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08|回复: 0

诸葛兵:嫦娥四号登录月背,中国曾经被下了绊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0 20: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随着我国不断取得进步,我们在探月路上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其中却不包括探月界的扛把子美国。中国探月工程总工程师吴伟仁最近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就说出了很多人不曾知晓的内幕。
  1月3 日 10 时 26 分, 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今天咱们就讲讲“嫦娥”跨过“鹊桥”与“月球阴暗面”约会的故事。

  当大家抬头欣赏夜空中的明月时,可能并不知道,这个围绕地球45亿年的“小跟屁虫”,居然有“两副面孔”。由于被地球潮汐锁定,月球的自传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只能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即便到了载人航天时代,由于月球整体的阻拦,背面成了地面通信的禁区。在过去的60年内,人类已经发射了超过百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65个月球着陆器,但除了少数能勉强看到月球背面,没有任何一个能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所以一说到月球背面,我就想起西方国家,对月球背面的各种猜测,外星人基地、月球人家园、二战战败者窝点,这些充满想象的设定,也为月球背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按照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规划,嫦娥一号、二号完成绕月探月,三号四号完成登月探测,五号要完成的是登月后返回,为我国载人登月打下技术基础,六号嘛,嘿嘿你懂得……

  而在13年时我国就已通过嫦娥3号,掌握了月面软着陆的关键技术,作为嫦娥3号替补的嫦娥4号再登陆一次月球正面意义已然不大,为了让嫦娥4号发挥余热,科研人员另辟蹊径决定将其派往神秘的月球背面。

  想要实现月球背面的探测、登陆与研究,就必须把信号传递到那里,而月球这个死胖子却挡住了电磁波,为了让嫦娥四号和玉兔号月球车顺利给地球君打call,就必须有颗通信卫星来“牵红绳”,于是去年5月21日,我国发射了人类首颗安装有世界最大口径卫星天线的月球中继卫星“鹊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应该是万事俱备只欠长征。

  2018年12月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踏上了赴约之旅!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数次调整轨道,1月3日早晨探测器进入着陆窗口期,开始进行落月着陆。相较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这次的落月难度更大。

  首先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背面早就被陨石撞击的满脸桃花开了。

  如果说嫦娥三号着陆的月球正面相当于华北平原,地形起伏只有800米,那嫦娥四号着陆的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则相当于马里亚纳海沟,该盆地直径大约2500公里,从坑底最深处到最高处落差大约16000米,这是太阳系内已知的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收集这个区域岩石的数据可以帮助中国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月球和天外物质构成,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第二个困难就是,由于降落的过程处于信息完全隔绝的月球背面,所有信息传输都需要由中继星“鹊桥号”中转,加之回传画面的延迟,远程操作已来不及,因此整个落月过程主要由探测器的GNC系统自主判断和控制,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落月任务的风险。所以对地面人员来说,整个过程近乎 “盲降”。

  这就相当于蒙住飞行员的眼睛,让时速高达102千米的飞机自己在沟壑纵横的山谷中逐渐减速并安全着陆。

  10点26分,克服万难的“嫦娥四号”成功在月面着陆。“嫦娥四号”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

  嫦娥四号的月球车“玉兔二号”上装有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而嫦娥四号本身装有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并搭载了重庆大学牵头研制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和中山大学研制的大孔径激光角反射镜。

  据悉,嫦娥四号上的“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制成的圆柱形罐子,这个小罐子里将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土壤、水、营养液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科学家将在这个小空间里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实现生态循环。另外,马铃薯还可作为人类太空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

  嗯,即使到了星际时代,耕战立国的优良传统也坚决不能丢!

  当然太空不只有眼前的土豆还有诗与远方,宇宙那么大咱可不能光顾着吃了,这次嫦娥四号还搭载了中国新研发的低频射电频谱仪。

  低频射电频谱仪将利用月球背面没有电磁波干扰和天然洁净的环境,研究太阳爆发、着陆区上空的月球空间环境,还可以对来自太阳系行星的低频射电场进行观测,并‘聆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

  此次登月成功的重要意义不仅属于我们,更属于全人类。

  本着开放合作的精神,嫦娥四号还搭载了德国的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以及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测仪。前者能探测着陆区的辐射剂量,为未来的载人登月航天员的危险度进行前期评估,提供辐射防护依据。后者对于解决月表相互作用机制、月表逃逸层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与嫦娥三号国产电池不同,此次嫦娥四号的核电池由俄罗斯制造,核电池不但可以通过发出的热量,给探测器上的设备保温,而且可以输出约2w功率的电能,给用于测量月球温度的“月夜温度计”在长达半个月的寒冷夜晚持续工作提供电能。其他大型设备需要更大的电能,核电池不足以支撑,因此只能由太阳能帆板供电。

  随着我国不断取得进步,我们在探月路上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其中却不包括探月界的扛把子美国。中国探月工程总工程师吴伟仁最近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就说出了很多人不曾知晓的内幕。

  从2003年中国探月工程启动起,美国就故意设置障碍,当年嫦娥二号完成绕月探测后,需要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飞跃探测。当时世界上很多小天体的轨道只有美国有,并且原本是向全球公开的。

  当中国宣布要探测图塔蒂斯后,美国马上把相关的轨道数据都关闭掉。逼迫中国动员国内所有天文台的力量,去寻找图塔蒂斯,我国最后依靠自身成功进行了探测。

  美国本着“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原则。在2013年嫦娥三号发射后,居然要求我们提供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和着陆月球相关的数据,理由是怕嫦娥三号的着陆和运行影响美国人在月球轨道的监测卫星。

  这次嫦娥四号发射,美国人再次舔着个脸,向中国索要嫦娥四号的轨道数据,要检测中国落月的情况。

  “呵呵,你说什么?月球背面太远了--我--听--不--见!”

  想要数据自己去月球背面问嫦娥吧。告诉你,兔子也是有脾气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20:26 , Processed in 0.1250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