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5|回复: 0

后沙:815纪念:汉奸为何要杀死爱国记者朱惺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6 11: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8·15”纪念日,七十四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光明终于战胜了黑暗,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应当记住这一天。

  除了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中国人最痛恨的就是汉奸!

  何谓汉奸?根据《辞海》解释: “ 汉奸……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族或外国侵略者, 甘心受其驱使, 出卖祖国利益的叛徒。”

  日本侵略者能在中国横行一时,大小汉奸们个个“功不可没”,大汉奸成立伪政府,公然替侵略者奴役中国人民,好让主子腾出手去做更多伤天害理的事,小汉奸则在灯火管制时,点燃火堆为敌机轰炸提供目标。

  除了这两种汉奸外,还有一种“不作恶”,“精致风雅”的文化汉奸,早在日军全面侵华之前,就已经开始为侵略战争做好舆论准备。

  文化汉奸用它们的笔和墨,用报纸和电台去混淆是非,在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全方位造谣,迷惑民心,松懈中国人民斗志。

  它们用奴化教育来冲淡血腥屠杀,用“皇军不可战胜”来恐吓中国人民,用“皇道乐土”来欺骗中国人民,用“和平共荣”来美化侵略者。

  只要中日发生冲突,它们总能找到办法证明:中国有错在先。

  918是中国军队挑起来的

  77事变是中国军队挑起来的

  淞沪保卫战是中国军队挑起来的

  实在说不过去,就转移话题上,总之日本是无辜的。

  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反击,叫挑事。

  日本在中国国土上杀戮,叫自卫。

  八纮一宇浴仁风,

  旭日萦辉递藐躬。

  春殿从容温语慰,

  外臣感激此心同!

  这是王揖唐访日归来的一首七言诗。表达感念参拜靖国神社,感恩倭君裕仁接见之情, 奴颜媚骨溢于言表。

  一个中国人在日本人面前自称“外臣”,不就是“纳表称臣”吗?不就是想把奴才当到底吗?王揖唐成立了“华北防共委员会”和专为日本掠夺资源服务的“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自任这两个组织的委员长。

  王揖唐的的确确是个文化人,双料进士。一个知识分子竟能堕落到这种境地,可见日本人的收买和拉拢手段何等厉害!然后再通过这些汉奸,带出小汉奸,等时机一到,这些汉奸便是祸乱中华大地的日寇代理人。

  日寇侵华,并不仅仅是刺刀杀人,更重要的是推行奴化教育。它们每侵占一地,便要强令各学校教唱“大东亚进行曲”、“讨共歌”,中小学生还要写作文比赛,看谁对皇军有真感情?

  日本在1937之前抛出“日中经济提携”方案,同时推行的“日中文化提携”方案,当下却知之甚少。

  文化方案由日本外务省提出,在日本叫“对华文化事业特别制度改正案”, 大藏省一年提供三百万日元(当时是巨款),逐年递增。从昭和十一年(1936)起,派大批中国通前往中国各地落实计划。

  具体手段为:

  一,华北以人文科学为主,上海以自然科学为主。收买一些立场不坚的中国学者为其所用,许以名禄。

  二,以慈善为名,设立医学机构,研究中国人灾疫规律。

  三,对青年学生进行分化,吸收,培养亲日派,筛选符合条件的中国留学生,给予奖励。

  四,以技术合作为名,在中国勘探矿产。

  日本人要将这些计划落实到位,没有汉奸的配合,是无法想像的。

  战争全面爆发前,大汉奸主攻的就是媒体界,出版界,教育界。它们拿着日本人提供的经费,在北平成立“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和“人文科学研究所”,并以这两个组织为名,在华北各镇乡铺设图书馆,读书会,宣传美化日本形象,鼓吹日中提携,言必称和平,表面上与政治毫无关联。

  那么站在中国人立场说话的媒体呢?日本人手段之一就是出资收购。

  1935年土肥原贤二拿出五万大洋,借汉奸媒体人之手收购天津《庸报》,实际由日本同盟社接管,七七事变后,《庸报》成“北支派遣军”机关报。

  当天津人发现这份报纸开始变味后,提出了批评和反驳,却马上有人出来群起而攻之,疾首痛心地指责爱国言论是在煽动反日情绪,是反“和平”行为。

  如果收购不成呢?那就雇用暴徒解决爱国媒体人。

  先是不断向报馆寄来断手,断脚,子弹,尖刀,恐吓你闭嘴,如果你收到子弹还要揭露侵略者“和平”外衣下的真面目呢?那么这些“和平”人士就要杀人。

  朱惺公,江苏丹阳人,1901年生人。

  他以报纸为阵地,以笔杆为武器,与汉奸进行针锋相对的较量。1938年2月任《大美晚报》任副刊编辑,指名道姓骂过汪精卫,温宗尧、梁鸿志等大汉奸。

  朱惺公笔锋辛辣犀利,冷嘲热讽,短短时间内便写下嘲骂汉奸杂文21篇, 总结惨痛历史教训的《中日关系史参考》连载15篇,歌颂民族英雄,宏扬爱国情怀文章无数篇。

  为日本执行文化殖民政策的汉奸媒体一边气急败坏组织文章反击,一边收集朱惺公个人资料,生活规律。

  在汉奸爪牙们无数次上门滋事围攻之后,朱惺公先生于1939年6月20日发表公开信,极力调侃嘲讽汉奸卖国贼,重申头可断,血可流,爱国之志不可堕,深受读者敬佩。

  7月,汉奸暴徒在掌握了朱惺公工作和家庭情况后,先是威胁要伤害他的家人,再扬言要让报馆关门。朱惺公先生淡然以对,一笑置之。

  七月下旬一帮暴徒地痞闯进《大美晚报》社,见人就砍,遇人便打,朱惺公先生恰好不在报社,暴徒们砸烂了他的办公室,还捣毁报社排字房,扬长而去。

  报社报警后,警察以闹事殴斗为由,带走了几个人,不了了之。

  汉奸和它们的主子并没有就此罢休,1939年8月30日下午4时许,朱惺公从寓所出门去报社,行经上海北河南路天潼路时,突遭三名暴徒包围。

  两人扼其手臂,一人掏枪对准他的头部开枪,不料扳机连扣两次,子弹都没有出膛。

  生死一线,朱惺公仍面不改色,并怒斥暴徒,而暴徒“持枪之手竟抖颤不能自己”,第三枪,子弹打中朱惺公左太阳穴, 朱惺公捐躯之年,仅39岁。

  朱惺公是个文人,无刀无枪,只有一只笔,为什么汉奸要对他下此毒手?

  汉奸以出卖国家利益,践踏民族尊严向外国主子乞怜讨食,控制住舆论,就能影响大多数人的思想,把黑说成白,把丑说成美,把侵略说成提携,把屠杀说成和平,把奴役说成自由……

  汉奸通过媒体把恨国者培养得越多,汉奸们就越安全,而它们主子的“宏图大业”实现起来就少了许多代价。

  朱惺公这些人,却总要戳穿汉奸的谎言,揭露侵略者“和平”外衣底下的毒计,觉醒者越多,汉奸越是恐惧,而它们主子在舆论场下的血本也会打了水漂。

  除掉朱惺公,一来汉奸们可以向主子邀功,二来可以让吓唬其它中国报纸。

  抗战胜利已有七十四年,但汉奸并没有绝迹,只不过是换了主子,换了口号,继续卖国罢了。

  汉奸们,以前举膏药旗,现在举星条旗,以前喊“和平”,现在喊“民主”,以前横行于报纸,现在出没于网络。危害同样惊人,网上不是有“精日”分子出现吗?

  造谣,挑拨,恐吓,辱骂,是它们不变的手段,但它们的下场一定是同样可耻。

  我们铭记英雄,更痛恨反华小丑,历史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汉奸无论它们披着什么外衣?仍然是汉奸。

  舆论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魑魅魍魉时隐时现,每个人都需擦亮双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23:26 , Processed in 0.1092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