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03|回复: 0

巨龙:汉字,一头连接历史,一头开创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9 09: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长城,是伟大的国防工程,横亘在北方巍峨的山脉上,形成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长城以北的塞外,曾经生活过很多的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这些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曾经一次次威胁中原王朝的统治,还不止一次入主中原。

  然而这些游牧民族,最终在历史长河的痕迹,却很难再寻觅。塞外荒草,早早掩盖了一切。他们有的远逃异乡,有的融入中华,有的彻底销声匿迹。

  这些游牧民族的历史,大半是汉族的史官来书写。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即便改朝换代,也都会把前朝的兴衰得失好好纪录总结,然后整理成册。

  以中国公认的二十四史计算,从《史记》到最后的《明史》总共3200多卷,约有4700万字。记叙的时间,前后历时4000多年。

  除了皇家要修史,中国还有丰富的地方志,这些地方志,涉及历史、文学、民族、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等,“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也是重要的资料。

  历史要纪录下来,就需要文字作为载体。想要一代代人能够读得懂历史,文字就需要跨越时间,跨越地域,跨越各地方言语音的差异。

  汉字做到了所有的这一切,而这个地球上,也只有汉字做到了。有汉字记录的历史,我们可以跨越数千年历史,听到老祖宗们的谆谆教导:“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民为重,社稷为轻”、……
二十四史缩影版

  世界的古代文字中,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文字,都已经消亡。而汉字历经几千年,历久弥新。

  前一段时间,走进安阳的文字博物馆,阅读中国的文字历史。安阳是发掘出甲骨文的地方,文字博物馆建在这里,算是名至实归。

  在文字博物馆里,阅读从甲骨文到现在简体字的历史,仿佛穿越了时空,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一代代文化人对话,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甲骨文的符号文字,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到宋体字、隶书,再到造纸和印刷,汉字记录了一代代人的时代情形,也记录了一个个王朝的盛衰轮回。
安阳的文字博物馆

  汉字是稳定的文字体系。我们日常使用的诸多文字,很多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祖先的智慧与文明,在稳定的汉字体系里,得以传承和发展,而不是极少数古文字专家的领域。现在的中国学生,有一点文言文基础,就可以阅读《史记》这样的两千年前的作品。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地理上的交通并不便利,自古以来各地的来往,其实都有不小的困难,除了军人、商人、文士、官员这些阶层,还有战乱时候的逃难,普通中国人一辈子都会在一个很小的地区范围活动。

  因此中国的方言之多,差异之大,如果没有文字(以及这些年推广的普通话)做基础,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人和人之间,是很难用语言交流的。想象一下,一个说上海话的,和一个说广东话的,两个人怎么聊天?简直就是“鸡同鸭讲”。
山河纵横,乡音各异

  但是汉字跨越了这种方言的鸿沟,清末时期康有为参与公车上书,力主变法,被光绪皇帝召见,而君臣相见,却是相当尴尬,光绪皇帝怎么也听不懂康有为夹杂广东腔的“官话”。——虽然是轶事,却也说明了汉字可以跨越各地方言发音的障碍,康有为的普通话再不好,无碍他下笔千言。

  在我小的时候,因为是多民族聚集区,中学时代的同学中竟然有4种语言。客家话、壮话、白话、加上本地的桂柳话(类似于四川话的官语),幸好大家没啥特别的宗教忌讳,倒也相安无事。只是听着别人叽叽咕咕说着你不懂的话,总有一种“圈外人”的感觉。幸好,大家写的都是一样的汉字,他们抄我作业的时候,倒从来不会把我当“圈外人”。

  后来上大学,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由于汉字编码和显示技术并不成熟,汉字在计算机上的输入输出和处理,是一个相当大的麻烦,而且很多早年的软件,并不支持汉字显示。当时还有一种说法,汉字是中国信息化路上的障碍。

  我也曾经一度为这个技术问题苦恼过,在计算机上使用英语,的确在程序处理上非常方便,只有26个字符,算上大小写区分,也只占用52个编码,处理起来真的非常简便。

  美国拥有IT领域的先发技术优势,美国人制订的ASCII码,就是信息技术的早期标准。不仅没有考虑汉字,连其他的语言文字也都没有考虑在内。——足以见得美国当年在信息领域的霸权,以及当年英语妄图统一信息领域的“宏大志向”。
当年的五笔输入法

  一直到90年代中期以后,汉字解决好了编码、显示、存储这些问题,也能够使用数据库查询,汉字才真正跨入了信息时代。

  这几年,我开始解读翻译西方的时政漫画。后来又开始散文杂文的写作,在两个文字的世界里穿梭。对于汉字和英语的优势劣势,有很多切身的体会。

  和汉字相比,英语是表音文字,是不稳定的语言。英文400年前才统一了拼写,但是如今的剑桥毕业生,阅读300前莎士比亚的原著仍然困难重重。

  全世界说英语的人口相当多,但是英语的发音,在全世界各地却差异很大。我曾经和印度工程师打过交道,至今对咖喱味的英语,仍然觉得“蓝瘦香菇”。

  即使做了2年的英语时事翻译,我仍然经常遭遇很多陌生的单词。而面对陌生词汇的时候,汉字的巨大优势就出来了。汉字可以“望文生义”,而英语一个字母之差,意思就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英语的词汇之间,关联性太差。

  比如一个“牛”字,在汉语中随便一组合,公牛,母牛,小牛,水牛,黄牛,牛肉,牛肉丸,这些词都有很大的关联性。而在英语中,cow(母牛)、bull(公牛)、beef(牛肉)、calf(小牛)、buffalo(水牛),ox,这些单词每个发音也不一样,意思也丝毫不关联。真不知道西方人脑子是怎么想的,这不折腾人吗?

  汉字的常用字是三千多个,组词力超强,信息量也大。无论以后这个世界出现什么新生事物,稍微组合一下,就可以表达出来——典型的比如“量子”科学。因此,中国进入工业化以后,只是出现了很多新名词,并没有创造更多新汉字。

  我当年阅读翻译计算机技术文档,为此又多背了一千多英文单词。各种网络术语,各种元器件术语,还有编码、算法、程序的词汇。这反映了英语的致命问题——每个单词表达一个意思,出现新生事物,就需要创建新单词。而新的单词,往往都是字母再组合,很难望文生义。
毫无关联的英语单词

  现在,英语词汇量已突破100万,普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因此,国外的人,想要玩跨界不容易,因为真的隔行如隔山,光看懂另一个专业的术语,都很困难。英语每年还有1~2万新词产生,新词汇与原有词汇关联很小。

  也就是说,因为英语的这种“孤岛性”,制造了各行各行之间的隔膜,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往往在本专业精深,跨专业进行学科交叉就不易。

  我们看到很多西方的著名企业,在某个专业领域做得很深,但是往往来不及转型,就会死掉。想来和跨界太困难有关,整个企业从上到下,很难学习新东西。
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很厉害

  而中国的企业,往往做多元化比西方更成功。象腾讯这样的企业,横跨互联网、社交、支付、游戏、新闻、文学、影视……在企业内部,可想而知需要多少跨界人才支撑?文字的简洁,让中国的工程师很容易理解别的专业,因此半路出家很快就可以入行。

  同时,汉字还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很多诗词,无需谱曲就是歌;很多对联,文字的对仗中有着充满韵味的美感;至于书法,更有如画般的艺术魅力。中国人能够把枯燥的数学乘法,编成可以朗诵的九九乘法表。——这让数学不好的西方人目瞪口呆,不服,你用英语翻译一下乘法表?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汉字仍然体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所有的语言文字中,表达同样的内容,汉字最为精简有效。

  汉字还有其他隐形的优势,由于汉字学习门槛极高,西方人很难熟练掌握。在互联网时代,西方人发动舆论战不得不雇佣很多走狗,这让西方的舆论战效果大打折扣——毕竟他们只能靠伪军作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字还是我们信息时代的文化防火墙。

  至于汉字的其他优点,就不再一一表述,网络上这一类的文章不少。

  说一点我自己的感受,我自己从理科的技术工程师,最后转向写作,这期间的转变,不可谓不大,写得越多,对中华文化就越多景仰——汉字,既能够传承历史,还能够创造未来,更重要的是,还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简洁优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 06:09 , Processed in 0.0937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