIA)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10年美国进口的原油和汽油占美国原油总需求量的49.3%,其石油对外依存度13年来首次降到50%的安全警戒线以下。2011年11月29日,美国能源信息局(EIA)发布数据称,2011年前9个月,美国出口的各类石油产品达到7.534亿桶,同期进口6.894亿桶。换言之,美国汽油、柴油和其它以石油为基础的燃料出口正在迅猛增长,有望在2011年成为石油产品的净出口国。而62年来,美国一直都是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国。虽然目前美国每日进口原油900万桶,是世界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但美国在成为能源独立国家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如EIA所公布的下图所示,2005年,美国进口石油产品接近9亿桶,超过出口量。从那时起,这类产品的进出口差距就在稳步缩小,直至2010年秋季进出口达到平衡。  ”

  ………………………………………………………………。

  “所以。现在中东和北非已不再是美国的主要油库,而是成了中国、日本、印度和欧盟的主要油库。  ”

  ………………………………………………………………。

  “目前,中国每天进口石油量超过500万桶,中东局势的动荡每推升油价20美元,中国将为此多支付的成本约为3600多亿元人民币,对中国构成了巨大的财富流失。而且,由于中国国内油汽价格只涨不跌,将强力助推中国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中国央行只能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因伊朗等中东局势继续恶化影响而继续急剧攀升,那么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将会快速上升。由于美国失业率等经济数据已稳步回升,在持续攀升的CPI面前,美联储必将会及时调整现有的货币政策而提前上调基准利率。美联储紧缩货币将收紧全球美元的流动性,近几年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元套利资金将会加速流入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元资产,中国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将收紧中国国内的货币流动性。在多重夹击之下,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中国股市何去何从根本不需要再多言。”

  ………………………………………………………………。

  “最后用金融大鳄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的一段话作为本章的结尾:“繁荣早已耗尽了自身的力量,可是为了避免一次大萧条,它的生命周期被人为地延长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3:54 , Processed in 0.1876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