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24|回复: 0

徐吉军:山东自省无需妄自菲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6 15: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山东经济增速放缓,与广东和江苏差距变大。山东全省上下知耻而后勇,持续反思自身不足,轮番组团去南方发达地区观摩学习,试图通过学习获得发展灵感。因此,引发了舆论对山东人和山东文化进行反思和批评的热议。

  公平而言,这几年山东经济表现不佳是事实。但是各省经济发展的比较不能简单以成败论英雄,而是要进行客观分析,找到准确原因。当一个省能够主动反省自己问题时,说明他还有这个资格和这份清醒,当一个地方彻底垮掉的时候,谁还在乎你怎么样。显然,山东人反省自己是为了山东更好更优秀而不是妄自菲薄!

  中国如此之大,34个省市堪比欧洲44个国家,每个省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发展方式,全国各地都热衷于互相交流学习,但是很少有跨地区复制模式的成功范例。不结合好本地特点和优势,盲目照搬甚至生搬硬套,有可能会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大众心理习惯推崇成功者而贬低失败者,山东的发展暂时遇到了的困难,有些人开始否定山东人或山东文化,显然缺乏客观评判的态度。

  历史

  中国古代大部分历史阶段内,中华文明的国力布局和经济重心一直在长江以北。哪怕经历了西晋灭亡,汉人南迁,到了隋唐,依然是北方称雄。北宋建国后,北方未能完成统一,但是东京汴梁依然是最繁华的都市,河北山东依然是国家经济的根本所在。

  北宋灭亡后,金占领北方,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到江南。自南宋开始,中华文明历经元灭南宋,汉人亡国百年,明朝崛起,满清统一天下,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南方,北方经济一直未能充分复苏。哪怕是中华民国时期,依然是南方强于北方。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支持下,经济重心首次出现南北均衡的局面,大量的重工业项目布局于东北三省,同时上海和南方城市由于受到美国海空力量的威胁,一直未能充分发挥经济潜能,甚至后来又面临苏联的战争威胁,被迫启动了大三线建设。综合评估,直到改革开放,新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

  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飞速发展,昔日的小渔村深圳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就是广东省经济腾飞的最佳样板。南方沿海各省经济快速崛起,东三省经济无奈下滑。中国经济的重心从此又一次转移到南方各省,尤其是沿海地区。在中美关系依然处于剑拔弩张的现实背景下,这样的经济布局,存在较大的国际地缘博弈的风险。

  地位

  如此一来,此时的山东省,在国家经济布局中就承担了北方各省经济发展领头羊的角色。如果山东省经济再衰退,那么长江以北将完全落后于江南各省。这种局面,不利于国家战略布局,一旦国家出现重大危机,南强北弱就会引发相当严重的后果。这是历史证明过的客观事实。

  作为北京的南大门,山东省一直是中央最可信赖的省份。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市区人员物资进出严重受限,物资紧缺。山东全省一心,为北京提供肉、蛋、菜供应,同时持续支援北京临床急救用血,从4月份开始组织“支援北京临床急救用血一日捐”活动,山东人踊跃参加无偿献血。后来,山东省继续全力组织血源,努力满足北京5月份到7月份3个月的用血需要。北京市民深深地感受到山东省对北京全心全意进行支援的赤诚之心,对山东人普遍赞誉有加。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一直是国家战略和经济布局的关键性重要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山东GDP总量几乎没有跌出过前三,一直以强省的身份出现。在1982-1985年,山东更是连续四年称霸全国。更重要的是,山东也曾屹立潮头,甚至在某个阶段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风向。

  2018年,国家正式批准将山东全省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山东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重视,也体现了山东在全国重要的经济地位。

  特点

  山东人爱唱《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是山东人热爱家乡的心声。山东人目前全省人口一亿人,但祖籍山东的人遍布全国各地,广义上的山东人约1亿5千万至2亿人。清代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形成移民潮,到1911年,东三省的山东移民约700-800万。1912-1949年,山东人闯关东的总人数超过1830万,留在东北的山东人有792万之多。

  一山一水一圣人(泰山、黄河、孔子)是山东的标志。孔庙所在地曲阜,作为儒家圣地,在中华民族传统上的地位不亚于耶路撒冷之于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山东人深受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思想的影响,最讲究伦理道德,与人交往最重诚信仁义。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管仲和鲍叔牙两位好友,伯牙子期在泰山同奏“高山流水”,都是山东人重情重义的经典故事。

  齐国孟尝君酷爱招揽能人义士,门下门人众多,人称战国四君子。后世隋唐英雄秦琼秦叔宝,人称小孟尝,也是山东人里的典型代表人物,他重情重义喜爱结交义士英雄,戏曲有赞:马踩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三州六府一百单八县,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神拳太保,天下兵马大元帅,秦琼秦叔宝!

  宋代以后,山东受水泊梁山文化的影响也比较大,对待兄弟朋友极其义气,当兵打仗从来都是不畏生死,冲锋在前,不甘人后。豪爽仗义之人必爱酒,因此山东人擅酒,爱豪饮,实属性情中人的直接体现。虽然饮酒伤身,但这不应该是否定山东人和山东文化的理由,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近年山东人劝酒之风已经有所改善。

  有时矫枉往往过正,比如山东人讲礼仪坐次,讲长幼有序,好客善友,有观点嘲讽山东人喜欢排座次,上酒桌吃饭前必定论个一二三顺序再入坐。这难道这是落后文化吗?有人认为是繁文缛节,岂不知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绅士风度,是文化先进的标志。难道不论长幼,对客无礼才是文明吗?这些都有商榷之必要!

  尊卑有序、长幼有别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岂能一言而否之。即便是在西方,一样要讲究宴会礼节和社交礼仪,所谓英国绅士风度核心要素就是彬彬有礼富有教养。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讲秩序守规矩都是有教养的表现。从小在家不讲规矩不遵守秩序,出门在外必定惹人烦恶。中央再三强调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足见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的重要性。

  讲秩序,守规矩,这恰恰是山东人的优点所在!山东人在反省自己,师人之长时,别把自己的优点丢掉了!

  官本位

  山东人官员比例比较高是解放战争以来逐步形成的历史趋势。新中国成立前,山东总人口约4000万,其中男性2000万,除去老弱病残者,青壮年男性最多不超过1000万。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山东人中却有1100万人次上前线支援,100万人当兵,22万人牺牲。建国后这批山东军人普遍进入各地基层组织,所以山东籍干部从建国起就非常多。

  清朝末年,山东人闯关东,是一波移民潮,东三省大部分是山东人;山东解放军十万进东北,又随着林彪挥师南下,接收了南方各省份的基层组织,最后天下太平,士兵干部大多就地转业。如此一来,山东人扎根全国各地,受祖辈影响,很多后人依然心念故乡,念及乡情,对山东同乡比较照顾是人之常情。

  近年,每次干部换届,总有人津津乐道山东出了多少中央委员。其实,山东干部进入高层决策层的比较稀有,大多是做到内阁就差不多了。所以坊间戏称“上海干部进中央,山东干部守边疆”。在新疆和西藏的山东籍官员相当多,山东还对口援藏,稳定压倒一切。山东在全国的干部虽多,大多兢兢业业为当地发展呕心沥血,很多人经常顾不上家庭,更谈不上刻意照顾家乡。孔繁森就是生生病倒在支援西藏发展的岗位上。

  自古以来军事家和良将以山东人最多。山东人适合从军从政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忠诚,忠诚信念渗透在灵魂深处。山东人认准了值得为之忠心耿耿的事或人,必定忠诚有加,不会有丝毫懈怠,为朋友同生死,共患难,两肋插刀,忠于亲人,忠于家庭,忠于朋友…… 山东省齐河县军人孟祥斌奋不顾身搭救一跳江女青年而壮烈牺牲,年仅28岁。如此义举,非常人之所能为。

  山东人如此难能可贵的品质,非常适合在军队服役,所以很多部队喜欢招收山东兵。这样的品质,同样很容易受到政界中人的赏识认可。因此,政界中常见山东人做到高位实属正常。毕竟脑生反骨的人,任何人都不会喜欢!

  有些人将山东人的忠诚与服从蔑称为奴性,这是他们所无法理解的美德。所有的灵长类都具有社会化属性,也就是依赖群体求生存,在群体内部必然存在等级跟秩序忠诚与服从。

  有人以南方人爱从商,嘲笑山东人保守爱从政。其实这是历史和现实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江南历史,江南人从南宋、明、清、民国,都是做官的主力。东林党人大多是南方人,蒋介石政权主要靠的就是江浙财阀。从这个角度讲,说南方人不爱做官显然只是短期的假象。

  从领导干部任用机制上看,由于我国南北方、东西部文化的差异较大,任用干部时要多进行南北东西大交流,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干部在一起共事,更容易碰撞出促进发展的灵感。历次从南方调过来到山东的干部,基本上都对山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地作用。

  鲁商

  本文最后讨论鲁商文化,是要对“山东人不喜欢从商”这一观点进行纠正。

  历史上,齐桓公用管仲治国,鲁商曾为天下之最。

  齐桓公用管仲为相,管仲推行国营经济的思想理论,领先了西方经济学两千多年。现在鼓吹的西方经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其实都已经有了实践,只是缺乏近代语言的再阐释罢了。管仲关于经济统计、国家财政、税收、货币、粮价、国营企业的论述,尤其是关于贸易战和金融战思想,目前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管仲为相的目的是让齐国称霸,要称霸就得先富起来,要民富、国富、皇家富、自己家也要富。金钱虽然不是万能,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要做到大家都富就需要大家齐努力,就要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核心要点就是不偏激不教条,审势度势随机应变。

  自齐国被秦国吞并以后,中国的文化中就缺失了商业文化,对商业的轻视甚至仇视是儒法道释的共性,这是明朝末期未能进入资本主义的重要原因。

  明清时期,徽州商帮、山西商帮、山东商帮、陕西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宁波商帮、龙游商帮、福建商帮、广东商帮曾并称十大商帮。改革开放后,又自然形成了鲁商、徽商、晋商、浙商、闽商等中国五大商帮。近年,由于错失了互联网经济,山东商业在品牌影响力上稍显逊色,浙商、闽商大行其道。徽商由于抱团打天下,也名声彰显。晋商前些年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风光一时。

  近年,鲁商应对目前的竞争环境,锐意进取创新精神仍有不足。《东方商人》、《大染坊》等一系列的山东商人的形象令人钦佩。鲁商作为一个群体,也应该追寻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不妨从管仲学说开始学起,再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将鲁商的传统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瞻望

  迎难而上的山东,这两年在世界各地积极展开双招双引活动,已经改变了山东人传统的保守和乡土形象,也扭转了经济发展的颓势。

  经济发展既不能只靠民间自发,也不能只靠政府引导管理,而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山东民营经济的活力无限,行政力量过于强大,会形成天花板。山东一旦把民间的活力释放出来,经济就会翻天覆地。

  政府部门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关键区别是:法无禁止皆可为与法无许可不可为。政府的任务就是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打击黑恶势力,减少行政干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作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山东省应该努力学习广东省勇于创新先行先试的胆识,主动尝试应用新模式新机制新形式,不能以等靠要的心理观望,以免错失历史性重大机遇和经济实现再腾飞的关键窗口期!

  山东省内目前行政的力量太大,市场的力量太小,应该努力学习上海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为经济服务而不是直接抓经济,山东经济会更加活力十足。对比而言,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经济强省经济发展方式与山东相似,实体经济发达,大企业、工业园区非常多。不过江苏省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要强于山东,看看昆山招商引资的态度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高举高打一贯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目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高歌猛进,山东经济必将迎来新的一轮爆发。

  山东人最喜欢在赞美声中低调,在质疑声中昂首,期待山东拿出最好的答卷!作为山东人,应当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同推动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车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09:26 , Processed in 0.2344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