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90|回复: 0

孙立平:[108]中美关系:需要慎重对待的三个框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2 19: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今天讲一个问题,要慎重对待有关中美关系的三个解释框架。

  关于中美关系的走向,有两点应当说现在是人们一个基本的共识。第一个,中美关系确实是变了,和前几年不一样了,而且回到原来已经不太可能了。第二个,变的方向不是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在变,而是朝着一个坏的方向在变。应当说中美关系的这种走势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因为无论如何,现在美国是世界上头号大国,中国无论是从经济实力来说,还是从国际影响力来说,都正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大国,世界上两个力量最大的国家,关系在变坏,这对整个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对此感到担忧,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在现在的情況下,这种关系究竟意味着什么,这种走向意味着什么,将来可能进一步的走向和结果会是什么,也就成为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关注一个问题。为了使得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能够更深入一些,今天我想介绍三个和这个有关的理论的框架或者说解释的框架,也就是说他们如何来看待中美关系的这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的前景。那么这三个框架应当说对这种关系的看法都是比较负面的,也就是说不太看好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这里要说明一点,我介绍这三种解释的框架,并不意味着我完全同意这三种解释框架的观点,有的可能是很不同意。

  为什么还要介绍这三个框架,有这样几个考虑,首先第一个,我们要正视现实,现在中美关系在走坏,这应当说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我们要缓解这个关系,首先要承认这个现实。第二个理由就是,我们分析这些解释框架,可以给我们一个机会去弄清楚,使得中美关系变坏的那些因素是什么,如何来解決这些问题。第三个理由就是哪怕这个关系走坏,不是人为的力量就能够扭转的,但是还是应当尽量在这里要寻找弹性的空间,因为这种弹性的空间它可以降低对立和冲突的力度。所以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些考虑,我想把这三种有关的解释框架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归纳。

  第一个就是人们经常讲的叫修昔底德陷阱。关于修昔底德陷阱人们其实已经讲了很多了,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这位学者,他那部很有名的著作,去年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位作者就是哈佛大学的教授艾利森。他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是在2012年,他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叫《修昔底德陷阱已经在太平洋地区突显》,到了2017年的时候,他出版了一本书就叫做《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他用的是一个问号。其实这个书名有点奇怪,书名的主标题叫“注定一战”,好像这是一个判断,一个确切无疑的判断,副题又用了一个问号,那这是怎么回事?他在私下里讲过,实际上美国跟中国的情况,在这上面很相近的,出版社也是标题党,“注定一战”这个题目肯定就有点耸人听闻,其实副题的问号更能够表达他的意思,他是想探讨这样的状况有没有可能会得到避免。关于修昔底德陷阱的含义,大家都知道,是来自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一句话,他说“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如果用一个比较抽象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一个新兴的大国,它的崛起对一个守成的既有的大国形成威胁的时候,就有可能会爆发战争。所以在过去的一些年,艾利森专门做了一个系统的研究,他的研究发现了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总共发生过16次,也就是说新兴大国和老牌的守成的大国之间的冲突,而在这16次冲突当中,有12次导致了战争。应当说用修昔底德陷阱来解释当前中美关系的演变好像很顺理成章。所以这种框架也就为很多人所接受。有时候一说现在中美关系你别说那些什么价值观、文化,关键的问题就是谁来当老大。

  这样的解释是不是有道理,我觉得那当然是有它的道理,而且也可以说有很强的事实的根据。对于这种框架我觉得有两个问题是需要考虑的。第一个,假如说这是一个事实,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都很难避免,但是这里头是不是还有弹性的空间,有腾挪的空间,我们应当如何来利用这个空间,尽量避免在这个过程当中坏的结果,而争取好的结果,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大家都在说这种修昔底德陷阱,好像这是一种必然,那会不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自我证明,什么意思,就是大家都这么看、都觉得会这样,才在行动上更多为这个做准备,甚至有意地朝着这个方向走。那么这是第一个,我们叫做修昔底德陷阱这个解释的框架。

  第二个就是冷战这个解释的框架。也就是说把现在中美的矛盾和对立把它比赋为上个世纪下半期美苏这两大阵营之间的那种冲突和对立,就是说冷战的那种状态。对于这种说法,人们其实现在的意见还不是很一致,有的认为实际上现在已经是一种冷战,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可能现在还谈不上冷战,为什么谈不上呢,最主要是因为缺少当年那种冷战当中的两个重要的因素。这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就是意识形态,一个就是联盟。当年美苏冷战的时候,整个世界上的那些主要的国家,或者说绝大多数国家都面临一个选边站队的问题,你不是属于这个阵营就是属于那个阵营。而且这两者之间一边是社会主义,一边是资本主义,也就是说它是由一种意识形态来作为旗帜,同时也作为它内部整合的一种机制。所以有人就认为,现在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还很难见到这两个因素的作用。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现在中美这种对立当中,确实意识形态的因素和当年美苏之间(相比)没有那么强烈,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当中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体制,在这对立当中所占的分量,但是客观说,和美苏冷战的时候比,意识形态的对立,弹性的空间可能要更大一些。因为那时候两者不但在政治意识形态和体制上是完全对立的,而且经济上体制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两者之间经济的联系、经济的纽带也比较薄弱,而现在美国是市场经济了,中国实际上也在朝着这个方向走。所以经济体制的这种对立程度,要比当年弱得多,而且两国之间这种经济上的纽带和联系要比当时强得多。至于阵营的问题,我觉得现在可能做出判断还为时过早。前一段时间法国的前外长德维尔潘曾经提了一个概念:未来会不会是一个世界两个体系。也就是说中国和美国各自发展自己的科技体系和科技的生态体系,这样可能最后就是美国和欧洲形成一个体系,中国和非洲形成一个体系,按照他的看法说,将来印度和俄罗斯很可能会被拉到美国主导的体系当中,这就看中国怎么来应对了。对于冷战的这种解释的框架,我个人的看法还是应当尽量来寻找它的弹性的空间,至少应当来避开那些会加剧冷战、加重对立的这些因素。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应当避免把另外的一些因素,特别更多的是涉及到情感的这样的因素,把它和政治经济利益纠缠起来,这是第二个解释框架。

  那第三个解释的框架就是所谓文明的冲突。关于文明冲突的问题,在前面我已经讲了三讲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总而言之,这三种解释框架对未来的看法都是比较负面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它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在这种情況下,就是我前面一直在强调的,来探讨和寻找弹性的空间、能够腾挪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就讲到这,有些话题还没有完全说清楚,我们再找时间来探讨。好的,谢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5 21:54 , Processed in 0.0936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