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51|回复: 0

余永佳:如何正确实施《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4 17: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已出台半年多。

  规划是千年大计,万世长策。雄安崛起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富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开发进程不可能一路轻松,当前亟需有关职能部门认真探索和践行的是,如何正确实施《雄安规划纲要》,精准无误地把《规划纲要》精神落到实处。

  《雄安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新区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建设用地总规模约530平方公里”。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淀区逐步恢复至360平方公里左右”。“耕地占新区总面积18%左右”,约318平方公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50平方公里”。“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将新区森林覆盖率由现状的11%提高到40%”,约708平方公里。

  若汇总计算:建成区、淀区、耕地、美丽乡村和森林共需用地1966平方公里,而新区规划面积却只有1770平方公里。

  通过对上述数字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雄安开发将面临着巨大的土地缺口难题!

  雄安摒弃“摊大饼”的低效城市开发模式,坚定走紧凑型、节地型新路,势必会给未来的发展带来璀璨的前景。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规划项目的实施难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新区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从而使雄安前行之路变得十分艰难和坎坷。若不大胆进行创新变革和适时协调理顺,雄安就难以营造出一流的绿色生态环境以及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雄安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其三大组成部分——淀区、耕地和森林,规划面积达1386平方公里,占比率为78.3%。若是加上南拒马河、大清河、雄固霸新河、中亭河等河流以及众多零碎湖塘沟渠,特别是规模壮观和不可或缺的绿地与湿地,蓝绿空间占比上限将更难估量。

  白洋淀是华北之肾,淀区和耕地交织的蓝绿空间是雄安的生态宝库。新区若是想确保森林覆盖率的高增长,就只能被迫采取砍伐淀区和耕地的下策,最终必然是得不偿失;然而,若要坚持固守生态保护阵地和耕地红线,那同样会使森林高覆盖率的规划目标变得伤痕累累和残缺不全。

  面临两难困境,如果雄安不能及时拿出提高蓝绿空间占比以及破解土地资源承载力低下等难题的创新措施,一旦全面拉开新区开发建设大序幕,淀区、耕地与森林、绿地、湿地相互争地的内战就不可避免。

  我国人多可耕地少,但是土地粗放开发以及城市容积率低,却已经成为难以防控的新通病。作为国内城市开发的新标杆,雄安必须独树一帜、率先垂范,在优化规划细则、挖掘建成区和美丽乡村造林植绿潜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修复白洋淀生态、保护耕地和森林高覆盖率的多赢。

  雄安建成区和美丽乡村规划占地总面积为58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将达到50%,这在技术和开发措施上,都有充分的保障。只要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平原城市照样能走立体发展新路,花团锦簇的庭院房可以攀高登顶,高低错落有致的绿色住宅生态林必将取代水泥森林,雄安土地承载力更将拥有新的提升空间。当然,在运作程序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顺应和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一是不急于求成。

  雄安开发任重道远。尤其是植树造林,其开发动力主要源自于资金的输血,但是资金的超前消耗则可能会导致新区财政的大失血。

  其实,农耕也是绿色的美景,雄安目前是沃野百里,五谷丰稔。而植树造林需要时机的把握和时间的磨练,尤其还面临着土地拆迁高补偿、拆迁户宜居宜业难等关卡的挡道,因此退耕变林必须量力而行,速度不宜过快和过猛。

  如果我们在高水准的动迁政策未完善、宜居房和新产业未崛起之前,就匆忙书写森林高覆盖率的新辉煌,其结果不仅是无法及时创造出绿色生态的环境美,反而会误入开发资金捉襟见肘、拆迁户宜居宜业难尽人意等新困境。

  二是不吐丝自缚。

  新区开发,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世界性城市发展难题——宜居和畅行。令人担忧的是,雄安至今仍未能来得及拿出构建“宜居城”和“畅行城”的靠谱新方案。

  宜居的最佳模式是“高质量开发无价格泡沫、适应梯度居住消费需求的租赁房和商品房”。其中,打造无需土地费支出、宽间距、高视野、优生态的绿色庭院式过街住宅楼,应是雄安开发的新亮点。

  畅行的最佳模式是“公交+自行车+步行”,在不远的未来将会过渡为“智能汽车+自行车+步行”。道路绿荫化、无致堵源,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分离”,车辆停车入库,路通、车畅、人安,将成为雄安的靓丽新美景。

  总之,土地资源承载力有限的雄安新区,若要想全面奏响宜居畅行、产业发展、绿色环保的凯旋曲,就必须在一地多用和高效、低价开发土地资源等方面有新的作为。

  而土地高消费的“不建高楼大厦”、增加交通致堵源的“窄路密网” 等低效供给就不能来添乱,授人与鱼、并与“勤劳致富”、“房住不炒”理念相悖的“一次性补偿与持续性收入相结合”以及无根治交通拥堵顽症神力的“建设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的道路系统”等新政就更不该喧宾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0:37 , Processed in 0.0781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