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88|回复: 0

钮文新:美国面对5G急红眼,没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5 15: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有消息称:中国5G商用牌照未来一周之内发放,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的原计划,这意味着中国提前了一年进入 5G商用时代。进一步而言,如果把5G视为人工智能的基础平台,那5G的商用将同时意味着中国智能时代正式启程。

  毫无疑问,即互联网时代之后,人类正在孕育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大致可以被解释为“智能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等技术将改变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范式,谁在这个方向上领先,谁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经济未来。所以,5G作为智能时代的基础平台,变成了当今世界各国“寸土必争”的绞斗场。

  目前,全球5G竞争提速。5月30日,英国电信运营商宣布,它们已经正式在伦敦、卡迪夫、爱丁堡、贝尔法斯特、伯明翰以及曼彻斯特——6个城市开通5G服务,而英国广播公司当天首次使用5G网络进行了一次“现场直播秀”。除英国之外,韩国、美国、瑞士也已开通5G服务。代表全球移动运营商的共同关注和权益的GSMA预计,到今年底,全球将有29个市场开通5G服务,连接数达到1000万个。

  但据说,这些服务还都只是初级阶段,存在基站数量少、网络运行还不够稳定、终端产品还比较单一的问题,不过,这些都会随着网络不断成熟而不断升级和改变。

  5G蕴含巨大经济价值。致力于油气等重要行业关键数据信息、决策支持软件及相关服务的全球供应商——美国IHS的研究显示: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经济产出,这相当于美国2016年全体消费者年度支出,超过2016年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消费支出的总和;到2035年,全球5G价值链将创造3.5万亿美元产出,同时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这些数字超过今天整个移动价值链的价值。

  应当说,由于中国坚持了创新与开放相结合发展道理,使得中国在5G技术、标准、产业方向都初步建立竞争优势。尤其在技术标准方向,中国倡导的5G概念、应用场景和技术指标已纳入国际电信联盟(ITU)的5G定义;中国企业提出的灵活系统设计、极化码、大规模天线和新型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的重点内容。德国专利数据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4月,中国企业在5G标准关键专利(SEPs)的申请件数已经占到全球的34%,雄居全球之冠。

  美国国防部今年4月底发布了《5G生态系统:对美国国防部的风险与机遇》的报告,在这份报告当中,中国,韩国,美国和日本被列为5G领先的第一梯队;英国,德国和法国则被列为“第二梯队”;而新加坡,俄罗斯和加拿大则是“第三梯队”。但中国和美国相比,中国5G优势极其明显,仅目前布局的5G基站数量,中国大约35万个,是美国的10倍。

  中国在通讯领域之所以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这实际与中国人口众多、密度大、对通讯产品消费意愿和能力较强密切相关,它使得中国通讯基础设施的成本大大降低,相应大大提升了中国通讯产业的商业价值和利润空间,而这一优势,除印度以外的任何国家都无可比拟。毫无疑问,除了人才和中国通讯产业励精图治的因素以外,超额商业收益势必导致巨额的技术投入和进步,这几乎是必然的商业逻辑。

  仅以4G为例,全球共约600万座基站,中国占据400多万座,其他的基站被美国等190多个国家共同拥有,其中美国不过35万座而已。为什么中国需要400多万座4G基站?因为中国有15亿部手机,这等规模,全世界哪个国家可以拥有?另外,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让中国95%以上的偏远山区都接通了无线通讯信号,这显然不是单纯依靠商业发展可以实现的成果。

  所以,美国不用抱怨、也没必要急得眼红,地广人稀的特点决定了美国运营商基础设施成本必定远远高过中国。当然,华为有解决方案,而且物美价廉,这恐怕也是美国离不开的技术方式,否则美国也不会给华为90天的豁免期,当然,这实际是美国给自己留下的缓冲期,但90天过后呐?美国真能迅速通过卫星组网达成6G跨越?我认为,商业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06:55 , Processed in 0.1719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