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17|回复: 0

王鼎杰:都是中原王朝,为何明的直辖版图小于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8 2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乎上有人提问:

  都是汉人建立的大帝国,为什么明朝直辖的版图,反而比汉朝的版图还要小?

  对此,有人从核心区域开发程度对比汉、明,认为明朝虽然疆域缩小了,但对很多地区的开发加强了。这可以说是典型的宋明式内倾思维,恰恰无法问答这样一个问题:

  汉朝人口有限,开发程度低,何以反而能取得比明朝更大的对外成就?

  明朝人自己也承认不及于汉。不及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对朝鲜半岛的控制。

  2,对鄂尔多斯草原的控制。

  3,对西域及敦煌绿洲的控制。

  4,对中南半岛沿南海地区的控制。

  之所以存在这些差异,是以下三个因素互动造成的:

  第一,战略环境的变化

  第二,应对战略的不同

  第三,文化内核的异变

  先看第一点——

  战略环境的变化

  传统中国按地理属性,大致可以分为中原农耕区、草原游牧区、西北绿洲区、西南高原区。

  这四个区域的枢纽,就在河西走廊。

  谁能控制这个走廊,谁就掌握人、物流通的主导权,进而形成文明融合的主导权。

  汉和明都属于能控制河西走廊的王朝,这与北宋形成鲜明反差。

  但是,汉属于积极使用了枢纽的王朝,明则属于消极使用了枢纽的王朝。

  造成这一差异的首要因素就是战略环境的变化,及因此造成的战略重心的偏移。

  汉朝面对的强敌只有一个,那就是匈奴。朝鲜半岛、中南半岛、西域本身都没有什么强敌。更不要说海外威胁。而匈奴本质上属于早期形态的草原帝国,缺乏对非游牧地区的治理能力,依赖单一的军事手段,缺乏明晰的战略目标。所以汉在对付匈奴的同时,顺带就把影响力扩张出去。这种管理、组织层面的优势,又反过来让汉越战越强,不断拉大双方的差距。

  明朝的战略环境相对就比较复杂。

  自辽、金、元之后,草原帝国逐渐掌握了管理多形态区域的能力。蒙古帝国虽然瓦解,但从西域到东北,依然有强大的后继力量存在。

  在朝鲜半岛上崛起了李氏王朝。这个王朝内部存在强大的北伐派,这伙人坚持:一,自己是历史上高句丽帝国的继承人。二,要通过北伐收复北方失地。结果,很长一段时间内,朝鲜是与蒙古结盟,一起对付明。明为了隔断朝蒙,就扶植了建州卫。朝鲜又开始渗透、收买建州卫。建州卫自己也逐渐分化,不断出现野心人物。

  在海外,日本开始崛起,既冲击东南沿海,又插手半岛事务。从而形成了五方围绕大东北的复杂博弈。

  在西南方向,又有安南和缅甸,虎视眈眈,周期性袭扰边境。欧洲冒险家也开始出现在东南沿海,并且与倭寇合流。

  这种难解局面在汉朝是不可想象的。结果就是,明不仅把首都迁到了北京,还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东北事务之中,同时兼顾西南和东南。

  这么一拉伸,明在北、西北的战略成就不免大受影响。

  但是,明虽然面临的问题复杂,但手中握有的资源也远远超过了汉。这一点,宁南左侯与红茶魔术猫二位图文并茂,证古博今,已经说得非常透彻了。何况汉是摸石头过河,明却有两汉的历史经验可以以史为鉴。那为什么明没有取得比肩两汉的对外成就呢?这就引出了第二点检讨——

  应对战略的不同

  汉在建国之初,也曾幻想通过一次快速军事打击,迅速解决北部边患。但是,白登之围给全帝国精英浇了一缸清醒剂。此后,汉开始奉行和亲-防御策略,对外低姿态,对内积蓄力量。通过文景之治,到武帝朝就开始反击。反击的第一步就是控制鄂尔多斯,因为这里既可游牧也可农耕;既是威胁汉帝国心脏的攻击前沿,又是汉北伐匈奴的必经之道。所以,武帝一开局就要先取鄂尔多斯,继而斩匈奴左臂,入朝鲜半岛;断匈奴右臂,取河西走廊。

  此后宣元两朝,表面上不再组织武帝式的大规模军事扫荡,但其实是找到了更好的战略,那就是发挥汉的综合国力优势,立足河西走廊整合西域,同时对匈奴内部进行分化瓦解,终于取得彻底胜利。

  王莽新朝造成的中原大乱,虽短暂造成匈奴的复兴,但很快汉就重新开始出击。班超父子的传奇,是这一曲史诗最华丽的篇章。

  以往有一种错觉,认为班勇被罢官后,汉不再设西域都护,是未能完成西域经略。其实大错特错。汉在此后通过西域长史,牢固控局西北,直到汉末大乱,才再次退回中原。

  之所以有这种失败的错觉,其实是受了司马光《资治通鉴》史学蒙太奇剪辑的误导。而司马光这样剪辑历史,是因为他主张清静无为,认为中原王朝不要去和周边小兄弟计较,不要提什么复汉唐故域。所以他写的两汉史,总是让人觉得拓边代价高,成效低。得难失易,治短乱长。这一思维深刻影响了明朝的官僚集团。

  光是一个收复河套(鄂尔多斯),前后讨论了好几代人,无所不议,议而不决,最后愣是没收复成。因为行动从未得到批准。很多人还因此被扣上了妄启边衅、好大喜功的帽子。

  钱粮都消耗在维持消极防御的九边,偶尔出击也是东一锤、西一棍,属于纯战术行为,根本没有清晰的地缘战略设计。

  虽然曾经短暂进入中南半岛,但终于还是全面收缩。

  西北自吐鲁番盆地、哈密平原、敦煌绿洲相继失守后,就满足于闭嘉峪关自守。和东汉的三通三绝形成了鲜明对比,基本是只退不进,爽快认输,输完关门睡觉。

  但明朝在东北亚又越陷越深。

  这就等于是个塌肩折臂脖子长的格局。后来让后金一刀斩下半个头颅,也是自找的结果。

  为何明朝的对外战略如此糟糕,这又引出第三个问题:

  文化内核的异变

  先秦时代,士兼文武。孔子也佩剑,儒家也打人。礼乐射御书数,本身就是文武合一。所以有汉唐出将入相、王霸互用的传统。

  可惜,自南宋以降,尚武精神扫地,市井文化泛滥。精英阶层越来越文弱化、文艺化,喜欢用单一道德视角看世界。

  受此影响,明朝建国之初,就先摆出个道德完人的立场,主动宣布出一长串不征之国。也就是无论你们如何给我捣蛋,总之老子肚量大,不和你们一帮小娃娃一般见识。不就是翻墙过来偷个仨瓜俩枣嘛,吃饱了自走。

  这种过高的道德立场,和过高的实力自信,既削弱了对敌手的重视(总把敌人当不健全的未成年低能儿),又限制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正是受了这种文化异变的影响,大明一把好牌,却并未取得足以与大汉相比肩的对外成就。

  根子就在于知识精英真信了《资治通鉴》自弱史观的连篇鬼话。混淆了个体道德与组织道德的界限,用拟人化思维想象无政府状态下的组织博弈。潜意识里有有着一种骨子里的自大和傲慢。和汉宣帝说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陈汤说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根本不是一个思维层次。

  当然,明朝也不是一无是处。毕竟还有张居正、唐顺之、谭纶、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还有王阳明、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徐霞客、顾祖禹。明朝直属疆域也有明显胜于汉的地方——

  ·强化了对云贵高原的经略融合

  ·中缅边界线远远外延

  ·一度在南洋建立了海外据点

  直到今天,遗留的屯堡,华侨的史迹,还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万千无名英雄的安边伟业。

  只可惜,所有这一切都未能得到一个全局的战略统合,文化病根也没有消除。内倾型思维直到今天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看世界的角度。

  这就再次提醒我们。秦始皇再伟大,一辈子没用过大哥大。在技术累进的世界里,关起门来,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比对内开发的纵向绝对成就,其实是一种很不要脸的学术流氓行为。真正要比的,恰恰是对外乘风破浪的横向相对成就。汉之所以到今天还让我辈神思遐想,就是因为他敢于在技术非常低下的时代通西域,能以极有限的人口和资源万里远征。这恰恰是宋明以后的大部分中国人已经丧失的精神。配资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05:2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