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07|回复: 0

明哥:上万租客,4亿资金被坑!长租公寓爆仓,何时方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1 14: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这个周末,8个城市的上万租客,彻底无眠了。

  本来是毫不相识的他们,通过微信群聚集在一起,相约前往南京一家长租公寓的总部,讨要说法,索要租金。

  等到他们的代表赶到南京市建邺区艺树家工场19楼的总部办公室了,才发现这家公司的前台、休息室、走廊、会议室等公共区域已经聚集了来自南京、苏州、西安、合肥、杭州等8个城市的租客们。

  最早的租客早在7月份,就已经被房东们赶出来了,居无定所,在这里讨要说法。但是更多的租客和房东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乐伽公寓”的工作人员安抚住了,他们以为只是个别城市个别房源发生了纠纷,没想到的是,这家长租公寓已经全面“爆仓”,总部人去楼空。

  8个城市的上万租客们,提前缴纳的上亿元房租,被席卷一空;他们被迫陷入了和房东之间无休止的法律纠纷之中。

  房东们将房源,一站式托管给了公寓运营方,收不到租金,却难以直接将租客们驱赶出去。

  租客、房东们,双方陷入了“受害者互相伤害”的困境之中去了。

  那我们不禁想问,这家长租公寓公司,是如何将8个城市上万租客、几千家房东,卷入他们提前设计好的“黑洞”式商业模式中的呢?

  02

  按照常识来说,公寓运营方,本质上就是房产中介,一边收集房东的房源信息,一边收集租客信息,做个居间的信息中介,收取佣金即可。

  在轻资产、低成本的传统中介模式下,即使做不到赚大钱,赚点小钱是完全没问题的,怎么可能会“爆仓”呢?

  但是,一旦朴实无华的商业模式,遇到了资本运作的金融手段,对于利益的巨大欲望,就能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上,开出妖艳却有毒的罂粟之花。

  从表面上看来,长租公寓能够迅速发展,无非就是因为在房东和租客之间创造了“高收低租”的利益空间。

  面对房东,他们以高于市场价的承揽价格,诱惑房东将房源以排他性的协议,托管给他们,制造片区垄断。比如说,某个房源,市场出租价为每月4500元,他们报出每月5千元的诱人价格。面对这种好事,房东们可以省去收租的麻烦、空置的时间成本、房源的维护成本,当然就乐见其成。

  面对租客,他们以低于市场价的出租价格,甚至比市场行情下更少的押金模式,来吸引租客入住。比如说,每个月只需要4000元租金,并且只需支付给房东1个月的押金即可。

  问题就在于,房东得到了高出市场平均水平的利益,租客也得到了更加便宜的入住体验,那公寓运营方,甘心做赔本的买卖吗?

  如果我们这样想,就太低估了公寓运营方的智商了。

  他们会诱导租客,一次性缴纳1年的租金,比如说,上面列举的那套房源,每月租金4千元,1年就4.8万元。虽然对租客来说,一次性拿出4.8万元不容易,但是一想到1年可以省下6千元,租客们挤挤钱包,还是能拿出来的。

  如果碰到刚毕业的应届生,初次参加工作,实在没有1年的租金,怎么办呢?他们会诱导租客签下一份合同,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无非是每个月向某个机构偿还比4千多出几百的金额,只要比市场价便宜就行。租客们想不到的是,他们签下的可能是和一家金融理财机构的借贷协议。

  于是,公寓的运营方,想尽了一切办法,一次性从租客手中,或者金融机构,拿到了1年长租的所有金额。而面对房东,他们只需要按月支付托管房租即可。

  这样,在他们的手中,就沉淀下来了11个月的租金额。

  设想一下,8个城市的上万租客,每个租客贡献11个月的租金额度,这是一个涉及到3-4亿元的巨大的资金池!

  03

  手中掌握着这么大的资金池,他们会怎么处理这笔资金呢?

  如果碰到稳健、保守的运营方,他们会购买无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赚取点微薄的投资收益即可,等到需要支出的时候,随时支付给房东。整个长租公寓项目的成败,就看他们这种“短债长投”的模式,产生出来的收益,能否覆盖运营成本。这依然是个商业模式能否走通的正常话题。

  但是,事实上,他们能够想到创造出这么一个资金池,就注定了他们要干一番大事件!这里面充斥着欲望和阴谋。

  首先,他们利用资金池里的闲置资金,再度吸引新的房东入场,大肆收储房源,造成某个区域事实上的垄断。11个月租金的空闲资金,哪怕出于风险控制的考量,只拿出一半来,也能再度发展5个以上的新房东入场。你看这像不像传统的“传销”模式?“上线”贡献的资金,再度发展“下线”,雪球越滚越大。如果一切顺利,他们能达到什么目标呢?

  1、资金池的规模越来越大,5亿刚起步,10亿才是个“小目标”;

  2、垄断区域内的房源,和房东签订了排他协议后,后面几年开始压价,同时对租客提高价格,随意操纵市场,谋取巨额利益;

  3、去资本市场,以市场占有率为锚,获取巨额融资。

  其次,轻而易举地进行内部利益输送。只要租客的资金,提前进入了资金池里,他们是不会把资金看作是“负债”的,而会理解成自有的“资产”。

  他们眼里的“资产”意味着什么?不受任何监管的资金,可以随意动用。

  比如说,既然这种模式可以为房东们带来如此明显的收益,那么内部人员,和外部房东互相勾结,故意调高房源价格,将公司资金输送到房东手里,不就合理合法吗?更有甚者,构建虚假的“房源”和房东身份,标出了子虚乌有的房租,将资金池里的钱,源源不断地往外输送,岂不是天衣无缝?

  客观地说,我国在对所谓“金融创新”的监管方面,法律是跟不上现实的。

  在经济活跃、租房人群规模扩大、房租处于上升周期的时候,敢于如此“创新”,敢于吸收社会资金将“负债”作为资产来处理的模式,并不会马上爆发危机,相反,会给人创造一种“杠杆有多高,收益就有多高”的财富幻象。

  明哥反复地提及,在资产上升周期中,谁敢于上杠杆,谁就能暴富。

  在2017年之前,这一“暴富”的案例,反复出现在P2P互联网贷款、股市中资本运作、买房炒房、健身房预付卡等生意模式上。

  长租公寓的商业模式,不过就是一种翻版而已。

  04

  当浪潮退却以后,我们才能看清楚谁在裸泳。

  一旦经济下行,大学生不来一二线城市,租房人群消退,房租不再上涨,那么当初高价收储而来的房源,一旦处于空置状态,就会开始不断吞噬资金池里的现金。

  资金不断处于流出状态,而另一头却找不到新的租客来产生新的现金流,整个商业模式就开始进入快速下坠的阶段。

  当初在上升周期,看到雪球以“传销”模式在不断地滚大,如今在下行周期,也会再次看到雪球以惊人的速度,融化成水,直到资金链完全断裂、爆仓。

  所以,我们能看到:

  2018年9月,杭州鼎家长租公寓就应声跑路,人去楼空,4000余租户的租金被卷走。

  2018年10月,上海寓见公寓爆仓,涉及房东及房客近1000人,每位房客至少“被贷款”1万元人民币,不少被贷款5-10万元,涉及的总资金超1亿元。

  2018年11月,北京昊园恒业公寓爆仓,上万“北漂”的租金被席卷而走,签订了“租金贷”的租客,已经被房东们赶出了房子,还要继续按月偿还租金贷款。

  消费者、用户提前支付的“预付款”、“押金”等资金,流入到企业账户后,从法律意义上,依然是他们的“资产”,是企业的“负债”,理应受到政府的监管,专款专用。但是从现实意义上说,监管的操作难度很大,利益熏心的企业,总是有办法,穿透监管,挪用资金,盲目上杠杆。

  这世界上的决策行为,都遵循着机会和风险成正比的真理。

  作为房东,我们就要问自己,当长租公寓的人找上我们,不但确保房东每个月都能收到租金,省去了空置期的成本,价格还比行情价高出15-30%,其合理性在哪里?

  短期来看,房东受益的几乎都是好处,没有风险;但是,运营方在短期承担了这么大的风险,背后一定隐含着巨大的利益。他们只是按月支付房租,却将租赁权按年让渡给了租客,这里的时间差,就可以帮助他们,在风险来临时,第一时间跑路,到时候,房东无法找他们维权,却承担着他们和租客“死掐”的风险。

  作为租客,也要思考一下,任何资金都是有时间成本的,当你一次性支付给了对方长期资金以后,主动权便不在自己手上。运营方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让渡了利益给租客,必然让租客承担了比市场更高的风险。那就是,运营方并不拥有房产的“产权”,而只是房东让渡的租赁权,一旦租赁权失效,那么租客就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了,很可能被另一头的受害者“房东”,扫地出门。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只有成为每个行业的专家了,才敢放心地去消费。

  当有好处送到自己手里的时候,多问下自己为什么。

  因为,你贪图的是微不足道的好处,人家却盯着你的本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23:45 , Processed in 0.1719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