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20|回复: 0

蛮讲:美国要求定期评估中国贸易和改革进展,或再诉诸关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 09: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了解中美贸易磋商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提出对中国承诺的贸易改革的进展进行定期评估的要求,以此作为贸易协议的一个条件,如果认为中国违反了该协议,可能会再度诉诸关税行动。

  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继续面临关税威胁,这意味着即便达成了协议,也不会消除投资于受贸易战影响的企业或资产的风险。

  “即使达成协议,关税威胁也不会消失,”了解谈判进展情况的三名消息人士之一匿名对路透表示。

  该消息人士称,中国谈判代表并不热衷于定期进行协议遵守情况检查的想法,但美国的提议“也没有阻碍谈判”。

  一位中国消息人士称,美国希望进行“定期评估”,但目前尚不清楚多久进行一次。

  “这看起来像是一种侮辱,”该消息人士说。“但或许双方可以找到一种保全中国政府面子的方法。”

  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的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以迫使北京方面满足其提出的一长串要求,这些要求将改写两国间的贸易条款。

  这些要求包括改变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产业补贴和其他贸易壁垒方面的政策。

  三名熟悉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定期评估可能是满足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提出的对两国贸易协定进行持续核查要求的一个解决方案。消息人士称,关税威胁将被用于确保改革按计划进行。

  莱特希泽负责牵头进行与中国的谈判。美国贸易代表署发言人拒绝就定期评估的可能性置评。

  季度评估的想法是2018年5月谈判后泄露的一份美国谈判文件的一部分,当时美国尚未进行第一轮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在当前的谈判中重新聚焦于定期评估,这一次还附带有关税威胁,突显出两国之间日益加深的不信任。

  对贸易协定而言,附带执行和核查程序是很少见的,类似于对诸如朝鲜和伊朗等国实施惩罚性经济制裁的程序。

  贸易争端通常通过法院、世界贸易组织(WTO)或通过贸易协定内的仲裁小组和其他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

  另一位业内消息人士表示,就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中国法律体系改革等不同问题达成的不同的协议,可能需要单独的核查程序,所有这些都需要由谈判代表敲定。

  “核查和执行方面的挑战源于中国之前未兑现所做承诺的事实,”这位消息人士说。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首席谈判代表刘鹤定于本月底访问华盛顿,与莱特希泽和美国财政部长努钦举行下一轮会谈。

  中美贸易谈判进入深水区 核心问题谈判仍任重道远

  距离双方贸易战休战90天的限期时间已经过半,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核心问题如何解决既是本次谈判的重头戏,亦成为双方能否达成协议、以何种形式达成的关键因素。

  多位受访人士分析,中美双方在此前的磋商已亮明诚意,但如何在紧迫的时间内要做到双方都体面地妥协、尽早拿出举世盼望的“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并不是容易事;若乐观预计,可能“先易后难”达成局部方案或协议,而分歧较大的结构性问题如何妥善解决依然严峻。

  “谈判越是进入核心问题的深层面,难度越大。”一位了解情况、不愿具名的中国政府官员对路透称,中美双方的核心立场很难短期改变,恐怕还需要双方后续有更多的探讨和谈判,现在谈最终结果还为时尚早,只能说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他并称,双方已经从最初的试探性破冰交流到表明诚意解决关税问题、逐步深入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但要认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两次谈判并不能解决贸易争端的所有问题,谈判过程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另一位接近决策层的官员指出,如果上周的中美面对面磋商是“前菜”,那么接下来的更高级别谈判才是真正的“主菜”,上周磋商的积极成果令双方未来达成协议的门槛在降低,如果月底的磋商进展顺利,部分分歧有望得以解决。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周四称,应美国邀请,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于1月30-31日访美,就经贸问题进行磋商。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是全方位的,对于贸易摩擦要持谨慎乐观态度。具体而言,就是争取摩擦不再扩大,找出中美之间哪一方面可以先解决,在这个基础上,双方的矛盾、冲突范围越小越好,程度越低越好。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一乐观预计,美国将与中国达成协议,结束一场针锋相对的贸易战。他表示,北京希望进行谈判,谈判进展顺利。

  中美双方于1月7-9日在北京举行经贸问题副部级磋商。美国贸易代表署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已承诺从美国采购“大量”农业、能源和制造业产品,以及服务。双方讨论了“在两国贸易关系中实现公平、互惠和平衡的途径”,但声明未提供有关谈判结果的具体细节。

  **核心问题谈判任重道远**

  伴随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演进,中美两国以及全球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释缓压力,双方都力求将自己的损失最小化,并在近期陆续释放出积极信号与诚意;但双方自身的核心诉求差距较大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贸易谈判中的最大挑战。

  “要完全消除中美贸易冲突的难度固然很大,但是要守住核心利益,有取有舍。”上述接近决策层的官员称,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维护中国经济的核心利益,也并非全无可能。中美关系并不局限于经贸领域,更要从长远角度妥善处理核心问题。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认为,中美双方在今年3月底之前达成重大协议的可能性很小,不过谈判仍有很大机会取得一定积极进展。她认为取得“一定积极进展”的可能性达50%,并预计美国会继续推迟加征关税。

  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指出,近期的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符合预期,但从长远看,中美关系仍是今后数十年的全球大变量,实质性缓解大概率很难看到。后续仍需持续关注特朗普对2,000亿美元关税税率是否再加到25%的决定、对剩下的2,67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表态,以及90天谈判缓冲期内的具体磋商情况。

  针对中美双方上周在北京举行的经贸问题副部级磋商,中国商务部表态称,中美双方在磋商中就共同关注的贸易问题和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交流,推动解决彼此关切的问题。

  不过,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拉斯利本周表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认为,上周与中国的贸易磋商中,并未在结构性问题上取得任何进展。中美贸易战影响到数千亿美元商品贸易,在两国元首宣布贸易战休战90天后,中国上月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但购买规模不大。

  尽管中国2018年全年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再创新高,但12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创两年来最大降幅,表明抢出口效应已经基本消失;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经得到验证,叠加中美贸易冲突的长期性特征,意味着今年中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尤其一季度出口可能非常糟糕。

  中国提出六年大举采购增加美国进口 消除对美贸易顺差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彭博,通过将每年从美国的进口总额提高逾1万亿美元,中国将寻求将对美贸易顺差从去年的3,230亿美元减少到2024年的零。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的这个提议,与去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会晤时中方做出的承诺有何不同。美国财长努钦称,在那次会议上,中国做出了超过1.2万亿美元的额外贸易承诺。

  路透在1月9日曾报导,美国官员利用与中国官员在北京举行的为期三天的贸易谈判,要求中国提供更多有关大规模购买美国商品承诺的细节。去年5月在华盛顿举行的谈判中,中国也做出了类似的承诺,但承诺的采购规模较小。

  彭博周五的报导扶助推高美股,三大指数有望连续第四周周线上涨,部分因为预期美中将就结束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战达成协议。双方之前针锋相对地加征关税,扰乱了数千亿美元的商品贸易。

  虽然增加采购美国商品是谈判的一部分,但美国谈判代表还把重点放在将要求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的一些问题上,包括采取行动停止盗用美国公司知识产权,以及停止工业补贴等。

  去年12月1日,特朗普和习在阿根廷召开的20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双方就贸易战休战达成一致。到目前为止,为期90天的贸易战停火期已经过半,但中美两国几乎没有提供取得任何进展的细节。周二,一名共和党参议员表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告诉他,在结构性问题上没有看到任何进展。

  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出口意外创下两年来最大降幅,进口也出现萎缩,预示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2019年将进一步放缓,全球需求将不断恶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5:59 , Processed in 0.2813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