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43|回复: 0

枫叶君:张勋:想复辟的迟早要复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4 15: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一句台词。它的政治学意义是,复辟虽然不得人心,但是却是非常可能发生的。

  张勋,清末民初将领,“辫子军”首领,清廷的死忠,便是一个复辟的典型人物。
张勋

  按理说,树倒猢狲散,大清完了,张勋就该在民国谋个差事,好好过下半生。可是,张勋另有所想,他觉得,天下还应该是大清的,大清皇帝要回来,天下还应该按大清的规矩办事。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与清廷切割,军政人物也开始为自己找后路。张勋则相反,在民国宣布成立后,依然率领所部对抗革命军。

  张勋对清廷的忠是真的忠。早在1911年,清廷就下令,取消强制性留辫子,留与不留自行决定。可是张勋心有不舍,他觉得辫子是大清的重要标志,于是下令手下人不得剪辫子。因此,和别的部队不同,张勋的部下都留辫子,人称“辫子军”,张勋本人也获得“辫帅”之称。

  张勋如此死忠,是因为清廷对他特别好吗?也不见得。张勋是行伍出身,后在袁世凯手下做官,官至总兵。47岁时,调任端门御前侍卫,在慈禧和光绪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

  可是,就凭早年在中南海旁边的这点经历,就对大清这么有感情?好像也不成立。清廷的大臣多了,这个巡抚,那个总督,当大清这座破房子要倒掉时,尤其是民意已选定共和后,大多数人都像小米雷军所说的那样,顺势而为。

  同这些识时务者相比,张勋显然是逆流而上的,他不甘心大清的垮台。

  其实,身为袁世凯部下,张勋在清帝退位后混得依然不错,当过江苏督军、长江巡阅使等,待遇不比他在大清时差。可是,他仍惦记着把清帝请回来,恢复大清的天下。

  内心的固念,一旦与外界的诱因相结合,便会形成一种冲动。袁世凯称帝使张勋看到了清帝复位的“希望”。
袁世凯称帝

  在杨度、严复等人撺掇下,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在张勋看来,这件事情喜忧参半,喜的是“皇帝”又回来了,忧的是袁世凯不是“正统”。张勋心里装的是宣统皇帝溥仪。

  袁世凯没想到,他的皇帝梦注定短命,不到三个月,袁世凯就被迫取消帝制。同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

  袁世凯的死让人们又看到共和的希望,但在张勋眼中,这似乎预示着清廷的回归,因为只有溥仪才代表“正统”。

  为实现自己的大计,张勋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后来又扩充到十三省同盟,为复辟清廷做准备。

  袁世凯死后,原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祺瑞心里不服黎元洪,一来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务总理权力并不在总统之下,二来段祺瑞是北洋系大员。很快,黎元洪和段祺瑞的矛盾表面化,后人称“府院之争”。

  当时正值一战后期,因是否对德宣战事宜,段祺瑞内阁与黎元洪、国会之间矛盾加剧。1917年5月,段祺瑞联络各省督军组成的督军团通电要求解散国会,修改宪法。不料,国会尚未解散,早就瞅着段祺瑞不顺眼的黎元洪于5月21日先下令解除了段的国务总理职务。

  黎元洪先下手为强,让段祺瑞猝不及防,愤怒之际,他离京赴津,对外称黎元洪解除其职务违反临时约法,认为自己仍是国务总理。随后,段祺瑞四下活动,不久奉天、安徽等八省先后宣布独立,对黎元洪形成政治压力。

  无奈,黎元洪只好请督军团负责人张勋进京调解。张勋答应了,但是别人不知道,在张勋内心,这次调停“府院之争”只是个幌子,重要的是请回清廷的机会来了。

  张勋戏码做得很足,要求黎元洪解散国会。黎元洪虽不情愿,但也只能答应,于6月12日发布总统令,解散了国会。

  6月14日,张勋率领他的3000余名辫子军进了北京。此时,民国国会没有了,在天津的段祺瑞在名义上已经不是国务总理,剩下的大总统黎元洪又因为“府院之争”显得势单力孤。诺大的京城,张勋看到了一丝皇气。

  6月30日,张勋与大清旧臣陈宝琛等人秘密召开“御前会议”,为复辟做最后准备。当夜,辫子军占据火车站、邮局等京城要地,并派人劝黎元洪“奉还大政”。

  7月1日,在张勋、康有为等三百余人的拥戴下,已经逊位的12岁宣统皇帝溥仪再次登基,发布上谕,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
溥仪

  当天,清廷就任命了一大堆大臣,其中,封黎元洪为一等公,张勋、王士珍、陈宝琛等人任内阁议政大臣,冯国璋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康有为为弼德院副院长,曹锟为直隶巡抚,阎锡山为山西巡抚,张作霖为奉天巡抚。张勋还因有功被封为忠勇亲王。

  消息传出,举国震惊,反对复辟声浪四起。

  黎元洪没料到张勋的所谓调停会变成这样一手,被封一等公不到一天,便于7月2日不辞而别,躲进京城日本使馆。

  段祺瑞当初只希望利用张勋压制黎元洪,现在见张勋本意是帮助清廷复辟帝制,也不干了。7月3日,段祺瑞在天津马厂宣布成立讨逆军,由李长泰的陆军第8师、冯玉祥的陆军第16混成旅、曹锟的陆军第3师组成。当天,段祺瑞宣读了梁启超起草的电文,宣布讨伐张勋。

  就在讨逆军向北京开拔后,清廷还在忙着封官。7月5日,讨逆军于廊坊西北部的万庄击败张勋辫子军一部。同日,曹锟率部从保定沿着涿州、良乡一线进攻芦沟桥,攻占芦沟桥和宛平城。

  复辟总是和乱象交织在一起。7月1日清廷复辟当天,倪嗣冲被任命为安徽巡抚,可是到了6日,倪嗣冲就被讨逆军总司令部任命为南路军司令,反击刚给他加官的清廷。

  7月7日,清廷依旧在封官,任命了民政部左丞、右丞,度支部左参议、右参议。可是形势越来越对清廷不利,原为辫子军之依附的京畿第二旅吴长植部加入讨逆军。当天,北洋参谋本部南苑航空学校派飞机向紫禁城投下三枚炸弹,宫中乱成一团。

  7月10日,讨逆军围攻丰台,击败辫子军,随即攻击北京。12日,讨逆军攻占天坛、皇城等处。
攻打皇城的讨逆军

  见大势已去,溥仪批准张勋辞职,同时宣布退位。张勋在德国人的帮助下逃进荷兰使馆。张勋的辫子军余部向讨逆军投降。至此,在张勋等保皇派支持下的复辟闹剧,在仅仅12天后便匆匆收场。

  关于德国人在张勋失败后向其伸出援手,主要是因为张勋当初曾反对对德宣战,德国人因此对张勋有好感。但是因为当时中德已断交,德国使馆已关闭,所以才将张勋护送到荷兰使馆。

  因遭到民国政府通缉,张勋离开荷兰使馆后躲进天津德租界。但是仅仅过了半年,北洋政府就以“时事多艰,人才难得”为由,特赦了“洪宪帝制祸首”和“辫军复辟等案人犯”,张勋获得自由。不过,张勋仍蛰居于天津德租界寓所,专心经营实业,未再出任官职。

  由于在多处企业有投资,张勋虽不再担任公职,收入却依旧颇丰,不差钱,生活很是自在。
晚年张勋

  1923年9月12日,张勋在天津病逝。当时,紫禁城里还是溥仪的“小朝廷”,得知张勋死讯后,赐谥“忠武”,在清代,这个谥号是对武官的最高评价。可见,对于张勋当年的“贡献”,溥仪还是心存感激。

  张勋知恩图报,体恤他人疾苦,在旁人看来,人品还是不错。张勋逃进荷兰使馆几天后,孙中山在给广西督军陆荣廷的一份电报中说:“张勋强求复逆,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也。”孙中山意思很明白,一个人的政治态度和其人品是两回事,有时甚至是一白一黑,这就是人性。

  尽管在生活中,张勋可能是个好人,但是,在涉及到大是大非问题上,张勋的1917年夏天无疑是一幕丑剧和闹剧。溥仪在张勋等人的鼓动下又当了12天皇帝,任命了一班大臣,除此之外再无所获。而张勋的助清复辟,却成为其个人历史上的重大污点。

  张勋为什么要助清廷复辟?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不自量力,会导致身败名裂的举动?仅仅一个“感恩”是无法解释的。唯一的答案是,张勋并非在民国就活不下去,相反他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他身在民国,头脑还留在大清,他留恋那种皇气,他想把皇帝再请回来。这种留恋使得他不惜冒险、激怒天下而力图回到过去,以实现“大权统于朝廷”、“禁除党派恶习”。只是,历史不能走回头路,即便有小的倒退,也会在波折过后继续向前。

  虽然孙中山很客观地评价了张勋, 但是,张勋却以自己丁巳年的失败佐证了孙中山的名言:“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配资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06:0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