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65|回复: 0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 第52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9 16: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夏,四月,诸侯罢戏下兵,各就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汉王之国①。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②,从杜南入蚀中。张良送至褒中,汉王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烧绝所过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且示项羽无东意。

  【白话】夏季,四月,各诸侯军撤离戏下,分别回到各自的封国。项羽派三万士兵随刘邦返回封国,楚国和其他诸侯军中因仰慕而追随刘邦的多达几万人,他们从杜县以南进入蚀中(即子午谷)。张良送行至褒中时,刘邦遣张良返回韩国。张良进而劝说刘邦将来时所经过的栈道全部烧毁,以防备诸侯军队的袭击,而且也能向项羽表示自己没有东归的意图。

  【姚注】

  ① 刘邦本是泗水郡沛县丰邑人,最初在沛县起兵时共征集到三千人,这三千人是刘邦日后夺取天下的最核心班底,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等名臣皆为沛县人,故可称之为“丰沛集团”。沛县位于泗水郡与砀郡、薛郡这三郡交界地带,刘邦起兵之初,主要就是在沛县周边活动。前208年十二月,刘邦北上攻打薛郡的胡陵、方与等地,不料奉命驻守大本营丰邑的雍齿居然叛变投魏,刘邦回师平叛又攻不下来,只好转战到砀郡发展,在砀郡收编了六千人。四月,项梁军北上攻占薛郡的胡陵、薛县,刘邦率军前往投奔,项梁增派五千人协助刘邦攻下丰邑,这五千人即是以新投靠项梁的薛郡人为主。于是,刘邦统领的队伍发展到一万四千人左右。项梁死后,楚怀王总揽大权,封刘邦为砀郡长、武安侯,率领本部兵马西征破秦。刘邦在砀郡转战半年,人马扩充到三万,新收编的队伍中一部分是陈胜、项梁的残部,一部分是砀郡子弟。这三万人在籍贯上主要来自于泗水郡、砀郡和薛郡,故可称之为“泗砀薛集团”。之后,刘邦军入颍川郡与韩成、张良会师,留韩成驻守颍川郡,自己与张良经南阳郡破武关而入关中。由于韩成自身兵力薄弱,故刘邦军没有带走多少韩国士兵。刘邦自宛县招降南阳郡守后,开始有大量的、成编制的秦国士兵加入,进入咸阳后兵力已经扩充到十万。可是按照天下分封的方案,刘邦军中的秦人全部被留在了关中,项羽只允许刘邦带着“泗砀薛集团”的三万人前往南郑就国。

  ② 自愿追随刘邦前往南郑的这几万人,史称“诸侯子”。这些诸侯子都是出身于东方六国,在陈胜起义后参加军队,希望能在乱世中博取功名的。如今天下分封已毕,胜利者皆兴高采烈地衣锦还乡,可失意者却自觉无颜回乡面见父老,于是追随刘邦前往南郑,想再碰碰运气。在这些诸侯子中,最著名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后来的大将军韩信。

  【原文】田荣闻项羽徙齐王巿于胶东,而以田都为齐王,大怒。五月,荣发兵距击田都,都亡走楚。荣留齐王巿,不令之胶东。巿畏项羽,窃亡之国。荣怒,六月,追击杀巿于即墨,自立为齐王。是时,彭越在巨野,有众万馀人,无所属。荣与越将军印,使击济北。秋,七月,越击杀济北王安。荣遂并王三齐之地,又使越击楚。项王命萧公角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

  【白话】田荣听说项羽改封齐王田巿到胶东,而立田都为齐王,勃然大怒。五月,田荣出兵阻击田都,田都逃往楚国。田荣留下齐王田巿,不让他到胶东去。田巿畏惧项羽,便偷偷逃往封国胶东。田荣大怒,六月,追杀田巿于即墨,自立为齐王。此时,彭越在巨野,拥兵一万多人,尚无归属。田荣授予彭越将军印,命他攻打济北王田安。秋季,七月,彭越击杀济北王田安。田荣于是兼并被项羽拆分的三齐之地,又命彭越攻打楚国。项羽命萧公角率军迎击彭越,彭越大败楚军。

  【原文】张耳之国,陈馀益怒曰:“张耳与馀,功等也,今张耳王,馀独侯,此项羽不平!”乃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于丑地。今赵王乃北居代,馀以为不可。闻大王起兵,不听不义,愿大王资馀兵击常山,复赵王,请以赵为捍蔽!”齐王许之,遣兵从陈馀。

  【白话】张耳抵达封国后,陈馀更加愤怒,道:“张耳与我,功劳相等,现在张耳得以封王,而我却只是个侯,这就是项羽分封不公平!”于是暗地派遣张同、夏说前往齐王田荣处游说道:“项羽作为天下的主宰很不公平,他把好地方全都分封给诸将为王,而把原来的诸侯王改封到不好的地方。现在赵王被封到北边的代国,我认为这是不可以的。现听说大王起兵,不听从项羽的不义之举,希望您能派兵自助我攻打常山,为赵王的复国,并将赵国作为齐国的藩屏!”田荣同意了,派兵协助陈馀。

  【姚论】

  项羽在咸阳完成天下分封后,于前206年四月撤兵返回彭城,可是西楚霸王的位子还没坐稳,天下就又再次大乱了。随着田荣、彭越、陈馀的相继起兵,使得在项羽的西楚国北面,已经出现三股强大的反对势力,这也就是姚尧此前强调项羽对于入关诸将最多只能封一个郡的原因所在。田荣与项羽之间的仇怨由来已久,但如果项羽只是将济北或胶东的一个郡封给田都、田安,则田荣未必会有这么大反弹。陈余与项羽之间本无仇隙,他之所以会起兵造反,不仅是因为项羽只封给他三个县,更是因为项羽封了张耳三个郡,从而极大刺激了他内心的不平衡。至于彭越,虽然没有追随项羽入关,但项羽也必须要对他有所安置,哪怕像陈余那样封他三个县也好。毕竟彭越手里也有一万多军队,不给他个地盘安抚,他岂能不起兵造反?可见,正是由于项羽在分封时太过简单粗暴,僵化地以是否追随入关作为唯一标准,致使分封方案刚一出炉,就立刻引发天下大乱。至前206年七月,田荣已经完全收复原齐国四郡,陈余已经完全收复原赵国七郡(另有一上党郡划给了西魏),齐赵联盟加起来有十一个郡,数量上比项羽的九个郡还要多。为了维护自己制定的天下新秩序,项羽必须出兵征讨齐、赵。东边战事吃紧,这就为西边的刘邦收复关中创造了绝佳的良机。

  【原文】项王以张良从汉王,韩王成又无功,故不遣之国,与俱至彭城,废以为穰侯,已,又杀之。

  【白话】项羽因张良追随刘邦,韩王成又无战功,因此不让韩成回到封国,而是挟持他随自己一起到彭城,把他废为穰侯。不久,又把他杀了。

  【原文】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白话】当初,淮阴人韩信,家境贫寒,放荡不羁,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吏,又不会经商做生意,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都讨厌他。韩信曾在城下钓鱼,有位漂洗丝絮的老妇见他饥饿,就拿饭给他吃。韩信很高兴,对老妇道:“我将来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妇怒道:“你一个大丈夫不自食其力,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王孙公子才给你饭吃,哪里还指望你会有什么报答!”淮阴屠户中有位年轻人侮辱韩信道:“你虽然身材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可实际上却是个胆小鬼。”进而当众羞辱他道:“你韩信如果不怕死,就拿剑来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盯着年轻人看,然后俯下身子,从他胯下钻过去,伏地而行。满街市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很胆小。

  【姚论】

  以上记载大体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只是略去韩信就食于南昌亭长,后与其绝交一事。或许是由于韩信日后被吕雉诬以谋反、诛灭三族的缘故,与其出身相关的档案全数遭到销毁,以致司马迁在介绍韩信的出身时,只能是叙述一些在淮阴走访时听来的传闻,而我们也只能根据这些传闻尽可能地做出合理推测。仅从“布衣”、“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这几句话来看,韩信的出身应该是平民。可如果真的只是普通平民,又怎么会“好带刀剑”呢?这可是贵族或者游侠才会有的装饰。更何况,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曾下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韩信若只是个普通平民,又岂敢如此招摇过市?不仅如此,韩信生年约在前228年,仗剑从军以投奔项梁时是在前208年,年仅二十岁。被刘邦拜为大将军时是在前206年,年仅二十二岁,之后便是率领军队横扫天下,百战百胜。于是问题来了,韩信如此出神入化的军事才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我们承认韩信具有世所罕见的军事天赋,但天才的诞生仅靠天赋是不够的,至少还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学习的渠道大致又可分为三种:一是跟着老师学,二是跟着书本学,三是在实践中学。由于韩信在当大将军之前根本没有领兵打仗的实践机会,所以这一条显然是说不通的。如果韩信少年时曾有位栽培过他的老师,那么以这位老师的身份,当不至于让韩信落魄到“从人寄食饮”,且亦不至于未能在史书上留下任何线索,所以这一条也不太能说得过去。因此,姚尧认为韩信极有可能是六国贵族或名将之后,其先人为避祸而隐居于远离秦王朝掌控的淮阴,韩信所学之兵书和所带之刀剑都是源自于家传。甚至,韩信极有可能是韩国的王室后裔,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漂母会称韩信为“王孙”?

  倘若韩信真是韩国王室后裔,那么他与父祖五世相韩的张良之间就会有天然的亲近感。对此,史书上虽无明确记载,却也有可以说得通的蛛丝马迹。在韩信率军平定齐国后,曾派使者面见刘邦,请求封为假齐王。刘邦当时正被项羽围困于荥阳,看到使者送上的文书后勃然大怒,是张良和陈平的劝阻才让他回心转意,接着又派张良前往齐国,册立韩信为齐王。前201年,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向刘邦献计将韩信引诱至陈县后逮捕的是陈平。前196年,再次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向吕雉献计将韩信引诱至长乐宫钟室斩首的是萧何。也就是说,在刘邦帐下的张良、萧何、陈平三位文臣中,凡是对韩信不利的事张良都没参与,他所参与的全都是对韩信有利的,这难道纯粹是巧合吗?当然,我们绝不能仅因为张良与韩信看起来关系不错就推断出韩信是韩国王室后裔,只是说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整条线索的逻辑会更加完整顺畅,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将韩信早年的事迹串起来,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灭韩,韩信的父亲向东逃亡到东海郡的淮阴县。前228年,韩信出生。由于韩国百年积弱,在战国兼并中饱受列强侵扰掠夺,故韩信的父亲痛定思痛,认为韩国将来若要复国,必须得有强大的军事做支撑,遂从小就让韩信刻苦研习兵法。可惜的是,韩信的父母在他少年时就去世了,由于韩信常年专注于钻研兵法,使得他在谋生和社交方面的能力严重缺失,以致“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他既肩负家族的荣誉,又身怀盖世的才华,内心之骄傲可想而知,是以在南昌亭长的妻子流露出嫌弃之意后,果断地与之绝交。又因自知使命艰巨、责任重大,必须保留住有用之身,遂宁可忍受淮阴市井的胯下之辱。韩信怕惹来秦吏的追捕,故从不敢轻易对外人暴露自己“王孙”的身份,之所以后来告诉漂母,主要是为答谢其数十日的分食之恩,亦知其不可能去告官来抓捕自己。

  【原文】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①。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王。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白话】待到项梁渡淮河北上,韩信持剑前去投奔,留在项梁的部下,一直寂寂无名。项梁败亡后,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任命他作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策,但项羽皆不予采纳。刘邦进入蜀地,韩信离楚归汉,依然是寂寂无名,只担任连敖这样的小官。期间,韩信犯法应处斩刑,与他同案的十三个人皆已被斩。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仰望,刚好看见滕公夏侯婴,便道:“汉王难道不想夺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觉得他此话非同凡响,又见他长得仪表堂堂,便将他释放而不处斩。夏侯婴与韩信交谈之后,对他十分欣赏,便将此事报告给刘邦。刘邦拜韩信为治粟都尉的官职,但依然没觉得他有什么奇特之处。

  【姚论】

  郎中,在秦汉时是侍从官,那位羞辱过韩信的淮阴市井曾说他“长大,好带刀剑”,后来韩信对项羽派来的说客武涉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可知韩信身材高大,精通武艺,故被项羽选拔为执戟的亲兵侍卫。由于近身之便,韩信得以多次向项羽积极献策,可惜项羽始终都只把韩信当作普通侍卫看待,对他提出的建议从来就不予以理睬。我们可以想象,无论是新安杀降、咸阳屠城还是天下分封,韩信都曾提出过反对意见,只是项羽根本听不进去。于是,韩信一方面觉得自己壮志未酬,不甘心以执戟郎中的身份回到楚国,另一方面也断言项羽的分封方案必定会再次引发天下大乱,自己的军事才华还会再有用武之地。入关以来,韩信听说了刘邦在施政上是如何深得秦人之心。鸿门宴上,韩信就站在项羽身旁,亲眼见识了刘邦的英雄气概。因此,当诸侯联军撤离戏下时,韩信选择与数万诸侯子一样,追随刘邦前往南郑。

  韩信投奔刘邦后,被封为连敖。对于连敖之职的具体权责,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说清楚了。考虑到韩信是以项羽亲兵侍卫的身份来投奔困顿落魄的刘邦,可知连敖在级别上肯定高于郎中。又考虑到韩信并非出自泗砀薛集团,更非出自丰沛集团,可知他绝不可能担任郎中的直接领导,即侍卫长。再考虑到韩信通晓军事、武艺不凡,故而我们猜想韩信所担任的连敖应该是中级军官,虽然级别相较于原来有所提升,但是身份却是远离决策中枢了。不久之后,韩信就因触犯军法而被绑缚法场问斩。

  对于韩信的这次犯法,同样很值得推敲。以刘邦军当时的处境艰难,为了凝聚人心以共体时艰,必定会极力施恩怀柔。会搞到十四人被集体斩首的罪刑,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聚众闹事,要么是叛变逃亡。可是以韩信的韧性,当初淮阴市井的胯下之辱尚且能忍,现在既已当上军官,还有什么是会让他怒不可遏,以致要搞到聚众闹事的呢?当时汉军之中早已多有逃亡,可是并未听说刘邦下令追捕逃兵,更没有听说有逃兵被抓捕回来后斩首示众。更何况以韩信的智慧,又怎么会想逃而逃不走呢?因此,我们依常理很难想象韩信究竟是触犯哪条军法才会被判死刑。那么,韩信有没有可能是故意知法犯法以引起重视呢?史书上固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知道历史上许多才智之士都曾有过类似的做法,如三国时期,庞统投奔刘备之初被任命为耒阳县令,蒋琬投奔刘备之初被任命为广都县令,他们都通过不理政事的做法来触怒刘备,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刘备的注意,使其明白自己“非百里之才”。以同理推测,韩信极有可能是被派驻守巴蜀偏远地区的中级军官,因不甘心自身的才华抱负被埋没,所以才冒险犯法以求引起最高层的注意。果然,韩信在被绑缚法场后,因为一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而引起了刘邦亲信夏侯婴的重视。夏侯婴见韩信器宇不凡,与之交谈后大为赞赏,遂将其推荐给刘邦。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但仍然没觉得韩信有什么了不起。治粟都尉是负责军需粮草的高级官员,虽然与韩信的理想抱负依然相距甚远,但幸运的是,他总算回到了中央,而且能够与主管财政后勤的丞相萧何交往。

  【原文】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白话】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话,令萧何感觉他非同凡人。刘邦抵达南郑后,诸将和士兵们都唱着思乡的歌想要东归,很多人已经在逃跑的路上。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刘邦荐举他,只是刘邦不肯重用,便也逃亡而去。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就亲自去追赶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道:“丞相萧何逃走了。”刘邦大怒,就像是失去左右手一般。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谒刘邦。刘邦又怒又喜,骂萧何道:“你逃走,是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了。”刘邦道:“你追赶的人是谁?”萧何道:“是韩信。”刘邦又骂道:“诸将中逃跑的数以十计,你都不去追赶,现在却说去追韩信,分明是在撒谎!”萧何道:“诸将都很容易得到。至于韩信这样的人,是天下无双的国士。大王您如果只是想长期在汉中称王,那韩信确实没什么用。如果您想要争夺天下,那么除了韩信就没有谁能够与您共商大事了。现在就看您要做何种抉择!”刘邦说:“我当然也想要东出,怎么能长期郁闷地留在这里呢!”萧何道:“您既已决定要东出,若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若不能重用韩信,他终究还是要逃走的。”刘邦道:“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让他当个将军。”萧何道:“即便是当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来的。”刘邦道:“那就让他当大将军。”萧何道:“太好了!”于是,刘邦就准备召见韩信以授予他官职。萧何道:“大王素来傲慢无礼,现在要拜大将军,却如同呼唤小孩一般,这正是韩信想要逃走的原因。如果您真的要拜大将军,就应该选择吉日,进行斋戒,设置祭坛广场,准备各种礼仪,这才可以。”汉王同意了萧何的请求。诸将听到消息后都非常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成为大将军。可真等到登坛拜将时,人们发现竟然是由韩信出任大将军,全军皆惊讶不已。

  【姚论】

  通过数次交谈,萧何认定韩信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接着便演出了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按照《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说法,韩信是猜想萧何已经多次向刘邦推荐自己,却始终不见刘邦提拔重用,故而心灰意冷后选择逃走。但在姚尧看来,韩信应该是在以退为进,逼萧何立刻向刘邦推荐自己做大将军。毕竟韩信是能征善战的年轻武将,萧何是掌管钱粮的中年文官,如果韩信真想逃跑,又岂是萧何所能追上的?站在萧何的角度上讲,现在就立刻向刘邦推荐韩信出任大将军是有高度困难的。虽然韩信谈起军事战略来头头是道,可他终究只有二十二岁,在项羽帐下时只不过是执戟的郎中,哪怕连一次指挥小股部队打仗的实际经验都没有。让这样的人做大将军,他能胜任吗?刘邦能接受吗?其他将领能心服吗?这些都是萧何必须谨慎考虑的,其本意必定是尽量为韩信创造机会,使韩信通过建立功勋而获得逐级拔擢晋升。可是,韩信等不了那么久,他现在就要做大将军。为什么韩信不愿意等呢?或许是因为他自负才学,非大将军之位不足以施展才能,但更有可能的,是他早已敏锐感觉到以项羽的分封方案,天下很快就将战端再起。韩信不愿意在平庸的统帅麾下执行将令,他希望一开始就是由自己来制定争夺天下的战略战术。

  韩信既是有意引导萧何来追自己,故而必定不会走得太远。萧何得知韩信逃走后立刻匆忙追赶,匆忙到来不及与刘邦打个招呼,可是却在追了一两天后才回来面见刘邦。由此可知,萧何在追上韩信后必定有过一番长谈,以致耽误了回程的时间。在这番长谈里,韩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自己为刘邦争夺天下的战略战术,也正是通过这番长谈,帮助萧何确立了向刘邦推荐韩信出任大将军的信心和决心。因此,萧何才敢对刘邦说韩信是“国士无双”,才敢说“虽为将,信必不留”,才敢在刘邦表态同意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后,还要求刘邦斋戒设坛,以郑重其事,为韩信树立威望。

  韩信给萧何出了个极具挑战的难题,萧何又给刘邦出了个极具挑战的难题。换作是一般的领袖,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任命韩信为将军,这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因此刘邦说“吾为公以为将”是合乎情理的。毕竟韩信此前只是个毫无指挥经验的年轻人,年仅二十二岁就能当上将军,与樊哙、曹参、周勃等丰沛老将平起平坐,理应是相当知足了。如果韩信真有本事,那么将来论功封赏也不是不可以。可是,现在立刻就要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他势必要面临丰沛老将的集体反弹。更何况,萧何还要求自己斋戒设坛,倘若日后证明韩信只是个夸夸其谈的年轻人,那将对自己的领导威望造成极大的、甚至是无可挽回的伤害。换作一般的领袖,是绝不敢如此冒险的。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出于对萧何的信任,同意考虑让韩信做大将军,也必定会先将韩信召来谈谈,看看他究竟有何出类拔萃之处再说。可是,刘邦不但答应了让韩信做大将军,而且见都不见韩信一面,就完全听从萧何的意见而斋戒、设坛、拜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邦超凡的政治手腕,既然决定信任萧何,那就完全信任由他所推荐的韩信,而且既然是因为信任萧何才用的韩信,那么韩信的高矮胖瘦也就已经不重要了,于是干脆见都不见,以示对萧何的绝对信任。日后韩信在谢绝项羽派来的说客武涉时说:“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其实,因韩信拜将而深受感动的,不止是韩信本人,还包括萧何,甚至萧何心中的感动比韩信还要更深。在萧何看来,刘邦此举是将全部的荣誉和威望托付给自己,那是何等深重的信任和知遇之恩!与此相对应的,是项羽身边的文臣武将,时常都觉得自己的意见,不论对错都根本不被重视。

  【原文】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辞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暗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逐其故主而王其将相,又迁逐义帝置江南,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留萧何收巴、蜀租,给军粮食。

  【白话】拜将仪式结束后,韩信被请入上座。刘邦道:“丞相多次向我推荐将军,将军打算有什么良策来教导我呢?”韩信谦让一番后,问刘邦道:“如今您想要东出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就是项王吗?”刘邦道:“是的。”韩信道:“请大王您自己估量一下,在勇敢、彪悍、仁爱、刚强等方面,您与项羽比谁更强?”刘邦沉默许久,道:“我不如他。”韩信起身,连拜了两拜,称赞道:“就连我韩信也认为大王您在这些方面比不上他。不过我曾经侍奉过项王,就请让我来谈谈他的为人:当项王厉声怒斥时,上千人都吓得一动不敢动,但是他却不能任用有贤才的良将,所以他的勇武只不过匹夫之勇而已。项羽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看到别人生病,他会心疼地流下泪来,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病人;可是在用人方面,每当将领有功应当封爵时,项羽都会把刻好的印放在手里,等到印的棱角都被磨圆了还不舍得授给人家,所以他的仁爱只不过是妇人之仁而已。项羽虽然称霸天下而令诸侯臣服,可他却不占据关中,而是把都城设在彭城;他背弃义帝之约,全凭自己的喜好分封,令诸侯们忿忿不平;他驱逐原诸侯国的国君,而以各诸侯国的将相为王,又将义帝迁移放逐到江南;他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被残害毁灭的;百姓们都不愿亲近依附于他,只不过是受其威势所迫而已。项王虽然在名义上是天下霸主,实际上却已失去天下人心,因此,他的强大是很容易转化为虚弱的。现在大王若真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将领,那还有什么对手不能诛灭!将天下城邑封给有功之臣,那还有谁会不心悦诚服!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们东归的心愿,那又还有什么敌人能不被击溃!况且分封在秦地的三个王以前都是秦将,率领秦国子弟征战数年,死伤逃亡者不计其数。他们欺瞒部下,投降诸侯,结果军队抵达新安时,项王坑杀了二十多万的秦军降卒,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得以脱身。秦地的父老对此三人的怨恨,可谓痛入骨髓。现在楚军仗着威势而强行封此三人为王,是无法得到秦地百姓拥戴的。大王自入武关以来,对百姓秋毫无犯。去除秦朝的苛法,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希望大王在秦地为王的。按照诸侯之约,本就该是大王您在关中为王,对此关中百姓都是知道的。大王您失去关中王的爵位而被封到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对此感到痛恨的。现在大王举兵东出,则三秦只要发一道檄文就可以平定了。”于是刘邦大喜,自以为得到韩信太晚了,遂听从韩信的计策,部属诸将所要攻击的目标,留下萧何在巴蜀收取租税,以攻击军队的粮食。

  【姚论】

  设坛拜将结束后,刘邦与韩信进行了一番长谈,这番长谈在历史上被称为“汉中对”,与三国时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相齐名。汉中对在整体上看又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讲项羽虽然表面强大,其实是有深层弱点的,具体表现就是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其实,这个评价并非完全符合实际,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对于韩信来说,项羽没能重用提拔他,确实是“不能任属贤将”,但他能够任用英布为先锋,难道不是“任属贤将”吗?若非任属贤将,又怎么能击败章邯的四十万精锐?灭秦之后,项羽将追随他入关的诸侯将领大肆分封,这难道不是“有功封爵”吗?不过,站在韩信的立场而言,即便是为了增强刘邦的信心,也必须要指出项羽的性格弱点。

  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韩信问刘邦:“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刘邦默然良久后回答:“不如也。”可见在“仁”这一点上,刘邦也是自认为不如项羽的。我们之前在《怀王之约》一章曾经提到,诸老将在力主由刘邦而不是项羽率军攻打关中时打出“仁义”的旗号,这纯粹是个借口托词。现在通过韩信和刘邦的对话,可以再次证明这一点。

  接下来,韩信指出了项羽在灭秦之后犯下的四个战略错误。第一个错误是“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韩信的这个分析是正确的,我们在前文中多次提到,项羽应该尽快派兵抢在刘邦之前攻占关中,届时无论是自己在关中称王,还是派自己亲信在关中称王,都比刘邦先入关中的好。姚尧在“三条策略”中又提出,即便项羽是回到楚国称王,也应该把都城设在陈县而不是彭城。

  第二个错误是“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韩信这个分析也是正确的。当初各诸侯国派兵援救赵国,之后追随项羽入关灭秦,灭秦回来后就要从原诸侯王手中分走一大半,还要逼迫原诸侯王迁都,试问原诸侯王如何能够服气?所以姚尧在“三条策略”中提出,项羽在给那些追随入关的将领封王时,最多只能让他统领一个郡,以减轻原六国诸侯王的抵触情绪。

  第三个错误是“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韩信这个分析也是正确的,虽然我们多次强调,无论项羽如何分封,天下迟早都会再起战端,这是无可避免的历史潮流,但是战争的强度和节奏却是项羽可以控制的。所以姚尧在“三条策略”中提出,项羽应该将义帝攥在手里,然后打着义帝的旗号去逐个征讨那些不肯归顺自己的诸侯。可是按照项羽的这种做法,是让每个将领回国后都要驱逐故主,逼得各诸侯王形成反项联盟,又何谈逐个击破呢?

  第四个错误是“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韩信的这个分析也是正确的,主要体现在对秦国军民的残酷暴虐上,这为将来刘邦还定三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韩信建议刘邦反项羽之道而行,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刘邦就要“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项羽及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坑杀残害秦国军民,刘邦则对秦国军民广施恩德,因此只要刘邦率军攻打关中,三秦就可以“传檄而定”。

  刘邦听完韩信的分析后大喜,深感得到韩信太晚,于是完全按照韩信制定的战略开始进行部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08:41 , Processed in 0.1093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