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62|回复: 0

云石:纪念《告台湾同胞书》背后,“台独”巅峰已过,是时候收场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3 20: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召开,主席用八个“任何”阐述“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新时代宣言,话说的提气,更是表露出中央政府维护统一的坚定决心,

  而对大陆的这份宣言,蔡英文当局也立即给出了回应,妄称什么台湾没有接受九二共识,也不会接受一国两制,并叫嚣两岸交流必须遵守自己提出的所谓“四个必须”和“三道防护网”等限制条件。

  咋看上去 ,蔡英文倒也语气够硬,态度够横。只不过,现在的大陆牢牢掌握了两岸关系主导权,正在从被动反独有条不紊的过渡到主动促统。而反观台湾,不仅实力跟大陆判若云泥,蔡英文更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种大背景下,蔡英文的这番叫嚣,与其说是强势以对,倒不如说是色厉内荏,除了徒增人笑,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实际上,两岸关系发展到今天,大势已经十分清晰。莫说整体趋势上看,台湾回归祖国已成定局,哪怕是台湾内部,“台独”也已过了其之发展巅峰。前段时间的台湾“九合一”,就可以视作台湾社会思潮转向的一个风向标。在喧闹了几十年后,“台独”在这次选举中,终于显露出颓势——虽然民进党歇斯底里的狂打意识形态牌,但民众依然把票投给了国民党——实际上也就是投给了其所代表的两岸关系。虽然整体而言,说台湾舆论风向逆转尚为时尚早,但至少,民众终于开始从不切实际的妄想中逐渐苏醒,尝试着理性对待自己的现实处境。而随着民众对这种理性视角开始接受,“台独”这种传销式概念,也就会逐渐失去其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那么,台独为什么会由盛转衰?在这一篇中,云石君就这股思潮的滋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台独思潮的滋生,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缘背景。

  台湾虽然早在元清时便已纳入中国版图,但由于其地处偏远——远离黄河——长江流域传统中华本部核心区,又有台湾海峡阻隔,所以受华夏文明影响一直较浅;早期移民台湾的,也主要是闽南、潮汕人——而这两个地域族群算得上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汉人聚居区中最不服王化的,所以古代台湾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其实是相对薄弱的。等到近代,随着沿海板块崛起以及科技的发展,陆台之间终于具备了紧密联系的现实条件,但甲午战争和国民政府迁台,又使得二者因政治因素长期隔离。而美国出于地缘政治考量,希望将台湾从中国剥离的想法,也成为早期台独思潮泛起的一个外力。

  不过,虽然有这些不利因素,但在两蒋时代,尤其是蒋介石执政期间,台独整体来说依然不成气候。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迁台早期的国民政府,人员构成基本上都是昔日的中国统治者,他们自然怀念往日荣光,希望着有朝一日返回大陆,又岂能看的上台湾这小小的一隅之地?

  而就当时的两岸形势来看,作为台湾执政者的国民党政府,也的确有坚守“中国认同”的资本。虽然退至台湾一隅,但在经济建设方面,台湾确实长期比大陆发达的多;政治方面,大陆建国早期经历了一些动荡,相比之下,台湾虽然也有戒严,但至少相对安定。文化方面,这个阶段的台湾,在中华文化传承方面也存在优势。所以这个时期,虽然台湾反攻大陆自是黄粱一梦,但至少关起门来,国民党的“中国道统”自我定位,还是能吸引许多岛内民众的。

  但随着形势发展,事情逐渐起了变化。改革开放后,大陆终于重回正轨,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台湾相较于大陆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甚至失去。

  与此同时,早期迁台者纷纷去世,新生代外省籍无论是对大陆的感情,还是对台湾社会资源的掌控力都大不如前。尤其是随着蒋经国解除党禁、引入西式民主,这给以本省籍为政治底盘的台独势力,敞开了挺进政坛,登堂入室的大门。

  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的国民党,逐渐面临政治合法性危机。国民党所坚持的中国道统,这里面的中国其实包含了两层含义——不仅是一个国家概念,同时也是个朝代概念——即所谓的“中华民国”。在以前台湾能够对大陆保持足够优越感时,这种道统的维持,至少在岛内还是玩的下去。但随着大陆的崛起,台湾的优越感逐渐丧失,不仅“光复”彻底无望,相反被大陆统一的可能性不断增加——而这种“统一”,当然是建立在真正的华夏正朔——“中华人民共和国”概念下的。

  这就使得国民党的意识形态支撑泡沫化,甚至面临颠覆危机。由于过去数十年的反共宣传,国民党在台湾民众心目中,培育出了对大陆政权的强烈反感情绪。

  本来这种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一个中国”概念下与大陆政权对抗。但随着国力的发展,大陆政权作为“华夏正朔”、“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政治地位,已经完全稳固,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这种情况下,国民党作为“中国道统”代表的意识形态支撑就失去了说服力。但经过国民党几十年的政治教育,民众对大陆政权的政治敌意很难短时期内消除。在大陆政权作为“中国道统”已经深入人心的情况下,这种对它的敌意,就成为台独势力趁虚而入的契机,它们大肆蛊惑,以将台湾与中国彻底政治剥离,作为两岸分裂格局延续的前提条件,这就蛊惑了不少人心。而国民党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它早年的反共教育,不仅未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现实的好处,反而随着民进党和“台独”们的移花接木偷换概念,进而使自己在岛内也丧失了政治根基。

  这种情况下,台独势力迎来了突飞猛进期。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头十来年,台独思潮泛滥成灾。国民党由于意识形态基础坍塌,根本无力招架。至于重塑中国认同,恢复意识形态支撑方面,由于党内山头林立,内部掣肘太过严重,同时又对大陆统一心怀戒备,生怕“中国认同”下最终被大陆统一,这各种因素,导致即便在马英九众望所归的第一个任期,国民党也不愿,或者不能积极推动中国认同,而是以“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含糊应对。这种鸵鸟思维,不仅使得国民党丧失了恢复意识形态支撑的最后一个机会,也使得“台独”思潮彻底实控,席卷整个台湾社会。

  如果岛内按照这个趋势,独立发展下去,“台独”很有可能就在政治上成为现实。

  但台湾的历史走向,从来就不是自己说了就能算的。就算台独能玩死中国国民党,但面对比国民党强大百倍的中国共产党,这些“台独”就真真成了一只小蚂蚱。

  作为真正的华夏正朔,中国道统拥有者,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其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

  当然,虽然决心不容置疑,但在手法上,大陆根据不同的形势,也会采取不同的手段。搁在10年前,当时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对台湾的影响力,大陆较今天都还有所不如,所以当时马英九即便是玩鸵鸟政策,但只要台湾只要政治上不再搞台独,大陆也就暂时予以默认。

  但今时不同往日往日,现在的中国,坐稳了全球第二大国的宝座;同时在陆台关系方面,不仅双方实力对比超级悬殊,而且台湾在经济上也被大陆高度捆绑。到这个阶段,大陆哪怕是不用武力,也已经有足够的筹码,来遏制台独。

  所以,在2016国民党全线溃败后,大陆终于亲自出手。用经济的手段,遏制台独的生长空间。

  对台独来说,它们最尴尬的处境就是:虽然这帮家伙在社会思潮的蛊惑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政治和经济方面,鉴于大陆的超强国力,以及台湾对大陆不可改变的高度依赖,所以当他们想再前进一步,几乎无路可走。

  既然无论可走,就只能回到自己擅长的意识形态层面,疯狂蛊惑台独,攻讦大陆。这种打鸡血虽然一时有效,但毕竟政治不能当饭吃,民众就是真被鼓动的精虫上脑,但肚子只要咕咕一叫,立马还是会被打回原形。何况即便是蛊惑台独,鉴于大陆的强大威慑力,都不敢太过夸张。所以兜兜转转一圈,民众就是傻子,也被恶明白了,最后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回到两岸关系上来。

  正所谓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无论台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挑动如何成功,由于他们不可能改变台湾物质方面依赖于大陆的格局,所以玩到最后,终究只能失败告终。

  当然,现在的民众,其思想只是小小的转向,离真正的逆转还有很大距离。选国民党,恢复两岸关系,也只是想借改善两岸关系来挽救经济,很多人内心深处依然有强烈的台独情节。

  但这只是个开始而已。民心似水,民动如烟,民意从来都是善变的,至于如何变,则是由环境和大势决定。当年台湾所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变化,使得“去中国化”甚嚣尘上,但随着大陆强大优势的确立和不断加深,只要手段运用得当,“中国认同”同样可以被重新拉回来。毕竟,在大势面前,人之能顺势而为,强行逆势,必遭天谴!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1901章。外汇配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03:25 , Processed in 0.1406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