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78|回复: 3

巨龙:规则-潜规则-力量元规则-丛林规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9 10: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

  这个文章,准备写一个系列。这是哲学和社会学的长篇思考系列,光看标题就可以知道,关于规则的思考,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学、历史学等命题,也和现在的国际风云变幻的局面有关联。

  (顺便说一下,这篇文章很发散……因为涉及面很宽,所以内容略有点杂)

  大家都知道,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退群”成瘾,不仅退出了很多国际组织。还废弃了很多条约,更不惜发起毛衣战……在“美国优先”的原则下,所有的国际规则,凡与“美国优先”相悖的东西,特朗普看样子是打算一个个干掉。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讨论关于“规则”的思考话题。跳出眼前对美国“弃约精神”的谴责,站在一个更宏大的视角,看人类社会运行的制订规则、“潜”规则、力量决定规则,以及最原始的“丛林规则”。

  美国的这种“毁约”,其实并非多稀罕的事情,在近代史上,特别是一战二战期间,多少条约前脚签订,后脚就是大炮来修正?只是那个时代距离现代人有点遥远,大家选择性忘记而已。

  什么是规则?规则可以说是行为标准,一套约定俗成的或者名文规定的行为标准体系,既可以是道德意义上上的,还可以是法律意义上的,既可以约束个人,也可以在国际上约束国家行为。有的约束力是强制的,比如法律法规;有的约束力是道德性质的,来自于人们的内心自觉或者周围的舆论压力;更多的约束力,靠的是信用体系来维护,比如美元的金融体系。

  道德、法律、条约、国际协定等等,都算是规则体系。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们都希望一个有序和平的环境,并且这个规则体系之下,大多数人都是受益者。一般情况下,规则是一个折中的体系,其中包括了少数人的利益固化需求,也包括了大多数人的秩序诉求。前者追求的是阶层长久固化,后者多半是出于安全考虑,毕竟失序的社会体系下人人自危,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规则一旦制订出来,或者变成了约定俗成的东西,实际上对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约束力 —— 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强者要适度收敛,弱者会得到一定的保护。那种不平等条约,必然会招致反抗或者消极抵制,最终难以持续。

  规则的破坏和调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暴力性(革命性)的破坏,比如揭竿而起或者是公然毁约;还有一种是温和的调整,比如改革或者修正。前者破坏性极强,甚至会制造大量的死亡,非不得已不能用;后者则相对温和,但是往往推进不力,改革很容易半途而废,而问题在长时间积累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

  强者制订规则和“海洋独霸”时代没落

  谁来制订规则?强者制订规则。

  弱者不是不能制订规则,但是这种规则没有约束力,也就无法执行下去,等于形同虚设徒增笑柄。

  在一个混乱的状况下,强者制订规则,如果能够有效执行,动荡的局面会会很快恢复秩序。比如说,在秦朝末年那种乱世,到处都是揭竿而起造反的队伍,但是刘邦入关中以后搞了“约法三章” ——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三条规则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

  这可谓是最简短的法律体系,但是因为传播容易,执行简单,在当时情境之下,又特别解决问题,因此在历史上特别有名。

  刘邦用力量来制订规则,恢复秩序;而项羽则完全相反,不仅大规模干掉秦国俘虏,而且还焚烧秦国首都,留下一个关中烂摊子以后,报仇雪恨之后撒手而去。

  最终楚汉相争,刘邦一方胜利。战乱之中,人们总是希冀和平和恢复秩序。而刘邦在关中的制订的法律规则,无疑是乱世之中的“和平灯塔”,饱受战乱之苦的关中百姓,自然会拥护支持“汉王”刘邦。项羽尽管作战凶猛,然而失去了人心,终究还是败走乌江。

  规则很多时候并不复杂,多数情况下,各种规则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比较公平的规则,一说出来大家都懂,其中包括两个最主要核心规则:“不能伤害别人;不能抢劫别人的财物。”—— 这实际上是后来所有规则体系的出发点。

  即使是并不复杂的规则,要执行下去,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强有力领导下的强大军队。所以,一国之失序动荡,一定是军队战败在前。

  以此类推,既然规则是强者制订的,那么规则一定是有利于强者。要么是维护其统治地位,要么在利益天平上,天然就会向着规则制定者。

  从这个方面引申到当今的世界,当今世界的主要规则,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金融,主要由美国人制订,从本质上来说,这些规则最初都是有利于美国的,或者在“看上去平等”的前提下,这些规则本质上都是对美国有利的。

  如今美国要废弃掉很多之前的“规则”,并非这些规则有了什么改变,而是美国的力量发生了相对的改变,美国人不再是“一家独霸”,之前的规则体系,随着形势的变化,开始变得对美国不利。

  这其中最主要的规则,就是海洋时代的“全球化”规则,其实是美元主导的海洋为主导的全球化:

  —— 全世界的经济布局在海边,在美国的航母威慑之下。

  —— 全世界的交易货币,使用美元,特别是石油交易。

  —— 全世界的主要海洋交通枢纽,都控制在美国人的手上。

  —— 美国主导全球的高端产业,特别是金融和高科技。

  —— 美国控制主要的国际组织,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组织等等……

  ……

  我之前写过文章,思考海洋时代对人类经济形态的塑造,并且认为海洋文明其实是海洋霸权的投射 —— 其实就是强者制订的规则体系。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实力越强大,越主张“全球化”,因为可以获得全球的资源,占领全球的市场;而一个国家实力相对不足,特别是很多产业竞争力不够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就必须走“逆全球化”的路线。

  我们将会见证全球化时代的收缩,因为即使是海洋时代,美国也不再是独霸一方,很多沿海的地方(主要是中国沿海)的地方,他已经无法控制。而陆权随着高铁的延伸,另一种规则体系在崛起。陆权和海权并重的时代,美国独霸的地位会衰落。

  所以,即使是强者制订规则,但是时移势迁,强者不再那么强大的时候,“规则”变成了路径依赖,反倒成了绊脚石。

  “潜规则”的世界

  规则一般都有名文规定的,甚至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简明易懂”的 —— 那些复杂的规则,比如“保险规则”,就是故意不让你懂。

  潜规则是什么?吴思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这本书算是潜规则概念的发源地。简单地说,潜规则就是不成文的、见不得光的一些暗箱操作的规定和原则。

  因为互联网的普及,演艺娱乐圈普遍在网络上购买流量制造热点,因此潜规则往往狭义化,娱乐圈中演员要上戏就得找导演或者制片人,陪睡换戏……等等。

  潜规则是规则体系之下的灰色地带。走后门、钱q交易、权se交易……都算是潜规则体系的一部分,比如去往东南亚几个小国家,海关人员通常都会明着或者暗示你给一点小费,也算是潜规则的一部分。

  规则的制订,通常都是比较“理想主义”,或者说规则往往都有一个很好的“愿景”。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赋人权 生而平等”、“自由平等博爱”、“公民权平等”、“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但是在现实世界,人是不可能平等的,就算法律上平等,人还有智商体力情商的差异,有资源势力和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更有人本性的贪婪,都希望剥削他人,将其他人变成韭菜。 —— 成为人上人,是人奋斗的最重要的动力和目标。

  想要获得更多,很多人就要突破规则的窠臼。毕竟潜规则只要你情我愿,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甚至以演艺圈为例,等着被名导演潜规则的美女,不知要排队多长。

  潜规则成了全世界人们普遍在玩的东西,东西方一样,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各有各的花样。谁也谈不上比谁更纯洁或者更无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玩转“潜规则”常常是一个人办事能力的重要标志,毕竟正常路径办不好的事情,通过各种手段办成了,这就是一种“能力”的标志。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桩美国“潜规则”故事,因为有求于当地官员一个批文,一直拖延着。想贿赂又不能直接给钱,毕竟可能有把柄。在律师操作之下,和官员夫人签订了一个租房合同,约定了高额的毁约赔偿,然后找个由头合同执行不下去,顺利把钱赔偿了过去,对方还缴纳了税款……后来批文顺利通过。 —— 可见东西方套路,各有深度。

  潜规则流行,导致的自然是很多人的不满,特别是底层普通人的不满。为了堵塞潜规则的漏洞,人们用上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包括大数据。让“人情”少说话,让“数据”多说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现在的“大数据”,包括满大街的摄像头,也大大杜绝了“潜规则”的流行。

  不过“潜规则”并不会消失,而会以另外更加复杂,更加高端,甚至披着“合法化”外衣的面目出现。每当我们看到种种不合理的高片酬、高额并购等等,背后往往都是各种“潜规则”。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1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篇 —— 规则意识与中西部发展

  这篇文章写于去年,当时对规则认知,仍然没有现在这么深刻而广泛,不过仍然算是一点点思考。 —— 重发一下,希望没有看过的读者,能够阅读到,记忆已经模糊的读者,可以重温一下回忆。

  上一次去上海,论及上海的商业文化,一位当地的朋友对我说:“如果说上海的商业文化,有什么比较好的地方,应该说上海这个地方,比较讲规则。从官员到普通百姓,规则的意识比较强。”

  上海是国内比较讲规则的地方。

  【投资要避开中西部?】

  无疑,相对于内地很多地方,上海的商业成本已经很高。无论是房地产的价格,还是日常的运作成本,都比内地很多城市高了一大截。但是很多企业,还是愿意扎堆在上海周围。苏州、昆山、无锡这些苏南经济重镇,就是外资企业的扎堆区。

  以此看来,除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完备的产业链,通达全球的物流体系这些硬件设施条件以外,“讲规则,不胡来”实际上是长三角这一类发达经济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昆山街景

  即使很多外资企业,因为中国发达地区的成本高涨,人力资源不足,不得不考虑搬迁的时候,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很多都搬去东南亚一些国家。比如越南、泰国、印尼等地,这一年来我买了不少电子产品,翻看标签,来自这些地方的不少,比如菲律宾制造的佳能打印机。

  而实际上,从沿海迁入内地的企业并不算多。即使迁入,也多半到省会城市为止,比如成都、重庆、贵阳、郑州、武汉这一类的城市,三四线的城市,能够获得的投资,整体比例并没有上升,反倒是下降的(除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定向的产业布局投资以外)。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来自中国浙江某著名自主汽车品牌公司,在西北某省会投资一条汽车生产线之后,公司上下竟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以后绝对不在中国西北地区投资一分钱。”此话非虚,至少我后来查阅了一下资料,这家公司后来新建的生产基地,再也没有往西北地区走。

  加上自己之前的一些经历,我愈发认同这样的一个看法,“规则意识”越来越成为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最大的障碍。建立基础设施当然很难,修高速公路、高铁、机场都需要很大代价的投资,然而当这些设施建立起来以后,很多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的产业,并没有引来更多投资,反倒更显萧条。除了一些依赖于资源特产的产业,很多企业都难以成功。

  我在“知识星球”里面的财经板块,论及炒股的原则,其中就有一条,中西部省份的股票,绝大多数碰都不要碰,每个中西部省区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一般不会超过5只。

  中西部地区不是有更低的成本吗?基础设施也在进步,为什么本地的企业难以做大,连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都做不好?很多外资宁可撤到东南亚,也不愿意在中国内地进行投资。

  【一则纠纷引发的思索】

  前两天,一则来自《钛媒体》的报导,把江西某地和深圳赛龙的恩怨纠纷,摆在了公众面前。官方和媒体,各执一词。作为一个作者,在事实真相完全浮出水面之前,我不持支持任何一方的立场。但是对于赛龙这家曾经手机零配件行业的“明星”企业来说,墓木已拱,是非曲直真相如何,这家企业无论如何是没有办法起死回生。眼下的媒体曝光和申诉,只是这家企业倒闭以后要“讨个说法”。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为什么这一类的企业与官方的纠纷,发生在中西部地区特别多,企业云集的长三角、珠三角,因为产业波动,倒闭破产的企业并不少,但是与当地政府对薄公堂,在媒体上叫屈喊冤的却鲜有听闻?

  不管这个事情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对于打算前往中西部投资的企业家来说,这是一盆冷水,让更多的人望而却步。当年温州老板折戟山西煤炭行业的往事,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也是在那一年,在浙商协会投资环境评比中,山西位列末席,此后很多年,山西都成为浙商的禁区。

  当我们回味“先富带动后富”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板子打向富人,因为他们富起来以后,很多资本并没有投向不发达地区,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甚至宁可转移到国外。现在仔细想想,除了板子要打向富人,中西部地区难道对投资环境就没有责任吗?

  当一家家企业投资中西部,遭遇或明或暗的挫折,陷入当地关系的泥潭,不得不在人际往来中消耗企业家大量的精力,甚至最后受伤累累的时候,很多资本实际上对中西部望而却步。

  协调各个地方平衡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大国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课题。不妨看看最近国外的一些公投独立闹剧,虽然很多都不会有结果,但是这种因为不平衡带来的内部裂痕,早晚会引发内部不同人群的撕裂。

  而招商投资兴办企业,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有效手段,本来应该是大力推进的。但是现实却相当冰冷,现在的中西部(包括东北)投资环境,除了一些省会城市以外,往下的地市县,投资环境难言友好。

  “投资不过xx关”,这两句话在投资界流行已久,如今虽然略有减缓迹象。但是在中国东部地区日益接近甚至超越不少发达国家的今天,这两句话背后隐含的是发展的日益不平衡。

  【东部房地产固化,西部人际网固化】

  “阶层固化”是一个流行的词汇,很多的抱怨来自一线城市的青年,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太高,普通人穷其一生,都很难够得着一室半厅。

  也就是在东部一线二线城市,如果一个来自小镇或者农村的青年,大学毕业以后拿比较普通的中等收入的话,光奋斗一套房子,就可以够自己沮丧半辈子了。这其中甚至包括在部委上班的公务员。

  当然,早年买房的,还有原来的土著,一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如果运气好,赶上拆迁,分个几套房子,那上不上班工不工作,都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阶层固化,全球皆有

  东部一线城市房地产固化,离开一线城市呢?回到西部家乡怎么样?多半会比在一线城市更绝望,几乎所有好的机会,好的资源,都被当地有关系的人或者家族占领了。托中国计划生育的福,古代那种一门大族已经很难再现,但是家族人脉、亲戚人脉、同学人脉,种种关系构成的关系网,形成了一张结结实实的“排异”网络,通过联姻的关系,这张网络经过年代沉淀以后,愈发紧密。

  前一阵在北京,见过一位来自苏北的读者朋友,原来还在老家干过企业。后来干脆把企业关了,现在改行做了医药代表。他告诉我,就在他的家乡。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一个城市的关键岗位,几乎都是亲戚和朋友圈子连在了一起。所以苏北和苏南,虽然在同一个省,但是差别却非常巨大。

  如果说东部地区,因为房地产而固化,至少在创业和求职方面,靠实力取胜还有希望。而在中西部地区,除了机会寥寥,“规则”往往会低于“关系”,“势力”往往要大于“能力”,如果父辈没有积累,光靠自己的能力,很难冲出一片天地。如果真的有那样的能力,在东部地方,也许更容易成功。

  密如蜘蛛网的关系网

  所以,“逃离北上广”有时候想想真是一个伪命题,你逃离了高成本,但是你也同时逃离了机会。就像我自己,等孩子高考结束以后,还不一样得继续回归一线城市,在桂林这样的四五线城市,做媒体哪里有多大的前途?

  【古有养寇自重,今有养贫自重】

  你以为经济不发展,中西部体制内就没有油水了?

  错!大把机会。越穷越要扶贫,越穷越多机会。如果说,古代有养寇自重一说的话,现在很多地方甚至还有“养贫自重”的思想,能够评上“贫困县”竟至于弹冠相庆,并非杜撰的笑话。

  即使按照计划,2020以后中国全面脱贫,以后照样大量机会。富好过,穷好过,不穷不富最难过。只要本地没有培养出造血能力,就可以躺着让国家“输血”。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难看的“困局”,某些地区无论国家怎么输血,再过几年,必须要再输一轮血。于是当地更加固化,外来企业更难进入,因为这些地方“规则意识”并不强。

  看来,要打破中国发展不平衡。不仅需要中央财政支付转移,不仅需要国家投资基础设施,还需要中西部地区来一轮思想大解放,改善投资环境,“让规则说话”必须成为一种常态。否则如何能够发展起来?

  规则意识是发展的“软环境”

  看来,打老虎完成一个阶段以后,“拍苍蝇”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当时有很大的前瞻性……)配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11: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

  潜规则的普遍性和技术防范

  强者制订对自己有利的规则,并且用力量来维护规则。弱者要么遵守规则,要么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获得规则外的好处 —— 是为潜规则。

  但是,使用潜规则更普遍更深入的人群,仍然是有势力的人,因为他们有这样的关系网络,也更能够支付得起代价。

  严格来说,潜规则并不算规则的彻底破坏。只是通过地下交易,让规则的执行者网开一面,或者执法从宽,或者额外给点好处 —— 既上不了台面,也可能会被“反腐”、“纪检”追究后果。算是灰色经济体的一个构成成分。

  所以,即使潜规则普遍存在,社会一样会照常运转。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接受潜规则并不以为黑暗,这是一种“人情练达”的成熟。当然,潜规则抬高了社会运行的成本,并且滋生腐败,所以也要压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一个社会的强者,往往是“潜规则”的受益者,要么是执行规则的人寻租获利,要么就是有资源有势力的人,通过支付代价以潜规则的方式,在社会运转体系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 这也是贫富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按照某个观点(《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在书里的看法),一个良好的可持续运行的社会,强者(富人和精英阶层)不能拿走超过50%的利益,否则就会出现日趋严重的贫富分化,同时“潜规则”和法治精神是相悖的,处理“潜规则”有法可依。

  治理“潜规则”,实际上是“技防”远远强于“人防”,也就是说,用铁面无私的机器,特别是信息化机器,来执行规则,远比人更靠谱,更有效,也更不容易徇私舞弊。

  人都是有弱点的,或者说人性是有弱点的,会贪婪会占便宜,会怠工会消极会有惰性,精力也是有限的,另外可能会被收买、胁迫或者被投其所好,因此规则总是难以彻底贯彻,或者贯彻的过程也并不公平。

  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明普及,让很多潜规则无所遁形。比如说交警执法,记录仪、测速摄像头和号牌识别技术的普遍使用,让很多交钱了事的“潜规则”,基本都没有了存在空间。

  前一阵看了一篇文章,说黑龙江省利用“大数据”进行反腐,成功地抓了几个硕鼠。其中一位,用不同的名字置办了十几套房子,但是用自己的手机支付水电费 —— 成功地把自己暴露了出来。这就是信息化大数据的威力,能够在人力难以察觉的地方,把很多见不得光的东西,暴露在阳光底下。

  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在信息化社会建设方面,舍得投入如此巨大的成本,除了看得见的“数字经济”好处之外,还让整个社会的运行更加透明化,可以按照规则运行的,尽量走程序化,避免人情的因素在其中。

  那么,是不是一个社会里面,规则意识越成熟,一切按照法律和规则办事,就一定是好事呢?未必!

  规则体系之下的阶层固化,及“改革”需求

  很多人去西方发达国家,就感觉死气沉沉,社会活力不足,虽然什么事情都讲规则,但是实际上效率很低。

  因为,西方社会已经在规则体系之下,完成了阶层的固化。

  比如,美国的学区房制度(我们的学区房制度也是这么学来的)。中产以上的家庭,可以买得起比较贵的房子,缴纳贵一点的房产税,子女也可以上比较好的学校;相反,贫民的子弟,很难到好的学区上学。因此,通过代际的积累,阶层就基本固化了下来。教授的子女很多可能去做科研,卡车司机的儿子仍然是卡车司机,农民的儿子仍然是农民,零售店主的后代多半还是零售店主。

  这就是规则体系之下的固化。即使表面看上去人人遵守一样的规则,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最终会有人从规则里收益,有人从规则体系里受害。

  从全世界的观察来看,越是讲规则的发达地区,实际上阶层已经高度锁死。比如Hong Kong,法律体系、社会体系、金融体系已经很完善,而且也是实际上评价为自由度最高的经济体,但是其贫富悬殊状况,以及阶层固化状况,仍然是非常严重的。

  在这种情况下,规则其实慢慢变成了一种枷锁。程序正义替代了结果正义,这也是西方国家特别强调“程序正义”的内涵。反正我按照规则走了一遍,结果老子是不管的,大家自己作自己受。

  “讲规则”并非绝对不可突破规则 —— 看看下面这个大家熟悉不过的动画,只有极少数人,才有玩“潜规则”的能力(即所谓的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比如华尔街平时讲市场,遇到灾难就讲“大而不能倒”。这事实上,以看上去公平合理的制度体系,合理合法地固化了资本势力的地位。

  我曾经在“知识星球”里面写过一段话,任何一套规则体系,如果执行30年以上,一定会从上到下培养出(被收买)一堆的蛀虫。这些人善于利用规则体系,获得巨大的利益,并且结成利益共同体,只要规则不改变,组织不重新打乱重组,他们都会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攻守同盟。

  因此,即使看上去非常合理、非常有效的规则体系,也需要定期进行改革,“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规则和不规则

  很多规则不完善的地方,都是“冒险家”的天堂;而规则不完善的时代,也是财富快速增值的“黄金时代”。

  中国人古语“穷文富武”,所谓文人一般都是比较守规矩的读书人,这些人除了极少数进入官僚体系,大部分人一生并不会积累多少财富;而武就不一样了,无论是横行乡里,或者是开疆拓土,都比较容易积累巨大的财富。—— 所以,自古而来文学作品里的有钱人,多数都有点为富不仁的倾向。

  最重要的是,有胆子打破规则的,都是“狠人”,敢于去玩“富贵险中求”的把戏,而这一类的领域,因为风险大,敢玩的人少,因此利润丰厚。中国古代的商人,都是“仗剑经商”,说白了一方面商业规则要靠力量维持,而打破规则更需要武力支撑。

  以美国和墨西哥作为典型,全世界对贫困阶层,其实都很残酷;规则不正规的地方,是各种霸蛮势力,各种地下力量; 规则正规的地方,已经高度固化,想要突破千难万难。美国的普通平民想要突破阶层,光教育这个环节的规则,就过滤掉95%以上的孩子;而墨西哥这种暴力社会,想要靠拼命获得一条生路,其实路子更窄,因为黑帮里冲在前面牺牲的马仔,多半都是没有势力的。

  无论是讲规则,还是不讲规则,至少从北美洲到中美洲,其实对很多人来说,一辈子差不多就看到头了。

  在中国,也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前一阵我写过“按闹分配”,导致守规矩的人吃亏,不守规矩的得利。这间接鼓励了社会上闹事“刁民”的膨胀。既然“性子跋扈”可以获利更多,为什么要做安分守己的老好人?好在社会舆论风气,开始扭转过来,至少互联网舆论,对这些现象不再包容。

  其实在全世界,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仅仅依靠老老实实守规矩就能够平平安安活着,养活自己和家人,已经算是幸运至极了。所以,甭管是否阶层固化,守规矩讲规则的社会,还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大目标。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1: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

  一个再辉煌的王朝,一个再伟大的帝国,从其崛起到最后衰败灭亡,其实其写在宪法、国法上的条文,变化是不大的,最多就是几条修正案而已。

  朱元璋亲自主持制定的《大明律》,是其一生中“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的经验总结,经过反复修改,“凡七誊稿”而成,朱元璋视其为维护朱明皇朝长治久安的法宝。甚至在明朝灭亡以后,清朝统治者取得全国政权之初,还延续着使用《大明律》。

  自然而然,清王朝的法典,也是从《大明律》基础上继承而来,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制订完善,一直到乾隆五年(1740),正式更名为《大清律例》,通称《大清律》。为了保证适应时代变化,乾隆十一年定制:“条例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也就是皇帝可以加入“修正案”,以适应局势变化。

  《大清律》以后虽历经修订,但主要是增减修改附律之条例,律文则变动不大。直至宣统二年(1910),辛亥革命前夜,颁行了《大清现行刑律》,才废止了《大清律》。而这部法典的真正废止,却是在1972年。香港当年被英国殖民者划走,但中英双方签署的条约中规定,香港法律中对于华人仍按照《大清律例》执行,这一规定直到1972年以后才完全废止。

  法律条文,很多时候比国家的生命力还强悍。规则依旧在,山河已换人。可见规则这种东西,并不一定能够保证长治久安,更不能保证国拃千年。

  非洲的利比里亚,和美国有着几乎完全一样的法律体系,连国旗的样式都差不多。这样的规则体系,并没有改变这个国家属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命运。可见,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实就是哄鬼的大坑。没有实力,光有规则,不光水土不服,简直就是毒药。

  法律和规则,属于“文明世界”的东西,而真正影响历史进程的,一般都是军事的力量,这就是暴力规则。朝代更替,世间轮回,推翻旧体制,甚至种族替换,始终还是暴力的力量。

  各种明规则、潜规则之上,其实是实力规则,也就是“暴力规则”在起作用。(回归“丛林法则”的本质)

  吴思先生因《潜规则》这本书成名,在《潜规则》里,作者深入剖析贪官污吏的敛财伎俩、巨富商贾的坑人手段、市井小民的刁钻策略、书生才子的进身之道、盗匪恶霸的获利模式等现象 —— 是为“潜规则”。

  吴思先生后来另外创作了一本书《血酬定律》,进一步抬升了“潜规则”的内涵。在《血酬定律》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血酬和暴力元规则等概述,并且指出,暴力规则是所有其他规则的“元”规则,是一切规则之母。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多数人对战争并没有什么印象,因此吴思先生所述的“暴力规则”、“血酬定律”,这些概念远远不如“潜规则”深入人心。

  那些明朝官僚体系里,玩“潜规则”如鱼得水的“东林党”人;那些在清朝体系里,玩“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潜规则熟极而流的官员,最终谁也没有逃过亡国之后的大洗盘。什么法律体系,什么潜规则,都玩不过终极的暴力,打仗打输了,什么都会失去。

  力量规则,最终塑造这个世界,也重新制定新的规则。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随着美国退出原来的各种国际组织,现有的国际规则体系,实际上会重新组合。这个世界会往哪个方向走?我来做一些预测,从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新的规则体系,到底会怎么样?

  首先,世界格局会重新划分,而且划分的原则,肯定是按照力量划分,力量是广义的,因为除了最重要的军事力量,还有经济力量,软实力,制度力量,市场力量等等。

  这个力量体系里,最重要的是军事力量。军事力量决定了势力范围。以此而言,一带一路是中国未来经营重点,不过成效最好的,还是在中国军事力量比较够得到的地方,特别是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地区。

  这个力量体系里面,军事力量虽然最关键,但是力量最强者“赢家通吃”的时代已经过去。因为几个超级军事大国,具备了相互毁灭的能力,核武的相互摧毁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暴力最强者”说了算的规则。因此,美国的军事力量虽然强大,却并不能直接从中国和俄罗斯身上榨取太多利益,更不可能以“灭国”要挟。

  美国的军事力量,能够榨取的利益,最多就是在盟国和全球大部分沿海地区。只要中国经济占据世界经济比例越大,美国能够获得的好处就相对越少。所以,可以预测的未来,美国和传统盟友之间的裂痕,只会越来越大。最近传出来的美国和传统列强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明这一点。而这种矛盾,只会加深,毕竟没有谁愿意等着被宰割。

  经济影响力,重新制定了全世界新的游戏规则。经济力量,成为大国相争的要点,经济力量的影响力,就眼下来说,甚至对很多地方的人们,直接影响力超过了军事。这其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外青年人,开始学习汉语,比如东南亚地区。

  在东南亚诸多国家,汉语学习成了热门(最近热传的柬埔寨小贩弟弟会说9门语言,其中就包括了普通话和粤语)。就我看到的情况来说,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很多年轻人都在努力学习汉语。因为学会英语也许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但是学会汉语交流,就能够很快跻身当地的小康以上收入。

  中国游客在东南亚越来越多,而这些中国游客的购买力很强,成为当地旅游生意的“vip客户资源”。偏偏这些中国游客,特别是大妈大爷游客,没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英语也不会说,当地话更不会说,只有拿人民币说话。

  更不要说,大量的中资企业,最喜欢雇佣能够说汉语的当地人(其中很多在中国留学过)。

  这种经济驱动力带来的影响,在很多地方都在日拱一卒地进行着。当市场力量驱动人们欲望的时候,这其中对国际规则的改变,也会重新塑造这个世界。

  —— “海权”规则,将会被“陆权”和“海陆并重”替代。单一海洋霸权,必将成为负担沉重而费效比不高。

  —— “美元”霸权规则,将会被多元化货币替代,尤其是人民币的直接交易,会渐渐形成“美元-人民币”双轨体系。

  —— “英语霸权”的规则,将会被多语种并行替代,汉语再难学,有人民币和生存压力驱动,会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学习。学会汉语,薪水可以翻倍迅速小康,以后给中国人“带路”的,会越来越多。

  —— 美国一定会走“收缩”路线,至于如何收缩,至少是眼下的国际规则国际组织,看哪个哪个吃亏,哪个都不想做“冤大头”了。

  ……

  每一次规则的改变,对很多老势力是清洗,对新势力是崛起的机会。配资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7 07:13 , Processed in 0.0937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