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74|回复: 0

普宏魁:路线之争|李鸿章的军事路线葬送了晚清政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1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路线之争:李鸿章的军事路线葬送了晚清政权

  晚清发生了很多的重大事件,决定性地左右了晚清政权历史车轮的走向。

  末世政权都有说不尽的悲哀、无奈与众多的问题:慈禧的穷奢、政治的无能、外敌的入侵、经济的颓废、制度的落后、变法的失败……总之一句话,大清是注定了要被往坟墓里赶的了。1867年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即预言:大清朝承平日久,将来势必逐渐分崩离析;50年之后,可能“根本颠仆,而后方各州无主,人自为政”。

  对于晚清政权灭亡的原因,各界人士可谓各执一辞、莫衷一是。但晚清政府军事路线的错误这一极其关键的问题,却似乎一直没有被人们所重视。至少,我是没有在网络上看到的。

  即假如说晚清政府选择了正确的军事路线,那么结果又将会是怎么一回事呢?再进一步说也就是:如果清政府选择了正确的军事路线并在与列强的战争中没有失败的话,那么,中国就会争取到来自内部改革与自新的机会,很多问题应该就应该能够解决,并最终实现“中国和平的现代化”(如:国内制度改革、科技发展)。无疑,外来的战争的失败成为导致晚清政权灭亡的最致命的最为关键的一击。

  据史载:晚清政府曾经发生两种军事路线之争,即是优先发展陆军还中海军的问题。而这两种观点的代表则是左宗棠与李鸿章。

  在我看来,左的发展陆军的观点,更切合当时的国情。新中国建立以后,也很长时间没有大力发展海军,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对于国大而弱、人多而穷的中国,重点发展海军还陆军,大概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水军之用在攻,而陆军之利在守,中国国力凋弊,只能采取战略上的守势,而不是采取战略上的攻势。所以发展海军,是根本性的战略错误。

  相比之下:发展陆军所需技术、指挥人材等方面的困难比起发展海军,要容易得多。而发展海军的所需资金数量庞大,估计应该为发展陆军的3—5倍。

  二是当时发展陆军更为迫急。发展陆军,对外可御守,对内可稳固政权。即使国家大门因为海军不力而不能守住,那么也可以放敌进来,采取“关门打狗”的办法,争取最后的胜利。而中国当时正好内乱不绝。

  晚清政府军事路线的根本性错误,其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海军因为经费不足而不能够有效地发展与壮大,最后导致了与日本一战败北。

  所以海军一败,则国门大开。而同样因为有限的财政均用在海军方面去了,外敌进来,陆军一无装备二无将士,也不能战。所以后来日本轻易的先占据东北三省,然后图谋一举灭亡中国,其信心何在?不正是看到了中国军事装备与人员素质上的极其薄弱与低下的现实吗?

  在抗日战争得不到国际援助时期,中国人完全是用肉体去消耗日本人的子弹。亡国灭种的危险近在眼前,中华民族确实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刻。如果晚清政府明智地放弃海军转而一心发展陆军,那么就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形:至少基本的步枪是可以大面积地在军队中普及的,不至于连人手一支枪的标准都达不到。如果能够有那么多足够的枪支,以中国如此众多的士兵储备量,我想当时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与中国的长期的战争中捞到好处的。

  以上观点的正确性正好在与日本的8年抗战以及新中国建国几乎全靠陆军的实践,即可以有力地作为佐证。

  国家规划,好高骛远,这是一个严重的致命的错误。从当时的军事路线的争执之中,我们看到:晚清政权内无稳固之基而想经海军逞强于外,装点外强中干的虚弱不堪的晚清政权,最后导致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发展海军是一个重大的军事路战略的错误,又何尝不是李中堂误国?因为他的军事路线葬送了晚清政权?

  2.路线之争:恐怕不仅仅是路线的问题

  另外我们对晚清军事的失败现象还应该深入研究一个问题,此即是李中堂“因为发展海军而致富”的现象。李中堂非常富有,他的后辈都很富有,在世界各地都有他的资产。当然不会象左宗棠那样,死后只剩下一具棺材。所以他主张发展海军,也许有太多的猫腻在其中,可能不仅仅是他缺乏军事战略远见的问题。

  我最近还看到有人发表文章,说当初的甲午海战,是因为翁同龢不给予李经费上支援,以致于李的海军最后完蛋。我想,问题肯定不是那么的简单。说起私心的话,李中堂的私心恐怕是最为严重的了。

  但说到底,即是一句话:李鸿章的军事路线葬送了晚清政权,这即应该是假不了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05:1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