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2|回复: 0

云石:美欧贸易战开启——欧洲终究还是误信了特朗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2 11: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周二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发推:“欧盟多年来在贸易上占美国的便宜。很快就将停止!”

  ▲鉴于世贸组织作出了欧盟的补贴“对美国造成了不利影响”的裁决,美国“如今将对110亿美元的欧盟产品征收关税!欧盟多年来在贸易上占了美国的便宜。这种现象很快就要结束了!”

  而就在特朗普发推前的10小时,美国已经宣布拟对价值110亿美元欧盟商品加征关税。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就在一年前,特朗普也曾如此这般的招呼过中国。甚至对欧洲,特朗普在去年也发出过威胁,扬言要对其汽车工业开刀,只不过后来欧盟做出一定让步,美国这才松了手。

  本以为这茬就这么过去了,但美国却反了悔——虽然特朗普在对中国时已经有此前科,但没曾想对欧洲这个盟友,也是一个德行。

  特朗普为什么要重新挑起美欧贸易战?

  直接的触动是空客与波音之争。美国一直声称,由于欧盟对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提供补贴,导致自家的波音遭到了不公平竞争。去年5月时,WTO也曾作出过一项利于美国的裁决,这就让美国师出有名。而据美国评估,欧盟对空客公司的补贴令美国经济每年遭受约110亿美元的损失,对此美国这次列出了14页的关税清单,涵盖110亿美元商品。

  鉴于波音为代表的飞机制造业在当下美国实体工业中的支柱性地位,空客又是波音在全球的唯一竞争对手,特朗普既然重振美国制造,对空客下手本来就是早晚的事。

  而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737MAX8坠机事件,又迫使美国加速进程。现在737MAX8操作系统故障已经是坐实,接下来波音公司势必要赔偿各方损失、对现有机型进行升级改装,除此之外,还得承受订单被取消、公司形象严重受损——这一圈整下来,纵使波音不至于over,但伤筋动骨在所难免。而空客作为唯一替代者,必然在此过程中大受其益。这种情况下,动用国家力量打压空客,以挽救波音,稳住美国飞机制造业阵脚,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外部条件也已具备。对华博弈已经接近尾声,美国也可以腾出手来,将目光对准欧日这两块肥肉。

  当然,这都不是根本原因。前者只能算是导火索和由头,后者也只是外部环境而已。美国之所以会发起对欧贸易战,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特朗普的执政思路和目标。

  首先我们来说思路。特朗普执政思路是什么?其实不管是贸易保护也好,重塑全球经贸规则也罢,剖开现象看本质,就一句话:凭借美国的霸主地位和唯一超级大国硬实力,逼全球交保护费,吸全世界的血。而放眼世界,血量丰厚,能够让美国吃的饱的,也无非就是中欧日等寥寥数家。所以,欧洲天然就是美国的目标。

  但欧洲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在欧洲看来,虽然自己确实是血牛,但血牛并不只有自己一头,亚欧大陆彼岸的中国,无疑更对美国的胃口。中欧经济体量差不多,但无论是政治、意识形态还是文化、种族,他都跟美国有着结构性的冲突——而自己则在这些方面跟美国是同一战线。所以欧洲认为似乎可以祸水东引,以中国来填美国的胃口,借此逃过一劫。

  基于这种逻辑,在去年中美博弈之初,欧洲非常坚决的拒绝了中国方面合作抗美的试探性建议,甚至有与美国合作,一起施压中国的想法。

  当然,这种想法没有成功。至于为什么没有成功,除了来自中国的外交努力和利益掣肘,以及欧洲内部未形成共识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似乎美国对此也兴趣不大。

  美国为什么对联欧逼华兴趣不大?其实这涉及到特朗普的执政目标。

  特朗普的执政目标是什么?很简单就一句话——“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那么,怎么才能“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这个途径有很多——包括遏制中国这个战略竞争对手,也是其中一环。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什么:是让美国自身更富裕、进而更强大。说通俗点,就是让美国捞到足够的钱!

  如何让美国人有足够的钱?办法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全球吸血。而最主要的三头血牛,就是中欧日。

  如果特朗破联合欧洲来对付中国,这个理论上不是不可以。但一旦这么选择,意味着特朗破不仅不能再从欧洲吸血,反而要将可能从中国手上拿到的利益,跟欧洲共享。再考虑到如果选择跟欧洲合作,那日本也没道理不纳入,所以日本也会享受欧洲的同等待遇。

  这就麻烦了。中国虽是血牛,但光这一头,潜在收益是有限的。同意欧日入伙,不仅可能的收益要一分为三,同时美国还必须放弃对这两头血牛的吸血计划。这么一算下来,美国最后能得到的实际利益,远远不足以喂饱特朗普。虽然相对于美国单干,与欧日合作有可能逼中国做出更大妥协,但这种增量,肯定远不足以弥补特朗普放弃收割日欧,还要跟他们分摊收益的损失。

  经过这番利益计算,特朗普的选择就很明显了,虽然与欧日合作,还有遏制中国这个战略竞争对手的好处。但这种好处只是外因而已。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相较于让中国受更多的损失,特朗普更希望从全球收割到更多的利益。

  特朗普的这种选择,也是有其依据的。作为民粹总统,特朗普对民意高度依赖。而美国选民的一贯风格,就是对内部的关心远高于外部。当年老布什一手瓦解了苏联,率领美国赢得冷战,坐拥这么大的历史功绩,结果却就是因为经济方面表现不是太好,而在92年大选中输给了初出茅庐的克林顿,丧失了连任机会。

  有这样的经验教训摆在眼前,特朗普在更大程度遏制中国和更大程度收割利益,这二者之间如何做选,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的。

  既然特朗普选择收割全球,那他当然更倾向于美国自己单干。这样虽然从中国方面获得的利益可能要相对少点,但这点损失,他可以从欧洲和日本那里十倍百倍的拿回来。

  当然,这么做也有一个风险,就是万一中欧日来一出合纵抗美,特朗普就有可能鸡飞蛋打。

  但这其实是做不到的。日本就不说了,它本来就被美国高度钳制,转圜空间有限。至于欧洲,虽然现在很多人事后诸葛亮,对当初欧洲拒绝跟中国合作之举大加嘲讽。但实际上,现在的欧洲,确实不具备与中国合作,在经济方面合纵拒美的条件。

  之所以这么说,除了前文中提到的,欧洲在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种族方面与美一致,跟中国存在巨大差异乃至冲突,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欧盟根本不是一个国家,而仅仅是一个主权国家联盟。

  这是很重要的。毕竟国际间交往,讲究的是利字当先。虽然欧洲在其他方面跟美国同气连枝,跟中国却极不对付,但在重大利益威胁面前,它也并非不能在经济方面,跟中国合作一把——就像二战时,面对纳粹的挑战,苏联和西方这对生死冤家,就站在了一起。

  但欧洲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前提,既它能在内部就此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共识的形成,要么就是有一个强大的中枢权力,对此强行主导推动,要么就是朝野能对此在思想认识方面达成共识。

  但这是欧洲做不到的。欧盟的松散结构,决定了它从来就不存在强势中枢;而欧洲长期以来与美国形成的各种亲密关系,以及在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对中国的巨大偏见和戒意,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朝野这么宽广的层面,让大家转过这个大弯,在联华拒美这种颠覆传统认知的事情上头达成普遍共识。

  总而言之,在去年那个时间段,欧洲缺乏与华深度联合的内部基础(不过这一次挨刀后,基础就会夯实多了)。虽然它(包括)可以在某些领域和细分层面,与中国进行一些合作。但宏观层面的合纵,条件是不具备的。在看透了欧洲的本质后,特朗普自然可以放心大胆的单干。

  现在,中美谈判已近尾声。这事既然已了,那接下来,特朗普自然会将目光对准欧洲和日本——美欧贸易战,以及美日贸易谈判也就此拉开帷幕。欧日因为自己的内部原因,在去年放弃了与中国合作的机会。现在中国已经凭自己之力脱身,自然也不可能替他们出头。没了中国这个美国最难搞的竞争对手,光凭欧日两个小弟弟,在美国大哥面前想不大出血,那肯定是不可能了。

  当然,吃一堑长一智,经此一事,欧洲对中美二者的认知,总算是发生了巨大改变。近期中欧之间的热络交流,就明显反映出这种变化。虽然这并不能帮欧洲逃过美国的这一刀,但至少有了这个基础,下一次美国再想故技重施时,欧洲人想的,肯定会比去年更明白。这也算是亡羊补牢尤时未晚吧!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1930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03:21 , Processed in 0.2031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