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26|回复: 0

韬略哥:增速超过中国!印度、越南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3 11: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

  01

  1938年,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对1894年甲午海战评述:

  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我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要紧的一个战争,如胜了,高丽可保,东北不致发生问题,而在远东,中国要居上日本居下。所以甲午八月十八日的海军战争是个划时代的战争。

  历史没有如果,结局大家都知道,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今日之中国,同样面对着一场前后夹击的无硝烟战争。

  当年的海战,中国的对手只有日本,而今天,前有美国堵截,后有印度、越南追赶,凶险程度与意义不亚于一百多年前的海战。中国只有打赢了这场战斗,才能实现百年复兴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登上了全球第二经济体的宝座。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8年中国GDP首次突破90万亿元,达90.03万亿。

  达到新高点的同时,也迎来了新挑战。高端产业方面,中国急需全面升级。

  全球产业链条中,美国处在第一等级,欧洲诸国、日本、韩国处在第二等级,东南亚处在第三等级,中国正处在第三等级迈向第二等级的阶梯上,但现在美国挡在了路中间。

  低端产业,中国又面临印度、越南以及东南亚、南亚诸国抽血。如同当年中国在全球一体化高潮时期,抽血美国、欧洲一样。

  我们知道,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之所有能有如此快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与较低的营商成本,以此优势吸引了海量外资前来中国设厂、办公司,通过吸引技术与资金,中国慢慢模仿,沉淀技术,最后实现了超越。

  但最近一二十年,中国房价高涨,营商成本攀升,劳动力价格也在快速上涨,导致许多外资企业迁移至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南亚诸国。就连中国本土许多企业,也有在东南亚、南亚建厂的计划。

  另外,昨天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新生儿数量雪崩,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人口继续下滑。中国需要战胜的不只外患,还有内忧。

  今天的印度、越南,与二十三年前的中国非常像,朝气蓬勃、血气方刚。以至于最近有人写了一篇《下一个中国,是印度还是越南?》,在网上引发广泛热议。

  中国,如今面对美日欧在前,印度越南在后,以及国内部问题,也是一场划时代的战争,将决定历史走向。

  02

  灯光不照脚下暗。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能随口说出美国、欧洲著名的和不太著名的城市,但对在中国周边的印度与越南却不甚了解,大概只知道新德里(印度首都)、河内(越南首都)。

  印度属于资本主义联邦制,由28个邦、6个联邦属地及1个国家首都辖区组成,拥有100多个民族和语言,非常复杂。

  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的藩国。

  从人口规模和内需市场来看,印度更接近中国,从制度来看,越南更接近。1986年,印度效仿中国,也开启了改革开放之路,不过为免别人说跟随中国脚步,越南不叫改革开放,而叫革新开放。

  2016年莫迪开启了轰轰烈烈的费钞运动,2017年简化税制,推出GST税改,正式拉开了印度的改革开放。

  上面三张图,是中国、印度、越南过去十年GDP增速走势图。可以看到,中国自2010年以来,GDP增速放缓迹象非常明显,而印度与越南震荡向上,势头正盛。

  印度2017年GDP为2.54万亿美元,只有中国的1/5,越南只有2052亿美元,尽管目前印度与越南的经济量级对中国构不成威胁,但要知道,40年前的中国与日本、美国也不再一个量级。时间能改变一切,未来谁也说不准。

  至少印度是有这个潜力的,而越南如果放开手脚抽血中国低端产业,对中国经济打击也不小。再者,印度与越南现如今有中国没有的两大优势:1、年轻劳动力比例大;2、营商成本低。

  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国仅制造业人工成本就是印度与越南的两三倍,如果再加上房价租金成本,营商成本上,中国在低端产业方面,毫无优势。

  再看人口结构。

  越南人口9000万, 5.3%的65岁以上人口, 25%的0-14岁人口,15~65岁的劳动力人口占比高达69.7%。中国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已步入超老龄化社会。

  印度的人口结构也显示这朝气蓬勃的年轻活力。年轻就是资本,就拥有各种可能性。

  印度与越南都有漫长的海岸线,既然两国都在效仿中国走改革开放的路子,大可以学习中国,先发展沿海城市,让一批港口城市富起来,再带动内陆城市发展。

  印度与越南美国拉拢的对象,如果美国全力支持,两国势必会对中国形成夹击之势。

  但危机与挑战,同时也能带来机遇。中国已经发展到了如今之规模,低端产业外迁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不是留住低端产业,而是成功升级高端产业,以应对低端产业流出带来的岗位减少之隐患。

  最近发生在欧洲的黄背心运动以及印度2亿人大罢工,都与就业岗位供应不足有关。

  目前在升级产业方面,中国头部企业如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等公司做得还是不错,华为5G技术已经做到了独步天下。但美国跳出来从中作梗,目前已经在全球纠集了几个打手,对华为棍棒相加,阻止其进入。

  过去一年上演的由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其目的也是要阻止中国产业升级,这一点在2018年5月中美高层第一次正面交锋,美国提出的要求中赤裸裸地展现无遗:

  停止向制造业2025项目提供补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限制中国投资美国敏感技术;

  03

  除了外患,中国还有内忧。产业升级、房价、人口,都是急需且不得不解决的头等大事,需要掌舵人的智慧与全社会努力。

  在低端产业不断流出的当下,国内产业需要升级以创造更多相对高技术的岗位,满足因低端产业外流而下岗的国内民众所需。

  其次是房价问题。在城市化与土地财政推动下,中国房价一路走高,北京、上海、深圳中心区房价几乎都在10万+,厦门、杭州、南京、天津、苏州、青岛等强二线城市房价相比于人均收入也高不可攀。房地产与土地财政已经绑架了中国的经济。

  最近两年,虽然经历调控周期,增速虽然被控制住,但房价仍居高不下。而且,今年年初各地调整调控政策趋势已现,中心城市房价下跌可能性更小。房价牵涉到民生、营商环境,这一问题不彻底解决,实体经济发展始终会受到影响。

  最后是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结构不改善,步日本后尘在所难免。要知道,正是日本因人口问题导致经济几乎停滞了20年,中国才能用这么短的时间超越日本,并逐渐拉大差距。

  我们如果不通过政策对人口结构进行调整,难保不会被别人超越。届时,别说复兴,能否守住目前的地位,都是个问号。

  中国的关键问题不在外患,而在内忧。只有顺利迈过产业升级、房价与人口三道坎,才能超越自我,战胜外患,重回世界之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5:16 , Processed in 0.0781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