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413|回复: 1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2019年06月05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1 22: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巴空中争端后巴基斯坦再延长领空时间

  【伊斯兰堡消息】据有关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9日,巴基斯坦再度发出航空公告,延长领空关闭时间至6月15日,这项领空关闭禁令从2月27日印巴空中争端后起实施,已导致印度的航空公司因绕道或取消航班而蒙受巨额损失。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说,在领空解禁之前,巴基斯坦正等待印度缓和双边紧张局势。

  【小编】从新闻素材的内容看,虽然目前南亚局势表现出一种“表面上的平静”,如同无风的暴风眼一样,但看上去巴基斯坦并没有因此表示出任何放松的迹象。相反,南亚局势仍然处于一种大战之前的平静状态,南亚仍然是目前国际局势的焦点。

  从这则新闻中我们不难看出:

  第一、巴基斯坦方面延长领空关闭时间,显然是一种高度警惕的姿态;

  第二、从“巴基斯坦正等待印度缓和双边紧张局势”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印度和巴基斯坦方面主观上都不想南亚地区出现大乱子,因为作为当事国,一旦出事,他们将是首批被害者;

  第三、在国际社会看来,虽然南亚地区已然是“山雨未来风满楼”,但时间仍然在继续流逝,这对整个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时事漫谈】局势确实如此。记得在上几次讨论中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原计划巴基斯坦的领空关闭事件是到5月31日到期的,之所以延期,显然,至少是巴基斯坦方面感觉到了近期南亚局势或将因为某些因素而再度变得高度危险。

  ●两个最新变化、极可能是巴基斯坦方面再度延长领空关闭时间的诱因

  从这几天印度国内和克什米尔地区得到的最新消息看,有两个最新变化、极可能是巴基斯坦方面再度延长领空关闭时间的诱因。

  近期;印度加大了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反恐反暴乱行动,5月24日印度方面突袭了一处叛军领导人居所,将正在吃饭的当地威望较高的一名领导人基尔-穆萨击毙在家中。根据印度的说法,这个人与基地组织有染,因此击杀他是正当的反恐行动。

  而让印度没有想到的是,击杀这么一个人物却引来了集体的抗议甚至是反叛。由于基尔·穆萨在当地很有威望,虽然当地武装承认确实反印度政府,但是否认与极端组织有瓜葛,并非是恐怖分子。而当地群众为这位印度人眼中的叛军领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当穆萨被击毙的消息传开后,当地爆发了规模庞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市民、学生都加入了示威队伍,愤怒的人群冲击了当地警察局,并称穆萨这是他们的英雄。

  除此之外,5月28日,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处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据点再度遭到袭击,造成11名士兵受伤,随后印度军方立即对此次事件展开调查,然而并没有找到凶手的踪迹。

  时隔一天,也就是5月29日,印度军方宣布新发现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出现了16个“恐怖分子”特训营,印度当局立即向巴基斯坦施压,并加大了监控力度。

  值得强调的是,早在今年的2月14日,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的一支车队在途经普尔瓦马高速公路时遭到汽车炸弹袭击,造成45名士兵死亡,30多人受伤。巴基斯坦境内一个叫“穆罕默德军”的组织、有人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

  此后印度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责任推卸给巴基斯坦,认为是对方指使恐怖分子发动了袭击,2月26日印度派出战机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发动空袭,遭到了对方战机的拦截。第二天,印巴空战正式打响。

  回顾上面的这段历史、以及我们给出的最新消息的内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巴基斯坦再度宣布关闭领空到6月15日?

  显然,针对印度之前“越境反恐”导致印巴冲突的先例,巴基斯坦方面有十足的理由、在克什米尔地区再度出现骚乱、甚至印度方面再度放出巴基斯坦境内存在大量恐怖分子的情况下对可能发生、并导致类似上次印巴冲突的突发事件保持高度戒备,以严防有关方面通过“军事欺诈”手段(类似于用大批军机通过特殊的阵型叠加在雷达上制造民航客机发射信号的欺诈手段)或电子战手段对巴基斯坦发动突然袭击。

  我们这里暂不去考证那位被印度击毙的、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恐怖分子究竟是不是真的恐怖分子,至少在我们看来,印度方面由于惧怕南亚乱局给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损失、在经历过洞朗事件后再度被西方国家“出卖”的惨痛教训下,印度国内始终有一种张力在尽可能的将问题消弭于无形。

  但同样是这个印度,在西方不断对其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也立刻就表现出妥协的一面。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印度一方面在“灭火”、另一方面却在“点火”的矛盾情况发生。所谓西方对印度的压力,首先就会作用于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身上,显然在西方看来,莫迪这样一个靠残酷镇压民族、挑动宗教冲突上位的印度政要,身上有着太多的把柄和着力点、供自己对其施压。

  显然,不难看出的是,与巴基斯坦方面的高度戒备类似,印度方面也是对目前的南亚局势高度紧张,这种紧张不仅仅表现在上面我们说到释放矛盾信号的层面,同样也表现在印度在焦虑的观察南亚焦点中其它“玩家”的动向、特别是这些玩家之间的互动结果。

  而在所谓的其它“玩家”中,印度即看到了即将举行高层会晤的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互动,也看到了同样在这一及其敏感的时间段准备准备会晤的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互动,更看到了中国国家副主席“专程”访问巴基斯坦过程中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异常互动”。

  显然,巴基斯坦这次延长关闭领空的做法与4月20日巴基斯坦外长公开声明“印度方面准备采取对巴基斯坦不利的行动”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要告诉方方面面,巴基斯坦对局势的观察是到位的、对有关各方的险恶用心是高度警惕的、且做好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未来一段时间,围绕目前至15日这段时间内,中、俄、西(欧美高度合流)与印度之间的种种互动,最终会传出什么大新闻?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方向,尤其是有关俄罗斯SU57订单的相关新闻、更将是我们关注的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5: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情报部门称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出现16个武装分子训练营

  【新德里消息】据有关媒体5月30日报道,印度《经济时报》援引军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印度情报部门获悉,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近月来出现了16个恐怖分子训练营。

  巴基斯坦三名高官被判间谍罪,BBC猜测与美国中情局有关

  【伊斯兰堡消息】据有关媒体5月31日报道,巴基斯坦一名将军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该法庭还判处一名准将和一名文职官员死刑。巴基斯坦军方表示,这三人被控从事间谍活动,并向“外国机构泄露敏感信息”。

  【小编】从新闻素材中给出的内容不禁让人联想到之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负责人叛逃事件。当时我们给出的结论是,这名情报部门负责人很可能在没有暴露的情况下,被西方通过“主动暴露”的方式作为对伊朗施压的手段加以利用。那今天巴基斯坦军队内部出现其高官泄密事件,是否也是西方将之前那种“伊朗模式”在巴基斯坦如法炮制呢?

  【时事漫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条新闻素材的内容。大家注意到时间点是5月31日,也就是此前巴基斯坦军方宣布关闭领空的最后一天。而根据最新消息来看,巴基斯坦方面将这一关闭领空的时间先后延长半个月到6月14日。巧合的是,6月14日的第二天,6月15日,就是美国此前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延迟的时间点。

  那么,结合第一条新闻素材,大家不难看出的是,这两条新闻素材中都透露出南亚局势在不断恶化,危机重重的信号。

  而对于巴基斯坦方面而言,如果这些窃密者也存在被西方主动暴露的情况,进而西方已经开始尝试将“伊朗模式”中的某些环节在巴基斯坦方面复制的情况开始逐步显现,则从方方面面搜集来的情报综合评估的结果恐怕就是,至少在6月15日之前,南亚局势、巴基斯坦局势仍处于高危期内。显然,领空关闭时间延长半个月就是巴基斯坦方面针对这一最新变化的应对手段。

  另外;从巴基斯坦方面表现出来的自我感觉很危险的情况我们也不难看出,此前美国在6月1日加征中国商品关税的问题上后撤半个月的意图、恐怕绝不是简单的认怂,其背后或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阴谋。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方面关注的反而不是美国会不会再次出尔反尔,因为这对于素以“厚脸皮”著称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而言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中国需要关注的则是一旦在6月15日之前,南亚局势发生重大事变,方方面面会做如何反应。

  在中国方面毫无悬念的于6月1日正式对美国商品加税以后,中国已经自动从“方案二”切回“方案一”。不过“这种切回”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一旦俄罗斯的南亚政策做出不利于中国的实质性调整、继而瓦解了中俄战略互信之后,西方也极可能会立刻调整其对华政策,且总体上,很可能是迅速缓和对华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战略层面、或多或少的会感到一些“别扭”。

  “别扭”之一就是,鉴于目前中美战略互信已经基本处于解体的情况,如果最终在6月15日之前,南亚没有出现所谓“欧美联手破局南亚”的重大事变,则,即便是基于西方从“迅速缓和对华关系”的层面进行调整,中国从“方案一”再度切回“方案二”的方式、切回的方法,也可能需要做相关调整,即:中国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在“欧美联手破局南亚”之前的、那种“两种方案的互逆”,就需要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意味着中国在两种方案之间选择的灵活度问题上或受到一些干扰。如何理解?我们可假设一种情况去加以理解:假设俄罗斯的南亚政策届时已经开始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那么,面对西方的“缓和对华关系的调整”,中国起码会较目前而言,要难以直接拒绝!

  “别扭”之二就是,鉴于目前中美战略互信已经基本处于解体的情况,俄罗斯方面无论是从确保其所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或从所谓俄罗斯决策独立性的原则出发,无论针对国际社会而言,还是针对西方也好,俄罗斯都会显现出一种加大要价力度的状态。

  即:准备做战略投机的俄罗斯,在中国就贸易战问题反击美国逐渐走实的情况下,在其南亚政策仍然处于“安全期”的情况下,手中有了一些筹码的俄罗斯,其所谓独立决策性这一特征,对国际社会和西方而言都是一把“双刃剑”。

  至少在中国看来,俄罗斯显然获得了一次向国际社会进一步要价、并伺机观察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如何反应的战略机遇。

  而针对俄罗斯的这种“小心思”,中国在应对的过程中显然需要一些“额外技巧”。

  所谓“额外技巧”就是,基于在中、西、俄三方中俄罗斯是最弱的一方、且西方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须首先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本身”这一环的框架下,中国也可“观察”俄罗斯一段时间,看看依靠俄罗斯自己的力量,俄罗斯可以走多远。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美国延期半个月对中国加税,这都在我们相关部门的评估之内。假如未来俄罗斯利用这个机会,在南亚做出不利于中国的调整,并且把这半个月用作一个观察窗口来观察中国的反应。

  我们刚才说了,西方、特别是俄罗斯可以调整,可以观察中国,中国同时也可以反过来去观察西方、特别是俄罗斯:

  第一,  为了观察,中国在这段时间内可以不动手。原先中国必须马上调整,现在也可以拖一段时间再调整。而且时间每拖一天,都对中国有利。

  第二,  为了观察,中国对南亚的反击不见得从必须走实走重的方向出手,比如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或者在钓鱼岛擦枪走火解决日本问题,这些手段虽然可用,但是,一旦使用,就会不可逆、也就是说,一旦实施就难以确保局面始终对自己有利。

  因此,中国可以从金融上着手,可以更加重拳打击美国的金融稳定。金融攻击可能是中国在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这两个选项之前的可选项。或干脆循2015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之原理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而在这种调整效果的作用下,如果再次出现“如有雷同”的情况,也就是西方“因中国的调整”而不得不“跟着调整”、从而不得不向2015年8月时那样,继而将更大的压力更多地“调整”到俄罗斯的头上,那么,俄罗斯方面恐怕只能在时隔4年之后,再次面对所谓的“纯属巧合”了。

  所以,从综合的情况来看,由于美国方面在贸易战的问题上,或对所谓中国经济弹性的问题上严重低估中国,进而其实已将其率先挑起的贸易战给“玩脱了稿”,对于其延后的这半个月以及围绕这半个月各方已经做出的或可能做出的种种反应所造成的这种“新变化”,本质上对中国在整体的战略层面上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的攻击性金融布局仍然在继续,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争取到了足够多的时间、中西俄三方的实力对比架构、虽仍没有出现本质变化,但却较之前更加接近本质变化,也就是中国的绝对与相对实力在进一步提升,西方与俄罗斯的绝对与相对实力在进一步下降,因此,唯一的“别扭”之处,其实也就是个“别扭”而已,因为“实力较之前更加强大的中国”针对这种“新变化”、所需要做的,其实就是做出一些处理细节的调整、仅此而已。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3 07:32 , Processed in 0.0781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