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16|回复: 0

张中:西方需要重新认识中国与中国崛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4 14: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英国工业革命后,世界的发展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而似乎一直沿着同一个模式,这个模式根本上是服从于科学技术发展和西方经济理论的。同时,二战后冷战的结果,西方意识形态终归回到神权信仰的一条路,国家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政教一体上面。

  一方,中国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开始的经济腾飞,让人们看到一个不同的国家和不同模式的经济崛起。世界本就应该重新认识中国,从中国身上发现一条根本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崛起,将会改变世界,毫无疑问起码将在经济上改变世界,这个已经显现出来。进一步,中国还会从政治、国际事务关系、宗教文化、道德精神等方面改变世界,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刻地影响世界的发展。这个影响的深刻程度,甚至超越近200多年来西方国家的崛起和西方文明的发展。

  一、经济方面

  中国的经济增长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自此开始以10%的年增长率增长。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GDP)只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因此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还是十分微小的。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早已超越美国的一半,而且依然会继续以6%到7%左右的增长率继续发展,而且是持续增长下去。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总是抱着一种普遍心态、而且是一种自我安慰,他们总是指望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出现衰退,甚至是断崖般的崩溃。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他们大都关注并期望中国的经济开始放缓,甚至受到危机的冲击,可是情况并没有像他们期待的那样。

  中国经济自然有自己的问题,而且有很多深刻的问题,但是中国与众不同的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还没有经历过西方国家所经历过的那种经济危机。当然,如果把最开始的价格双轨制和企业改革引发的职工下岗潮算做经济危机也可以,但本质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同的。

  中国以平均增长速度近10%持续增长超过三十年。现在想一下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年,中国经济增长为9.65%,此后十年平均增长率为8.27%。

  如果看2008年至2011年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竟然飞速增长了近三分之一。西方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增长萎缩显著,中国反而加速,西方媒体在给他们的人民洗脑,欺骗人们说西方在发展,中国在危机,这个腔调一直没有变。

  高盛在2007年预测,中国的汇后GDP将于2027年超越美国,现在转变为实际购买力计算方式,而这个方式更被认为是合理的,如此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此中论调有捧杀之嫌疑,无论如何超越只是时间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已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变革中,中国成为比美国更重要的塑造者和领导者。

  这个背景在于中国经济的三种表现:第一中国是巨大的贸易国家;是世界经济第二大经济体并疾速接近第一,还是世界第二大消费体;中国还是巨大的出口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而美国在过去一百多年都是第一大制造业国家。

  第二,中国已经从投资接受国开始转向投资输出国,2009、2010年开始,中国发展银行与进出口银行通过世界银行,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借款。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IMF是美国战后建立的全球金融组织,美国通过它们来控制主导世界金融和投资。

  中国从2016年开始主导组建了亚洲投资银行AIIB,通过一带一路向世界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世界银行开始变的尴尬,它的存在感被今后的亚投行所遮盖。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必将会给世界带来新的秩序,也将改变已有的规则。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走向。当初,人民币很明智地拒绝了西方国家所有建议,包括华盛顿共识,中国并没有把人民币变成直接兑换货币,这样就避免了因某一特定市场的变动而动摇中国自身经济发展。

  一直到现在,人民币都不是直接可兑换货币,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战略决策。2008年,人民币开始用于进出口结算,只是在贸易对口国家的货币互换。这个在贸易上的货币互换,已经扩大到非洲、拉丁美洲的很多国家。

  也许在一个不远的将来,人民币要成为直接可兑换货币,相信当它成为可直接兑换货币之时,就会水到渠成地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这个需要时间,需要去解决很多必须解决的问题,但绝不是50年,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达成。

  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接下来是中国的百年耻辱,到1949年中国占全球GDP的4.6%,如此比例一直持续了百年左右。

  有数据预测,在2030年中国将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33%,历史将周而复始。而美国届时从最高的27.3%降到15.1%,欧洲是13.1%,中国将是美国的两倍,欧洲的两倍多。此外,日本3%,俄罗斯3%,巴西5%,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6%,印度19%。

  英国工业革命让科技得以发展,而上世界九十年代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大西洋东岸并主要集中在欧美之地。随后,这个中心开始向亚太辐射,辐射到了日本、台湾、韩国,而2050年左右,中心将移动到中国和印度,这是伦敦经济学院一位教授做的预测。

  中国崛起的时代,并不意味着只有中国自身在崛起,而是包括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一个群体的崛起。而中国在这个群体中,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领导者。这个群体中的国家虽然体制、国情不同,地理条件不同,但是崛起的势头在持续。

  回到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占全世界三分之二的GDP,发展中国家仅为三分之一,85%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的15%。到了2000年,这个比例开始到了一半一半,几乎持平。预测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将占全世界GDP的三分之二,这个里面中国是领袖,更是榜样。这代表着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发达国家的衰弱。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必定要发生巨变的时代,现有的国际准则将被改造、或被取代。崛起是多极的,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塑造这个世界。

  二、中国的具象

  西方多年来并不理解中国,或者是浮于表面的简单理解。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一段历史、一个民族究竟是怎样的?西方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做深入的了解。

  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只有一种现代化的方式,也就是西方现代化,所有国家要想现代化,必须先西方化,在发展中将越来越像西方,各国只是西方社会的不同阶段。这些都是幻想,大错特错的幻想。

  这个幻想基于一个假设,假设现代化仅仅是技术市场化竞争在起作用。这个假设是不够的,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市场化,现代化也是历史和文化在起作用。

  中国不是西方,现在不是,今后也不会变成西方。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向西方学习,中国实际上将从西方国家学来的大量知识融入到中国来,但即使这样中国也不会成为西方社会幻想的那样。

  西方人一直不明白这一点,总是用西方的历史经验中提取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去猜测、解释中国。很遗憾,这种逻辑无法实现对中国的理解。想要理解中国,需要从以下几个基本概念来进行。

  第一,中国是一个亚洲国家。中国自身认为自己是亚洲国家也是最近的事情,中国历史悠久,在很久一段时间,中国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第二,超过两千多年前秦朝统一了战国时代的诸国,形成了统一的中国。汉朝继承了统一国家,竟然也是在2200年前的事情。之后虽然蒙古人来了,女真人来了,但是中国一直就在那里。

  第三,也是有意思的一点,中国人对于中国人的认同、对中国的理解,不是来自于小几百年间“民族国家”的动荡,而是来自2000多年间的文明国家的认同。中国不只是民族国家,她首先是文明国家,其次才是民族国家。

  对文明的认同,才是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形成基础。比如:家庭、社会关系,祖先崇拜,独特的汉字语言,饮食等等。这些来自于几千年来的传承,并没有被“外来”民族的侵略而消失,反而同化、包容了外来者。

  西方国家建立在民族认同感,中国则是建立在文明认同感上,不理解这点,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拿所谓西方文明的优越感去衡量中国,这是一个根本不通的做法。

  第四,中国具有包容性,而这个包容正是因为文明自信。中国现在国土九千四百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管理这样的大一统国家,没有包容则根本做不到。文明自信和包容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面。

  1997年香港回归时,中国提出了一国两制并得以执行,西方诸国首先是不相信,其次是拼命诋毁,他们绝不相信一个国家可以有两个制度。比如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并了,实际是东德灭亡被西德吞并,新生德国采用的是西德的国体。怎么可能有一国两体制呢?可是香港回归二十多年了,一国两制没有变,中国信守了承诺。

  这其实也和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有很大关系,中国不是强调民族的国家,他的统一根基在同一个文明之上,只要文明是认同的,就可以包容不同的民族、更何况不同的制度。

  看看中国的疆域,他几乎等同于欧洲的各个国家之和,中国三个省的人口就等同于美国总人口,九个省的单省人口都超过英法人口,这样一个大国,它的统一是建立在大家认同的文明之上,同时这个文明也包容了不同民族,也可以包容不同的制度。

  第五,中国是一个基于家族的社会,这个说法在当今也许变得不太容易理解,可是几千年的传统让中国人在光宗耀祖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执着和追求。基于此,传统的家族式教育,涵盖了尊老爱幼、吃苦耐劳、追求荣誉、讲究廉耻等等。

  这些看似在今天似乎被淡漠,但仍旧是深入到中国人血液之中的古老传统。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通过家族教育成长起来,传承到现代。中国人没有什么敬拜的神明,而是坚信家族的兴旺,对家族的延续和兴旺有着执着的追求。

  第六,中国是一个不殖民的国家,而且向外移民是一个远离文明的事情,天高皇帝远,黄恩就无法恩惠到离开故土的人。在外讨生活,老后都希望落叶归根,回到故土,这是一个文化传统。国家则采用了藩属国朝贡的制度,来取代殖民扩张,中国自信是世界之中央帝国,没有必要出去殖民扩张。

  三、中国的政府之观念

  西方一直认为,中国政府是中国的最大弱点,因为它不是民主产物,不是民主选举所产生出来的。他们认为,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就是在于这个政体是否是民主制度的体现。

  可是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托尼赛齐教授的报告中可以得知,在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对于政府满意度调查的对比结果中,中国人对自己政府的满意度相当高,特别是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高于地方政府,当然要高于其他国家的相同调查数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解释。首先,中国人对政府的理解是不同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认为政府代表着国家,他们认为政府是中华文明的守卫者。这个也要回到文明统一国家的立场上去认识,政府维持着国家的统一。

  为什么毛泽东在今天依旧在中国人中间享有崇高声誉,比邓小平还高,虽然邓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因为毛泽东在1949年重新统一了中国,这是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毛泽东在统一的新中国,建立了新社会的政权,即使在后来的文革中犯了大错,但任然是中国人民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第二个关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西方社会把政府作为实用主义工具,政府能为我做什么?我感觉谁靠谱我就投票给谁。但中国人不是这样理解的,中国人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当作一个家庭来看待。

  比如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说过,君主的标准就是父亲,国家的统治者就是一个父系社会中家庭的父亲。中国人对此很容易理解,但是西方人则好像是在听天书。不止是中国,比如日本、韩国、越南等等,在儒教社会里都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第三,中国政府所管理的人民,绝大多数同属于一个民族:汉族,这和其他四个人口大国相比,完全不同。其他四个大国是印度、美国、巴西和印尼,这些国家都认为自己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国虽然也说自己是多民族多文化国家,但是汉族占人口百分之九十多也是一个事实。

  这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其实也和文明国家的概念不可分割。在历史长河中多民族的融合,通过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形成了汉族这个包容性民族。从这点,也可以理解政府就是一个民族的家长,一个人民的权威,一个文明的捍卫者。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认为西方需要重新认识中国与中国崛起。

  中国是一个古老且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是第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

  中国不是西方现在才认识到正在崛起的国家,它的历史进程是古老而悠久的。西方学者今天在吃惊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其实他们应该更关注一下,中国在十九世纪到1949年的这段历史,这段中国人口中的“百年耻辱”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其文明一直是光彩夺目,而现在的崛起,也只是中华民族在努力实现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6:13 , Processed in 0.1563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