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57|回复: 0

王鼎杰:南京保卫战:一场遭到冷遇和误解的战略级会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5 16: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7年12月14日,日军山田支队占领了南京中国守军在江南的最后一个支撑点幕府山。历时十四天的南京会战正式结束。

  在抗日战争的十大会战中,南京保卫战可以算是较冷落的一个会战。因为后人的记忆几乎都定格在了随后的南京大屠杀,反而遗忘了这场会战究竟是如何打起来,又究竟打的怎么样。

  今天,让我们暂时走出南京大屠杀的悲情,理性回顾一下当年这场首都保卫战的是非得失。

  守南京但不战于南京

  检讨南京保卫战,首先要看清南京的军事地理特征。

  南京一面是长江,三面是群山,在战术上属于险固地带,所以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汉末以来常常成为割据政权对抗中原势力的战略支点。

  但是,从更大的战局上看就会发现,南京并非大兵团用武的理想战场——

  如果面江而守,就会防不胜防。因为长江太长,纵深太浅。所以古人说守江必守淮。真要是打到沿江设防的时候,南朝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我在知乎上的回答“为什么说守江必守淮”)

  反过来,如果敌人从苏松一带打过来,背江而守的时候,同样不利,因为是一个自陷绝地的布局。在1937年的战局中尤其不利。因为日军掌握完全的制空权和制水权,可以利用长江及苏南水网进行机动迂回。

  所以,虽然早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就开始整顿南京防务。防御的重心缺并不在南京城,而是周边的山地和江防要塞。而战区层级的防御,则重心又既不在南京城,也不在周围的江防、山防,而在更远的外围地带——长江与太湖之间的蜂腰部。

  同时,在战略上也逐渐明确了“不怕鲸吞,只惧蚕食”的方针,看清了日本当时面临苏美两个地缘对手,难以兼顾,对华最佳策略就是逐步蚕食。如果真要是陷入全面战争,除非能迅速获胜,否则就会陷入灾难的泥淖之中。

  中国的战略就是不轻易与日本摊牌,积蓄力量,进行币制改革、军事改革,寻求外交突破,逐渐谋求中国问题与太平洋问题的连体解决。

  但这里仍有一条“最后关头”的底线——如果日本要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即便准备不充分,也决不再和日军打一场虎头蛇尾的热长抗战,而是与日军全面摊牌,强制日军陷入全面战争之中。

  按照这个构想,即便中日只在华北冲突,中国军队也应在开战之初,先制攻击上海日租界及日军据点,扩大日军的战线和用兵规模,进而颠覆日军南北用兵的重心。

  1937年夏季向上海行军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官兵

  在华北以山西山岳地带和山东丘陵为支点,避免和日军在平原地区决战。在华东则在淞沪地区进行初期抵抗后,逐次后退,诱敌深入至长江太湖蜂腰地带。

  在这里,中国军队将依托战前构筑的吴福、锡澄国防工事线,厚集兵力,以少量永备性支撑点结合步兵堑壕体系,挡住日军的正面攻击。同时保持以三十六、八十七、八十八三个最精锐的德械师为核心的机动兵团于后方。

  日军正面进攻受阻,必然沿长江、横跨太湖、南绕太湖进行侧翼迂回。机动兵团即可半渡而击,重创日军。然后再逐次后撤至南京周边山地阵地,进入新一轮的消耗战。

  为此,中国军队在1935年组织了著名的民国二十四年度秋季大演习。做好了在这个蜂腰地带与日军进行第一轮主力对决的准备。

  淞沪溃败引发巨变

  但是,这个计划在战争中却未能实现。

  三个德械师投入战斗过早,在攻坚战阶段蒙受了过于严重的消耗。而淞沪会战在战略上又太成功,迫使日军一再增兵,陷入苦战。全民的抗战热情因此受到巨大激发,不久前还互相猜忌、对抗的各路诸侯,也一致对外,协同会战大上海。

  可是,正因为舆论热度太高,导致骑虎难下,失去了军事灵活性。令最高统帅部不甘心在日军尚未突破我军堑壕体系的情况下,主动后撤。

  同时统帅部又严重低估了日军的两栖登陆能力,误以为:

  “敌虽有在浏河西北及杭州湾登陆之企图,然登陆部队最多一个师。盖敌军目下不能派大部兵力沪增援,其结果仅可延长战线,而势于上海战线殊无影响。”

  日军抓住了这个机会,集中四个师团的兵力,通过侧翼登陆,一举打破战局平衡。

  11月5日,日军第六、第十八师团,来自第五师团的国崎支队,在我军南侧翼的金山卫登陆。后续又得到了一一四师团的加强。

  11月13日,日军第十六师团又在我军北侧翼的白茆口登陆。

  在侧翼遭突破,后方交通线即将被切断的情况下,由于完全没有大兵团撤退的预案,参谋作业能力又极差。中国军队在交通管制、地图发放、任务分配等领域几乎全无着落。这与英军的敦刻尔克撤退形成鲜明对比。

  结果,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十万大军,突然要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在一个完全陌生、基本行军地图都没有的地区且战且退,真是难上加难。后撤迅速变成溃退。交通拥堵,组织瓦解。已无法在蜂腰地带按原计划和日军决战。而日军则在11月12日控制上海后,开始了疾风骤雨般的迅猛追击。

  此时,如果只从军事角度审视,守备南京的意义已经不大。

  所以有人建议,应宣布南京为不设防都市,保存野战军主力,以便于长期抗战。也能避免南京古都不为战火所毁,利于民众疏散、避难。

  但这个建议最终未必采纳,原因是战略上又发生了变化。

  日本的脱身窗口

  日本高层的聪明人们,面对十一月上旬的突破,并未产生喜悦感,反而引发了深深的忧虑。

  如果任凭追击深入,日本必将陷入大陆内部的持久消耗战。这将彻底打乱日本陆海军的军备整顿计划,造成财政吃紧,让日本成为各大国中第一个实质性参战的国家。苏美都将因此获得巨大战略收益。

  向南京进犯的日军部队

  在他们看来,杭州湾登陆其实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止损窗口。

  如果中日双方紧紧咬在一起,逐渐打向内陆,日军就会陷入不得不战的窘境。但是,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的戏剧性胜利,和中国军队的大溃败,其实为日军提供了和敌军脱离接触的最佳机会。

  在大胜的情况下,主动提出休战,收缩兵力于上海周边。既可以让中国如鲠在喉,又向国际社会展现了和平诚意。再拉几个中立国搞调停。日军就可以从全面战争中抽身而出,同时又重击了中国军队,还能趁机扩大在华北、华东的实际控制区。真是一举数得。

  所以,日军参谋本部连续发出急电,要求一线日军迅速停止追击。总之,一切工作皆以与中国军队迅速脱离接触为要务。

  此时,如果中方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等于战略上配合日本走上正确道路,方便了日军的后撤,自身却将沦为国际笑柄。

  于是,中国统帅部最终决定守南京,而且是用最精锐的中央军守南京。

  除三个德械师残部全数参战外,教导总队和74军等精锐部队也陆续进入战列。摆出了要在南京城下与日军决一死战的态势。时间是1937年11月16日。

  日军冒进,跌入陷阱

  这个态势,瞬间激起了日本激进势力的幻觉。他们认为,中方将主力兵团放入了一个死地,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日军能抓住这个机会,夺取中国的首都,顺带摧毁蒋系中央军的精华,就有可能形成彻底重塑中日关系的态势。

  就这样,一线驻军先斩后奏,不顾一切地杀向南京,同时不断向高峰逆向施压。最终,参谋本部也不得不屈服于一线的判断,在12月1日发布了大陆令第八号:

  “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南京战后,日军陆海军参战部队主官合影。自左至右分别为:长谷川清(“支那方面艦隊”司令)、松井石根(“中支那方面軍”司令)、朝香宮鳩彦王(“上海派遣軍”司令)、柳川平助(“第10軍”司令)

  当天,双方围绕南京城的激战在江、山两条火线上全面展开。

  12月7日,蒋介石离开炮火纷飞的南京城。

  12月10日晚,日军步兵三十六联队伊藤大队在光华门防线上获得了一次战术突破,但旋即遭到中国军队的猛烈反击。大队长伊藤善光战死。

  12月11日,鉴于光华门的战斗陷入僵局,日军转移主攻方向于中华门,虽经反复猛攻,却连续受挫。

  12月12日,日军在空军和装甲部队的支援下,以两个步兵联队的主力猛攻中华门,但始终未能取得根本突破。只是因为当天下午中国军队接到总撤退令,日军才最终得以入城。

  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迂回到江北的国崎支队占领浦口,彻底切断了南岸守军的水上交通线。

  12月14日,南京外围据点相继沦陷。会战宣告结束。

  事后看来,在战略层面,南京保卫战令日军深陷中国战场,难以自拔。可谓胜利。

  在战术层面,日军过于轻敌,想当然地认为可以在追击中行进间夺取南京。陆海军之间的协同差到爆胎,极大限制了日军的综合优势发挥。陆军各师团则陷入外围山区和城墙工事的苦战,累计付出一万余人战损的惊人代价。正是这个巨大损失,令日军兽性大发,战后借搜除散兵游勇的名义,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但是,在战役层面,南京保卫战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美中不足,后人警钟

  败,并非败在战,而是再次败在退。

  和淞沪会战后期的情况一样,整个南京保卫战完全没有撤退预案,一味强调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死地是进了,后生却没有做到。

  在日军完全掌握制水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只保留沿江一条退却线。而是要保持水陆多条退却线,而且要事先做好精密的道路规划,任务分配,交通工具管理。民众疏散工作同样要事先开始,深入基层。

  同时明确每条撤退线上的战斗红线位置,一旦发现日军接近红线,合围将成,就要抢先跳转到包围圈外,绝不恋战。更不能等到陆上交通线全部丢失后,从城内挤一条江上独木桥。

  但事实上呢?

  事实上是完全无准备。

  唐生智甚至还把沿江交通工具全部收缴到江北,以示必死决心,最后军退不出来,民更退不出来。反而付出了不必要的高昂代价,造成了五万余人的战损,和数十万百姓滞留危城。

  这就是为什么拿破仑和克劳塞维茨都认为,一次杰出的撤退,不逊于一次伟大的进攻。

  这不是感性的问题,不是民族性、劣根性的问题,而是专业化的技术问题。

  无视这个事实,过度从感性上渲染,用简单的道德语汇盖棺定论,混淆对外宣传和对内启蒙,一味用宣传员替代研究员,反而造成宣传倒灌。损失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历史借鉴资源和战略想象力。

  直到今天,国内尚无一本严肃的、足够专业性的南京保卫战专著。反而是日本和欧美的战史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很多成果。

  两相对比,实为国人之耻。

  但能知耻后勇,仍可以史为鉴。进而方能超越历史,创造未来。

  至少当年的国人吸取了教训。所以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日军再未能重演南京之战的战果。

  从这一点上说,踏踏实实的研究,经世致用的态度,强者胜者的心态,是对先烈、先民等一切受难者最好的告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04:2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