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8|回复: 0

邓元杰:狂喜?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我的四点说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2 18: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文本来下午已经写完,想晚上发,突然看到《人民日报》总结最近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章不长,先贴到这里:
  越短的文章,信息量越大!看到这样的文章,老邓一阵狂喜!看来12月21日下午坊间传的所谓“不降税费”之类的消息不实,不排除是主力在制造恐慌,吸取筹码。

  但是且慢!真是这样吗?

  先说说我最近在干什么。

  最近我近更新较少,因为我在干一件大事。这件事不能说,但常看本号文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一直在写《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这个系列。这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我已经写了六篇,最近一篇是《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6) ---- 男女平等下的民族振兴之路!》。我一直再写,但是接下来的很多内容已经不适合发表了。不过由于国家越发陷入危机,所以我必须写出来。牵涉到民族和谐与融合、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外交长远战略等问题。

  更多的就不说了,因为没法公开说。以后如果我在知识星球、千聊或者其他什么音频平台开个音频课,有兴趣的可以听听。但我什么时候开现在还没确定。

  除了花精力写这个,最近更新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很多事情,没法谈。

  比如,纪念改开四十周年,华为事件,相互抓人……有些号为了追求点击量,总是突破“边界”,到了十万加就删文了。看似增加了粉丝,但是只要删文到一定数量,微信就会封号。我已经被封俩了,所以对此规则比较了解。当然,到底删多少篇才封号,我也不知道,个人判断是十篇所有。

  所以,每被删一篇文章,就离封号进一步。

  我认怂了好吧?我已经不太想再写这类文章了。因此我目前处于“转型期”,以后还是聚焦于分析公司,并写些打情骂俏的财经文章,比如拿贾跃亭开涮,这也需要时间来调整。宏观的也会谈,但题材泯秆的就算了。

  而且,现在微信公众号的红利已经过去,吸粉越来越难。

  不是不能吸粉,而是现在每个人都读了好几年微信文章,已经关注了几十个或上百个号,很多人都不想再增加关注了,因为“负担”可能有点大。或者说增加几个公众号关注,就会适当删除几个,以保持“平衡”。所以哪怕文章十万加,可能也就增加一两千个关注。而在三年前,十万加的阅读带来一两万粉丝是很正常的。写十万加的文章容易吗?公众号已经有百万级粉丝也容易,但如果只有几千或者一两万,现在已经很难很难。

  所以,人们关注的公众号已经近乎“饱和”状态,加上删文猛烈,所以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但也不是说没机会,只是机会比过去少,所以我必须谋求写作内容的转型。有些号的内容“无害”,做得不也挺好的。

  这倒不是为了挣钱,而是我喜欢写作,喜欢前呼后拥的感觉哈哈!都在网上写了十几年了,还会坚持下去,一些话我可以不说,但我保证我说的是真话。

  那么,现在的红利在哪儿呢?

  社区。

  具体地说,是微信群或QQ群。

  这是因为:现在微信、微博、头条号、一点资讯、百家号等各种平台,删文都愈来越厉害。那么相对来说,群里面反而能发一些尺度相对大点的内容。我说的不是黄色或ZZ之类的,发得太过分也封群,我的群就被封过好几次。但是总得来说,现在的群相对自由,可以及时看到一些朋友从各处弄来的消息(不过也不一定是真的,这点大家要提高分辨力)。

  所以这是一个还没关上的小风口。

  我有好几个群,都是免费的,目的是为网友们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如果大家有兴趣还可以加我,我将把我的微信号写在本文的回复中。这些话我一般不敢在正文中说,但现在我的关注数只有7000多人,那么文章点击量估计也就两三千,顶多四五千,比过去差多了,所以还不会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那么还可以相对自由地说说。

  至此为止,本文我已经强调了我的三个变化:1、为了中国的长远未来,我在写一些不能发表的内容。2、公众号需要转型。3、我建了群,并认为这是小风口,主要是给大家获得信息、相互讨论的一个小环境。但我必须强调我第四个变化:

  以后,我的公众号将不做低档广告了。

  什么是“低档”广告?我在2016年就不再做P2P、数字货币、网络金融、股票群之类的广告,这些肯定都属于低档广告,不仅过去两年我再也不做,而且以后也不会做。

  但是现在,大家会看到网上有很多卖蜂蜜、海参、紫砂壶、白酒之类的广告,我认为其中绝大部分也是低档广告。这些我过去做过很多,因为我认为用户花了钱,毕竟还能拿到实物,这和P2P那些纯骗子还不一样,那些基本上是本金血本无归。不过以后,除非在我的微店“老邓的财经茶馆”中售卖,拿我的名誉来背书,否则此类广告也一概不做了!

  没错,以后我要好好经营我的微店。倒不是为了挣多少钱(累计挣钱很少,我拿到手的也就一两千元,这是过去一年多的成绩),而是为朋友提供可以信赖、性能价格比还不错的产品。

  对了,还得结合上面《人民日报》的发文,谈谈最近的财经形势。

  现在股市跌成狗,房子依然在严格调控(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有所放开),我自己也是灰头土脸,灰头土脸啊……

  所以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鼓励大家像我一样满仓坚持?我不能这么说。建议大家割肉或者空仓等低点?我也说不出口。看来,我只能说观望了。不管你有没有仓位,有多少,现在都尽量少动,等待更加清晰的信号。包括股市、楼市,以及更全面、更具体的经济措施。

  这是因为:我们看看过去几年管理层的做法,基本上可以揣测端倪。10月份股市跌破2500点的时候,管理层们都出来喊话,呵护市场的心情看起来很迫切。但是现在过去了一个多月,并没有实质性的措施出台,所以股市又跌到了2500点。光喊话却没实际措施,大家心里肯定忐忑。而且从管理层的做法来看,现在是既不希望股市太高,稍高一点就打压,就猛发新股,但也不希望继续跌。

  那怎么玩?

  我也不知道。现在没有清晰的信号,如果管理层都在思考,都在为“更宏观的形势变化”做准备,那么我们也必须停下来思考。我认为现在所有人,包括机构和散户,都在等实质性措施出台。

  过去几年,天花乱坠的我们已经听得太多了。拿上面《人日》的短文来说,有定量措施吗?没有。现在老百姓、企业以及股民,需要的是实质性措施。不管是促进实体经济、保护民企、呵护股市、减税、开放、法治,人们希望看到可以实行的、有量化指标的实质性措施。

  而且就算看到,人们心里仍然会有小九九,因为不知道几个月或半年一年后,会不会又变了。因为政策的突然变化让人措不急防,比如突然就取消新能源补贴,医药突然就带量采购了,中国电信突然宣布“volte高清语音通话”优先适配安卓用户,iPhone用户以后才能用上,个税要“预缴”了等等。这些国家部门或者巨型国企的新政,体现的都是国家意志。所以,国家级的实质性措施不仅要有,而且要有足够长的期限保证。每次变之前最好能有详细的理由,并给出足够长的缓冲期(至少一年甚至两年)。拿手机新政来说,如果国家不希望苹果的业务迁出大陆,那么……;如果个税要“预缴”,又反映出什么趋势?

  不能再写了,哈哈,为了让本文充满更多的正能量,我要说我充满信心。因为从经济角度来说,国家肯定会牢牢守住金融和经济“不发生危机”的底线,也会重视社会就业问题的,如果就业问题愈演愈烈的话。《人日》的文章也说明,国家很有可能不久就会推出更宽松、更激励的措施。

  所以,真正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政策,一定会实质性推出。具体时间我不好说,但一定会的,而且应该并不久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2:45 , Processed in 0.1553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