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29|回复: 0

刘晓博:今夜,中央按下“启动键”!“星星之火”将从上海点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4 13: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1月23日傍晚,新华社播发了一个超级重磅的消息: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

  新华社的通稿说:

  会议指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要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稳步试点注册制,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至少将带来如下的影响:

  1、传说中的“印股票的时代”终于到来了,重要的不是“科创板”的设立,而是在这个新板块上试行的“注册制”。

  所谓“注册制”,是把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权利基本上交给企业自己和市场,证监会、交易所、发审委等不再调控股市的点位、不再管制企业IPO的价格、数量、发行时机。

  “注册制”实施后,企业首次发行股票还需要审核,但主要审核企业经营的业务“是否与社会传统道德是否一致”,比如烟草企业就很难上市,“活熊提胆”的企业也很难上市。此外,审核企业是否公布了应该公布的信息。至于信息的真假,财务数据是否准确,主要由企业自己、保荐机构等负责。

  2、“注册制”若全面推行,则将带来A股的价值重估。

  A股目前平均市盈率不高,尤其是沪市比较低。但这是由于银行股等权重板块“平均下来”的,市盈率中位数仍然偏高。如果全面实施注册制,A股市盈率中位数还将有较大幅度降低。但“注册制”全面实施,需要一个过程,管理层会非常审慎。现在只是在新成立的“科创板”上试验,将来逐步推广。

  3、目前,我们的房价、股价和汇率都存在“泡沫”。中国不能手捧三大泡沫来追赶世界的脚步,实现转型升级。必须杀出一条血路。今天晚上这则消息告诉我们,中央决定从注册制入手,从A股入手,打开缺口实现突围。

  为什么从股市开始?因为股市牵扯的利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都没有楼市大(想想看,2018年全国仅卖地收入就达到6.5万亿,超过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1.3倍);也没有汇率问题这样敏感,涉及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另外,中国间接融资(企业向银行贷款)也做到了极致,中国企业杠杆债基本上全球最高,现在只能稳杠杆、不能加杠杆,因此倒逼我们只能启动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

  “注册制”的启动,意味着中国将率先从股市终结“资产泡沫”。A股将不再是“花瓶”,而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真正的“加油器”、“顶梁柱”。

  4、“注册制”的实施,还会改变中国人的资产配置结构,大金融时代将逐步到来,金融资产在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的比重将增大。

  5、为了迎接“印股票时代”的到来,央行印钞方式或许会有变化,ETF基金会不会最终成为“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有待观察。如果这样做,股市将大涨。

  6、这一事件还意味着,中国金融中心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上海权重继续增加,深圳权重有所降低。

  与“科创板”落户上海几乎同时,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

  显著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能力、服务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

  这份文件还透露,上海金融市场2018年直接融资比例占全国的85%,股票筹资额全球第二,股票市值全球第四,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全球第一,上海期货交易所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全球第一。

  本来,深交所和上交所的分工是——上交所主要服务大型企业,深交所主要发展创业板、中小板,服务中小型创新企业。这是本世纪初国家做出的分工,其结果是——深圳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层次证券市场,从主板、中小板到创业板,应有尽有,而上海只有主板市场。以至于后来,深交所成交量、活跃度都反超了上交所,比如1月23日当天,深交所股票成交额是1388亿元,上交所股票成交额只有1051亿元。

  眼看着被深交所超过,上交所一度想设立“国际板”,但被指“让外国企业来中国割韭菜”,后无疾而终。后来,上交所又酝酿“战略新兴产业板”,经过几年策划,最终变成了“科创板”,修成正果。并获得了“率先实施注册制”的先机。

  这意味着,在金融中心的博弈中,特别是股票交易所的竞争中,上海终于通过顶层设计扭转了对深圳的劣势。此外,去年11月开始设立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永久落户上海,这意味在全面开放的新时代,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内地的“对外贸易门户城市”。

  短短半年之间,广州和深圳两大一线城市,都为上海让路。由此可见,国家做大做强上海,让上海代表内地参与国际顶级竞争的强烈愿望。

  上海之所以能让深圳、广州让路,与历史地位有关,也与香港的存在有关。毕竟,香港已经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同时还是国际贸易中心、中国对外经济的“超级联络人”(国外对华投资的51%,内地对海外投资的65%,都通过香港进行)。如果在香港之外,再谋划一个全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放在深圳、广州显然过于集中,所以只能给上海。这样,国家的利益才能最大化,带动的地区才能更多。

  那么,深圳和广州怎么办?我之前在专栏里讲过,金融中心是历史形成的,是顶层设计出来的。在这个问题上,要“认命”。但决定一线城市地位的,除了金融还有更重要的产业,这就是科技创新。只要深圳和广州不断吸引增量人口,特别是增量人才,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走在前面,地位就不会下降,反而可以上升。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美国东西海岸的竞争中看的非常清楚。美国的金融中心是纽约,但美国人口增长中心、经济最活跃、房价最贵的地方是加州,是从旧金山湾区到洛杉矶都市圈的区域,这里主要靠什么?不是靠金融,而是靠科技创新。

  目前深圳和广州虽然不是中国最有钱的城市,两个城市汇聚的资金加起来都没有北京多,但深圳广州却是中国人口增长最迅猛的大城市。而北京和上海虽然汇聚大量资金,但受命限制人口增长。四大一线城市,可以说各有各的优势和短板。

  最后总结一下:

  1、科创板、注册制在上海的诞生,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星星之火即将燎原,意味着中国“印钞票时代”的终结,“印股票时代”的到来;同时还意味着,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比重,将发生逆转;中国企业“加动力”的方式,将从“间接融资一统天下”向“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时代的过渡。

  2、中国城市竞争的格局、金融中心的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上海在过去半年里获得了四大利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户上海,中国内地“对外贸易门户城市”切换到了上海;上海大都市圈形成,国家宣布将制定新一轮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发展规划,对标“粤港澳大湾区”;上海自贸区将大幅度扩容;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深圳和广州在新一轮竞争中,都不同程度为上海让路,显示了国家对上海的高度重视。

  3、最后一定有读者会问:这对楼市意味着什么,是利空吗?我的回答:不是利空。楼市和股市大多数时候不是跷跷板,而是同进退。股市虽然国家鼓励、蕴含机会,但毕竟风险巨大。在注册制全面落地,A股估值“挤水分”完成之前,都不适合普通投资者,也不应该有真正的牛市,只宜有反弹,否则最终将一地鸡毛,重演2015年股灾。但对于短线高手、机构投资者来说,机会的确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6:18 , Processed in 0.2969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