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801|回复: 0

巨龙:资本体制思考 ——“旺财不旺丁”,岂可久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5 08: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是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人类简史》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毁灭人类最大的威胁——疾病、战争、天灾——都离我们远去时,人类并没有发现,生存变得容易了,反而更不易了。

  最近我常常用神权、政权、人权和资权思考问题,这段话其实也好理解,当人类面临的生死存亡威胁远去的时候,政权的力量就会被资本削弱,资本“恶”的一面,就会大大释放出来,对于普通人而言,生存会变得更加艰难。因为缺失了政权的监管和限制,普通人只能更加直接地面对“人为镰刀 我为韭菜”的残酷局面,资本主义“割韭菜”将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其实,中国古人也有类似的表述。中国元代的曲作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里,也有类似这样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似乎与常识不太符合,起码与中国的历史上的“盛世”不符。在中国的历史记录中,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是“盛世”的最基础标配。所以有“宁做太平犬 不做乱世人”的说法 —— 宁可当一条太平盛世的狗,也不做战乱期间的人,这句话说得非常沉痛,应该是有在战乱中切身体会的人,才会有的感悟。

  这种种说法,看上去互相矛盾,实际上却有一个本质的东西:普通人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地位?是战争时期的壮丁、炮灰或者难民?是和平年代的垫脚石、奴才或者韭菜?如果只是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那的确兴亡都是百姓苦。

  和平年代久了,人们并不会特别珍惜,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幻想战争的热血和刺激。因为在和平年代里,人们会对身边的各种不平等事情的感受,会远远超过“家国情怀 天下兴亡”。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战争年代,媒体的作用常常是动员群众,参与斗争;而在和平年代,贩卖焦虑的媒体,出售廉价“关注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反而更容易吸引眼球 —— 比如崔的反转、袁婊的关心尘肺病等等……

  有没有更好的理想社会?孟子倒是说过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只可惜,历史常常遵循“真香定律”。不管理想主义多么美好,现实常常是苟且而活。提出“民本理论”的人,乃是读书人,而非掌控权力的执行者,百无一用是书生,满腹经纶终究也会沦为清谈。

  纵观世界的近代史,只有一位湖南人,用一生的思考和行动,履行着“兵民是胜利之本”,于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缔造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缔造了一个伟大的政党,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主席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伟大的革命家,这些都是当之无愧。但是很少有人把“经济学家”的名称给主席,在我看来,主席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以后专门辟文来写。)

  因为,“以人为本”的经济学,才是最伟大的最可持续的,舍此之外,历史会把一切“伪经济学”面纱剥离,西方国家的各种经济学理论,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甚至包括“霸权主义”,都无法经受历史浪潮的洗刷。

  旺财不旺丁的资本主义,岂可久乎?

  人类的生育率越降越低。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越低。反倒是资本没有光顾的地方,也就是世界那些贫困地区,人们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文明病”影响很小 —— 但是贫困是一种更严重的病,加上大国的干预,小国弱国其实命运也很悲催。

  那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真的一切皆好吗?似乎也不尽然。这些年,资本主义国家,除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外,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人口问题。

  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往往是资权 > 政权 > 人权,人力是一种资源(顺便说一下,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也是来自于西方的,中国以前是单位的人事部门)。既然在资本的眼中,人和机器、原料是同等看待的“资源”,那么如何把资源的价值最深度挖掘,才能够最容易体现出“资源增值”,才符合资本利益最大化的本能。这体现了资本主义其实有很多“反人性”的一面,甚至比传统社会更反人性。

  当然,资本主义社会科技发达,对心理学研究极透,发明了很多舆论工具,也推行了“奶头乐”的手段,让整个社会得以可靠地“维持稳定”。

  资本主义对人的剥削,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劳动剥削剩余价值,这其实无可厚非,每个企业都要创造利润——很少有人把上班挣钱称为“当韭菜”。另一方面的剥削更隐秘,就是“消费”剥削,和资产诈骗。所谓消费剥削,其实就是鼓吹消费主义,鼓励人们去消费那些不需要的东西,消费那些价格远远高于使用价值的东西(俗称“装逼税”,奢侈品就是这样来的)。另一层的“资产欺诈”,就是形形色色的资本套路了。比如各种“庞氏骗局”,更隐形的比如“通货膨胀”……其实按揭也是一种套路 —— 银行和房地产联合,把人按到,揭一层皮,

  如果说,过度消费属于缴纳“装逼税”,那么资本欺诈,更多数情况下,属于缴纳“智商税”。其实,普通人赚钱不易。缴纳“装逼税”和“智商税”之后,人们的有限财富,能够用于哺育后代的比例,将会越来越低。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人们挣得比以前多,却总是感觉到钱不够用。不愿意多生孩子,一边也抱怨房价太高了、教育费用太高了 —— 其实以前何尝比现在富裕?归根结底,资本重新塑造了人们的心理,要及时行乐(不享乐,商品卖给谁?服务卖给谁?比如星巴克的猫爪杯子),要负债消费,要透支消费。

  所以,资本体制引导之下,“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这种传统观念一定会被抛弃,储蓄率是会不断降低的。人们既然不会为未来储蓄,自然也不太愿意承担养娃的责任。据统计,90后的储蓄率还在下降,但是负债率却每年创新高。

  资本主义体制之下的社会,“旺财不旺丁”几乎是一种必然。中国赶超西方国家,正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人口红利”里,这也不能说是巧合。毕竟巨大的人口,除了劳动力之外,还提供了巨大的本土市场需求,能够支撑本土品牌的成长。

  西方学者提出过“中等收入陷阱”,认为中国迟早要落入这个陷阱之中。实际上,我认为对于中国来说,“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命题不存在,中国真正的问题,在于染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富贵病” —— 追求享乐,回避责任,消费主义和过度纵容多元化,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生育率急剧下降。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它们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教科书给出答案是: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我认为答案也许会更加复杂。前一阵在知识星球写过一段话,全世界正在进行一场“无痛的屠杀”…… 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只要是“旺财不旺丁”,必然难以持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7 06:13 , Processed in 0.0781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