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11|回复: 0

枫叶君:这部印度电影,让中国人追赶了几十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4 17: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印度的文章:《富人的画风,穷人真的来不了》,今天再来说说印度。

  说起印度,很多中国人内心多少带点轻蔑。滑稽,搞笑,自以为是,这是一部分中国人对印度人的看法。

  可是,有一部印度电影或许会让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这种固有看法,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流浪者》,拍摄于1951年。1955年,该片由长春电影译制厂译制完成,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印度电影,上映后影院爆满。

  《流浪者》的导演是拉兹·卡普尔,印度卡普尔电影家族的第二代传人,难能可贵的是,卡普尔自编、自导、自演了这部印度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那一年,卡普尔27岁。

  影片中的主人公拉兹本该是富二代,但是,因为其生父、法官拉贡纳特信奉一条歪理“好人的儿子必定是好人,贼的儿子必定是贼”,从而彻底改变了拉兹的命运。在他尚在母亲腹中时,强盗扎卡便用计谋,使拉贡纳特将怀孕的妻子赶出家门,于是,法官的儿子生在臭水沟旁,在贫民窟长大。

  扎卡本不是坏人,只因为父亲是强盗,所以被拉贡纳特送进监狱。出狱后的扎卡发誓报复,他要让拉贡纳特看看,法官的儿子同样可以变成贼。他强迫贫困的拉兹去偷盗,拉兹被抓进监狱。当拉兹出狱时,他已成为一名青年,一名盗窃手段高超的贼。

  就在这时,命运让他与童年的伙伴丽达重逢了,此时的丽达已是拉贡纳特的养女,正在大学学习法律,即将成为一名律师。

  拉兹的父亲拉贡纳特是一名冷漠孤傲的法官,他是整个印度上流社会和特权阶层的化身,面对底层民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所信奉的那句“真理”,是在物质之外对穷人的再一次蔑视,那就是,我在精神上也比你们高贵。

  悲剧始自拉贡纳特对扎卡的错判。表面上看,是扎卡把拉兹威逼、教唆成一名贼,可实际上,真正改变拉兹命运的是拉贡纳特。

  在文革之后不久的1979年,《流浪者》重新在中国上映,拉贡纳特的那句“好人的儿子必定是好人,贼的儿子必定是贼”,无可避免地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为养活贫病交加的母亲,拉兹求扎卡帮他找份工作,扎卡却怒吼道:你不会去偷?!这是影片中最著名的台词,是扎卡人生悲剧的写照,它似乎在验证鲁迅在《可恶罪》中的那句话:“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许多罪人,应该称为‘可恶的人’。”

  在拉贡纳特眼里,扎卡就是可恶之人,因为他的父亲是贼。而让这位法官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的固执和傲慢,他不但毁掉了自己的妻子,也令自己的儿子最终成了贼。

  像千千万万穷人一样,拉兹的母亲是不认命的,更何况她曾经是法官的妻子。可是,拉兹输在起跑线上,本来应该成为富二代的他,一生下来就和母亲住在贫民窟。虽然他作过丽达的同学,但阶层的天壤之隔,最终让他们走上不同道路。

  贫民窟,流浪儿,贼,这是拉兹的人生轨迹;富家女,读大学,做律师,这是丽达的生活道路。

  在一次某某会上,一名担任某央企负责人的政府高官女儿面对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都是自己干出来的,并不是依赖父辈才走到今天。无疑,说话人是想让人感到话中的励志,但是,我相信听到的人会感到脊背发冷,有人或许会想起拉贡纳特的那则人生信条。

  拉兹母亲愿望的落空,再次证明了这样一个冷酷的现实:在社会资源严重两极分化的背景下,赤贫阶层的个人奋斗常常困顿乏力,其中绝大部分努力最终都归于失败。

  应该说,这种现象早已超越了印度,在中国,在世界其它国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

  电影的载体是画面,但灵魂是台词,当那些少时一带而过的台词多年后重新回响在耳畔时,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拉兹因偷盗汽车被警察追得无路可逃,情急之下闯入拉贡纳特的豪宅,他与不久前见过一面却未能认出的儿时伙伴丽达有一番有趣的对话。拉兹说自己是贼,而丽达笑着说她不相信,她说拉兹是一位很体面的绅士,而拉兹却说出这样一段话:

  “社会上很多人犯了这样的错误:有一些人,净做些坏事,就因为他有钱,穿着漂亮衣裳,人们都尊敬他,称他为绅士。而那些诚实的穷人,每天辛辛苦苦地做工,还常常饿着肚子,就因为他买不起漂亮衣裳穿,人们就说他是贼,是流浪汉,是罪犯,甚至还要把他们关起来。所以说,那些有钱的财主们才是真正的贼!”

  听到这样的台词,观众,特别是那些因人到中年而对社会感触良多的人,如何能不感慨?

  拉兹是苦命的,因为他有一个有着根深蒂固偏见的法官父亲,可是拉兹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从小就喜欢他的律师女友丽达。拉贡纳特和扎卡是拉兹人生悲剧的制造者,而美丽善良的丽达则是拉兹灵魂的救赎者。

  拉兹因为母亲的死,准备行刺拉贡纳特,结果再次被送上法庭。已经知道拉贡纳特与拉兹父子关系的丽达,在法庭上力促老师承认自己儿子,说只有“良心”才能让他做到。主审法官说,法律不承认良心。丽达则说出那句著名的台词:“那么,良心也不承认法律。”

  丽达的这句话堪称经典,它告诉人们,在法律之上,还有更能衡量是非的更高原则,那就是良心和良知。在丽达看来,真正的罪人不是拉兹,而是他的父亲拉贡纳特法官。

  即使在现在,每当社会上出现一些有争议的案件判决时,我们总能看到丽达这句话在闪光,法律属于法庭,而良心存在于人心。在法庭上,拉兹的最后陈述则是对阶级偏见和不合理社会秩序的控诉:

  “我有生以来头一次得到发言权,这是我成为杀人犯才得到的…你们判处我一个人,并不能拯救那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你们判处我一个人,并不能消除犯罪的根源,像我这样忍受着贫穷和饥饿的人,还有成千上万,现在你们不要为我想,你们想想贫民窟的孩子们……”

  拉兹被判了三年,丽达说要等他出来,开始新的生活。拉兹不幸之中的幸运,是因为他有丽达,但是,现实中像拉兹这样的人有很多,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拉兹这样的幸运。

  中国电影中也有不少描写法律与犯罪的作品,但是就对人性、伦理和社会弊病的剖析和揭露程度来看,鲜有达到《流浪者》这样的艺术高度。

  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卷首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电影《流浪者》也是如此,只要还有类似拉兹这样的苦难存在,人们在观看这部电影时,就总能够和主人公产生巨大的情感共鸣。

  《流浪者》拍摄完成于68年前,它的深刻与精彩,让我们至今对印度电影人保持着深深的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6 20:57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