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99|回复: 0

陆连烽:历史回眸:印度“金庙”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9 15: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刻,如果我告诉你,印度有十多万种神,有啥感觉?看清楚了,是种,不是个。

  此前从央视的节目中听到印度有10多万“种”神时,我还半信半疑,以为是央视说错了,应该是十多万“个”而不应该是十多万“种”,结果,手贱,一搜,直接吓尿了,坭玛,百度百科上清楚的写着,印度有3点3亿个神!

  这一刻,是不是你也感觉印度这个国家挺不可思议的?可是,如果你知道,印度的一个庙里竟然供养了两万多只老鼠,因为他们视老鼠为神,你便明白,这个奇葩的国家发生任何事情都很正常。

  如果你是老朱的长期读者,应该读过老朱的《让分治的印巴告诉天朝》一文,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血河成河”,那一次,印度教徒屠杀的是穆斯林,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屠杀锡克教徒——印度史上著名的“金庙事件”。

  对于这一场对锡克教徒的屠杀,我估计印度政府也超委屈,毕竟这一事件发生在1984年,而不像1947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互屠那样是发生在战乱时期。“金庙事件”发生时印度已经成立三四十年了,却还出现了屠杀,换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也一定非常之恼火,忍不骂一句,“坑了个大爹了,老子已经放下了屠刀了,你非逼老子再换一把。”

  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对锡克教的了解大都仅限于那一脑袋的布条子,坭玛,印度地处亚热带,大部分国土比广州纬度还低,又挨着印度洋,可谓又湿又热,就这,天天脑袋上裹一堆布条子,是不是想想都有要乍痱子的感觉?

  讲“金庙事件”之前,先说说锡克教的由来,很简单,听上去不过是又一个“菩提树下”。

  历史上,锡克教徒主要聚居于古印度的旁遮普地区,创始人名叫“那纳克”,传说中这大哥在28岁那年,曾经离家三天,然后便顿悟了,如八仙附体般宣称世界上“没有印度教徒,也没有穆斯林”,他要走独立于二者之外的道路。

  坭玛,累死体育老师也教不出这等天才啊!

  离家三天便顿悟了,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宗教,这要换做在今天的天朝,群众对此的反应大都会是“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装B”,可换成在印度就不一样了,印度是真有人信啊。

  说离家三天便创了宗教,这只是一个戏谑的说法,事实的真相可不是这么简单,当时印度的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都非常尖锐,印度教的种姓制度过于森严,而印度的贱民可不像天朝的汉人这么听话,他们一看,X,大家同样是人,同在一片土地上生活,咋你就爬灶王爷板儿上、一生出就是贵族领牛羊肉补贴高考还加分呢?凭咋我就是四等贱汉,处处感觉自己被敲了一截腿似的,凭啥啊?不行,走,上微博,骂娘去。

  不得不承认,印度的贱民可比天朝的四等汉彪悍多了,那纳克大哥一拍脑袋发明了“锡克教”,该教既反对印度教森严的种姓制度,也不赞成伊斯兰教排斥异教的种种做法,并反对其他宗教的偶像崇拜和歧视妇女。该教奉行全民平等,主张友爱,强调实干,听上去像马克思的亲兄弟。

  我李大师都知道弄个“法轮”当特色,那纳克大哥当然也不例外,于是,“5K“横空出世了,即,(长发)、Kangha(梳子)、Kara(铁手镯)、Kachh(一种特别的短裤)、Kirpan(短剑)。

  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相比于锡克教,我李大师还是相当厚道的,毕竟“法轮”是李大师的原创,不像锡克教基本都是克隆的,比如,佛教不吃肉,道教与印度教不吃牛肉,伊斯兰更来个我只吃我教人宰杀的牛羊肉,到了锡克教这,便只能是老不吃一切宗教的肉了; 佛教光头,锡克便留长发;伊斯兰教戴头巾或小白帽儿,锡克教便缠布条;佛教执念珠,锡克戴手镯;伊斯兰穿长裤长裙,锡克便穿短裤;伊斯兰教徒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长剑,锡克便持个短剑。

  是的,你猜对了,那纳克大哥离家出走的三天,竟想这个来着。

  怎么样?这一刻,你是不是也想创建个宗教来着?很简单,李大师不是转法轮吗?你就转个自行车轱辘就行了。不过有一点儿你得先想好了,你得有人家老穆那本事,看到没,某地方政府发公文说党员不能信教,结果公文上白纸黑字的写着不信的这个教包括了道佛基督天主,却独独排除了YSL,还有的地方政府更牛X,宗教神棍的补贴其它人员没有或是很少,只有YSL最多,好吧,老穆,你赢了,佩服你三分钟。

  事实表明,虽然最初创造宗教的人都是聪明人,但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阿拉伯人脑袋上顶块餐桌布好赖还能遮个阳光风沙啥的,你说印度那疙瘩又湿又热的,你弄一堆布条子裹脑袋上,这自虐精神着实让人无语啊!

  不仅是穿着上,锡克教还认定,按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屠宰的动物都是非法的,都不能吃。虽然那纳克大哥已经很聪明了,但他显然不如老穆更有脑了,君不见,无论是吃素的佛教,不吃牛肉的道教,还是不吃清真的锡克教,教徒都没有补贴,只有老穆的教徒有。

  想来也真是让人无语,一群传承了几千年老祖宗文化的某国人,竟然被1400年前的一个半文盲打败了,民谣改了,出版界如履薄冰,电视剧中连“蠢猪”俩字都被打了码,走进超市,各种QZ,不止各地方政府拨巨款建QZ屠宰场,这会儿连QZ墓地都出来了。吃不能一起,住不到一起,这会儿连死都不能埋在一起了,而所有的一切,还都是用的贱民们纳的税,坭玛,老穆兄这日拱一卒的本事,还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好吧,老穆,你又赢了,我这会儿确信,你比历史上所有的大神儿都牛X。

  不说这些了,大热天儿的,不给自己给读者找堵心,咱继续说印度的锡克教。

  过去的无数历史表明,所有创业者都是睿智与谨慎的,可一代代传下来时,总会遇到那么一两个脑残,于锡克教而言,这个脑残便是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这货吹牛X先是伤到了肺,然后伤到了身。

  我们知道,1947年的印巴分治中,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互砍,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路之众,死亡人数之多仅次于天朝的同治HL,唯一不同的是,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建国成功了,同治HL中的穆斯林被清政府镇压了。

  1947年的大屠杀中,最血腥的莫过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的旁遮普省,至今印巴两国都保留着自己的旁遮普省,而这省里是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汇集的地方,彼时,杀红了眼的穆斯林不仅大肆屠杀印度教徒,更是将屠刀砍向了势力相对较弱的锡克教徒,大批锡克教徒被追杀,不得不从自己人数不占优的巴基斯坦一侧大量逃向印度一侧,最终导致旁遮普省的锡克教徒数量急增。

  这种境况一直持续到印巴都建国并稳定了之后,屠杀才渐渐消停。

  按理说,国都建了,大家就各自安心过自己的好日子得了,可问题又来了,虽然锡克教徒在印度的总人数上不占优,但在旁遮普省却占了这一区域的简单多数,有人,有地盘儿,便想要政权,这一点放之四海而皆准,尤其是,锡克教徒看到穆斯林能从印度独出一个巴基斯坦去,各种羡慕妒嫉,拼命效仿,于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旁遮普地区的锡克教徒掀起要求独立的“卡利斯坦国”运动。

  别一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便感觉很久远似的,看此帖的人的父母大都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么一想,是不是就明白了,锡克教徒闹独立根本就是最近这三四十年的事。

  我说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这货脑残就在于,你光羡慕穆斯林从印度独立不行,你得掂掂自己有几斤几两,巴基斯坦能从印度独立出去,那是在二战刚刚结束,印度还处在英国的殖民时期,且穆斯林在当时的整个印度人口数量仅次于印度教徒,别的不说,但只是人口,你就不够格啊。别说什么自己有两千多万,你要是在欧洲,两千多万人口都可以分成四五个国家了,可你这是在印度啊,印度这种“特能生”的国家,最不缺的就是人了,两千万对十几亿,根本就是毛毛雨啊,但只从这一点儿上来讲,足见锡克教徒不如穆斯林聪明,某东方大国的穆斯林也已经数量不少了,可人家就选择眯着,用润物无声的日拱一卒来慢慢为子孙扩地盘儿。

  所以说啊,操之过急的人永远是干不了大事的啊!切记,切记。

  1947年前后,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对锡克教徒的残杀与排挤在锡克教徒的心中留下了后遗症,于是稳定下来之后,开始拼命增加自己的政治诉求来自卫。然而印度政府可不像天朝这般宽容与短视,允许你几个宗徒也成立个宗教协会,然后让宗教协会的会长水到渠成的挤进体制做MZ委的官员,并逐渐扩展到进入人DZ协,再然后让你利用手中的权力建这风情小镇,那宗教屠宰厂,这墓地那自治县的,一点点为子孙占地盘儿,印度政府不吃这一套。

  无论是此前独立科索沃,还是想独立没独立成功的库尔德,都可以看出,当一个地方的某一类人占了简单多数时,无论是用科索沃式的血雨腥风,还是用库尔德似的民主选票,总之这些地方的独立之心蠢蠢欲动终是必然。

  锡克教的独立败就败在,太过自信,火候儿不到,夭折了。

  当年,巴基斯坦独立后在巴基斯坦的锡克教徒受到穆斯林的攻击和排挤,很多人选择东迁进入印度。大量涌入的锡克教徒改变了东旁遮普地区的人口成份,让民族矛盾变得一触即发。

  锡克教徒尚武,而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独立的渴望,许多锡克教徒都认为,只有像穆斯林那样建国,才能保障自已的安全,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更是公开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力量,经过数年的积累,感觉自己羽翼渐丰的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开始向政府提条件了。

  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的手头有一只武装,借此要挟中央政府的对锡克教徒做出妥协。提出了一拖拉机的条件,比如,增加锡克教徒在旁遮普邦的灌溉用水分配、将被印度政府分割出的昌迪加尔重新并入旁遮普邦,以及让旁遮普邦获得更高的自主权等等,最初还藏着掖着,后来干脆直接提出了希望锡克人独立建国的愿望,而因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的想法代表了所有锡克人的诉求,于是加入他的麾下的人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

  看出锡克教徒不够聪明来了吧?你有人,有实力,你倒是悠着点儿先搞几代人的自治,再抱抱美国人的大腿啥的,他偏不,独立的主张都提出来了,这点儿不要说是印度政府,换哪个政府也不会答应的啊。

  然而,毕竟是两千多万人的口的大基数,印度政府也不敢对锡克教徒动粗,只得采用了拖字诀,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领导下的锡克教徒一看,坭玛,不答应老子是吧,好,老子就折腾给你看,于是,各种武装袭击及暗杀行动开始了,当地多名高官与宗教人士死于非命,旁遮普邦的安全形势急转直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这些人开展了一系列武装袭击,及针对政府高官及高级宗教人士的暗杀行动。

  印度政府也想妥协来着,可是,大家根本就是鸡同鸭讲,印度政府不接受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的独立诉求,而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则认为,穆斯林为自保可以成立个巴基斯坦,都是一样的人,待遇差太多,老子不干。

  各种尿不到一个壶里的最终归宿只能是看谁的拳头硬。

  先是印度政府向旁遮普邦派去大量军队,逼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停止武装对抗,解散军队。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仗着背后站着两千多万锡克教徒,说啥不答应,并且,与他的武装力量退守金庙,做殊死抵抗。

  金庙在锡克教中相当于伊斯兰教的天房,是供奉锡克教经文及接收锡克教徒朝拜的圣地,建这座庙时,用了750公斤黄金,将建筑表面镀成了金灿灿的样子,故名金庙。

  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把印度政府想得太仁慈了,这货天真的以为,金庙是所有锡克教徒的圣地,印度政府不敢在这里动粗,可是,印度就是印度,在杀人方面就像别兹兰事件中的俄罗斯政府,一旦下了狠心可不管你死多少人。

  一见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据守金庙,尾大不掉,印度政府觉得自己必须动手了,原因很简单,放任的话会让更多的地方效仿,那样国家非乱套不可。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彼时的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决定派进行武装镇压,代号“蓝星行动”,于是印度近代史上一场大规模的血腥屠杀开始了。

  1984年6月1日,印度军队出动1万多名士兵及多辆坦克对金庙及其它武装据点发起试探性攻击。想来,毕竟是内乱,且对方有两千多万之众,于是军人躲在坦克后面,小心翼翼的向前推进,那架式不像是在打仗,倒像是在玩躲猫猫的游戏。

  在这里,必须提一下印度政府的聪明之处,当时印度政府怕各地的锡克教徒驰援,动手前先是对该地区实行了媒体管制,封锁了进出旁遮普邦的主干道,关闭了机场铁路并切断了水电供应。旦从这一点儿上看,官员的不读史该是件多么可怕的事,2004年的中原事件,我朝地方官员面对从西北和华北等地驰援的那啥,直接傻掉了,要不是ZY紧急情况下果断空降军队,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读史使人明智的道理就在于此,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才能做到遇事不慌。

  我们知道,锡克教徒尚武,锡克教徒在整个印度的人口中占比只有2%,印度军队中的锡克教徒却占了15%,如此足见这个宗教有多勇敢好斗,这也便是为什么每次我们都能从视频中看到印度军队中好多缠头的头因,而MSL在印度看上去非常老实,不似天朝这般天天站灶王爷板儿上颐指气使,也正是因为这个,在印度,印度教徒残暴,锡克教更不好惹,如此导致在其它地区都相当抱团与残暴的穆斯林,到了印度倒相对老实了许多。

  当时的印度军队像1975年沙D平叛中的解放军那样,最初也是本着缴械了就得,尽量少流血,然而对方的残暴超出了指挥人员的想象,如此,一旦打起来、杀红了眼,血流成河便成了必然。

  在这场冲突中,印度政府先后动用了7万军人和数量坦克,要说贾奈尔·辛格·宾德兰瓦勒这货也着实有让人佩服,真的有血性,不管是因为自己约的炮儿,含泪也要打完,还是宁死不屈,总之这大哥战到了最后,阵亡了。

  此次冲突,印度政府对外公布的官方数字是死亡800余人,而外界则称,死亡人数过万。

  在这场冲突中,锡克教的圣地金庙严重受损,庙内供奉的圣物遭到破坏,许多珍贵文物在战火中被毁,大量锡克教的庙宇和学校受到了冲击,虽然平判后的印度政府一直企图低调处理此事,却还是激怒了全国各地的锡克教徒的反抗,各地骚乱频发。

  此时,做为印度最高领导人的总理英迪拉*甘地做了一个极为脑残的决定,对这大姐不熟的读者,一定记得老朱在《让分治的印巴告诉天朝》一文中,那个一看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平互抡砍刀,自己HOLD不住了,撒腿跑到英国大使馆,请求英国重新殖民印度的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同志,是的,英迪拉*甘地是这大哥的闺女。

  金庙被破坏,宗教领袖战死,锡克教徒疯了,在全国各地挑起各种骚乱,制造恐怖杀戮,此时,做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英吉拉*甘地的身边有两名锡克教的保镖,大家都很清楚,锡克教徒尚武且忠诚,印度宗教对立形势严峻,连圣雄甘地都是死于宗教徒的枪下,于是纷纷建议英吉拉*甘地裁掉身边的俩锡克教保镖,然而,为了“宗教团结”,英吉拉决定留下这俩人,以做为政治宣传的一个噱头,然而事实表明,英迪拉太天真了,四个月后,这两名锡克教保镖趁英迪拉身边的其它警卫防范松懈之际,向英迪拉*甘地连开二十多枪,可怜的印度铁娘子,为自己所装的这个高大上的B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让全球人再次清醒的意识到,不止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非我教类,也难齐心协力啊。

  英迪拉的被枪杀在印度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骚乱从平叛事件之后的锡克教徒的报复变成了印度教徒的报复,印度教徒打着为英迪拉复仇的旗号,在全国各地爆发了数场针对锡克教徒的暴乱与屠杀,导致数以千计的平民丧生,以至整个80年代,印度都在这种教徒的冲突中度过。

  事实上,从建国的那一天起,印度的宗教冲突就从未终断过,只是金庙事件死人太多而已。

  时至今日,印度各地依然每天都在上演着零星的宗教冲突。

  2017年4月6日,印度一名穆斯林农民在赶着自己的6头牛回家的路上,遭到“护牛者”的袭击,被乱棍打死,这名穆斯林农民与杀人者并不认识,对方杀他仅仅是因为他的车上有牛,而在印度教中,牛是神圣之物,是不能用来吃的,他一个农民养6牛头,这显然不是用来耕地了,车上的几头牛严重刺激了印度教徒的玻璃心,于是,几个人一激动,将对方打死了。

  在印度,这种因一件小事便引发的不同宗教的普通人屠刀相向,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任何人、任何宗教、任何民族,只要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就会激活这一人群领袖对政权的野心,无论是因一牛头引发的血案这种初级阶段、“金庙事件”的中级阶段、还是最终导致印巴分治巴基斯坦独立建国的高层阶段,威胁到的必是政权的稳定,而倒霉的总是普通百姓。

  为了标新立异,不被世俗淹没,各个宗教都绞尽脑汁的将自己的教徒与普通人隔离开来,而这种隔离具体便表现在吃住行三方面,如此导致每一个教条都是教徒身上的G点,普通人摸不得碰不得,一个个教徒就像一枚枚双响炮儿,不知何时就炸你一脸灰,而太多双响炮儿聚到一起,便是一个无形中反应堆,不知何时说爆就爆了。

  印度的金庙事件让世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一定不要把人民分成你我他,无论是基于民族的区分还是基于宗教的区分,否则,身边的双响炮儿会越来越多,反应堆会一天天变大。

  天朝当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16:2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