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21|回复: 0

铁流:房价迟早崩盘 价格将回归理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9 14: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二十多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教育、医疗、住房已经成为使老百姓不堪重负的新“三座大山”。其中,高企的房价对老百姓的负担最终,很多家庭都是透支了20年,用6个钱包去支持买房。

  即便如此,在经过数次政府调控之后,房价在过去20多年里,依然在持续上涨。以至于同学调侃:

  当年读大学时候如果在省城买3套房,现在卖掉一套,赚的差价要比这么多年下来工作下来的收入高的多。

  这种现象是非常恐怖的,因为当勤劳不能致富,十年辛勤劳动所得不如朝夕投机所获,对于整个社会风气和精神文化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当然,铁流谈这个问题属于吃地沟油的命,操ZNH的心。还是回归标题——房价迟早崩盘。

  正如网上广为流传的,房价涨跌,短期看土地供给,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

  而就人口来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步入西方国家人口负增长的覆辙是迟早的事情,毕竟,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和贫富差距是削减人口的绝佳武器,即便是蒙古人在12世纪于欧亚大陆掀起的腥风血雨也无法与之媲美。

  再来看政策,大大已经表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大大已经定调了,因而各项政策会紧紧围绕大大的讲话精神。

  国税地税合并,房产税的出台,转移支付的完善,以及针对明星等高收入阶层查税都回缓解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

  因此,全国范围内房价下跌是可以预见的,无非早一些,还是晚一些,有的地方先一步,有的地方慢一步而已。

  那么,哪些地方会先一步呢?

  小县城,以及经济落后的N线地级市。

  因为这些地方经济欠发达,产业比较弱,民众购买力一般。而且优秀人才和廉价劳动力大量流失。最近这次房价飙升,主要是因为棚改的原因,一大批拆迁户涌入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导致房价飙升。同时,开发商见到市场火热,拼命溢价拿地,进而导致地价、房价双双飙升。

  但拆迁户手中的热钱,不是无限的。特别是棚改已经叫停的情况下,这种拆迁户热钱涌入+开发商高价拿地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在小县城崩盘之后,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比如国家政策做出调整,银行怕坏账给开发商贷款会变得谨慎等等,加上民众普遍看衰房价的心理,会对地级市的房地产市场造成影响。

  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级市,以及一些省会城市,由于有行政资源或当地一些优质企业的支撑,房价的影响会小一些。但一些经济水平比较一般,政府债务高企的地级市,恐怕房价就会动荡了。

  不过,省城并非高枕无忧,像一些泡沫比较多的城市,比如杭州就有房价下跌的可能。虽然杭州的核心区域房价依然坚挺,但周边一些区域,房价会跌。而且杭州房价有两大利空,一是缺乏高端制造业,二是离上海太近了——环北京贫困区不是戏言,正如以前杭州被戏称为“吸血大魔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轮到杭州被上海吸血了。

  诚然,北上广深的房价依然坚挺,但在大城市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价格低很多的街区。

  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推行快乐教育的这些年,使大批经济不富裕的孩子接受了快乐教育,像杭州公立学校的初中生中,只有一半左右能读高中,读不了高中的只能读中专技校之流。

  诚然,当下的中国非常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如果中国技校能达到德国的水平,那也是非常好的。

  然而,我们的技术学校教学质量到底如何,大家心理都有数。

  这种现状就会催生出一批知识水平、生存技能相对有限的群体,“三河大神”就是这一群体的一个缩影。

  按照帝都此前的定义,那就是“di duan 人口”。而且“DD人口”是长期存在的,不是一两场运动就能彻底清理掉的。何况很多工作只能由“DD人口”来完成。事实上,大城市的纸醉迷金和富丽堂皇,离不开“DD人口”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由于“孟母三迁”效应的普遍性,经济能力中等偏上水平的都会逃离“DD人口”聚居区。即便“DD人口”家庭出了现代范仲淹,在成功后也会逃离。

  中国践行市场经济的30年,就是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的30年,而且照现在“先富要更富”的态势,贫富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如果不搞第二次社会主义经济三大改造,根本看不到逆转这种趋势的可能性。

  可以说,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增大和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大城市中必定会形成“DD人口”聚居区,现在看起来还差不了太多的街区,未来会分化出类似美国的“富人区”、“贫民窟”。中国的大城市中也会出现类似于美国“黑人区”、“铁锈地带”这样的区域,而这些区域的房价必然是明显低于“富人区”的。

  正如强盛的帝国也会衰亡,任何事物都不会只增不损,房价也是类似,日本东京的楼市曾经能够把整个美国买下,而且日本人一度笃信,只要大家都买涨,房价就能永远不跌,但结局却是异常悲惨的。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让我们牢记教诲,“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0:45 , Processed in 0.2501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