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07|回复: 0

谈兵:潜射弹道导弹,为何只有大国独占?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0 10: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不久火箭军和人民海军官微疯狂暗示的所谓UFO,基本被确认是一枚潜射弹道导弹,最大的可能就是“巨浪3”导弹,作为中国最新的潜射弹道导弹,“巨浪3”在射程和载荷上都比前两型导弹有所提高,而此次成功试射,意义也相当重大。中国潜射弹道导弹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已经完成了多次成功试射,表明技术上已有足够的成熟度,也表现了相当不错的可靠性,可以称得上突破性的进展。

  火箭军官微开启了这轮UFO的大戏

  毫无疑问,潜射弹道导弹是所有导弹里技术难度最大的,没有之一。它的难度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第一个难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就是要让导弹从水里发射,并进入空气,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都要稳定地工作。这一个步骤时间最短,尤其是突破水面的刹那,是以秒来计算的,但是却是潜射导弹成败的关键。

  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在水中和空气中飞行,物体受力完全不一样,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子弹可以在空气中稳定飞行很远距离,但是子弹入水,会瞬间失去稳定性,只能前进很短距离。而水下枪械使用的箭形弹在水下弹道平直,一旦在岸上使用,它却会乱飞。所以潜射导弹必须满足在水中和空气中都适用,为了保证在水中的稳定性,潜射导弹都是钝头,和普通的洲际导弹有所不同。

  中国“巨浪2”导弹出水瞬间,可以看到导弹头部圆钝

  其次,潜射导弹点火发射阶段也困难不小,稍有不慎就会失败。目前世界上潜射导弹按照点火阶段不同,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导弹直接在发射筒内点火;第二种,导弹冲出发射筒后,离开潜艇一段距离在水下点火;第三种,导弹被弹射出水面,在空中点火。俄罗斯采用的是发射筒内点火的方式,这种方式看起来比较简单直接,但是对发射筒要求较高,因为要容纳高温高压的导弹尾焰,所以整体构造比较复杂。第二种在水中点火的方式,则对发射筒要求不高,因为是带动力出水,整体较为可控,并且受风浪影响较小,但是却对导弹本身要求较高,因为在水下发射环境比较恶劣,法国的M51潜射导弹就采用的这种发射方式,它的可靠性一直都有问题。最后一种,是利用高压气体将导弹弹射出水面,在半空点火。美国和中国的潜射导弹都采用的这种方式,它最大的难度就是点火的时机必须十分精确,几十吨的导弹冲破水面后基本就是强弩之末,要赶在它下落前启动火箭发动机,否则导弹会掉入海里。中国当初潜射导弹发射失败,基本都是在这一步。但是这种发射方式也有其优点,主要是可以节约宝贵的推进剂,不必安装尾部厚重的防护罩,减轻导弹重量,发射筒也不用特殊设计,整体构造更简单,可以容纳更大的导弹。所以三种发射方式各有优劣,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一种发射方式都很难。

  美国“三叉戟”导弹升空点火,其点火时间就在出水刹那

  第三个难点,则是导弹飞行阶段,导弹姿态控制,各级火箭发动机是否能够正常点火。像俄罗斯“布拉瓦”导弹就在试射中出现过一级和三级发动机暂停,导致导弹自毁的事故;英国核潜艇发射的“三叉戟”导弹甚至出现了误射美国本土的乌龙。

  俄罗斯“布拉瓦”导弹试射,注意潜艇并未下潜,所以难度降低不少

  第四个难点,则是导弹和核潜艇的配合。因为潜射导弹不单单考验导弹的性能,同样也要考研核潜艇的性能,发射条件稍微改变,其中的变数就增大了很多。譬如在试射时潜艇可以浮出水面,这样就避免了在水下发射的风险,但在实战中,根本不允许核潜艇暴露,其发射深度要在30米左右。

  导弹在试验艇上可以正常工作并不意味着在核潜艇上也行,因为试验艇可以进行调整来将就导弹,但是核潜艇改动的余地就很小,必须导弹将就潜艇,所以二者需要不断磨合。另外因为核潜艇的发射管的限制,导弹的长度直径都有限定,通常潜射弹道导弹外形短胖,在大气层内阻力较大,虽然可以使用减阻杆等设计,但是潜射导弹的射程还是无法和陆基导弹媲美。

  吊装中的法国M51潜射弹道导弹

  目前,潜射弹道导弹的可靠性还是不太理想,比如法国的M51曾发射后一分钟就出现故障自毁,俄罗斯视作护国神器的“布拉瓦”潜射导弹,发射经历更是惨不忍睹,在最高峰时期,失败率达到70%,其后21次发射,出现了10次故障,失败率几乎50%,基本就是翻硬币。

  美国“三叉戟II”导弹的基本结构图

  唯一例外就是美国的“三叉戟”导弹,在2019年5月,美国“三叉戟II”导弹进行了第172次成功试射,这个记录可谓举世无匹。一句话,不但发射次数多,成功率更达到100%,可见设计之精良。

  这也是咱们“巨浪”系列导弹要追赶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13:46 , Processed in 0.3439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