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21|回复: 0

赵凡俊:谁的青春不迷茫,毛主席找寻理想的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0 20: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1914年春,四师合并进了一师,教员也就跟着去了一师,进一师重读了半年的预科。

  1918年6月,教员从一师毕业,结束了他五年半的师范生涯,这标志着他完全走上了社会。

  一师毕业后,教员当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有一所附属的小学,教员去那里当了校长。这所小学至今还在,其校史中赫然记载着,教员曾经是这里的校长。

  1918年6月下旬,新民学会的同学们聚在一起开了会,他们一致认为,要学到真本事,改造这个国家,应该进一步展开学习。

  但这时的湖南政局异常混乱,政权更迭频繁,教育事业被军阀摧残殆尽,学生们连学都没得上,已至无学可求。

  出国留学,勤工俭学,便是一条新的出路。而留学的目的地,选择了法国。

  新民学会的元老,教员的同学蔡和森向教员发出了豪言壮语:

  “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

  谁能想到,一伙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呢?

  后来,新民学会会员大多成了中共早期党员,担当起了中国革命的重任。

  杨昌济先生此前已在北大哲学系任教,赴法勤工俭学的信息就是他传回湖南老家的,并让一师的学生们积极准备赴法留学。

  与此同时,在北大教书的杨昌济希望教员来北京大学深造一下,以造学业和事业的“可大可久之基”,意思就是希望教员来学习一个,为日后的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留学要钱,即使是勤工俭学,也是要钱去法国的,船票总得买,于是教员打算去北京,想想办法筹钱。

  在安顿好患病的母亲后,教员于8月15日离开长沙前往北京,途中因铁路被大水冲断,延至19日到达北京。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

  2

  这是教员第一次来到北京。

  但这不是教员第一次接触到杨昌济先生的女儿,杨开慧。

  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人,是教员恩师杨昌济之女。

  1913年至1918年,杨昌济先生在第一师范任教时,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宏伟理想的教员正好来到一师求学。教员的伟大抱负、雄伟气魄和精湛学识,深得杨昌济先生的赞赏。

  当时,教员、蔡和森等一些进步同学常到“板仓杨寓”,也就是杨昌济先生的家里,学习和讨论各种问题。

  住所之所以叫板仓杨寓,是因为杨昌济先生的老家在湖南长沙一个叫做板仓的地方。这就和常山赵子龙一样是简称,赵云如果有个寓所,就会叫做常山赵寓。

  女孩子对男人的爱,往往始于崇拜。

  教员的宏论卓识深深打动了年少的开慧的心,她也经常参加他们的学习和讨论,还把自己写的学习笔记和日记送给教员看。

  教员一师毕业后奔波于长沙、北京等地,杨板仓先生本想让教员进北大深造,但是按照政策,师范生毕业需要工作几年才能上大学。

  为使学生在北京生活有个落脚的地方,有点能满足生活开销的收入,同时便于在北大听课,所以无奈之下,1918年夏,已出任北京大学教授的杨昌济,向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推荐,通过自己的关系,让教员获得了一份当图书馆理员的工作。

  这份工作内容是打扫卫生,整理图书。月薪8元。

  在北京再次见到杨开慧时,杨开慧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而这个姑娘在冬天也天天坚持进行“冷水浴”和体操锻炼,以磨炼自己的意志和体魄。这令毛泽东十分佩服。北京的冬天要比长沙冷好几倍。作为一个大教授的千金小姐,如果没有鸿鹄之志是决不会有这不同常人之举的。

  教员由此而对杨开慧产生了一种由佩服到爱慕的感情。这时他与开慧接触更多,并且建立了恋爱关系。他后来回忆说:“也是在这里,我还见到而且爱上了杨开慧。”

  年轻人的感情总是急迫又热烈,甚至不顾一切。

  少女对教员,爱的也格外深沉。

  “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不能忘记他,我暗中行事,使家人买了一点菜,晚上又下了几碗面,妈妈也记着这个日子。”

  ——杨开慧《追记》

  “我想假使是他死了,我的情丝将永远缚在他的尸体上,不会放松,可惜他还不知道我这番情景。”

  ——杨开慧《追记》

  “又是一晚没有入睡,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他那里去。小孩,可怜的小孩,又把我拖住了。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他,一头是小孩,谁都解不开。”

  ——杨开慧《追记》

  “自从我完全了解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义,我觉得我是为母亲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假如他被敌人捉着去杀,我一定要跟着他去共这一个命运!”

  ——杨开慧手稿《从六岁到二十八岁》

  1921年春节前夕,他们结婚了。

  3

  来京的新民学会会员中,教员当属最窘困者之一。

  他的同学后来回忆说:“他几乎一无所有,虽然路费(往法国)已减少到一百大洋,但这对他仍是无法解决的大数目,而且他自己知道,无人能借这笔钱给他。”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同样是作为首都的北京,住下来也不容易。首都的生活,生活费总是高昂的,漂在北京的年轻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窘迫。

  教员自己也回忆说:“北京的生活费用对我来说太高了。我是借了朋友的钱来到首都的,到了以后,非马上找工作不行。”

  穷的叮当响,不过如此。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现实摆在教员的面前,他也不得不先找工作。

  有了这份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我每月可以领到一大笔钱———八块大洋”。这固定的经济收入,对他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由此奠定了他在北京的生活。

  这份工作,不仅让教员有了生活的来源,还使得他能够更方便地读到那些进步的书刊、报纸,又有条件在学术空气最为浓厚的北大听课、参加学术活动。同时,他的顶头上司李大钊,也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李大钊论十月革命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正陆续发表。

  刚刚参加工作,跟个好领导,很重要。

  因为这份工作,他有机会能和包括李大钊在内的一批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接触,有机会接触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头面人物,直接站在了新文化运动的前沿地带。

  起步晚,并不可怕,只要加速度足够快。

  机缘巧合下,短短几年时间,教员完成了人生的弯道超车。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教员开始向着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后来,在谈及自己这段人生经历的时候,教员曾说:“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七年资本主义的书,到一九一八年才读马列主义。”

  4

  教员在北大时,和邵飘萍有过一段交往。听过邵飘萍的课,交往的时间颇长。

  邵飘萍,是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名字。

  他用他的鲜血染红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中国新闻界赞誉记者专业精神的名言:“铁肩担道义,妙手出文章”,说的,就是邵飘萍。

  他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所著的《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等,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新闻理论著作。

  后人誉之为“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等。更有“飘萍一支笔,抵过千万军”的高度评价。

  在谈起北大往事时,他曾深情地说: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的理想和优良品格的人”。

  1918年,邵飘萍在北京创办《京报》和新闻编译社,并在北大讲授新闻学。

  当时,北大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教员是会员之一,邵飘萍常到学会讲课,传授办报的业务知识。

  教员除了课堂听邵先生讲课外,还常去邵先生家讨教。

  关门弟子,才最见真章。

  石猴孙悟空如果没有领会师傅背着手的暗示,绝不会有日后的七十二变,自然,无以战胜八十一难。

  教员最擅长的宣传工作,其功力大多来自这段关门弟子的经历。

  据邵飘萍夫人回忆:“那时,教员是北大职员,平易近人,到我家里来,很有礼貌,叫飘萍为先生,叫俺邵师娘。”

  后来,教员回长沙创办《湘江评论》,邵飘萍所传授的知识,给了他不少的帮助。

  正是《湘江评论》,让教员声名鹊起。

  教员在北大接触的大咖,不止邵飘萍一位。近距离地接触陈独秀,当然是在北大。

  教员后来回忆说:“我第一次同他见面是在北京。当时我在国立北京大学,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的影响都大。”又说:“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我在这方面发生兴趣,陈独秀也有帮助。”

  5

  1919年3月,教员和湖南籍的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去上海,在上海呆了20多天。原本的目的,是送留学生们出海。

  4月,病重的母亲在教员大弟的护送下来到长沙,借住在岳麓山下的蔡和森家。教员急忙回到长沙,赶到母亲身边。

  5月,五四运动爆发。运动爆发的时候,教员恰恰不在历史的中心。

  风口浪尖,不一定是好事。但赶上风口,一定是好事。

  远在湖南的教员,以他的方式把自己融汇到了这场声势浩的运动之中。

  此后的一两年,他以犀利的笔锋,从各个领域、各个角度写下了大量的讨伐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檄文,他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湘江评论》、《新湖南》、《女界钟》、《大公报》等重要报刊上,由此,声名远播,海内皆知。

  教员一方面以笔为刀,在多家媒体发文,进入著述的第一个高峰期。一方面以身体为笔,在湖南组织驱逐军阀张静尧的斗争。

  12月底,教员组织请愿团到了北京。他曾多次亲自带领群众到新华门,向北洋军阀政府请愿示威。经过斗争,这场“驱张”运动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教员作为革命家,进行的第一场实践。

  1919年底,教员第二次到北京,师从李大钊,深入地研究、热烈地讨论关于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著作,疯狂学习马列主义。

  后来,教员回忆说:“我第二次到北京,读了许多关于俄国近况的书,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中文共产主义文献……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6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病逝于北京。随后,杨开慧回到长沙。

  1920年7月,教员回到湖南,秋天,教员在编辑《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时,在其后面加了一段话。

  指出“驱张”等运动都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改造社会,中国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实现社会改造的坚固组织,就像蔡和森所主张的党。

  这是教员第一次提到要创建共产党。

  1921年春节前夕,教员和杨开慧结婚了。

  英雄,往往柔情最重。

  他们结婚前夕,教员曾有情浓词美的《虞美人》写与开慧。

  状孤身异地,辗转反侧,长夜不眠的刻骨相思: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1921年7月,教员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灾难深重的中国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极大地影响和加速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这就像小平所说的:如果没有教员,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教员系列4完结,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6 16:2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