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65|回复: 0

孙立平:美欧日共同市场正在形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 12: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又有不少朋友说,孙老师能不能谈谈美欧日贸易同盟的问题。

  这件事情确实是这几天世界上发生最大的事情之一,而且这个事情可能会影响极为深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事情可能会影响到未来整个世界的格局。但如果要我说出一些什么样的新的看法,其实我也说不出来。因为和这个相关的话题和我的观点在几个月前其实我已经说过了。说的更明白一点,当时我曾经写了两篇文章,但是这两篇文章都被删除了。先说第一篇,就是3月25号,当时我发表了一篇叫《贸易战:只说三点看法》。当时实际上还是贸易战正在酝酿的时候,但是当时已经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这篇文章不但被删除了,我也在公众号上面被禁言一周,当时像《环球时报》等等也不断对这篇文章进行批判。

  这篇文章最主要说了什么呢?首先第一点,这场贸易战是美国战略思维发生变化的产物,而美国战略思维发生的变化,又是和我们某些不明智的言行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说这些不明智的言行起到了促发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特朗普上台初期,他作为世界上头号大国,把谁作为主要的对手是他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他当时的情况来看,我觉得他这个问题上其实是有一段时间的犹豫的。从最初的那些政策来看,他基本上可以说是把恐怖主义、把穆斯林作为最主要的对手的。这个从他当时最初制定的那些政策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他脑子里确实是有好几个影子,这个影子呢,可能包括穆斯林,包括中国,可能也包括俄国。但是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好比就像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弄不清谁是你最重要的对手是吧?我呀!这儿呢!”这就是那时候讲的“厉害了,我的国!”那时候一时之间呢,什么“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已经全面超过了美国”、“中国要为世界制定规则”,这一套东西全都出来了。然后到了去年年底,美国制定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时候,就开始把中国列为头号对手,甚至把中国排到了恐怖主义的前面。所以我说这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的整个战略思维实际上是有一个变化的,而这个变化和我们一些不明智的言行是不无关系的。

  这篇文章讲到的第二个意思就是说,这个贸易战实际上我们是打不起的,是没法打的。当时我最主要讲了这么几个因素:第一个,在资源方面,可以说美国自然资源的禀赋,是可以使得他哪怕是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也能够发展相当一段时间,而我们的资源是严重的依赖外部市场的;第二个就是,最尖端的技术大多是掌握在美国的手里,而我们要严重依赖美国的技术,这一点从后来发生的中兴通讯的芯片的事情,其实完全可以看得出来;第三个,就是我们的外汇绝大部分是来自于美国,如果没有这些外汇,那么我们必须的粮食、石油和芯片都无法进口;第四个,就是美国有众多的盟友,如果离开中国,美国的经济发展当然也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但是他仍有广大的市场,而我们则没有这样的条件。实际上这第四点讲的就是今天有可能出现的美欧日同盟的问题。但当时呢,有一个是文章的篇幅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这问题确实是不太好讲,也只能轻描淡写地说一下。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的问题。这和两个人的关系有点儿相近。两个人,随便两个人都可以做生意,但是能做朋友的,可能还是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所以做生意的不见得能成为朋友,而朋友可能才能保持一种更持久的关系。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在贸易战那篇文章中讲,美国有众多的盟友,离开中国,虽然经济也会受到打击,但是仍有广大的市场。那我们则没有这样的条件。

  接着在5月11号,同样是被删了的那篇《世界进入新冷战时代》的文章当中,我讲了下面这几句话。我说:如果新的冷战到来,明确地选边站队将不可避免,而在选边站队的过程当中,价值观的问题有可能凸显出来。问题是,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到现在也不知道价值观为何物,而只是简单化的将世界理解为一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在那篇文章中还特别强调了中俄关系。当时写道,在未来的结盟当中,最大的变数可能是中俄关系。中俄关系是松散而脆弱的,在第一次冷战时期,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另起炉灶,力图构建三个世界的格局,但是实际上是更偏向美欧一边。那么以此来推论,在另一轮的冷战当中,谁能够保证俄国在将中国推到前面的同时,在内焦外困之下会不会另起炉灶?从价值观的角度说,俄国与我们的差别可能要大于与西方的差别。

  上面这些判断都是在今年的三月和五月发表的。我说这些不是想表明我有什么先见之明,而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重组的过程当中价值观的重要性。而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产生的一系列误判,也恰恰是忽视了这个因素的作用。我们总是力图在利益的基础上来考虑这些问题,于是就有了一些人联欧抗美的想法、联俄抗美的想法,或者建立以金砖国家为基础的圈子的想法。我原来曾经引述过俄罗斯一位军事评论员的观点,他说中国的一个劣势是缺少一种能和其他国家各个阶层打交道、进行交流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和其他国家的政府打交道比较容易,因为政府注重的是利益。但是这当中就有问题,就是凡是在实行选举制度的国家,那过一段时间政府换了,问题就来了。就拿这段时间在马来西亚、在巴基斯坦发生的政府更迭以及政府政策取向的变化,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正视将来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严峻性,不能老是误导我们自己。比如在这几天有关美欧日共同市场的问题,他们说,这些国家,包括像欧盟就有那么多的国家,他们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因此他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起这样的共同市场,特别是在法国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之后,有的媒体又很兴奋,说这个狠狠的扇了特朗普的耳光。如果把我们的对策建立在这样的一些判断的基础上,我觉得将会是严重的误导。因为法国这个国家,我们知道,从他内部的产业结构来说,那如果建立美欧日零关税的共同市场,对他的冲击确实可能是比较大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我们知道法国这个国家很独特,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个有名的戴高乐主义,把强调自己的自主性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每当有些事情来临的时候,他总是要先反对一通,但是这往往不影响他最后的决定。我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正视目前这种趋势,要正视这种趋势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严峻的挑战。评论员王冲先生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在评论这件事情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说今天起世界变了。也就是说伴随着即将形成的美欧日共同市场,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可能正在形成的过程当中。而除了刚才讲到了美国、欧盟、日本这样的一些国家之外,可能其他的一些国家有的也会陆陆续续地加入到这种新的秩序当中来。那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中国将何去何从?人们经常讲要进一步改革开放。可是我想笼统的这么说还是不够的,我个人的看法,在改革和开放这两个方面,可能各自要加进去一句话:在开放的方面,不仅仅是市场的开放,不仅仅是对于一些规则的恪守,同时也意味着在价值观上更大的弹性和包容性;那么在改革或者在国内的发展上,可能应该调整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更强调把国内的事情做好。更强调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这样中国的发展可以有更持久的动力,同时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也要更为融洽。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谢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11:28 , Processed in 0.1406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