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59|回复: 0

花猫哥哥:中美博弈的“上甘岭战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0 13: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1日发生了两件大事。上午大领导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这个会议大领导传达了非常丰富的信息。把这些信息吃透基本就可以作为未来10年民营企业的操作指南,这个我单独写文章来解读,这里就先按下不表。

  下午川普给大领导来电,传递了希望中美贸易战和解的意愿。市场受此鼓舞中美两地股市均双双大涨。

  为什么川普会主动给大领导来电?很简单,中美贸易战打了半年多,美方发动了几轮猛攻,却一无所获。时逢美国中期大选,美股命悬一线——这个紧要关头川普是绝对不希望看到美股出问题的。所以给中美贸易摩擦降降温,先把美股稳住,就是川普目前最好的选择。

  中美博弈过程

  讲一讲这个中美前期较量的过程。

  贸易战之初全国人心惶惶,偏偏有人“羊群已经受惊,还乱扔鞭炮”。我也写了很多文章拼命给大家打气。当时那种氛围,有些话也讲得太透担心引起更大的恐慌,现在可以给大家摊开了讲一讲——当时美方的攻击非常凶狠,我们是有一定的危险的。

  贸易战打了半年,其实很多人都还没有摸到门道——舆论关注的仅仅是双方互相加关税,以及美方的层出不穷的小动作(中兴事件、TW问题打擦边球、南海挑事)——就像是普通人看战争电影一样,只看到炮火连天,却搞不清双方争夺的焦点在什么地方,以及为什么这个阵地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川普团队对中方的策略叫做“极限施压”。意思是美方施加的压力如果超过中方能够承受的“极限”,那么,中方自然就会屈服,就会与美方签订“城下之盟”。美方所有的攻击方案就围绕着这个“极限施压”的策略来设计的。

  那么,什么是中方能承受压力的“极限”?

  对中国商品加关税?这样干最多让中国损失一点出口贸易额,其实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有限。

  在TW问题上搞事?在这个领域上美方现在还只能打点擦边球,除非直接摊牌——在中国近海500公里领域摊牌,即使从军事层面,也是美方重大的冒险行为,至少目前美方内部还没有达成共识。

  依仗高科技优势搞技术封锁?这样干最好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美国高科技企业损失掉中国市场后,很多都会破产),中兴事件最后美方不是也放行了吗?

  不!以上都只是手段,是美方攻击的路线,而不是美方真正的攻击目标。

  美方真正的攻击目标是什么?

  真正的攻击目标

  是中国的外汇储备!

  这是美方依仗自己美元霸权,在自己最具优势的领域发动的金融战争,确切的说,这个点选得很精准。

  简单的讲一讲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大家就会明白川普团队选择的这个目标有多毒辣。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在中国,这些资产由外汇管理局管理。简单来说,外汇储备就是从国外流进来的钱,不管是赚的还是借的。所以,外汇储备并非中国所持有的资产。(点击下面的或者文末的广告,也是一种很好的支持)

  在美方发动贸易战的2018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约为3.11万亿美元。规模高居世界第一位,是第二位日本的两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拥有了3.11万亿美元的资产。

  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别国借来的钱,俗称“外债”。

  什么叫“债”?向人借来之后,最后还要还的钱,就是债。根据中国外管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1.84万亿美元。而中国的总的外汇储备是3.11万亿美元。外债在外汇储备的占比是59%,3.11万亿美元减去1.84万亿美元,还剩下1.27万亿美元。

  必须强调的是目前中国的外债中基本是1到2年的中短期债务。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短期外债余额为71814亿元人民币,占64%。

  也就是说最近的这2年,将会是偿还外债的高峰期。

  还完债,中国外汇储备还能撑多久呢?

  事实上,中国外汇储备所面临的情况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更加严峻。因为减去1.84万亿美元外债后,剩下的1.27万亿美元中,中国能够直接动用的也并不多。在这其中,还要考虑到“外资企业”这个独特的存在。

  比如,某国外跨国企业在大陆投资1亿美元,但这1亿美元无法在中国自由流通,而是必须在央行兑换成相应的人民币。如果未来这家跨国企业要离开中国,那么央行将不得不回收兑换给它的人民币,兑换成相应外币支付给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93年起,中国利用外资一直处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稳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到2018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中来自外商投资的部分约为5960亿美元,占比约19.07%。

  但这里说到的仅仅是外商投资金额,如果外商真的撤离中国,除了会带走投资金额之外,也断然不会放弃自己的投资产生的利润和资产升值的收益。

  以前文提到的跨国企业为例,如果10年之后,该企业投资的1亿美元资产升值到5亿美元,在该企业撤离时,中国将要从外汇储备中拿出对应的5亿美元资金交给企业。

  并且,这些钱可以通过合法渠道光明正大撤离中国,也就是说,外商集中撤离中国的风险并非完全不存在。

  当前中国所有的外汇储备中,包括外商的投资和利润在内,归属外资企业的资金约有1万亿美元。因此,一旦外资大规模撤离,牵动的不仅仅是几处厂房,几块地皮,中国将要从外汇储备中减去这1万亿美元。极端情况下(归还所有的外债+所有的外资撤离)中国真正能够动用的外汇储备只有4000亿美元。

  4000亿美元是什麽概念?

  2017年,中国总的贸易顺差额为2.87万亿人民币,约合4199亿美元。其中中美贸易顺差约为1.87万亿人民币,约合2736亿美元。4000亿美元,不及中国一年的贸易顺差。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因为中美贸易战掀起外资撤离潮,同时对美顺差减少大半,那么,不仅中国进出口贸易结算都要出问题,甚至中国的国际信用也要出大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每年要从国际上进口大量的资源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每年我们要进口10亿吨铁矿石、4.2亿吨原油、1亿吨粮食以及大量的矿产、木材等等。这些大都需要外汇储备来结算。

  以石油为例,2017年,中国进口石油金额就高达1623.3亿美元。另外,中国还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每年同时还要进口大量的为制造业配套零部件——比较典型的就是芯片,2017年光是芯片进口额就高达2601亿美元。

  想象一下,假如中国进口芯片的外汇都拿不出来了,我们很多制造业是不是要全面停工,甚至崩塌?假如我们进口石油的外汇拿不出来了,国内汽油价格是不是将猛烈飙升?如果进口大豆的外汇拿不出来了,猪肉价格是不是将猛涨?假如这一切都发生了,中国会不会天下大乱?

  川普团队的“极限施压”就是对着中国外汇储备这个点运用组合手段反复施压,是不是很毒辣?

  同样的道理,中国外汇储备绝对不容有失,这个点就是中美都必争的“上甘岭”。

  先梳理一下美方前期的攻击。

  攻击的主线是关税战。美方先后两次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目的就是缩小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减少中国的外汇储备流入——在第二次加征关税的听证会上,美国贸易办公室的官员就直言不讳的对美国企业提出:能不能转移供应链,从中国转移供应链需要多长时间?

  关税战的同时还退出万国邮政联盟——干掉这个跨国邮费的优惠政策后,很多出口美国的中国小商品商家就面临灭顶之灾。

  攻击的辅线有几条,目的就是动摇外资在华投资信心,促使外资加速撤离中国,对中国的外汇储备形成挤兑效应。

  包括定点打击——制裁中兴、制裁军方总装备部、制裁晋华,看是漫无边际,其实就是给中国境内外资造成一个印象——说不定哪天自己关联的产业链某个企业就要被制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还是尽早撤离的好。

  军事——在TW上搞事,在南海上搞事;

  舆论——美国副总统亲自出马发表一个类似“新冷战”的讲话;

  贸易——与墨西哥、加拿大签订贸易协议中专门附加一个明显排斥中国的条款;

  发动对中国的网络攻击——在中国国内舆论界制造恐慌情绪。羊群已经受惊,有人还不予余力的扔鞭炮,真正是其心可诛!

  极限施压、步步紧逼——就是制造中国外部不宁+内部恐慌情绪,全面动摇外资在华投资信心。

  最蹊跷的是,当人民币汇率因为中美贸易战而大贬——从6.2贬到接近7,美方居然一声不吭,甚至还主动表示不将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美方凭啥对人民币汇率如此“宽容”?目的很阴险——我就让你贬!你越贬值,外汇储备就越不稳!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那么,中国是怎么应对的呢?

  中国如何应对

  改革开放!以更大的力度更大的诚意推动加速改革开放!

  先说说“开放”。

  关税——我们主动降;

  产业——汽车、金融等领域我们主动开放;

  资本市场——不仅扩大了深港通、沪港通的额度,今年还要实现沪伦通!

  旅游——海南搞国际旅游岛,搞自贸港;

  进口——上海搞国际博览会,这是最高明的应对手段——全球有两大消费市场;一个在美国,但是现在美国却大搞保护主义拼命修“墙”;一个在中国,中国却在敞开大门迎“客”!一个是打,一个是拉,对比之下资金会作何选择?

  以上海国际博览会为例,一开始美国政府坚决反对美国企业参与——然而中国市场对美国资本的诱惑太大了,川普政府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后不得不松口同意美资参与,结果这次就来了180家美国企业。

  贸易战打了半年,美方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不仅没有看到中国出现外资撤退潮,反而是外资在加速进入中国——这真是一个令川普团队非常沮丧的结果。

  外资不跑,外债就没问题。

  加速推进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扩大在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结算份额——能不用外汇的尽量不用,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美方对我们外汇储备的攻击,而且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手段。

  利用美国贸易战的契机,加深东亚三国的经济联系,中韩、中日先后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光是与日本的货币互换就比过去增加了10倍,达到2000亿人民币的份额。

  扩大中国在非洲影响力——对非洲承诺600亿美元的援助,这个“600亿美元”(绝大部分是用人民币的)砸下去,中非经贸合作会更紧密,这个动作已经引起西方世界的恐慌——西方主要媒体目前就在拼命炒作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是“债务陷阱”。

  外交——美国威胁对伊朗的制裁,我们坚决顶住——中国每年从伊朗进口的石油有20%+,这个是用人民币结算的,不从伊朗进口石油,我们每年就要多动用3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最新消息,川普公布对伊朗制裁的豁免名单,中国也在其中。看看,在中方态度强硬的领域,美方也没有直接掀桌子翻脸的决心)

  另一方面,今年管理层空前重视对社会预期的管理。zzj会议6个“稳”中专门提到“稳预期”——这个稳预期不仅是稳定民企对未来的预期,同时也是稳定外资的预期。

  今年以来,管理层多次强调——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会变,继续扩大开放的政策更不会变。同时加大了对舆论的管理,对自媒体的管理。

  国家各部委为了增加出口创汇也花了很多心思。

  插播两个有趣的新闻事件。

  麻黄草出口

  10月17日加拿大宣布大麻合法,巧合的是18日中国突然宣布允许麻黄草出口。呃,大家不要误会,这个麻黄草与大麻一分钱关系也没有。但是在欧盟,在大洋洲,在北美包括在美国很多州——软性毒品是合法的。

  麻黄草在中国是严格管制的药用植物,是我们沙漠治理主要种植的植物之一(它抗旱能力特别强),它在中国几乎一文不值(买卖违法,抓住了就是重罪)。现在我们不再禁止麻黄草出口——呃,目的当然是让麻黄草的药用价值造福全人类(可以作为感冒药的成分),当然,可能国外会有一些不法分子会用它来制造冰毒——这是进口麻黄草所在国的监管问题,与我们无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就是出口钢铁不法分子也可能把它制作成杀人的武器对不对?更何况有一些国家已经在酝酿让冰毒合法化!要说麻黄草的成本,我们是全世界最低的,有合理合法赚外汇的机会,凭什么不做?

  无人机

  民用无人机是中国的优势产业,我们的大疆无人机在全球无人机产业中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这个无人机出口却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发达国家——比如欧盟对于飞行器的进口有很多管制条件,也就是非关税壁垒很高。

  怎么办呢?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绞尽脑汁,突然产生一个天才般的创意:

  这个无人机是不是通常都要带摄影与照相器材?

  可是带照相机的无人机也是无人机啊。

  为什么不把上述词语换一个位置呢?

  纳尼?

  带照相机的无人机我们换一个思路是不是——会飞的照相机?

  我草,看到这个“会飞的照相机”的表述,我差点一口茶水全喷在键盘上。

  这真是神一样的创意啊!只要能将无人机定义为“照相机”——不管它是会飞的还是会走的,不就绕开了欧盟关于飞行器的关税壁垒了吗?要知道任何国家对于“照相机”进口是没有什么限制的。

  2018年9月,在世界海关组织的协调制度委员会第62次会议上,中国海关专家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最终会议通过了这个“会飞的照相机”的商品定义,这为中国无人机进入欧盟市场扫清了一个重大的障碍。

  为国家有关部门点赞!

  为了给国家出口创汇,增加收入,国家有司工作人员也是拼了!

  多重手段下,我们顶住了美方声势浩大的几轮猛攻,外汇储备这个“上甘岭”阵地目前还牢牢的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今年3月川普正式发动贸易战时,中国的外汇储备是31100亿美元,截止到2018年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为30870亿美元。预计上海国际博览会之后,加上海南自贸港的利好因素,中国的外汇储备还会增加。

  再说说“改革”。

  以中美贸易战为契机,管理层不退反进,加大了改革的力度!短短半年时间,我们完成了空前力度的改革: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确定了——详见《关于加强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确定了——详见《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责任划分改革方案》;

  机构与体制改革确定了——详见《深化党与国家机构的改革方案》;

  ……

  简直不可思议!上面这些领域都是改革的深水区,是扯了十几年皮都无法落地的硬骨头!现在居然半年就办下来了!原因就是这个贸易战的压力——美国佬都把枪口顶着我们脑门了,谁还敢为了部门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叽叽歪歪?

  现在最顽固的人也闭上了嘴巴——否则就是“挡国运”,就是“国家与民族的罪人”!

  可能一般人不理解上述这些改革过去的阻力有多大,这些改革落地后意味着什么。

  举一个例子。

  浙江省在2016年提出要搞“最多跑一次”的行政审批改革。但是,推行起来阻力很大,大家想一想,大幅度简化审批流程这不仅仅是要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大幅度砍掉行政部门的审批权力——这就触动了行政部门最大的利益。

  结果今年借着贸易战与党政机构的调整,浙江竟然将这个“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实现了!这是一场空前力度的改革,过去的部门审批格局完全被打破。以工程项目为例,过去工程项目审批从立项到办完施工许可证至少需要一年(现在内地大多数省份还是如此),现在呢?只要40天!额滴神啊,即使我自诩见多识广也目瞪口呆!

  1年到40天,完全颠覆了我对改革的期望。

  湖北现在也开始搞“一次也不跑”的改革,很多民生项目直接就可以在网上办理。

  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什么是精兵简政?这就是!

  什么是壮士断腕以最大的决心推动改革?这就是!

  如果推而广之,未来我们的经济运行效率是不是越来越高?

  图片来源:澎湃视频

  感谢贸易战,感谢特朗普,外部的危机与压力竟然变成我们深化改革最大的动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

  川普团队另外还做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喜闻乐见的——这就是被公知吹嘘的川普大减税。

  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力是什么?

  是对教育与科技的投入。但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先生对这个并不重视,为了实现大减税,川普先生在联邦政府开支中削减最大的就是对教育与科技的投入。

  包括教育经费削减14%,国立科学基金的预算削减11%,国立卫生院预算削减18%,地质调研开支削减13%,环保开支削减30%,国家大气与海洋局开支削减17%,能源局开支削减5.3%等等。

  特别强调一点,环保投入也是决定国家长远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呃,现在我们空前重视环保,在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美国却将环保投入砍了30%。

  中国也在减税,不过力度没有美国这么大,因为中国要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会扩大,这个主要通过中央财政扩张债务来解决。

  现在全球科研经费投入排名第一的还是美国——政府+民间科研投入每年5000亿美元左右,排名第二的是中国,每年2600亿美元左右。但是我们每年增长超过20%,4年翻一倍。目前川普在拼命削减政府科研经费预算,我们却在飞速增长,最迟2022年中国科研经费将超过美国。

  说句心里话,我是真心期待着特朗普先生能够连任两届美国总统的。

  插播一段历史,真事。

  中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需要一种很关键的设备——静电质子加速器。当时中国的核物理学家赵忠尧跑到美国希望买到这个设备的零部件。

  正常渠道是不可能买到的,关键时刻,赵忠尧得到一位慈祥的美国物理教授的帮助,意外的获得了这些零部件,赵忠尧带回国后组装出中国第一台静电质子加速器,为原子弹的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位美国教授姓特朗普(john G Trump),他有一个很崇拜他的侄儿,时任当前的美国总统。

  我经常在想,未来十年二十年后我们会怎么评价当前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我心中有一个藏得很深的答案今天提前与大家分享一下——呃,注意保密,不要外传啊!

  怎么评价特朗普家族?

  “满门忠烈!”

  中美博弈的“上甘岭战役”第一阶段即将降下帷幕。盘点这一阶段较量的过程,虽然川普团队目标选得很准,出手也狠,但是中方却以坚定的改革开放化解了美方第一个阶段的猛攻。

  截止到9月底,不仅中国的外汇储备坚如磐石,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深化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所以,不管美国中期选举后川普团队是否会策划第二阶段,甚至第三阶段的进攻,我们都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配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0:19 , Processed in 0.0937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