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9|回复: 1

张敬伟:“南海行为准则”制华紧箍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5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月中旬,东盟各国外长在泰国举行非正式会议,就所谓的“南海行为准则”达成共识。本月晚些时候,中国和东盟将就此展开首次正式磋商。“南海行为准则”是东盟国家抱团祭出的“准则”,在南海存在岛屿主权争议的现实下,该“准则”制华的意味强烈。有媒体认为,等于给中国戴上了“紧箍咒”。

  中国和东盟就“南海行为准则”进行磋商,凸显中国希望解决南海问题的建设性立场。但客观而言,“南海行为准则”有些多余,也让中国感觉不舒服。

  首先,“南海行为准则”看似东盟集体达成的共识,实际上是菲律宾和越南强力推动的产物,两国希望把和中国的南海主权争议变成东盟和中国的问题。因而,中国自然会产生东盟国家抱团对付中国的想法。

  其次,中国和东盟之间已经有《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下称“宣言”),再设所谓的“南海行为准则”是多此一举。“宣言”规定了中国和相关国家哪些该为哪些不该为。简言之,即中国和相关各方进行双边和多边的联合搜救、打击跨境犯罪上应该有所作为;而在领土主权这类敏感问题上则应克制,如不在争议地区进行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刺激、挑衅和使事态扩大化的行动。否则,这就坏了的规矩,如果说连“宣言”都不能遵守,南海问题的原则性就失去了基础,又何谈所谓的“南海行为准则”?

  其三,南海的原则问题在于,相关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已经没有了原则性。“宣言”已经是处理南海问题最恰当的机制性原则,若各方遵守这个“宣言”,克制自己的行为,南海问题自然不会像当前这样风起云涌波涛起伏。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3年10月,中国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7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就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下称“条约”)。

  由此可以看出,过去10年里,中国和东盟国家既加入“宣言”又加入“条约”,凸显中国表现出来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善意。值得一提的是,有这两个机制性的原则作为根基,南海也颇为平静,尽管越南和菲律宾等从未停止过在南海争议地区开采油气资源。以越南为例,该国和美国、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合作,在中越争议海域开采石油800万吨,占越南3000万吨年产量的相当比重。更不堪的是,中国又是越南原油第三大出口市场,去年对华出口原油125万吨。

  可见,在“宣言”和“条约”的框架内,中国坚持了“搁置争议”和“联合开发”的隐忍克制之策,但相关国家却把“条约”和“宣言”的原则丢尽了南海波涛,以先下手为强的侵占和开发,毫无原则地实行机会主义的利己策略。

  尽管如此,中国依然理性克制,并以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为基础,倡导和东盟积极开展海上多领域合作。

  形势比人强,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之策,扰乱了南海虽然紧张但依然维持均势的地缘平衡。美菲安保、美越合作、美日澳韩同盟强化、印度东进、联合军演、美缅关系复苏、强化美蒙关系,在中国周边海域和内陆,遏止和围堵中国的包围圈正在形成。正是在美国的鼓噪和撺掇下,越南和菲律宾才成为在南海制衡中国的马前卒和急先锋。中国和东盟,完全可以本着“宣言”的机制原则解决问题,可是一旦借助外来势力强逼中国,相关方已经变得没有原则不讲道理了。在此情势下,中方只有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如果“宣言”弃之一旁,相关各方不能遵守;另起炉灶再搞“南海行为准则”,准则也失去了原则没有了准星。

  南海问题的关键是,杜绝外来干涉,中国和相关各方坐下来好好商量。否则,纵有再多的准则,也没有实际意义。相关国家不是唐僧,中国也不是孙猴子,“南海行为准则”更非制约中国的紧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5 11:0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方应该问问那些国家,为什么不遵守准则宣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2:58 , Processed in 0.0938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