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03|回复: 3

巨龙:中国农耕文明的昨天-今天-明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2 13: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直在外面。思考了很多新的课题,眼下这个课题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题目有点大,我会分三个章节来写。

  在正式写文章之前,这一篇是纲要,我思考了大约有十几个要点,如果大伙儿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评论里留言补充。

  1、 文明的对比和思考

  为什么与古华夏同时代的文明,都已经衰落了、湮没了?而且没有复兴的机会。而中国的文明,仍然延绵至今。农耕文明的韧性,功不可没。

  中国的文化记载,特别是正史,整体可信;而西方的希腊和罗马,有那么多经不起推敲的不合情理的故事。

  中华文明对比游牧文明、海洋文明、部落文明,更顽强,更有耐性,和农耕传统是否相关?

  2、 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脑体结合才符合生物学规律

  农耕文明,在生物学上,会让人体格更健壮;为什么晴耕雨读,耕读传家会成为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

  3、质疑现代城市文明,符合生物学进化规律吗?是否可持续?

  目前为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文明要么建立在广泛的农业基础上;要么就进入不可持续模式。

  因为并不符合人的生物性。

  4、 工业和商业,如何最后演变成“资本通吃”?思考现代工商业越来越强的“反人性化”趋势。

  现代工商业,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差距,以及大量的城市贫民阶层,这在西方尤其明显。

  除此之外,现代工业商业,逐渐体现出了更多“反人性化”的一面,包括过度引诱消费制造债务陷阱,包括机器和AI替代人,以及金融资本过度膨胀的趋势。

  5、中国农村是抵制中国资本过度膨胀的“解毒药”

  城市容不下,至少中国还有几亿人还有出路。资本面对这一群有退路的人,不至于拥有完全一面倒的博弈优势。

  举个例子,农民盖的小产权房,都有效缓冲了城市的房价,特别是租赁价格。

  6 农村是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后缓冲池

  现代全球化资本时代,有巨大的周期性破坏,特别是十年一次的金融海啸。而中国的城乡二元流通体系,保证了在最坏的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社会动荡问题。

  7、 农村是解决人口危机最后的希望

  没有一个工商业社会,进入发达水平以后,能够保持生育更替率。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农村人口,并且有足够的生育率。

  8 精耕细作的中国农业,养活了国人

  美国式的大农业,算单产和产品丰富,其实远远不如中国。

  9 农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特别是国有品牌和国外品牌竞争的时候,农村和乡镇市场,就是国货的天堂。

  10 农村提供了休闲和旅游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成为未来经济新亮点之一。

  11. 互联网时代的农业

  不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也可以是数字化武装起来的一家一户一样辐射全国市场的小微经济。

  12. 振兴乡村,不妨从互联网教育下乡开始

  优秀老师下不了乡,可以尝试通过互联网把好老师好课程传递到基层。

  13、富裕的农村,将是强大中国的金字塔基石力量

  振兴中国乡村,任重道远,然而意义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农耕文明的昨天-今天-明天(上)

  西方的古文明谎言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延续,这是地球的唯一。与华夏文明并列的几个远古文明,无论是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都已经沉沦湮没。只能在一堆遗址和看不懂的象形文字里,通过考古一点一滴推测当时的情形。

  后来被西方人奉为民主社会鼻祖的希腊文明,很多细节完全经不起推敲。

  就拿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为例。比如,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实际上,人类有地球这个概念,并且认知到地球是圆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经过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才证实地球是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换言之,阿基米德的这句话,其实是后人附会上去的。想像一下,秦始皇说,给我一万支机关枪……

  阿基米德的这段话,更像是文艺复兴并且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后,西方人给自己杜撰的更远古的神话。

  阿基米德还有一些“神话”,比如这个:叙拉古城遭到了罗马军队的偷袭,而叙拉古城的青壮年和士兵们都上前线去了,城里只剩下了老人、妇女和孩子,处于万分危急的时刻。就在这时,阿基米德为了自己的祖国站了出来。阿基米德让妇女和孩子们每人都拿出自己家中的镜子一齐来到海岸边,让镜子把强烈的阳光反射到敌舰的主帆上,千百面镜子的反光聚集在船帆的一点上,船帆燃烧起来了,火势趁着风力,越烧越旺,罗马人不知底细,以为阿基米德又发明了新武器。 —— 这就是十足的扯淡。人类十七世纪才发明玻璃,以前的镜子都是金属磨制(因此也只有很富裕人家才有),反射光的能力极差,距离稍远就是漫反射的效果。其次,千百面镜子聚集到一个动态的目标上,恐怕训练有素的军队也办不到,你可以试一试找5个人,手拿着镜子反射,把太阳光反射到一个20米外的目标上,手稍微抖一下,恐怕就很难聚集,如果是动态的目标,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所以主席说“言必称希腊”,就是教条主义。其实很可能比教条主义更严重,那本身就是西方国家输出的一种毒。把自己的文明,形容得源远流长。尤其是美国的选举制度实行以后,所谓古希腊的选举制度,更像是托古喻今 —— 把“民主”选举制度,形容得像人类历史珍贵遗产似的。

  后来再思考古罗马文明,其实很多神一样的故事,照样经不起推敲。所以想想,西方文明为了宣扬自己的“源远流长”,具有深厚历史传统,也不知道造了多少假货。甚至堂而皇之写成“准教科书”(很多的课外读物和教辅读物),给我们的一代代人灌输。

  反思我们自己的文明,由于中国的文字具有跨越时空的特性(参见以前写的汉字文章(《一头连接历史,一头开创未来》)。所以,中国正史记载的东西,都能够经得起推敲。

  比如《史记》里记载的,“……武帝乏初,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就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的特性,丰收以后的粮食储存,富裕以后习惯存钱。

  在中国史书里记载的很多东西,都和农耕息息相关。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农耕文明,比较游牧文明,甚至海洋文明,有更顽强的生命力?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反思

  耕读传家,是中国千年以来农业社会的传统。

  中国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句话又常常浓缩成“富不过三代”。

  以前我对这几句话体会不深,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以及对文明的思考和观察,现在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中国的耕读传家传统里,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换作现在的说法,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中国的大陆型温带、亚热带、寒温带气候,形成了每年周期性界限分明的四季寒来暑往(24节气也只有在中国比较有效)。也造就了每年的农忙和农闲的两个时间段,加上雨天和晴天,自然而言就有了生产和读书的两个良好时间段。

  不过关于耕读的思辨,孔孟之道并不以为然。孔子把学稼学圃当作小人的事:“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不过后来孔子也被人嘲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和孔子同为大师的孟子,主张类似,不过隐晦一点,他把劳心和劳力分开,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颇有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电影《刘三姐》里面的秀才和刘三姐的对歌,就有这么一段:

  秀才:你发狂,开口敢骂读书郎;惹得圣人生了气,从此天下无文章。

  三姐:笑死人,劝你莫进圣人门;若是碰见孔夫子,留神板子打手心。

  秀才:真粗鲁,皆因不读圣贤书;不读四书不知礼,劝你先学人之初。

  三姐:莫要再提圣贤书,怕你越读越糊涂 ;五谷杂粮都不种,饿死你这人之初。

  秀才:你莫嚣,你是朽木不可雕;常言万般皆下品,自古惟有读书高。

  三姐:笑死人,白面书生假斯文;问你几月是谷雨,问你几月是春分。

  ……

  实践证明,“诗书传家”并不容易传代。问题大概有两点,其一是读书需要比较好的脑子和智商,但是智商这东西并不容易遗传,很多读书人的子女,并不一定就是读书的料。其二,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身体的健康素质会下降,导致繁衍能力变弱,同时下一代从小不从事体力劳动,体力会一代代弱化。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都是体力精力充沛,越到皇朝后期,深宫长大的皇帝就越来越弱。先是体力跟不上,接着智力也是衰退。每个皇朝的后期,常常都伴着孤儿寡母或者傀儡皇帝的情形。

  读书人掌控舆论话语权,常常给自己脸上贴金,比如书本里“才子佳人”的故事就特别多。真实情形,恐怕是“英雄美人”占据主流。毕竟“穷文富武”是常态,有力量的人,更容易获得财富,体力更好也更受女性欢迎。我们现实社会,比较凶狠的混混,往往身边不缺女人,倒是斯文懦弱的书呆子,不太容易找到伴侣。所以,红袖添香夜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比如《聊斋》里面的书生和美艳狐仙女鬼的故事,多半是读书意淫。

  农耕生活,除了谋生以外,其实也是一种持续性的体力活动。自古以来,农民都有很好的繁衍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有规律,生物钟也平稳,因此身体健康度比较高,“天阴下雨打老婆”,这个打的意思,其实就是OOXX,中国人说话比较文明,这个“打”其实是通假字。

  近些年不孕不育的广告越来越多,城里人不孕不育的也在上升。在我小时候生活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小孩,几乎都没有听说过谁家不孕不育的例子。可见,农耕时代只要不搞计划生育,人的繁衍能力其实是相当强悍的。

  中国人重视文化教育,《三字经》说的是“养子不教父之过”。即使是农家子弟,也都有很好的读书传统。这和中国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有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这个科举制度的一种理想化说法。

  科举制度和耕读传家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发明。他让中国后来的皇朝,寿命常常延伸到200年以上。(300年是农耕文明王朝的极限值,有说法“有朝不过三百年”,就是所谓的历史周期律,以后再分析)。

  科举制度,以“唯才是举”为目的,打破“举孝廉”之类的阶层固化,而是凭读书能力来考核任免文官。这样就形成了官僚阶层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让统治整个大帝国的文官集团,始终保持比较好的智力,不至于过度依赖暴力统治,更让整个国家的民众,愿意让子弟投入精力读书,以博得一条上升的出路。(时至今日,高考还是很多孩子的最重要的上升通道)。

  “耕读传家”和科举制度,让统治阶层和平民阶层,形成了良好的流动机制。而文官阶层,很多出生于农家,也让整个统治集团比较“接地气”。懂得稼穑之难的文官队伍,起码不会随便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蠢话。顺便说一句题外话,中国现在还享受着主席当年“上山下乡”的红利,很多领导人还有农耕经历,因此治理农村的政策,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以后中国的领导人,很少会有人下过地,这恐怕并不一定是好事。

  不仅文官阶层很多出身农家(包括很多地主家庭),军队也是如此,屯垦传统是中国军队的优秀传统之一,古代的军队,基本上打仗打到哪里,就能够屯田到哪里,从秦始皇时代数十万大军驻扎灵渠,乃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脱下军装组建新疆建设兵团,都体现这种传统的一脉相承。

  只有农耕民族,才能够在开疆拓土以后,仍然能够通过屯边移民稳固下来,像元朝那样的大帝国,看上去面积极其广阔,实际上不可能形成文化认同,一旦武力不济,很快就土崩瓦解。朱元璋说:“胡人无百年国运”。虽然其中有一些例外,整体上还是正确的。清王朝其实是按照农耕传统统治中国,并且科举制也做到了极致。

  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让华夏大地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因为以土地的利用率来看,同样的土地农耕生产方式要比游牧方式,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并且通过人工水利,还可以抵抗各种自然灾害。举凡兴盛王朝,兴水利治水患,都是举国之力而行,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所以,华夏文明的韧性,密码也许就在耕读之间。我们说文化自信,首先就要找准自己的文化的根,根基扎实,方能够成长出参天大树,即使遭遇不测之灾,仍然能够老树新芽重新恢复生机。(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10: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农耕文明的过去-现在-未来(中)

  近代史上拯救华夏文明的力量

  1874年,李鸿章给同治皇帝上奏折,提到了当时的局面,将要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李鸿章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睁眼看世界”的大臣,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议论纷纷。但是就这句话而言,确实很有高度很有水平。中国田园牧歌式(以及几百年周期律)的几千年农业时代,将会在机器轰鸣和大炮轰鸣中被打断,新的全球化时代和工业化时代到来。

  没错,时代变了,在工业化时代来临以后。仍然停留在农业时代的文明,注定要被历史的洪流卷入,要么任人蹂躏甚至亡国灭种,要么奋发图强奋起直追。

  历史越厚重,包袱就会越沉重,中国从农业时代迈入工业时代,进程太慢而且屡次被打破,中间还有很多次倒退。农耕文明是我们历史的根,也是路径依赖,和封建王朝统治一样,这种路径依赖造成了工业化转型的不彻底,不坚决,加上帝国主义和买办的勾结,转型过程几乎断气。

  大清灭亡以后,北洋政府连着民国政府,工业化愈发走倒退道路,在1949年以前,战争是一次比一次大,开始是边打边要钱,后来是越打越要命,从1840-1949,一百多年时间,整个中国文明体系,都是被西方列强和东洋鬼子,按在地上摩擦。

  以百年计算,从1840-1849,中国因为错过了工业革命时代,一直在走下坡路;从1949到现在(更远规划到2049),新中国一直在走工业化道路,也一直在走上坡路。两个一百年,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完美的V形反转。

  能够完成这样的V形反转,归功于一个伟大的人。毛主席生于1893年,在他出生后的第二年,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一场检验彼此工业化水准的海战,中国很不幸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国运进一步被推向深渊。

  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壤上,再一次诞生了拯救者和一个伟大的组织。而路线恰恰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拯救这个国家延续华夏文明的,可以依靠的主要力量,仍然是种地的农民,“耕者有其田”的土改,仍然是凝聚劳动者的最有力的政策之一。

  顺便说一下,虽然官方一直宣传Maxism主义,但是就我看来,主席更多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在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面前,当然是“中国优先”,主席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尤其是舶来的洋教条主义,主席的很多思想,其实发源于本土千年的文明土壤,比如土改的“耕者有其田”、政治体制的“百代都行秦政治”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主席的诗词中,更见这种文明熏陶功底。

  主席创建的人民军队,也很好继承了自力更生的农耕传统,不光有南泥湾精神,建国后的生产建设兵团,即使是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有一个很长的阶段,也是发动人民制作“炒面”(艰苦的战场条件,连做饭都很难)。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仍然在轮战间隙,开展生产自给,数据统计:1952年共种蔬菜276300亩,收获蔬菜近2289万公斤,平均每人20多公斤,采集野菜约134万公斤,许多伙食单位还开设了豆腐坊,做豆腐、生豆芽,部队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比战地移动厕所都要从美国运来的美军,谁更顽强?)

  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加上远比对手落后的一点点工业积累,打败被帝国主义武装过的买办军队,最强的力量放大器,乃是组织的力量,是“毛泽东思想”的力量,合起来就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救赎力量。

  1949-1979的工农并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1978年。全国农村走的都是集体化路线,人民公社就是主要的形态,也是那个时期我国社会结构的基层单位。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为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分配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一句话概括,就是“一大二公”。

  建国初期,我国是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据大多数。而且长年战乱,农业生产设施也极其落后。采取人民公社体制,发挥组织优势,一方面实现“以农养工”,用农业哺育刚刚起步的工业;另一方面,用农民的集体力量,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顺利实现了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也建成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如果一开始建国,中国就完全走“分田到户”的路线,那么可想而知,那么多的水利基础设施,很难建立起来。而土地形成“私有制”方式以后,想要后续发展工业,发展城市,就很难获得足够的空间。

  与其说1949-1979的三十年,是“农业补助工业”,不如说是工农业齐头并进、互相提携的三十年。工业化基础的建立,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粮食供应得以有力保障,之前打下的基础,功不可没。对于中国这样的超级人口大国来说,“无粮不稳”的意义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除了土地制度,更重要的是,建国三十年农村积累了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既是负担,用好了也是“红利”。“人多力量大”和“人多难吃饭”,其实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两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广大的农民在种地之外,还有了更多的谋生手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大的劳动力。此后几十年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改革开放之前积累的厚实的人力基础,可以说是“人口红利”。

  我是一直反对把两个三十年对立起来的,如果没有推翻重来,那么,昨天是今天的基础,今天是昨天的延续,何来相互否定?

  衰败的农村,支撑不了中国的明天

  中国改革开放是成功的,经济上实现了腾飞。没有必要否认后30年的成就,毕竟没有多少人愿意回到过去。

  但是,城市化、工业化之后,留下一个衰败的农村,也并不是国家之福。

  在比较和谐的农耕时代,特别是“耕者有其田”的时期,只要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天灾,社会整体还是比较平等的,贫富差距不会过度悬殊,人口也可以延续,国防战争也有保障。因此,也会相对安宁。(人口过多导致资源不足,那是另一面了。)

  到了工业化时代,在资本主义体制作用下,贫富差距开始迅速拉大,不仅是在阶级层面,在各个国家层面,这种差距也是越来越大。

  资本对农村毫无兴趣,没有多少回报率,远不如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集中了人才、资源、信息、权力、科技、教育、医疗……的优势,形成了人口的磁铁。

  在现代农业条件下,化肥、农药、除草剂加上机械化,以及集约化的养殖,养活更多人口,并不是太难的事情,缺点就是东西越来越不好吃。

  只要没有饿肚子的问题,农业始终还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何况还有进口粮食可以用。经过四十来年的持续不断的抽血,人才不断流失,中国农村的衰败,终于成为了事实。即使是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也只是勉强阻止了趋势。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一个衰败的农业,支撑不起国家的未来,至少有以下几点:

  —— 土地流转和集中,只是提高人力的劳动生产率,并不能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的失地农民,成为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中国在“精耕细作”的前提下,土地的产出,远远高于美国和西方农业发达国家。丧失这种竞争力,粮食安全压力会更大。

  —— 农业不仅是一阵生产方式,更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自有宅基地,自有耕地,就可以摆脱资本的过度剥削。如果没有田地,房子也要贷款,更可能成为资本的“奴隶”。而大量自有土地的小农,客观上是制衡资本的最基础力量之一。比如:没有农民的“小产权房”,城市的房价恐怕更会飞涨,北京去年拆了很多农民房,后果就是房租直线上升。

  —— 农村是人口再生的最重要基础。前面已经论述,这里再补充一下数据,那就是在全球稍微发达国家的城市,生育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城市的人口,本身是不可持续的,要么从本国农民补充进城人口,要么就要引入移民(参考欧美)。既没有移民补充,又不再有农业人口进城,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就会盛极而衰。

  —— 没有广大的农业基础,国家粮食安全没有保障,国防上也很难有足够的士兵。维持军队的人力成本,也会变得越来越高昂。在农业时代,当兵是很多农家子弟的出路之一,而在城市化时代,当兵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负担,甚至不得不立法全民兵役。

  —— 没有了强大农业,基层组织很可能会崩塌。农业衰败,必然导致人才从基层流走,同时劣币淘汰良币,基层社会就可能黑化,可能被zongjiao渗透。

  ……还有很多内容,涉及和谐因素,不再展开写 ……

  正是因为三农如此重要,国家每年才发布三农一号文件,同时也要打出“振兴乡村”的口号。然而,要投入更多资金到三农,必然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特别是城市化和房地产行业,更多人聚集到城里,才有更好的房价,才有更好的各种高费用,所以“振兴乡村”,远比“城镇化”要困难得多,后者有巨大的利益链条,所以天然有巨大的驱动力,而前者需要依靠中央强力推动,并且必须不计代价只要结果,辅以强力手段(比如shao黑除恶)。

  (中国该如何振兴乡村?……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7 22: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农耕文明的昨天-今天-明天(下)

  美国的教训与中国的幸运

  我观察美国的社会结构有一个看法,那就是因为没有美国没有小型自耕农的体系,农业都是大农场为主,依靠现代农业科技,仅仅很少的农业就业人口,就提供了足够的口粮,农产品还能够廉价大量出口全球,因此美国从来没有可持续的农业文明。

  既然美国农业不需要那么多人,那么美国只能彻底转入城市化和城镇化,以前在农庄里的农奴,现在就算想做农奴也不可得,因为人的效率和机器根本无法相比。

  而如此高比例的美国人,都住在城市或者城镇里,客观上这些人的大部分,因为没有了退回去的底线,保障能力其实是很弱的。我们看到每一次金融危机,美国就会出现大量无家可归的人(也许是房产税交不起被逐出)。我们有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很多白领阶层,仅仅失业半年,就可能会流落街头。

  储蓄率低下是重要原因,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美国没有耕读传家的历史,从来没有形成过真正“耕者有其田”的自给自足经济体系。

  美国的农业,起步于殖民掠夺,以大庄园、大农场为主要特征,本质上其实是工业化了的农业产业。时至今日,美国的农业生产率虽然高,但是也是高能耗的产业,美国差不多消耗了世界30%的石油资源,而这其中,大概有2成直接或间接用于美国现代农业。

  美国的农业,并没有成为美国人的“保障底线”。只要不是权贵资产阶层,每个人都成了资本的“韭菜”,尤其是以中产阶级为甚。

  而在中国,农业不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人民网论坛前一阵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 《切断农民后路的“城镇化”,是个断子绝孙的好主意!》 (作者:贺雪峰)

  这篇文章里面有一些话,很有道理:

  ——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绝对不应当是让资本自由下乡,而是要保护农民的土地基本权利。这是他们最后的保障。中国的城镇化不能是农民从农村拔根到城市落地的单向过程,而应当允许进城失败的农民返乡。进城失败农民返乡的权利是他们的基本人权,是最后救济与保障。农民有退路,中国现代化才有出路。

  —— 农民不可能,用他们让渡农村土地权利所获收入,在城市买得起房子。也许,他们可以在中西部县城买得起房子。即使。他们买得起房子,他们也很难在城市安居得下来。

  —— 一个农民家庭如果同时有务农和务工的两笔收入。农村生活成本比较低,支出比较少。这样,农民家庭就每年都有结余,日子就比较好过。如果全家进城,年龄大的父母,很难在城市找到就业机会,年轻子女在县城务工的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上有老下有小”的全家人生活,只能到沿海地区去务工。

  而城市生活成本远高于农村,事事都要花钱,仅仅小区物业费,就要占到全年收入的很大比例。全家进城了,收入减少,支出大大增加,这样一来,家庭经济必然拮据,家庭关系必然紧张。

  ……

  这篇文章,推荐大家搜索来看一看。我认为还是很接地气,很有道理。中国的城镇化,不能光听资本的声音,更不能光考虑城市化房地产带来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也要考虑到社会的稳定,考虑国家的未来。

  中国现在远没有达到美国的城市化率,城市病的诸多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产业空心化的地区,能够提供的就业远远不足;而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虹吸效应,城市规模越做越大,房价越来越高,后来进入城市的,多数沦为了“接盘侠”,也许一辈子都很难跨越一个阶层。

  如果“逆全球化”继续,全球的贸易额下降,城市是否还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这些就业是否能够提供足够好的收入,让进城农民的生活质量,比在农村更好,更可持续?恐怕最激进的中国“城镇化”专家,也不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实际的情况,走到了今天,再强推城市化和城镇化,负面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现。我去过很多小城市,不少新城区宛如鬼城,店铺生意也极其寥落,看不到太大的希望。

  中庸之道和50%的规律

  中国人讲中庸之道,凡事走了极端,总是容易出问题。自然界有阴阳平衡,人类社会同样如此,城市和乡村,穷人和富人,传统和现代,公有和私有,资本和社会,包括男女人口比例,老年人和青年人的人口比例,都要讲究一个合理的平衡度。

  平衡是稳定的基础,也是可持续的要点。过度的失衡导致的严重社会问题,甚至需要付出血与火的代价,才能够实现再平衡 —— 甚至彻底消亡。

  城市和乡村,也要取得一个平衡。我认为这个平衡点,应该是5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人应该有一半的人,拥有乡下的土地和房子,这一半人可以有城市打工和农村种地两块收入,也可以在物产条件好一点的情况下农村也有很高收入不用去打工,如果天然条件好一点的地方,或者是靠近城市的地方,还可以有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失业或者“老无所依”的时候,回去还能够自己生存下来。

  有这样的基础,中国的社会就有了足够稳定的基础,可以应对任何的全球经济动荡和金融风暴。1990年时代,如果国企改革中的下岗工人,还有农村退路的话,当时的情况就不会那么惨烈。而2008年的金融风暴,甚至包括近年来的很多经济不景气,失业造成的后果就没有那么严重,因为就业的主体很大一块都是农民工。而且以中国目前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对于农民来说,恐怕没有一块地和一栋房子,价值更高更稳定了。

  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逆城镇化的进程。在我的老家,由于柑橘的种植,以及连年的好价格。不仅很多出外打工的上了岁数的人回到了家乡,连很多稍微年轻一些的,也回到了故乡,毕竟在村里种果收入比在城里高。在江苏,我看到了很多念过大学的孩子,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工作几年以后,也回到了故乡和父母一起养殖销售大闸蟹。“城镇化”并不是只有一个方向的单行线,这种双向选择,本身就意味着时代的进步。

  我认为中国未来最理想的社会机构,应该是50%的城市化(不包括城市-农村两栖的人口),50%的就地城镇化或者农村现代化。在生育率方面,城市以后争取能够达到1.5,而乡村可以达到2-3,这样整个中国的人口结构,就可以长期保持可持续性平衡。

  有广泛的农村人做基础,中国的资本割韭菜就不那么彻底。毕竟不买房,不贷款,依赖于债务驱动的资本割韭菜,起码不至于让全民覆没 —— 比如网络贷款,农村受害者比例相对就低很多。同样,即使在战争的极端条件下,中国广袤的农村,也能够提供足够强大的大后方。

  如果要维持好这样的城乡结构比例,其实一直有两种方法 —— 第一种方法,就是高房价倒闭城镇化的倒退,这个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资本的贪婪造成的;后一种方法,就是构建良好的乡村环境,包括硬件设施环境,软的环境比如基层组织的强化,各种服务更到位。

  互联网时代的“大国小农”

  小农经济是一种长期被嘲笑的经营模式,但是时代变迁,回过头看农耕文明的韧劲,再对比高度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弊病,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小农经济”这个词汇。

  很多人还在讨论“合作社”好,还是分田到户这种模式好。其实,在中国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小农经济”早就不是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经济,而是活力无限的一个个小微经济体。

  山东一省的蔬菜,就超过日本韩国的出产。中国各地的各种特色农产品,借助于互联网和中国发达的基础设施,能够迅速卖遍全国,甚至远销海外。

  在我的家乡,砂糖橘因为在春节前后上市,全国各地的贩子们,直接从地头装箱,就卖到千家万户。

  十一之后,我在河南南阳和洛阳一带行走,到山里的农家乐住了几天,才发现善于创造的中国人,甚至把“农家乐”干出了大工业的气势。不仅不离土不离乡,而且通过旅游收入,还为城里人提供了避暑和乡村养老的模式。

  如果说,中国农村未来要吸引更多的人留下,我觉得除了要打造“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环境,更要加强软件建设,这其中包括:

  ——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防止宗j过度渗透,更要防止黑恶势力抬头,接管基层的管理权力。

  —— 适度进行“本地城镇化”,不离乡不离土,但是改善了生活条件。

  —— 把道路、电信这些基础设施修好,现在其实做得很不错,但是距离城乡差距缩小到欧洲那样,还需要很多年的持续建设。以“重渡沟”为例,高速路开通以后,客流量翻了很多倍。包括桂林龙胜的龙脊梯田,在这俩年高速路开通到附近以后,游客量增加了很多倍。

  —— 探索建立“乡村养老”模式,让城里的很多人,退休以后经常到乡下住一阵子,不仅对自己身体好,也能够创造很多新的服务经济。

  —— 通过互联网,把更优质的教育带到乡下。这个课题可能太大,希望某位以“乡村教师代言人”自居的土豪,能够做出点实事来。

  —— 对婚姻,生育做出合理的补贴,让农村的生育率提升上去。

  ……

  实际上,作为一个中国人,就算你没有生活在乡村,你也应该清楚,上溯几代人,多数人的根还是在农村。相反,很多生活在城市的,特别是大城市,仅仅两三代人,人丁就寥落不堪。不管是不是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有的家庭连三代人的延续都做不到。(参考北京上海1%不到的生育率。)也就是说,大城市是没有根的,不容易开枝散叶。

  我看得到这一届政府为了振兴乡村做出的努力,也看到了巨大的投入,除了扶贫工程,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数十年持续从农业抽血以后,整个国家上下都在以巨大的努力,打造一个更有未来的农业农村,我们可以期待一个光明的未来,农耕文明的根,至少不会在工业化时代,彻底朽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19 19:53 , Processed in 0.1093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