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15|回复: 0

军迷圈:国产天鹰隐身无人机首飞视频曝光,一创新设计比隐身外形还要亮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9 08: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2所研制的“天鹰”飞翼隐身无人机早在2018年2月9日就首飞成功,其全尺寸模型也高调亮相当年的珠海航展,但直到2019年1月1日302所才公布该机的首飞视频。

  有趣的是,去年302所在公布“天鹰”首飞的消息时,把该机称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隐身长航时无人机,这是因为“天鹰”虽不是我国研制的第一种飞翼无人机,却是第一个具有完整隐身外形的无人机。

  第一种国产飞翼无人机洪都“利剑”早在2013年11月就首飞成功,该机是一种起飞重量约10吨的大型无人攻击机,但是为加快研制进度该机原型机直接安装一台RD33涡扇发动机,尾喷管直接暴露在外未采用任何隐身修形措施,最后导致第一国产隐身无人机的头衔被“天鹰”取。

  302所把“天鹰”定位于一种具有具有临空侦察能力的隐身无人侦察机,可以在高威胁战场环境下对重要目标实施战术侦察,因此该机在尺寸和重量上大大低于“利剑”和“彩虹-7”飞翼无人攻击机,据珠海航展公布消息其最大起飞重量在3吨级。该机除了具备高度隐身的飞翼气动布局外,还具有机鼻上方锯齿状进气口和机尾多边形尾喷管,具有全向隐身能力。虽然“天鹰”的主要任务是内置光电或合成孔径雷达等传感器执行侦察任务,但其内部载荷舱应该也可以容纳1-2枚100千克级别小型制导炸弹或空地导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天鹰”在设计上最大的亮点不在于隐身,而在于该机的飞控系统。据302所介绍,“天鹰”无人机采用了全自主控制技术,能够全自主起降和飞行,其飞控系统“能根据传感器信息自主检测飞机状态,进行系统容错与重构,完成特情处理。”该机采用了先进的可重构飞控系统,这对于长航时飞翼布局无人机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缺乏垂尾外加机身粗短,飞翼布局飞行器先天存在航向稳定性和纵向操纵性问题,虽然线传飞控系统和飞控计算机的问世使飞翼实现了令人满意的飞行品质,但操纵性上的劣势仍直接影响飞翼无人机的生存能力,遭遇操纵翼面故障或者战伤后将难以继续维持飞行。而“天鹰”的可重构飞控系统能实时排除受损操纵翼面,利用剩余完好操纵面的综合偏转重新构建出损坏翼面的功能,维持无人机继续飞行,最后安全返回基地。这种先进飞控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领先的,将大幅提高我国长航时无人机的战场生存能力。(文 / 阿姆斯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1 01:21 , Processed in 0.1094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