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85|回复: 0

猛哥:“非虚构写作”的毛没摸到,合理想象将害死自媒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8 16: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曾在北大某个奖学金项目混了三个月,有一门课是李玫瑾教授讲授犯罪心理。

  长期关注法制新闻的人应该很熟悉李教授,她长期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被誉为“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犯罪心理学研究是在获得犯罪行为信息、目标指向信息、物证信息的基础上对作案人、作案精神状态、行为背景作出分析与判断。

  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警方描述嫌疑人属于哪类人,从而缩小排查的范围。

  即便如此,李教授还是认为:哪怕对嫌犯/罪犯的居住区域、年龄、家庭背景等分析都是对的,也不等于能破案。

  李教授的观点对我影响很大。

  以前我们在报社采访恶性案件时,有个常规操作:去现场扫街,以及去嫌犯老家。总想挖出关于嫌犯的一切。

  后来发现,这是很难完成的,我们只能努力还原犯罪过程,至于深层次的诱因可能永远没法探明。

  可现在,许多自媒体真是“艺高人胆大”,不去现场,不大量采访,就敢坐在家里“破案”,还美其名曰“非虚构写作”。

  自媒体本就毁誉参半,同仁更须洁身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23:19 , Processed in 0.1719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