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09|回复: 0

孙立平:资本主义不是一个至少是两个:原始资本主义与福利资本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 13: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罗斯福新政与美国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的关系。我把今天的题目叫做“没有一个好的社会就过不了这个坎儿”,或者说没有一个好的社会,经济上就上不了这个台阶。

  我想,对罗斯福和罗斯福新政大家都耳熟能详。美国的三十年代大萧条是1929年爆发的,罗斯福是1932年赢得美国总统大选、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的时间,比希特勒在德国执政大约早了几个月。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个罗斯福也叫小罗斯福,是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他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的总统,他总共连任了四届。

  在罗斯福任上,有两件最重要的事,一是三十年代大萧条,第二个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说,一方面他是带领美国走出三十年代大萧条从而挽救了美国的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二战期间同盟国阵营最重要的领导人。几十年的时间过去,虽然人们对于“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这一点都没有异议,但是对于罗斯福新政直到现在为止仍然充满很多争议。这个争议最主要是集中在两点上,一个是实行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第二个就是他施行的福利国家的政策。也正是基于这两点,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对于美国走出大萧条的作用是有限的,美国能够成功走出大萧条更主要的是二战的作用,是战争创造了新的需求,从而解决了美国的生产过剩危机,刺激了经济的重建和发展。不但是这样,甚至有人认为,他施行的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和福利国家的政策,对于后来起了有害的作用。

  我个人看法,这样的评价格局小了一点儿。如果我们不仅仅是从经济的危机与复兴这个角度去看问题,而是从“一个社会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这样一个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结论可能非常不一样。让我们从一个概念说起。这个概念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大家都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但是我们一定得知道,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资本主义至少是两个:一个是原始资本主义,一个是福利资本主义。而美国从原始资本主义向福利资本主义的转变就是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的。

  原始资本主义我们虽然都没有经历过,但是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看过很多关于那个时候的文学作品,像《雾都孤儿》、《悲惨世界》、巴尔扎克……很多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写的都是那个时候。所以很多人在脑海中关于原始资本主义的形象基本就是这样的:赤裸裸、血淋淋、人吃人。应当说这样的一种形象大体也符合当时的现实,而这样的状况什么时候得到根本的改变呢,就是罗斯福新政期间。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从原始资本主义向福利资本主义的转变。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做一个区分。也就是,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分成两个阶段的,从1933年到1935年,可以看作是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这第一个阶段就是人们经常讲的,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稳定金融,重振经济。我们过去讲罗斯福新政,讲的其实主要就是这个阶段。但是我们要知道,他还有第二阶段,就是从1935年开始一直到二战爆发,更确切地说,是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从而正式参与二战。这个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呢?如果说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最主要是一场经济的变革,那么第二阶段最主要的内容则是一场社会变革。通过这场社会变革,完成了从原始资本主义向福利资本主义的转变,从而为美国真正的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创造了条件。

  罗斯福在这个期间最重要做的事情,我觉得有三件事情:第一,社会救济。我们知道大萧条发生在差不多九十年前,在当时那个经济发展水平上,大萧条对穷人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那时候美国的失业率差不多是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由于这一点,当时的美国社会矛盾可以说是非常突出。我看过一些描述当时具体情形的文献,一队警察在乡村中巡逻,从庄稼地里冲出一帮人,说把武器给下了,就把武器给下了。当时一些富人的住宅区、大的机关和企业,屋顶上甚至架起了机关枪。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人,老福特,这个人很多人都知道,凡是提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经常提到老福特。他在当时汽车行业工人工资平均每天是一美元的情况下,把自己工人的工资提高到了每天五美元,所以在人们心目当中,这个老头应当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头。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据说腰上每天都别着手枪。所以罗斯福上台之后,他首先得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社会救济。但是这个社会救济和我们一般想的不一样,他不是简单的给你一口饭吃,而是实行以工代赈,也就是说我给你个机会,你用你自己的劳动、用你自己的努力来挣这口饭吃。那么就解决了当时社会非常突出的问题,也就是说有的事儿没人干,那么更多的人是没事儿干。美国就是这样的一种方法,修建了十一万个图书馆、医院和学校。有的人到美国,特别是一些老的社区一看,说很多社区都有图书馆,但是已经比较老旧,有的其实就是这个时候修建的。这样的做法不但解决了底层民众的失业和收入的问题,而且因为他实行的是以工代赈的方式,也就是说,你用自己的努力和劳动来挣这口饭,这样也就坚定了人们对于未来的信心,这和简单的给你一口饭吃的救济方式不一样。

  第二就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说社会保障什么时候应该搞?总得是经济比较繁荣、政府手里的钱多的不得了的时候,才能搞社会保障、搞社会福利。其实大错特错。美国也好,西方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也好,其实都是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开始搞社会保障的。美国是从1935年开始的,那时候正好还处在大萧条当中。1935年,美国在罗斯福的力促下通过了社会保险法案,这就是美国搞社会保障、搞福利国家的开端。当然现在有人说,这个福利国家后来造成了很多弊端,比如说养懒人等等。但是要知道,如果当时没有这样的办法、没有这样的政策,那么这个坎儿根本就过不来,还谈得到以后吗?那为什么他们要在比较困难的时候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社会开始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了。如果没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人们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稳定的预期,他就不买这东西,这东西就卖不出去,就很难从经济危机当中走出来。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调整劳资关系。也是在1935年,美国通过劳工关系法案。这个法案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赋予工会合法性,工会能够合法代表工人和企业主讨价还价。当然这个法案通过之后,像游行、示威、罢工这样的群体性事件就层出不穷。很多年龄大一点的朋友还记得,我们在过去那些老的教科书当中,经常看到一些发黄的老照片,就是工人正在闹罢工,就是当时的情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即使这样,社会也没乱。相反,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了,中产阶层开始形成。中产阶层就是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和市场。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正是在三十年代大萧条当中,在罗斯福新政当中,特别是罗斯福新政的第二个阶段,通过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改变了当时的社会,从而使当时的资本主义从一种原始的资本主义转变为一种福利资本主义。可以说,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变革,通过建立一个好的社会,为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创造了条件。好了,今天就说到这,谢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1:27 , Processed in 0.1562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